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清晰地传达知识和技能,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教学思路和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鹰音乐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鹰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初步学会跟唱。
2、尝试根据形象的歌词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里有哪些景象?
小结:春天来了,柳树会发芽,花朵会开放,冬眠的动物都醒来了。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唱的就是有关春天的美丽景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你们听到歌词里都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谱。
3、教师边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边和幼儿一起清唱歌曲。
三、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把这首歌唱出来吧!
四、师生共同探讨动作并表演歌曲。
1、你能用漂亮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表演,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2、师生共同表演《春天》,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用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吧。
五、延伸活动:幼儿园的春天也很美丽,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找找吧!(播放歌曲)
课后反思: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一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春天》真正把孩子们带入了春天,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歌词的内容,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倾听,清唱,跟唱,齐唱等教学方式来帮助幼儿学唱歌曲。同时在出示图谱的教学环节里,引导幼儿回答歌词并在黑板上出示图片,深深的吸引了幼儿。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是最后一句: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很快记住了歌词的内容,从而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从整个活动来看,幼儿的兴趣很好,表现欲望强烈。大多数幼儿能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中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这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学会了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这也是孩子们的一个进步!
鹰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在熟悉曲谱的基础上初步学吹《粉刷匠》歌曲。
2、感受乐曲的美,让幼儿学习吹奏。
活动准备:
教师用笛子一个,幼儿用笛子人手一个,乐谱、录音机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乐谱。
1、请幼儿找找乐谱中你认识那些音?教师轻唱乐谱。
2、教师唱歌曲一遍,请幼儿说说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并引导幼儿一起唱一遍歌曲。
3、进上步熟悉曲谱,师幼一起弹唱乐谱两到三遍,并请幼儿在唱的时候最好能边动手练习指法,并尽量放慢速度唱乐谱。
二、学吹歌曲《粉刷匠》
(1)教师示范吹歌曲一遍,请幼儿存细看好教师的示范指法。
(2)幼儿练习指法。(边唱边动指法)。
(3)幼儿练习吹歌曲,教师来回指导。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重点指导。
(4)请几名能力较好的幼儿到前面表演吹歌曲,教师进行初步指导。
(5)师幼儿一起复习吹歌曲:《春天里》和《好朋友》。
三、总结幼儿吹奉情况,表扬表现较好的幼儿。
四、放录音,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用笛子表演各种动作,并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1、熟悉曲谱的基础上初步学吹《粉刷匠》歌曲。
2、感受乐曲的美,让幼儿学习吹奏。
鹰音乐教案篇3
感知学唱游戏歌曲
1.毛毛虫啃了什么样的苹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动画)
2.毛毛虫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按幼儿说的出示图片,并唱乐曲。
3.再听一次,是啃了这些苹果吗?
4.分句听辨,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小苹果:
○ ○ ○○○大苹果:
○ ○ ○○○红苹果:
○○○○ ○--绿苹果:
○○○○ ○--
5.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快乐地歌唱)。
(二)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四、毛毛虫变蝴蝶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鹰音乐教案篇4
一、生活活动
1. 午睡:
提醒幼儿起床,穿好衣服,鼓励幼儿主动自己的床铺。
提醒幼儿喝水。
2.午操:
做徒手操时动作到位、饱满。
3.午点:
提醒幼儿洗手,排好队擦手。
要求幼儿吃点心保持安静,尽量快点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
有特殊饮食需要的孩子能主动与老师沟通(换牙、身体不舒服的孩子)。
4.餐后活动:学习玩安静的游戏,会主动找同伴下五子棋。
二、音乐活动:
old macdonald
教学目标:
1、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2、初步学习old 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的节奏型。
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x辅导能力强的幼儿用沙锤左右手轮流打击乐器。
3、愉快地与同伴玩音乐游戏《帆船》,体验与老师们分享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已学习过old macdonald的歌曲。节奏图谱挂在奥尔夫主墙。
2、音乐准备:old macdonald、《帆船》的音乐。
3、乐器准备:手鼓、单响筒、响棒、沙锤
教学过程:
一)、歌曲old macdonald:
1、幼儿欣赏音乐,启发幼儿随音乐一起唱歌。
2、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分句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
二)、学习合奏和轮奏的节奏型
1、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
1、用身体乐器练习。
结合图谱,练习打击节奏。
2、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将歌曲中b段的节奏单独用身体乐器练习。
三)学习old 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
将幼儿分成四种不同的小鸡,用乐器配合音乐敲奏。
四)、音乐游戏《帆船》
1、倾听音乐。
2、随音乐拍手,拍肩,踏脚。
3、圆圈游戏。
4、自由找同伴游戏。
5、鼓励幼儿邀请老师参与。
三、体育活动:圈圈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尝试圈的不同玩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学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圈;录音机、磁带;划定池塘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做准备活动: 幼儿人手一个圈,听音乐按节奏做圈操
2、初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圈有很多玩法,你想不想和它做游戏?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多。"
(2)幼儿分散玩圈,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玩法:"谁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小朋友?"
3、深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并尝试合作玩圈:(7-8分钟)
(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请你试一试自己没有玩到的方法,并且尝试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圈。"
(2)幼儿深入探索、尝试: 教师引导探索尝试用多种方法跳圈。
(3)练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一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并起来跳到一个圈中;两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分开,一个圈中跳入一只脚。"
4、游戏:小鱼
(1)交待游戏规则:教师做渔翁,用圈做,小朋友做小鱼,在池塘里游,被渔翁住的小鱼,站到池塘边。
(2)师幼轮流做渔翁,进行游戏。
5、放松活动《小鱼游》:
教师和幼儿做放松活动,并听音乐离开场地。
四、离园。
1.提醒幼儿入厕,喝水。
2.提醒幼儿着装、书包。
3.组织未回家幼儿玩自带玩具、看书。
鹰音乐教案篇5
活动意图:
春天是多雨的季节,雨伞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日用品,根据孩子通常对伞的兴趣。为了让孩子感受到雨天里也能找到快乐,所以设计了此次音乐活动《小花伞》。让孩子通过音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在美丽的情境中,体验对歌曲的喜爱之情,使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音乐经验。
活动目标:
1、学用快慢不同节奏演唱歌曲。
2、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小花伞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欣赏歌曲录音:谁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教师用道具小花伞表演)
2、歌里唱些什么?
二、在欣赏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多媒体展示傣族泼水节的情境,了解傣族风俗习惯。
2、倾听歌曲,发现歌曲中的复合节奏,好像有两个村子的人们一起在雨中跟着小雨点跳舞。
三、学唱歌曲,用不同节奏的方式演唱歌曲。
1、雨声(沙沙沙)
2、用欢快的感觉哼唱歌曲旋律。
3、在伴奏下尝试用轻快和缓慢唱出两种雨点落下的节奏合起来,唱出复合节奏体验雨点落下时急时缓的情景。
4、在歌曲后半段,老师唱第一声部,幼儿唱第二声部。
四、表演中体验音乐的快乐。
1、由男女两位幼儿戴上头巾,分别领唱第一、第二段前两句歌词,其他幼儿分成两部分,用复合节奏演唱歌曲。
2、歌曲结束时,模拟相互泼水。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是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人体有节奏的动作、姿态、生动的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小花伞》是一个让孩子音乐体验的教学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音乐能力选择了这个音乐活动。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富有情感的音乐活动。在游戏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探索与创造。本次活动围绕小花伞来展开活动,让幼儿对探索和创造活动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使活动变得更富有童真、童趣,让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从中收获了快乐和自信。活动满足了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联想,思维的需要及创造性表现。
鹰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初步学习对唱的表演方式;
2、巩固认识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等动物的名称;
3、体验与教师对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胸卡若干,草地躲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初步学习对唱的表演方式;
2、巩固认识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等动物的名称;
3、体验与教师对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胸卡若干,草地躲藏背景图,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图片;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邮递员头饰各一个;一封信贴有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花草场景若干、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做律动《汽车开来了》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们到草地上玩好吗?好
教师带幼儿做律动,然后请小朋友找个舒服的位置坐下。
二、以场景表演引入主题,让幼儿学会朗诵歌词,理解歌词意思
师:刚刚邮差叔叔给我送来了一封信,信里说动物妈妈不见了它们的宝贝,到底谁不见了呢?教师打开信哦!原来是小花猫、小白兔和小鸭子不见了!我们把它找出来!教师把信贴在黑板一侧
教师出示躲藏背景图,预先把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藏好
①师:我们先找小花猫?问问花猫在哪里。“小花猫,小花猫,你在哪里?”
教师把小花猫变出来,扮小花猫的声音,小花猫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②师:我们再来问问小白兔在哪里。“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教师变出小白兔,扮小白兔的声音,小白兔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③师:还有谁没找到啊?小鸭子,我们一起来叫叫小鸭子,看它在不在这里:“小鸭子,小鸭子,你在哪里?”
教师变出小鸭子,扮小鸭子的声音,小鸭子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师:我们找到了谁啊?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
三、教师示范对唱歌曲,让幼儿学会对唱的方式,熟悉旋律
①师:我来表演一首歌给小朋友听,听听
教师完整地范唱一次整首歌曲。
②这首歌好不好听啊?让小动物来唱给你们听!教师示范对唱歌曲
教师边唱“小花猫,小花猫,你在哪里?”边找小花猫;请一位教师戴着小花猫头饰跳出来回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师:我们接下来找谁呢?一起叫小白兔出来吧。
教师边唱“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边找小白兔;请一位教师戴小白兔头饰跳出来:“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师:小鸭子跑到那里去啦?我们一起来叫它出来好不好?
教师边唱“小鸭子,小鸭子,你在哪里?”边找小鸭子;请一位教师戴小鸭子头饰跳出来:“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使幼儿感受游戏中的快乐
师:小动物唱得真好听,今天请小朋友也来做小动物,一起来玩游戏好不好?教师给幼儿分发胸卡
鹰音乐教案篇7
一、教材内容说明。
本课是一个以“春”为情境主题的单元组合,内容包括演唱歌曲《春晓》、《春风》,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和活动《春天歌会》。
二、教学目标。
1、能充溢感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春晓》,体验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2、能够与同学们合作,用明亮、轻快的'声音自信地学会演唱歌曲《春风》。
3、在听赏《春》的活动中,能感知乐曲的情绪转换,熟悉音乐主题,感受和表示乐曲描绘的情境,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每一乐章的音乐特点。
4、能积极地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大胆地参与《春天歌会》的音乐活动,从中体验到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两首新歌。
2、难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境,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四、教学准备。
cai教学辅助软件、电子琴。
五、课时布置。
第一课时
一、学唱歌曲《春晓》。
1、吟诗。
先让学生回忆有关春的诗句,然后老师轻轻吟诵《春晓》,学生说诗名,并展示《春晓》的彩图和诗歌,全班按节奏吟诵《春晓》,然后请学生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2、咏歌。
让学生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1)分段分组学习
(2)将旋律分为三个局部学习
3、起舞作画。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来表示歌曲的情感。
二、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1、初听《春》。(cai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导语: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
生静听后讨论发言。引导学听赏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
2、了解乐曲背景和作者生平。
导语:同学们能在音乐中捕获各种春天的信息,想象力真丰富。作者维瓦尔第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得理解乐曲,题写了一首十四行诗,用以描述每一乐章的音乐内容,让我们来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
(1) cai课件出示诗歌。
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
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
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老师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音乐形象。
(2)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和小提琴套曲《四季》。
cai课件播放。
3、复听《春》
(cai播放配有春天动画的乐曲《春》第一乐章。)
(1)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
(2)教师范奏乐曲第二主题,讲解演奏技巧与音乐形象。
4、随乐哼唱
导语:作曲家用音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的世界,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来表示春天的美景!
(1)随琴模唱,提出声音要求。
(2)随乐哼唱,提出情绪要求。
(3)随乐唱谱,掌握音准节奏。
教学后记:
乐曲听赏练习对提升学生的乐感很有协助,学生很感兴趣,效果也很好。
第二课时
一、活动激趣——找春天。
1、cai课件播放:春景图片。
导语:在这充溢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2、cai展示:春天的歌 春天的诗。
导语: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学生分别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春天的歌曲与诗歌。)
3、唱一唱。
个别演唱后,师生随琴自由哼唱熟悉的歌曲。
4、读一读。
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诵。
二、 歌曲表示——唱春天。
1、春风的歌(学习歌曲一、二乐句)。
(1)听春风。cai播放《春风》第一、二乐句。
导语;听!春风正朝着我们走来呢!
(2) 学春风。
想象:春风是这样向我们走来的?
导语:唱一唱,哪一句更象春风在奔跑?
(3)唱春风。
① 引导学生用“lu”轻生模唱,提出声音要求。
② 加歌词唱一唱。
2、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歌曲三、四乐句)
(1)听一听。
(2)学一学。
(3)唱一唱。
3、春天的问候(学唱高声部)。
(1)教师范唱歌曲最后一乐句。
(2)学唱歌曲高声部。
4、演一演。
(1)指导学生分角色、带情绪随乐歌唱。
(2) 完整得演唱歌曲。
5、春姑娘的伴奏。
(1)唱春姑娘的伴奏。
(2)课件播放春风的问候,师生唱春姑娘的伴奏。
(3)师生合作。
(4)生生合作。
6、演唱全曲。
7、分角色演唱。
8、学生互评。
四、小结。
教学后记: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春天的歌会活动开展得很胜利。
鹰音乐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 蛋的音乐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