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具,提高教学质量,提只有前写教案可以帮助组织者更好地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辅助工具,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幼儿数学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送图形宝宝回家。重点学会看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分类。
二、到数学王国——服装店。
1、引导幼儿观察衣服和裤子的颜色。
2、请一位幼儿整理服装(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对应。
3、再次学习看分类图,巩固对分类图的认识。
三、给小绿人穿衣。
出示小绿人,老师在分类图操作√让幼儿帮忙给小绿人穿衣。
四、幼儿分组进行给小绿人穿衣,每组一张小分类图。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基数和序数。
2、通过编小书的活动,发展幼儿思维的联想力,创造力,观察力。
活动准备:教师制作图片4张,各种图形若干,胶水,白书人手一本,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谈话:
——孩子们好,你们都进来了吗?我们和各位老师打个招呼。找个位置坐下来。
——我们刚认识,是新朋友,我们来互相介绍一下。我是从三幼凯祥园区来的陈老师,今天由我一个人和大家学习,和我一道来的还有几位老师,请他们站起来和我们认识一下。和我一道来的有几位老师?
——现在请小朋友也做个介绍,从右边开始数第3位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从右边开始数第4位孩子你来介绍一下。从右边开始数第五位孩子是谁?从左边开始数第2位是谁?……
还有很多小朋友一会儿我们再来认识。
(二)感知序数与基数
1、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数一数有几张?
——你最喜欢哪张图片?集体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有几个什么形状,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你认为他像什么?)
——你还喜欢哪张图片?上面有什么?像什么?
——这张图片上有几个什么形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它像什么?
——请个小朋友上来介绍一下这张图片。
2、编制空白的图片
——这里有两张图片怎么什么图形也没有呢?你想在上面贴几个什么形状?(教师贴)他像什么?
——这张图片你想贴几个什么形状?图形数量不能超过六个,请一幼儿操作。
3、订书
刚刚有很多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小数字,大数字与小数字一样吗?大数字表是什么意思?(大数字表示图形的数量)小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哦,我知道了,我在看书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书本每一页的右下角都有个数字,我们可不可以把它订成一本书呢?
——按照什么顺序来订呢?那一张放在最前面好?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1表示一个圆形,右下角的1表示第一页,原来第几和几个是有区别的,第几表示位置,几个表示数量。
——给书装上封面封底
——给书取个名字
(三)动手制作
1、幼儿操作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用各种图形编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早就猜到了,所以我为你们准备好了好了编书的材料。不过在编书之前要听好我的要求。第一要按照从第1页到第六页的顺序来给书一页一页地编。第二每页上的图形数量不能超过六个。第三编好之后马上做到位置上,如果还有时间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你的第一页贴了几个图形,它像什么。当听到我的铃铛信号马上回到位置上。听明白了吗?
2、请个小朋友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书。说清楚你用几个图形编了什么。
(四)活动结束
我们的小朋友编的书也相当的精彩,我们回教室互相介绍介绍,还要给书取个名字,回家们的爸爸妈妈帮忙写上。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篇3
目标:
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过程:
一、 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 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篇4
知识目标:
1、探索发现多种规律排序的方法。
2、能掌握排序的规律及递进关系。
操作目标:能利用操作板及棋子进行拼摆几种不同规律的排序。
能力目标:
1、能进行两种以上的规律排序。
2、能有创新可进行知识迁移。
3、能进行完全自检和互检,并大胆表述。
活动内容:《探索多种规律排序方法》
活动准备:棋子、操作板,上一次幼儿操作成果。
活动过程:
一、回顾
1、回顾上一次活动情况。
请幼儿观察上一次幼儿的排序成果,并说一说有几种方法。
2、向幼儿交待本次活动的要求、任务。
二、幼儿动手探索实践新方法
1、让幼儿复习一下简单的排序方法,然后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排的。
2、探索发现新方法
鼓励幼儿比自己上次拼摆要好,要和别人不一样,拼摆后自己检查是否有规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请幼儿间进行交流作品。
你是怎样排的.?有什么规律?
那种方法是自己新想出来的?
三、 活动延伸
1、成果展示,幼儿互相参观、交流。
2、将材料投放活动区,供幼儿主动练习。
案例反思:
从今天的活动中发现,幼儿有了创新的意识,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大多数幼儿都能拼出两种以上的规律排序:有的按数量排的,有的按颜色变化排的,有的是变换方向排的,不仅如此,幼儿都能做到边拼摆,边检查,发现不对的地方,马上进行调整,这体现了幼儿已经掌握了规律排序的基本要求,还体现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有些幼儿仍停留在最简单的水平线上,只能排出红的、绿的,红的绿的,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幼儿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活动中加以个别指导,使他们循序渐进的掌握更多、更新的排序方法。真正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增强动手能力。老师切忌急燥或放任,要做耐心的指导。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篇5
目标:
1、学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在观察比较中,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准备:
1、红、黄帽子各12顶,围巾长短各12条。
2、小猫、小狗、小鸭、小羊头饰各1个,带上帽子围上围巾的4种动物各1个。
3、男、女、红帽、黄帽,长围巾、短围巾标志各1个;红帽-长围,红帽-短围,黄帽-长围,黄帽-短围的小图片各1张。1,2,3,4数字各1个,篮子4个
过程:
一、幼儿自选帽子围巾带上
师:今天天气真冷,这里有些帽子、围巾,小朋友可以自己找一顶帽子带上,找一块围巾围上,带以前请小朋友先看一下,你带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围的是长围巾还是短围巾。
二、按物体的特征分类:
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
师:哈,带上帽子,围上围巾,可真暖和。小猫、小狗、小鸭、小羊也都来了,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呢!(出示小狗头饰)小狗说:我们要去公园,得先分一下,哪些小朋友坐1号车,哪些小朋友坐2号车。(出示男孩、女孩头饰)那就请男孩子坐1号车,女孩子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狗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鸡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红帽子小朋友坐1号车,黄帽子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鸡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鸭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围长围巾小朋友坐1号车,围短围巾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鸭检查有没有坐对)
2.按物体的二维特征分类:
小猫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喜欢让带红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1号车,带黄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坐好后说)咦、中间的小朋友为什么会站在这里呢?小猫这样分,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去公园吗?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可以分为3队或4队)
三、进一步巩固按二维特征的分类:
现在,小朋友都已经坐上车了,我们开车去公园吧。嘀嘀嘀,公园到了,公园里面真漂亮,今天天气也不错,小动物们想和我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小狗想和红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羊想和红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鸭想和黄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猫想和黄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等一下哪个小动物出来,就请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四、结束:今天,我们玩的真开心,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很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朋友们,我们和小动物们再见吧。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