要想让自己的进步更快,写自查报告是很好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慢慢意识到自查报告的必要性,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医馆自查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中医馆自查报告篇1
根据郑卫字(20xx)第81号文件精神,我院立即组织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河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实施细则》,并组织分管副院长、科主任对我院的功能科室进行检查考核,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努力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目标,我院以“强化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为宗旨,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三官庙办事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目的,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工作,现将自查总结报告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建设小组,由副院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建设项目;定期召开会议,制定相关优惠措施鼓励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2、规范机构设置:多年来我院坚持设置中医科,而且诊室集中、相对独立;中药房和中药库布局合理,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品种,坚决执行统一招标、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原则;并利用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介绍中医药适宜技术、养生保健知识。
3、委派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我院现有副主任中医师1名,执业医师3名,执业助理医师2名;其中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2名,中专学历2名;负责中药房的药剂人员有1名;多年来我们坚持“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发展我院的中医力量和接班人。
4、完善中医科的设备配置:规范基本设施,购置与发展中医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诊疗和中药房的设备。
5、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门诊、住院等服务形式,运用中医理论辩证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开展了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我们针对不同疾病和康复服务对象,制定个体化的中医康复方案开展康复治疗;在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我们开展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6、加强对辖区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定期组织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知识,利用下乡体检等机会指导,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诊疗水平。
7、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中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房设备的投资力度;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原则,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卫生院和卫生室的中医医疗业务技术水平,对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者开展中医康复服务。
在今后的中医业务项目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中医馆自查报告篇2
近几年来,我院为了创建百镇千村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百镇千村示范卫生院”的称号。现将百镇千村中医药服务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桐柏山南麓,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全镇按行政区划分为17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全镇总人口36643人。郝店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7年, 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以西医为主,中西结合的“一级甲等”医院,现有在职职工53人,退休职工26人,在职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0人,中医专业人员5人,初级以上职称53人。
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3649.15平方米,开设有内儿科门诊、外科门诊、妇产科门诊、中医科、五官科、公共卫生科、康复理疗科、放射科、生化检验科、心电图超声波、b超室、中西药房、药剂科、手术室、注射室、观察室、急救室、内儿科住院部、外科住院部、妇产科住院部等业务科室,实际开放住院病床45张。拥有彩超、彩色经颅多普勒(tcd)、自动麻醉机、尿液分析仪、200max光机、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微波治疗仪、高频电刀等先进医疗设备。
二、加大投入,科学谋划中医特色
今年我院投资10万元对房屋进行改造,使国医堂使用面积达240平方米。设有中医诊断室、按摩室、牵引室、功能锻练室、针炙室,成立了中药房,配备了腰牵引室、超短波治疗仪、tdp神灯、中频治疗仪。
三、存在不足方面
1、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特别是高年资的中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缺乏中医发展后劲。
2、中药房建设发展滞后,缺乏一定数量的中药学技术人员,对中药饮片管理存在不足。
3、对中医药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不足。
四、整改措施
1、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从对中医药的认识,让广大职工成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宣传员。
2、加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每年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学习。
3、加强领导,制定中医药的发展规划,使中医药的发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中医馆自查报告篇3
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作用,为居民提供简、便、易、廉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认真贯彻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开展中医特色卫生院、中医特色卫生室和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创”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我中心中医药服务开展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心设有中医门诊、中药房、中药库,配备中药饮片320余种,中成药120余种。中医科2名中医执业医师,均为专科以上学历,其中一名已完成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科室医疗设备齐全,拥有针灸、拔罐、电针治疗仪、tdp治疗仪(6台)、电脑中频治疗仪(2台)、微波治疗仪(1台)、红外线治疗仪(1台)、骨质增生治疗仪(1台)等理疗设备。
二、中医药服务情况:在门诊工作中,根据“简、便、廉、效、验”的原则,运用中医理论与技术辨证施治处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理疗等开展脑中风后遗症、面瘫、颈肩腰腿痛、肢残等病症的社区康复服务。运用中医药结合西医技术 开展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给予草决明、丹参、生山楂等代茶饮,达到降压、降脂、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给予中草药泡脚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h1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工作,对于脾胃虚弱者,建议其多食山药、苡米、莲子、小米等健脾,忌生冷、辛辣、油腻;气血虚者建议其红枣、花生、山药等熬粥食;对于肝阳上亢者,予天麻、钩藤、牛蒡子、麻黄与乌鸡同熬, 气血虚者,给予黄芪、人参等补气药与乌鸡同熬喝汤。
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加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和内涵建设,提升中医医疗水平,把中心中医科建设成中医技术精、功能完善、服务一流、在社区居民中享有较高声誉的精品科室。
特此报告!
中医馆自查报告篇4
为认真落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各项目标,我社区按着各项考核目标切实落实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设置中医科、中药房、中医诊疗设备。
二、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尚未达到20%以上。
三、建设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四、尚未开展运用中药饮片等6中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五、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
六、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七、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等理疗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八、我社区中医药服务量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总服务量的30%。
九、开展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的比例尚未开展。
十、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未占基层全科医生的15%以上。
十一、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未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的10%以上。
十二、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活动,建立并落实学习制度,建立学习记录,开展中医技能培训并做小结。
十三、开展中药质量监管专项行动,规范中成药采购、管理、保存;有明确的自检自查记录。
十四、采取发放资料、设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85%以上的社区。
十五、采取入户、义诊、出诊等形式将中医药文化知识送进家庭,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80%以上的家庭。
中医馆自查报告篇5
xx年我诊所在县卫生局、县卫生监督局指导下、积极开展医德医风及行业作风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我诊所工作人员的努力,为涉及遍区的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得到了更好的补充服务,我遍区卫生事业艰苦稳步发展,现将今年的'自查整改报告工作如下:
一、我诊所位中昊雅居8号楼7号商厅,使用面积90㎡,涉及遍区人口密聚,为社区开展中西医结合科,方便社区有病近医,购药近买之利。
二、我诊所医务人员xx名,执业医师xx名,助理医师x名,护士xx名,注册资金到位,基本设备有血压计,体温计,紫外线消毒灯等。设有诊室一间,注射室一间、观察治疗室一间、药房一间、系营利性医疗结构。依法积极在规定范围内开展中西医医疗服务,并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我诊所近年来未发现传染病例及医疗事故纠纷,基本符合县卫生局要求的相应基本标准。
三、为确保创建我诊所为“放心药房”药品正规渠道采购,杜绝假劣药品,定期或不定期自查过期和变质药品,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收费,杜绝乱收费,接受群众监督,让病人享受到即便宜,又保证质量的合格药品。
四、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
加强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卫生工作越深入越要加强思想工作。20xx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学习及自治区、市、县卫生的方针、政策,增强卫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卫生中,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存在问题。
1、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有待于学习提高。
2、医疗设备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不到个体诊所,营利性医疗机构。
六、解决问题的方法。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3、考虑增加必要设备。
中医馆自查报告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