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写作是为了帮助我们积累调查中的经验,一场活动结束后,大家可以将调查报告写好,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黄金围调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黄金围调查报告篇1
黄金的基本面分析
黄金的矿产量即将出现最高峰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20xx年世界黄金产量预计将达到一个高峰。根据20xx年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已经接近20xx年没有发现大型的高储量的新的黄金矿藏,近年来,多数的黄金生产大国,不仅是澳大利亚、美国、南非,而且包括加拿大、秘鲁、印度尼西亚等其他国家,黄金产量都有所下降。中国和俄罗斯是仅有的两个产量上升的黄金生产大国。同时,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商之一goldcorp也发布报告称,他们统计了全球主要的黄金矿产企业最近20xx年勘探黄金矿藏的数据显示,1995年是全球勘探到新黄金矿藏的一个高峰,一般黄金矿藏从勘探到达到量产高峰为20xx年周期,以此计算,黄金矿产量也将在20xx年达到顶峰,此后在未来几年都会下降,甚至有很大的降幅。高盛集团(goldman)在20xx年3月的最新研报告中表示,目前,黄金和钻石都只剩下20xx年的可开采储量。因此,他们判断黄金市场可能会在20xx年出现产出峰值。(下图为高盛公司的黄金新勘探量和产出预测分析图)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和大型黄金矿产企业的报告以及美国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都同时相互佐证了黄金矿产量将下降的基本面判断:20xx年黄金产量将到顶,随后数年将出现黄金产量的快速下滑,这无疑非常利好未来的黄金价格。当前黄金价格接近黄金开成本在金价上涨期间,矿山巨头纷纷通过收购来扩大生产规模。而当黄金价格下跌后,矿山巨头又不得不对持有的矿山进行减损处理,导致利润蒸发。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企业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gold corporation)20xx年度最终亏损29亿美元。自20xx年度以来已经连续3年陷入最终亏损。
全球主要金矿的生产成本都在1金衡盎司1000~1200美元左右,与目前金市的水平基本相同。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和俄罗斯因人工成本低、黄金开采的环保要求低等因素,目前开采成本较低一些。
黄金的需求方面全球范围内,东方国家因为经济发展,这些年黄金消费量一直稳步增长,逐步取代欧美发达国家,成为黄金消费的主流市场,其中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家为中国和印度。印度是传统大国,一直稳步增加,目前在年消费800-1000吨左右的水平中国是新兴黄金消费大国,从20xx年的不到400吨,在20xx年达到1300吨的水平,第一次达到年人均1克的水平。相比较中东地区人均年50-100克黄金的消费,东南亚国家年人均超过10克黄金购买量来分析比较。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人均购买的克数上来讲,中国的黄金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中国人,人均只要每增加1克黄金消费,整体就是1300吨的需求增长,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恐怖的数据。未来必将动摇整个全球的黄金产需平衡。全球黄金目前出现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三角分布纵观世界黄金历史,黄金在人类5000历史中,由于充当主要货币功能,黄金从来是集中分布,集中于当时最发达的经济体中,比如:4020xx年前,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是古埃及,黄金集中于古埃及。后来,黄金集中在欧洲的古罗马。随着,欧洲复兴,全球黄金从非洲,南美,亚洲等,集中于整个欧洲。最后一次全球黄金的大集中,出现在二战后的美国,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当时持有了世界70%以上的存世黄金,达到人类有史以来的一个超级黄金集中度的顶峰。二战后到今天,随着亚洲经济体中的中国印度的快速发展,黄金逐步出现了一个西金东移现象。目前,黄金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三足鼎立、平均分布。全球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总计约18万吨,除去无法回收进入金融流通领域的大量黄金外(宗教、工业、传世等),可供金融交易的黄金大约6--8万吨。目前分布如下:欧洲各国:政府加民间约25000多吨美国:政府8100吨,民间10000吨印度:民间10000万吨,政府600吨中国:政府约3000吨(根据数据估算,中国政府公布只有1000吨黄金),民间可供交易的黄金约3000吨。从整个地球的角度看,现在存世的可交易黄金在全球地理上出现了一个三角平均分布的状态:美国、欧洲、亚洲(中国、印度)结论这种三角平均分布的结构,实际上是黄金价格的处于超级不稳定的分布结构,当黄金超级集中时,一般黄金价格可控,处于黄金价格平稳的时期。无论是古埃及,欧洲复兴,大英帝国崛起,美国二战后一枝独秀建立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等时期
在金价上涨期间,矿山巨头纷纷通过收购来扩大生产规模。而当黄金价格下跌后,矿山巨头又不得不对持有的矿山进行减损处理,导致利润蒸发。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企业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gold corporation)20xx年度最终亏损29亿美元。自20xx年度以来已经连续3年陷入最终亏损。
全球主要金矿的生产成本都在1金衡盎司1000~1200美元左右,与目前金市的水平基本相同。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和俄罗斯因人工成本低、黄金开采的环保要求低等因素,目前开采成本较低一些。
黄金围调查报告篇2
一、前??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就食品消费而言,大学生有其自己的特点,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食品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食品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在食品上,花的是否合理,是否必须,如果不合理应该怎么改进。
二、问卷情况
调查问卷见附录,包含一份结果分析表格。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之间,200——400之间也占有一定的比率,但较少,而两个极限a.200以下和d.800以上都比较少,比较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一个纯消费群体而言,消费总额在400——800之间是正常的,其他区间符合正态分布。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学费较高,所以大家在其他的花费上对而言会比较节省一点,所以设计的数值没有太高的。通过这已数值的调查,证实了我的想法,在高额的学费下,大家的其他花费相对而言会减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除了伸手问家里要钱之外,还懂得了体谅父母,懂得了节省。
2、饮食消费
由数据表上可以看出,饮食支出主要在200——300元之间,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低的数值。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女生,相对而言,饭量比较小,所以在吃饭消费上比较少;再者,女生都要保持身材,所以在吃的上面花费的较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现象,减肥观念在大学校园的流行,致使在校女生都偏瘦。在调查的过程中,观察到,被调查的女生,普遍比较瘦。这也可以反映出我校女生的消费情况。
消费地点大都在学校食堂,小餐厅点菜的和外面餐馆的相对比较少,在这些地方就餐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方便,其他的各占一部分,由数据可以看出,我校的大学生对面子看得还不是很重,没有选c有面子的。
3、零食的消费
零食是女生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项内容,有的女生甚至以零食为主食,不按正常的时间就餐,只是拿零食来解决了事,可见零食在女生的生活中的占的份量。
零食的每天支出主要在1——3元之间,就我预期的而言,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其他各区间都占有一定的比例,3——6元和10元以上的人基本持平,可见,对于一些人而言,零食是所有消费支出中占的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但是就假设的,如果不买零食是否有盈余的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人会有少部分的盈余,其他的则成正态分布,可见,对女生而言,零食也仅仅是有钱时的消费品,而不是必需品。
主要购买的零食是蔬菜水果类,调查的过程中,问过一些人为什么选这一项,比较多的回答是水果有营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也有的是因为吃水果就不用吃饭了,可以保持较好的身材;奶制品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就调查结果而言,出乎我的意料,膨化食品没有选的,主要选择的是一些有营养价值的水果和奶制品,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学生的购买特点。
就购买地点而言,主要是就近原则,选择b学校超市的占了大部分,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外出去大型超市购买,原因是品种比较多,质量有保证。在选购零食时,主要是依据个人喜好购买,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理性购买。
四、更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黄金围调查报告篇3
针对领导关于抗洪期间蔬菜价格过高问题的批示,中兴路市场管理办公室对市场蔬菜价格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8月中旬以来中兴路市场蔬菜价格变化情况
从8月15以后,中兴路大市场蔬菜价格开始持续走高。本次报告主要监测品种蔬菜类为:土豆、茄子、白菜、黄瓜、油豆角、尖椒、柿子、豆芽,干豆付、大豆付等10个品种;蛋肉类为猪肉、牛肉、鸡肉、鸡蛋等4个品种。从这14个监测品种看,蔬菜肉类平均价格由8月15日的 元/斤上升到8月27日 元/斤,平均涨幅为 %。
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 跌 涨,其中 由 元涨到 元,上涨 %;由 元涨到 元,上涨 %;由 元涨到 元,上涨 %; 。由 元涨到 元,上涨 %
本周,蔬菜批发均价2.88元/斤,下跌1.27%。监测的10个品种7跌3涨,其中黄瓜、辣椒、土豆、空心菜、油麦、豆角、茄子分别比上月下跌28.78%、60%、26.12%、14.29%、29.47%、31.81%、8.89%;丝瓜、苦瓜、花菜分别上涨17.86%、11.16%、55.56%。预测蔬菜价格近期将持续保持高价位。
二、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经调查分析,导致菜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
进入8月下旬,随着天气转冷,为我市地产蔬菜菜供应的淡季,致使部分蔬菜青黄不接,全县蔬菜上市量短期急剧减少,外地菜大量进入,引起价格上涨。同江蔬菜大多由本市从事蔬菜批发商户从哈市、佳市进货。8月15日前,外地蔬菜批发均价为 元/斤,到8月27日上涨到 元/斤,涨幅为 %;其中土豆批发价由 元/斤涨到 元/斤、其中茄子批发价由 元/斤涨到 元/斤、白菜批发价由 元/斤涨到 元/斤、黄瓜批发价由 元/斤涨到 元/斤、油豆角批发价由 元/斤涨到 元/斤、尖椒批发价由 元/斤涨到 元/斤、柿子批发价由 元/斤涨到 元/斤。
三、建议和对策
加强市场建设管理。加强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
黄金围调查报告篇4
为全面掌握全市农资市场情况,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市供销社于**年**月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供应货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总需求量**0884吨,可供应总量**1971吨。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吨,可供应量60360吨;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应量28004.2;钾肥需求量9868,可供应量**202.2;复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应量21405。全市市场化肥可供应货源充足。
(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三)农资经营网络日趋完善,群众购肥方便。近年来,供销社积极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运行中的农资配送中心5个,连锁经营店234个,75%以上的村有农资店或加盟的农资连锁经营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经营店配备了送肥下乡专用车辆,送肥进村,农民购肥方便。
(四)经营主体较多,供销社优势突出。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逐步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网点619家,其中供销社网点292家,农业三站网点37家,个体工商户290家。龙头企业主要是供销社系统的辉隆集团分公司、东升农资有限公司、东农农资有限公司等;供销社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占市场份51.4%,其中化肥经营市场份额达到65.1%,超出全市市场份额。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20xx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市场在有需求拉动时价格平稳上涨,预计在用肥结束后,价格才出现回落。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农资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由于农资生产行业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化,使得农资产业进入极为容易,再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利润空间,大量行业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得农资生产企业数量剧增,形成产大于需。
(二)经营渠道纷杂,市场管理仍较薄弱。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600多家,分布面广而散,市场管理难度大,一些过期、无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三)竞争激烈,市场监管难度大。农资经营是>投资大,利润小的行业。生产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量赊货,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经销商已无利可言,于是反过来又向生产厂家索要利润,迫使厂家再次降价,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同时,当某种农资产品畅销,市场价格上涨时,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当农民需要某种产品又没有利润时,又买不到,人为造成市场混乱,市场管理难度增大。
(四)化肥储备有待加强。20xx年,市供销社与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市市级救灾化肥储备办法》,但我市农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储备,除供销社企业每年冬季储备外,其他企业都没有储备。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供求情况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改变,农资化肥储备期相应拉长,储备资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储备量减少,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黄金围调查报告篇5
调研意义: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生产国,而且中国的黄金实物消费将在1-3年内达到世界第一取代印度,基于此判断断定中国的黄金供需数量将会成为影响价格的重要风向标,甚至在未来成为世界的黄金定价中心。(据相关资料《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一书中指出gfms就是用印度的gdp增长率来预测黄金价格,而且在做相关性分析时发现自2000以后印度和南非的股指和黄金价格高度相关,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黄金实物需求将会对黄金的价格形成持续而长久的影响)所以此次目的是重点调研黄金销售情况和珠宝首饰的未来消费趋势。建立中国黄金首饰销售企业和黄金消费的数据库,起到验证目前世界黄金协会的中国数据,并且希望能达到建立长期的情报网络,及时乃至领先于对中国黄金首饰行业数据的初步预测,对黄金价格作出预先判断。
调研流程:
调研情况和数据分析:
我下飞机后直奔展览中心,先登记好证件和取好入场证,分析了展馆地图,初步确定要访谈的对象和问题,确定对象为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招金公司和中金黄金,以及黄金饰品最大的销售商翠绿股份,百泰股份,福麒股份。
由于 时间安排在17日回上海,所以今天初步是观察珠宝首饰的主题和消费市场趋势,首先全场每个展位走马观花的走了一遍初步统计各种宝石和贵金属的展位数量。在最大展馆发现以玉和翡翠的展位居多,而且钻石展馆特别多和大。而黄金专业公司则相对较少。我们分析是第一是玉和翡翠真假难辨利润极高,钻石价格体系没有黄金透明也会导致暴利,所以商家更多选择销售玉和钻石。第二是黄金价格很透明,利润相对来说获取困难,而且本地的大黄金生产商直接介入销售,挤压销售商利润空间和市场,导致黄金对于首饰企业莫非成为鸡肋市场?第三黄金的美观和白金以及钻石有一定差距,原因是色泽和加工造型花样少,倒是k金首饰和镀金饰品能有很好造型,但是很显然用金量不大。所以对于时尚女士吸引力不大。我在飞机上和一位女性服装设计师做了随机访谈,她是一位奢侈品消费大户,每年用于奢侈品消费超过6位数,对黄金认为对她而言吸引力不够,认为漂亮度相对钻石和白金较弱。所以未来的研究重点一方面是黄金生产厂家,另外一方面看黄金首饰的这种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未来黄金消费是否以投资为转移?
随后我特地到了百泰首饰展台,据黄金协会消息百泰属于广东黄金销售前十强,百泰金艺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交谈中得到信息是百泰是广东乃至中国的最大黄金企业,2008年需求了黄金100吨,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销量有所下降,同时回收黄金占比非常少,那么占有广东黄金总销量的1/3,2008年统计广东黄金销量300吨,属于应该没问题,可是这就导致我们对中国2008年官方统计的数据产生矛盾,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的《 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地区黄金需求量超额增长,达到326.1吨,比2006年提升了26%,中国2008年消费了395.6吨金条,用于制造珠宝和投资,占全球需求量的14%,比2007年的消费量增加了约68吨。
通过比对加入广东黄金协会统计广东省2008年消费300吨,那么推导出上海北京等其他的30个省直辖市只有95吨的消费量,只有广东省的1/3.这显然在经济发展和黄金交易市场分布相违背。如果按照gdp初步估计广东省gdp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达35696亿元,2008年全年国内总值(gdp)300670亿元,广东省占全国的11.8%,应该推导出全国黄金消费2526吨,而由于黄金是奢侈品消费和人均gdp的很有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将会达到井喷。我们参照印度世界黄金消费最大国印度根据cia网站《世界概况》提供的2008年印度卢比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为43.319,印度2008年gdp以美元计价为12153.27亿美元,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8年11月12日公布《2008世界人口状况》中的数据,印度人口11亿8620万,所以2008年印度人均gdp为1024.56美元.相当于人均gdp7000元,而中国人均gdp为22200,所以消费的数额是有可能的。当然我们给予广东以超过中国其他省份4-5倍的权重给予重新估算,预计中国2008年销量是505到631吨。因为从《中国黄金报》统计的节日数据估算上海2008年达到65吨,我们认为至少给予上海和北京100吨的全年销售额比较合适,所以预计中国2008年销量是505到631吨具有合理性,也远超过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395吨。如果是这样中国在2009年不断增长消费而印度同比大幅度下滑将会直接超过印度成为世界消费第一大国。其实数据不真实的问题在公开场合已经开始引起专家们的重视,对于世界黄金协会给出的2008年数据中国黄金协会的副会长后惠民反驳gfms主席 philips给的数据太高,philip争论是由于一些地下交易的没有算进去,我们估算中国黄金协会和世界黄金协会数据都是少算至少在27%以上。而这还不包括工业用金的估算。如果属实的话,将会直接导致黄金价格有一个向上的强大动力。 预计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定价中心,中国的gdp和对黄金的需求数量和趋势将可能引导黄金价格走势。
黄金围调查报告篇6
当前全球社会的这种平均分布状态,实际上导致黄金价格处于超级不稳定的状态。因为三方是不容易意志平衡和达成协调一致步骤的,三方容易产生相互冲撞。一旦,在某种事件契机的影响下,必然造成三方抢夺黄金,这就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黄金短缺,将对黄金价格形成超级的冲击力。
中国黄金需求出现毛细汇集洪峰状态对世界黄金价格的未来影响,从全球角度看,无疑未来最大的潜力在中国。我们先分析自然界的一个下雨和大洪水的物理现象。众所周知,一场雨水在自然界形成一场大洪水的逻辑:细小的雨滴落到一片片树叶上,然后一滴滴滴下来,汇成小水流,许多小水流汇成小溪、小河流,然后这许多的小溪、小河流,最后汇成一个大洪水。从自然界中的一场大洪水和点点滴滴的雨水和亿万片树叶以及千万条各级河道之间关系,我们会看到清楚的逻辑关系。而在中国黄金市场上,正在形成这个毛细汇集的洪峰效应的网络基础。我从事黄金市场的研究已经超过十多年,最近几年我越来越注意到中国黄金市场正在形成如上的毛细汇集的超级洪峰效应。2004年,我初始进入黄金市场时,那时中国黄金市场刚刚开放,黄金市场发育很不成熟,中国人投资黄金的渠道不外乎只有在金店里买实物金,首饰金。即使这样,只是在大城市才有大的金店,乡镇人们只能到大城镇来买黄金。而关于黄金的金融衍生品更是少的可怜,只有一个刚刚开始的上海金交所td业务。而过去的这近10年的时间里,中国黄金市场的各种黄金销售渠道得到了空前的大力发展。目前,全中国所有的县级市都有了规模不小的金店,甚至,许多地方,镇级、村级的地方都有了金店,中国亿万老百姓现在购买实物黄金、黄金饰品等的渠道,得到空前的充足发展,可以说,现在在中国购买实物黄金的方便程度,远远超过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可谓是全球第一。如果光说实物金的购买,毕竟对黄金价格影响有限!因为对首饰金的需求对每个人来说不是无限可扩张的,何况投资黄金金条毕竟存在保存不便的缺陷,这对人们投资黄金需求会有限制效应的。此时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众多商业银行的黄金业务发展,过去只有一个工商银行有纸黄金可以投资,而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大型的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纸黄金业务,只要人们愿意马上就可以将自己的银行存款转换成账户黄金,买卖都非常方便。同时,几乎中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成为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这也意味着,将全中国的亿万储户都和黄金衍生品上海黄金td投资品连接了起来。我们再看中国其他黄金交易市场的发展,2013年6月中国期货市场终于挂牌了黄金期货,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上海黄金期货的交易量已经遥遥领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td业务,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交易交易量已经位列全球前列。我们再看黄金市场和中国股市的联系,过去,股市和黄金市场是分立的,中国的近亿记数的股民是很不方便投资黄金的,要想投资黄金,必须退出资金,开立新的账户,操作上麻烦的很。但在2014年这种情况出现了改变,这年中国证券市场发行上市了4只黄金etf基金,这些etf基金连接着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物金条,股民要想买黄金,直接就可以买黄金etf份额,etf基金就会买成金条,十分的方便。
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这四个新的黄金etf基金刚刚开始运行,目前还规模十分的小,目前四只基金总持仓量不到2吨黄金。如果我们比较考虑到美国的2006年开办的黄金tef基金,从零开始在2011年达到1400吨的规模,则中国黄金etf的前景未来几年将十分看好。而中国黄金etf规模的发展必然对黄金价格有很大的相互促进作用。黄金投资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投资品种,年轻人不喜欢,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似乎和生硬的实物黄金更是相去甚远。但这种情况在2014年年底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改变。马云掌管的阿里巴巴公司,在基于支付宝的余额宝基金的巨大成功后,在2014年12月开通了互联网模式的存金宝新业务,提出的口号和商业模式是,你只要有1块钱人民币就可以买黄金!在存金宝账户里,可以1块钱就买成相应克数0.0几克的黄金,存金宝给你记在账上,存金宝再汇集全部投资者的资金,在上海黄金市场购买成实物金条,阿里巴巴集团的存金宝业务模式,实际上将中国的千千万万的新互联网人类将古老的黄金通过灵动的手机连接在了一起。这个伟大创新,必然在下一波黄金牛市里起到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结论综上所述:中国黄金市场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分工最细致的庞大黄金渠道网,各类黄金渠道达到了空前的丰富和繁荣,整个网络已经通达几乎所有中国十三亿人,这个黄金网方便,快捷,力量强大,为人类历史所仅见。这就像前面讲过的毛细洪峰效应,中国人每一个人都是一片树叶、一滴雨滴。而中国这些丰富完善的黄金渠道:金店、银行金条、银行纸黄金、上海金交所td、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金、股市里的黄金etf、阿里巴巴的存金宝,等等,通过这个全球最发达的黄金渠道网将所有13亿人都连接到黄金上。
全球范围内,东方国家因为经济发展,这些年黄金消费量一直稳步增长,逐步取代欧美发达国家,成为黄金消费的主流市场,其中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家为中国和印度。
印度是传统大国,一直稳步增加,目前在年消费800-1000吨左右的水平,中国是新兴黄金消费大国,从2004年的不到400吨,在2014年达到1300吨的水平,第一次达到年人均1克的水平。相比较中东地区人均年50-100克黄金的消费,东南亚国家年人均超过10克黄金购买量来分析比较。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人均购买的克数上来讲,中国的黄金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而中国人,人均只要每增加1克黄金消费,整体就是1300吨的需求增长,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恐怖的数据。未来必将动摇整个全球的黄金产需平衡。
看过黄金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的人还看了:
1.珠宝调查报告范文
2.珠宝调研报告范文
3.黄金市场行情分析论文
4.关于手机的市场调研报告
5.会展调研报告范文
黄金围调查报告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