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优质7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个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有序地安排课堂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优质7篇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2.了解眼睛的延时现象。

活动准备1.铅笔若干。

2.小长方形卡纸、彩笔。

3.自制绘画作品:老虎、笼子。

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请幼儿注意观察铅笔上贴画的变化。

2.幼儿制作。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让其他小动物也到笼子里睡觉?

制作方法:

(1)在纸的一面 画上一只小动物,另一面画上笼子。

(2)把卡纸贴在铅笔的中间。

3.教师请幼儿试试看,并小结。

操作:把自己制作的特别的铅笔转动起来试试看,看看小动物是不是能进到笼子里。

小结:铅笔转动起来后,小动物进到笼子里了,这就是眼睛的延时现象。

教师小结:如果慢慢击打。你的硬币塔是会倒的`!击打的时候,要快!

5中班科学教案:好朋友的传声筒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

2.了解声音传播的媒介。

活动准备1.传声筒成品一个。

2.图片、纸杯两个、毛线、牙签。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对传声筒的兴趣。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相应的页面,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说话)提问:他们是在说话吗?用纸杯说话能听见吗?

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提问: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两名幼儿先体验一下玩传声筒的乐趣。

2.制作传声筒。

闲情幼儿仔细观察传声筒的成品由哪些材料构成,再请幼儿根据幼儿用书上的步骤,两名幼儿一组进行制作,教师指导。

完成后,请幼儿两人一组尝试用传声筒进行对话。

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教师小结:这个纸杯,通过小绳一连,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对着纸杯说话。振动被毛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于是另一边的小朋友就听到声音了。

3.鼓励幼儿随意玩传声筒。

尝试:往纸杯里放东西。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楚了:传声筒里塞的东西,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就听不清楚了。

教师小结:传声筒里的东西越满声音越不清晰。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在熟悉三原色的基础上认识桔黄、绿色和紫色,并能自己调配颜色。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观察记录。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每组三杯为红、黄、蓝的颜料。吸管若干。垫板、抹布、白布(分块)人手一份,记录表格每人一份。

2、木偶(小兔)一个,示范教具一套(同幼儿)。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认识三原色,学习用吸管取色师:这里是森林大染坊,欢迎小朋友到这里来学习染布的本领。

(一)教师示范用吸管取色。

1、出示红、黄、蓝三杯颜料

2、提问:如果我想染一块红布,要用什么颜色?

3、教师正确示范如何用吸管取色来染布。(出示红布)

(二)请幼儿尝试学习染一块蓝布。

1、提问:如果要染一块蓝布的话,要用什么染料?

2、请幼儿尝试每人染一块蓝布。(出示蓝布)

3、用黄色可以染一块什么布?(出示黄布)

(三)小结:这些颜色是我们经常要用的。红、黄、蓝三色叫做三原色。

二、通过探索活动,学习桔黄的调配过程,并学习做记录

1、出示木偶(小兔):老板,老板,我想要一块桔黄色的`布做衣服,你这里有吗?

2、幼儿讨论:怎样从这些颜色中变出桔黄色?

3、幼儿自己尝试调配桔黄色。

4、请调配出桔黄色的幼儿说说: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染出一块桔黄色的布。

5、幼儿再次操作验证结果,教师用色块示范如何做记录。12?红黄桔黄

三、幼儿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并能记录结果。

1、继续情境表演,提出要调配绿色、紫色的要求。

2、提问: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变出一块绿色的布?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变出一块紫色的布?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4、请幼儿出示表格陈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小结:颜色真奇妙,两种不同的颜色调在一起,就会调配出另一种颜色。

四、延伸活动:

我的染坊里还有其他的染料,你们去试试还可变出什么颜色,并把结果记下来。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探索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毛线、乒乓球、石子、塑料瓶盖、回形针、吸管、纸片。

2.人手一份小记录表、笔、水盆、抹布。

3.大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二、探索发现

1.逐一实验,观察沉浮,并记录在表格中。

2.老师把小朋友的猜测记在了大记录表上。小朋友对照记录表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三、与小朋友分享实验结果

1.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与同伴的对比,看看结果是不是都一样。

2.对有争议物体教师现场实验。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

2、引导幼把见过的有趣的影子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能用绘画、标志符号的方式进行表征。

3、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影子的变化。

教案准备 1、活动前几天提示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

2、每个幼儿绘画用的`纸、笔。

教案过程 1、谈话导入主题

组织幼儿谈话:1)、你见过影子吗?

2)、你都见到过什么样的影子?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2、幼儿分组交流

1)、先将幼儿分成六组。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见过的影子。

3)、尽量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3、绘画影子

引导幼儿将有趣的影子用绘画或标志符号的形式表征出来。

4、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墙饰专栏中,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发现的有趣的影子现象。

5、教师讲评。

活动效果

幼儿能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讲述自己在不同时间所见过的各种各样的影子,知道影子的变化,并能准确的画出不同影子的效果。本节活动目标达到,效果不错。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2、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活动准备:教学挂图《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图片及籽儿、与挂图相应的实物水果。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活动难点: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引导幼儿说说已经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儿:秋天到了,水果大丰收,我们能吃好多的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宝宝呢?

2、引导幼儿认识籽儿:出示水果实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这些水果都有籽吗?教师当场切开哈密瓜,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籽儿的不同:你能区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哈密瓜的籽宝宝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宝宝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导幼儿分组开展配对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些水果图片和水果籽儿。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这是谁的`籽宝宝?

4、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西瓜子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籽儿的用处,知道籽儿是水果的种子。现在知道籽宝宝有什么用处了吧?提出继续探索的要求:回家后,我们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认识的这些水果以外,还有哪些水果有籽儿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果实与种子》,进一步了解果实与籽的秘密。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发现硬泥和软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征。

2、通过幼儿的探索与尝试,能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

活动准备:

生泥、熟泥、水、汽车、恐龙,水果等模型和图片、火柴棍、高粱杆皮、玉米皮花生壳等辅助材料、小围裙、小套袖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件小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幼:想

师:出示泥做的各种水果,小朋友看,这些小礼物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用泥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想

师:那在玩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围裙和小套袖

二、幼儿自由选择泥块玩泥

1、鼓励幼儿尝试泥的玩法,引导幼儿探索最基本的玩法,团圆、搓条、压扁。引导幼儿发现,在玩泥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观察要点:

a、幼儿在玩泥过程中,玩了一会儿后泥会变硬,幼儿是否寻找解决的办法

b、在发现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时,幼儿是否会选择其他的泥块

组织幼儿讨论,泥变硬以后,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后,你是怎么做的?把自己好的经验告诉其他小朋友。

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幼儿总结出,泥变硬后,蘸上点水,泥就会变软。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可以选择摔熟的泥,这样,捏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裂口。

2、鼓励幼儿继续玩泥,在学习泥工的基本技法后,鼓励幼儿有所创新,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模型和图片来捏自己喜欢的形象

观察要点:

a、看幼儿是否有创新的玩法,出现问题后,幼儿是怎样解决的

b、在玩泥过程中缺少什么时,是否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利用上投放的辅助材料组织幼儿讨论,刚才你是怎么玩泥的?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三、成功的快乐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么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绍经验。

2、音乐声中,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评:

本节活动,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我选择了农村的自然材料――泥巴,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快乐尽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硬泥、软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征。遇到困难能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味觉,增加味觉经验

2.品尝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

3.学习相关汉字。

活动准备

1.食物:柠檬,香蕉,苦瓜,姜,咸梅。

2.酸、甜、苦、辣、咸汉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切成小块的'苹果,引起幼儿品尝兴趣。

教师游戏口吻:哟!好吃的苹果,谁想尝尝呀?

(请各别幼儿品尝,并说出味道。)

2.品尝:酸甜苦辣咸

(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好吃的呢?谁想吃呀?

(2)请5名幼儿在台前站好,教师分别让他们品尝不同味道的食品,

提示全体幼儿注意观看他们的表情。

(3)品尝:柠檬,香蕉,苦瓜,姜,咸梅。

3.学习相关汉字。

(1)根据图片认识汉字:酸 甜 苦 辣 咸

山楂(酸),糖(甜),苦瓜(苦),辣椒(辣),盐(咸)。

(2)教师出示食物,让幼儿找出相关味道的汉字。

4.幼儿操作游戏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说汉字,一人找出汉字卡片。

互换角色反复游戏。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水的秘密》教案8篇

中班关于水的语言教案模板7篇

关于水的社会教案通用7篇

关于水的社会教案最新7篇

小班数学关于水的教案最新7篇

小班数学关于水的教案优秀7篇

中班关于水的语言教案6篇

关于水的社会教案6篇

中班关于水的语言教案优秀5篇

小班数学关于水的教案6篇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