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有启发性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教案通用模板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篇1
活动准备
1.音乐《圣诞礼物》。
2.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顶放有礼物的圣诞帽。
3.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内装各种糖果),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2.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圣诞节到了
师: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析:听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进活动室。幼儿可以立即进入过圣诞的情景中。)
二、圣诞老爷爷的礼物
1.找找说说礼物在哪里。
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一找,互相说一说吧!
(析:这不仅给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教师、同伴交流的机会。)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
(析:这个集体交流的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
2.游戏:摸摸礼物快回来。
师:圣诞老爷爷要请你们去摸摸礼物,你们愿意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男孩摸摸树上面的礼物,女孩摸摸树下面的礼物,快回来。"边玩游戏。用同样的方法摸圣诞帽里、外的礼物。)
(析:在理解方位词的基础上,师幼共同玩这个平时经常玩的游戏,不仅活跃了气氛,加深了幼儿对方位词的认识,而且增进了师幼间的感情。男孩、女孩分开摸不同方位的礼物,一方面提高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游戏时的拥挤。)
师:圣诞老爷爷带来了这么多礼物,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
(析:教师结合动作小结礼物所在的方位,直观形象,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3.唱一唱"圣诞礼物"。
(1)教师演唱"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真好看!真好看!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真好看!真好看!
(析:教师戴上手套装扮成圣诞老爷爷的形象,利用幼儿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并加上了动作,使方位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幼儿听得很认真,也萌生了表演的愿望。)
(2)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演唱。
师:圣诞老爷爷唱得好听吗?你们想唱吗?那我们一起跟着圣诞老爷爷唱吧!
4.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礼物。
师:你们想要这些礼物吗?请你去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
(析:看到这些包装精美的礼物,孩子们很想拥有,所以教师设置拿礼物这个环节,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需要。)
5.与礼物捉迷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礼物捉迷藏好吗?请你把礼物藏起来。
师:你把礼物藏在哪里了?
(析:让幼儿自己选一个喜欢的礼物,然后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使礼物和幼儿直接产生关系。幼儿由此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正确运用学过的方位词,说说自己把礼物藏在了什么地方。如可以先请几个幼儿告诉圣诞老爷爷,然后请他们互相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以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
三、打开礼物看一看
1.摇一摇、听一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
2.拆开包装,拿出礼物,相互说说是什么礼物。
3.品尝、分享糖果。
延伸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巩固运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等方位词。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篇2
一、活动目标:
1、用沿叶子轮廓勾画的方法画出跳舞的叶子,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大胆想象,创作出不同树叶娃娃跳舞的姿态,体验参与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白纸,勾线笔,蜡笔,音乐《会跳舞的叶子》、《秋日的私语》,范例一幅,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喜欢跳舞吗?那好,我们一起来跳个舞。
播放音乐《会跳舞的叶子》和幼儿一起跳舞。
(二)认识一些树叶
1、小朋友跳得真好看,小树叶看见了,也想来参加了
2、出示范例,引导观察
小树叶是怎么跳舞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请你来学一学。
3、除了会跳这些动作,小树叶还会怎么跳舞?(引导想出多种不同的跳舞动作,为呆会儿的创作拓展空间。)
4、你们想不想也让你的树叶娃娃跳舞?那好,我们一起来看老师变出跳舞的叶子娃娃。
(三)师示范绘画
1、取一片喜欢的叶子,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用勾线笔画出轮廓,然后涂上颜色,画上手和脚,就成了。你可以画二个树叶娃娃跳舞,也可以画三个树叶娃娃跳舞,画好以后,可以把树叶娃娃在哪个地方跳舞画出来。
2、幼儿操作,师巡回辅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与美感,并添画出树叶娃娃在什么地方跳舞?
(四)展示作品,师幼共同评价
1、你的树叶娃娃是在什么地方跳舞?它是怎么跳的?请你来学一学。
2、这么多跳舞的树叶娃娃,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师简单评价,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边唱边画出圣诞老人,并添画出相关的内容。
2、音乐和美术结合,发展对图形的想象及探索组合规律。
3、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范画、圣诞老人的挂件。
2、幼儿每人一张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谈话:12月25日是什么节?圣诞节是什么样的?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人们会干什么?丰富幼儿对圣诞节的认识。
2、出示圣诞老人挂件,请小朋友观察。
提问:圣诞老人是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想来画圣诞老人吗?老师这里有一首神奇歌曲,歌曲唱完圣诞老人就会来到你的眼前。
3、教师边唱歌边在黑板上画,请小朋友仔细听和看。提问:刚才老师唱了些什么?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理解歌词所唱的代表的是那一部分。
4、幼儿学唱歌曲,并伸出手指在空中边唱边画练一练。
5、幼儿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圣诞老人,画好后引导幼儿添画上房子、圣诞节、雪人、雪花、驯鹿等相关背景。
6、幼儿绘画,教师随机指导。
提醒幼儿用水彩笔涂颜色,油画棒打底色。表扬想象丰富、有创意、画得好的小朋友。
7、评价。
采用小朋友间互相评、自我评价、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讲评。
从想象力、构图、涂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七、归纳拓展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篇5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
(2)知识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所以,知识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也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
(3)创造性。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
(4)个性化。初中生的个性差别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
(5)动机作用。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画一画人。板书课题。
2、讲解“速写”。什么是速写呢?
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表现对象(描绘)的能力。要画好速写,必须坚持勤奋练习。
3、欣赏:
欣赏课本4、5页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
讲明简单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
4、写生前的准备:
教师挑选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势,讲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
(2)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
(3)细描。
6、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
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注意线条越简单能体现动态越好。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励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案例的几点启示
体现教学者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因此在学校实施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美术课程”更具有意义和作用。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篇6
设计思路:
“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生活在江南的幼儿对水更有深刻的感受,平时幼儿总会饶有兴趣地谈论有关水的话题。为此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为一体的关于水的探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持续的探究,并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表现。本活动可以说是系列活动的引子,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活动将无意观察引向有意观察,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水的兴趣。
在这次活动中,我试图摆脱具象的艺术表现方法,给幼儿创造一个更为广阔自由的感受与表达的空间,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颜色和点、线、面的变化,表现自己的体验,为进一步探索水的秘密以及更加艺术性地表现水的千变万化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倾听不同的水声,乐于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2.培养对水声强弱、水流快慢变化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已开展有关水的讨论。
2.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录像片断。
3.油画棒、水粉颜料和笔、棉签、绳子等。
4.四开彩色纸每人一张(墨绿色、深红色、普蓝色,由幼儿自选)。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重现相关经验。
——师:最近,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水的事情,你们能用耳朵听辨出水的声音吗?你们听到的水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水龙头没有拧紧时水的滴答声、雨落在屋檐上的答答声、下大雨时的哗哗声、洒水车的沙沙声等。)
2.共同讨论水声的表现形式
——观看录像,启发幼儿边听边自由模仿不同场景发出的水声。
师:水声能从这么多地方发出来,真好玩,我们也来当一回水声吧!现在就把你喜欢的水声表现出来吧!
——想像水是怎样说话、唱歌、飞跑或跳舞的。
师:会说话的水怎么表现?爱唱歌爱跳舞的水又怎么表现?水会运动吗?
——讨论怎样将水声变成图画。如:“滴答滴答”可画成一个个或一串串小点;“沙沙沙沙”可画成一根根细细的直线或斜线;“哗哗哗哗”可用点和线画成一片;“轰隆轰隆”可用连续不断的波浪线和螺旋图案表现;大瀑布像纺纱织布,可大片大片地往下涂画。
3.边听赏边表现
——反复播放录像,启发幼儿自由选择色纸和作画工具,边听赏边作画。
师:这里有许多不同色彩的卡纸和绘画工具,它们喜欢和遵守秩序、不争抢的孩子交朋友,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它们的朋友。
——引导幼儿倾听、想像,并尝试变换不同的工具,借助点、线、面的组合和颜色的配合,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鼓励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相互欣赏、交流、学习。
4.欣赏感受,互相评价作品。
——重播录像,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自己的画面上寻找这几种水声。
师:你们的画面上都有哪些水声?能和你的小伙伴说说你画的是什么水声吗?
——相互欣赏作品,可以是整幅画面,也可以是局部。教师可对部分作品提出建议,如:当几种颜色调和出现脏的颜色时,可适当用一些相似的浅色或白色覆盖;当画面比较单调时,可增加色块等。
5、活动延伸: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水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模样?有没有更美丽的(如游泳池中的水、喷泉等)?水是不是都是美丽的(如污水、洪水泛滥等)?我们怎么表现?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篇7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本学期所要学习的美术课内容,包括绘画,手工,欣赏等。
2指导同学进一步养成美术课中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课堂纪律。
3激发同学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好学期初的美术课准备工作。
难点:培养同学养成良好的美术课学习习惯。
三、教学准备:
美术书、作业本、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
1师生问候,简单谈谈愉快的暑假生活。
2同学讨论谈谈本学期希望学习哪些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师引导同学初步欣赏美术书本内容,了解即将学习的美术内容。
3学习习惯和纪律的养成:
(1)明确上美术课的时间。上课前带齐美术课所需的材料。做到每天观察课表,提前一晚检查材料,及时放进书包。如果忘记,到校提早向别的好朋友借(尽可能不在本班借),最晚在课前十分钟想办法备齐。
(2)包好美术作业本,平时妥善保管,做到即坏即补。坚决不在美术书、美术作业本、课桌、墙面等地方乱涂乱画。
(3)做个有心人,平时收集一些可能在美术课上使用的废旧物品,集中到一个盒子里收藏。
(4)上课前十分钟整理好课桌。美术学习用品摆放有序,统一按左上角整齐放置。(用到水的课统一打半桶水,并提前放桌脚下。污水分置两个大水桶,再由值日生按指定位置倒。)
(5)注意美术课堂安全。手工课上使用刀剪,必须用完即合,坚决不拿刀剪等有安全隐患的学习工具等在人前比划。
(6)组长及时收发美术作业本,课代表及时交批,值日生准时擦黑板,做到互相提醒。
(7)每节美术课按学号两两值日。两个值日生主要负责维护课堂纪律,以在点名册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名字后画圆圈做记号,在学期末累计算学习态度成绩,中途有进步或突出表现,可集体表决消圆圈。
(8)作业做到堂堂清,不拖拉。不在课堂上玩耍、吵闹。取一个最基本要求,由值日生打分。如:画面构图基本饱满,即使未涂完颜色,可以画星,表示本节课是认真的。同样学期末计算总表现。
4请同学上前谈谈自己本学期学习美术的理想,对老师的希望等。在相互沟通中结束开学第一课。
美术教案通用模板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