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美术教案优质8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和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书写教案可以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准备去面对教学挑战,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竹的美术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竹的美术教案优质8篇

竹的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欣赏图片的基础上,感受画面色彩和意境之美。

2、尝试运用中锋点出树叶,进一步巩固调色和舔笔的基本操作方法。

3、敢于大胆表达自己对面面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幼儿到户外看过多种树木,知道树叶颜色的多样性。

2、课件:彩色的树林。

3、画好树干的作业纸人手一张。

4、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回忆和描述所看到的树叶。

(1)师:你们以前看到过的树是什么样子的?树叶长在哪里?树叶又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呢?

(2)师:树木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树叶有很多种形状,长在树冠上,有的大,有的小,有红的、绿的、黄的.……

2、师幼共同欣赏课件,感受树叶丰富的色彩,体会画面的意境。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树林的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树的树叶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哪一幅?这幅树林的树叶看起来怎么样?如果你走进这片树林,会有什么感觉?

(2)教师:树叶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即使是绿色也有深浅差别。远远地看上去,树林里的树叶就像一个个的小点点。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师:我这里有一片光秃秃的树林,请你们给它们添上漂亮的树叶吧!

(2)教师指导幼儿使用中号笔,运用中锋点画出树叶(顺锋用笔,由左向右按)。

(3)提醒幼儿要将毛笔上的颜色洗干净以后再换另外一种颜色。

4、集体欣赏、。

师:你最喜欢哪一片树林?为什么?

竹的美术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 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

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棗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

(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4、示范。

(1) 建议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只风筝。

(2)介绍刮蜡的方法:建议先让幼儿思考刮蜡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细画棒颜色涂均匀,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覆盖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签“刮”出花纹。

5、创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刮蜡部位及方法。

6、讲评

找找有几种不同的风筝造型,看看谁大胆尝试过“刮蜡”大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尝试。

7、延伸活动 建议放在自选活动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儿更能体会到画面的整体美、体验成功感.

竹的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充分的想象,并能够大胆表现自己的设想。

2.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处理较为复杂的画面。

3.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和快乐。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纸和记号笔。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情景,充分引导幼儿想象。

教师:小老鼠肚子饿了,想找东西吃。忽然它闻到了一股油的香味。;它来到近处一看,哇!好大的.一个油瓶呀!小老鼠想,我怎么才能喝到这香喷喷的油呢?请你们帮小老鼠想个办法,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什么办法最好?怎样做又快又好?

2.通过讨论明确构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尝试运用重叠的方法。

教师:怎样表现许多小老鼠和一个大油瓶?怎样安排画面才显得丰富而不杂乱?用什么办法表现很多只老鼠?

3、引导幼儿积极地迁移已有经验,表现丰富的画面。

鼓励幼儿在创作中较为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提醒幼儿运用遮挡的方法表现物体和动物的前后关系。

4、展示幼儿交流幼儿的作品。

教师:小老鼠是怎样偷到大油瓶中的油的?你是怎么画的?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竹的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与线条组合画人,体验参加使身体凉快的活动的快乐。

2、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操作纸纸、勾线笔、蓝色炫彩棒、范例画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说说夏天到了,会觉得天气怎么样?那有什么好办法使自己变得凉快?

小结:原来有好多的好办法都可以使我们变得很凉快。

2、 欣赏讨论。

(1)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

(2)游泳可以怎么游?(大家一起来学一下)

(3)宝宝来了,他会不会游泳?

二、示范、创作

1、请宝宝来游泳。(教师画头,引导幼儿尝试画圆形或长方形的身体,线条画手脚)

2、幼儿创作:创作要求

(1)鼓励幼儿大胆选择不同的图形画身体,并注意各基本部分不遗漏

(2)介绍幼儿画不同的人物动作,引发进一步想象。

(3)在人物画好后,用炫彩棒添画水波。

三、展示交流。

看一看小朋友都学会游泳了吗?她们用什么姿势来游泳?大家一起来学学。

竹的美术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

2、创新目标:从角色模拟、画面分析、文献理解中尝试描述、分析、解释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3、审美目标: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学情分析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教学重难点

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欣赏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外在形式美。

四.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初初的感觉:描述

边欣赏边交流每幅绘画的第一感观。

画家画了些什么?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伏尔加纤夫》画了些什么?(近景、中景、远景)

小结你们已经学会了欣赏的第一招:用语言描述画面的第一感感觉,这是我们对艺术品最初的感觉。欣赏一件艺术品只停留在初步的感觉够吗?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活动2【活动】深入研究:分析

深入研究:分析

(二)画家用什么方法来突现画面主题?

1、画面的大色调

①天空、海水、沙滩的色彩是怎样的?假如变成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和自然态的沙滩你觉得怎样?(沉闷并炎热的海滩和清新靓丽的海滩的对比---环境色与主题的协调)环境色变暗又会怎样?

师小结:画家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带来了特殊的画面效果或更突出画家想要表达的主题。

2、画面的大空间——找层次

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怎么表现空间的?

欣赏一张肖像画,两个空间层次。

师小结:空间越大,画面内容越多,画家想要传递的信息也越多。

3、画面的大构图——找形式线

请一位同学勾画画面上事物的外形线。

师补充形式线。画家在人物的排列上有什么变化?

画面的美从哪里体现的?

师小结:形块的大小对比、形式线的曲直对比;人物的疏密变化、高低错落,都是反映了画面外在形式的美感。

构图小练习:学生构画形式线。

活动3【练习】背后都故事:诠释

背后的故事:诠释

(三)模仿人物的动态,体会画中人物的思想。

画面人物的动态和视线中心人物的动态不一致,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是巧合吗?还是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我们欣赏分析到这个时候,是不是忽略了1个关键人物?(这幅画的作者,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是不是要了解一下画家的背景,有可能对我们的欣赏理解有帮助哦!

师: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0~1873年创作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了创作这幅描绘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他两度到伏尔加去,深入观察纤夫生活,使画面上的纤夫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又是具有坚强毅力的生活的强者,在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11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刻群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画面上对伏尔加河的.景色作了很好的布局,使这幅尺寸不很大的画面具有宏伟深远的感觉。它不仅揭示了现实的矛盾,同时肯定了社会的积极力量,使俄国风俗画增添了新的语言。)

根据文献资料,我们重新理解并解释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从人物的动态、表情及眼神再次欣赏。

小结:人物的各种动态,表情及眼神都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这种思想正是画家要表达的思想。

师小结:你们学会了欣赏的第三招,根据画家和其画派的文献资料结合画面更细小的刻画的欣赏,深入的体会画家真正要表达的思想。21世纪现代的我们还能通过这张画的欣赏了解到19世纪俄国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们的生活,不知你们有没有体会到绘画在历史长河中的沉甸美。

活动4【测试】个性阐述:评价

个性阐述:评价

(四)、通过前面的欣赏学习,请你从主观判断或客观判断来评价这幅作品。

评价《伏尔加纤夫》

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我们在保持主观评价的同时要尊重客观的评价。

竹的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自由模仿,了解奥运会竞技体育项目,感受运动带来的美和快乐。

2.尝试根据体育运动姿态的特征,联想、设计线条符号,并用绳贴画等多种方式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祖国北京举办,看过申奥实况录像,对奥运会相关知识已有初步的了解。有绳贴画、泥贴画、棉签画的经验。

2.物质准备:

幻灯片,音乐磁带;申奥实况录像vcd;黑色底板纸人手一张,白粉笔人手半根;毛根小人一个、纸绳若干、剪刀、浆糊、抹布、各色彩泥、颜料、棉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律动导入,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运动起来吧!师生共同进行律动。

2.师:小朋友们,运动过后,你们感觉如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欣赏、模仿图片中体育运动的姿态,感受各种动作线条独特的美。

1.师:2008年奥运会就将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你们高兴吗?你们知道有哪些奥运会的体育运动项目吗?请个别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其他幼儿进行猜测。

2.欣赏部分运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其姿态特征,并尝试用毛根小人进行表现。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运动员比赛时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用ppt展示出图片:这是什么运动?仔细看看,他的手(身体、腿)是怎样的?

请小朋友用模板上的毛根小人表现运动姿态。

三、欣赏北京奥运会运动图标,感受图标的简洁和生动形象。

四、幼儿根据体育运动姿态的特征自主设计线条符号,用绳贴画等多种方式进行表现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和方式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分三个层次):

①幼儿俩俩结伴,相互观察对方的的模仿动作,进行设计;

②教师提供图片若干,幼儿边欣赏边设计;③边想象边设计

3.评价与游戏

⑴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图标。

⑵游戏:快乐的运动

教师出示部分作品,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图标内容。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的讲评时,我尝试改变策略,让评价活动不再以老师为主角,而是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用信任的眼光尊重他们的看法,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变换采用幼儿个体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以及师生间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这些积极互动的方法,鼓励他们在美术作品中大胆的展开想象,自由的展现自我,释放出各自的与众不同,在欣赏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快乐中,激发幼儿和老师、和同伴之间的共同交流与分享,在轻松、友善、鼓励、肯定的氛围中,互相学习,相互发现,在共享成功的喜悦中共同成长。

竹的美术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由于西方雕塑的引入,对传统雕塑经验的研究与继承。

2、从城市大型雕塑的兴起,了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

3、通过对部分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了解雕塑对不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大型雕塑与架上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2、结合实际,对当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特点,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讨论,以加深对大型雕塑特点的`了解。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乡有哪些雕塑?你在哪见到有雕塑?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新课:

1、初步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原因:传统雕塑发展的断裂,西方雕塑观念和表现技法的引入。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3、鉴赏:大型泥塑《收租院》

播放图片投影,引导讨论,为什么说《收租院》是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成功试验?

小结: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迫使他们走向反抗道路的历史事实。在这组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4、架上雕塑

你最喜欢哪个雕塑?它有什么雕塑语言特点及吸引你的地方?

了解王合内(1912年—20xx年)(女),原籍法国。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1929年入法国尼斯国立学校专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深造。1937年在巴黎与中国留学生王临乙结婚后来华定居,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于江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定居北平,任教于北师大,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动物雕塑,作品有首都机场广场雕塑《中国人民欢迎您》、《小鹿》、《小马》、《猫》等。

5、城市雕塑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兴起、意义、成就与问题。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发言。

三、小结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大型泥塑《收租院》对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试验。

四、布置课外思考

竹的美术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了解关于鸟巢建造的自然常识,进行爱鸟教育。

2、运用基本形及基本形的组合,画出鸟巢,想象出大鸟和小鸟有趣的生活情景。

作业要求:想象小鸟在鸟巢里怎样生活并画出来。

教学重点:掌握形的组合方法。运用基本形的组合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画面情节生动有趣,富有小学生的特色。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铅笔、彩笔或其它技法所需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教材:欣赏与评价《小鱼游游》的作业。

三、讲授新课:

1、讨论课题,板书“小鸟的家”。小鸟以树为家,是人类的.朋友,小鸟是怎样造窝的?教师总结,并介绍几种有趣的鸟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小鸟和小鸟的家

3、分析:鸟窝有哪些形状?

(1)鸟巢的整体基本形。

(2)用彩粉笔画出不同的线,表示枝、草、叶子羽毛等,交叉着填充在鸟巢的基本形内。(3)填画小鸟的头及露出的部分身子。

(4)在鸟巢内外,用基本形组画大鸟的形象,使大鸟和小鸟互相呼应。

四、学生作画:

1、思考:画哪种鸟巢,什么形状?

2、定位:画出鸟巢整体的基本形,安排在画面中的位置。

3、画具体形象:在基本形内外,直接用彩笔画大鸟、小鸟、不同材料的鸟巢,将构思的情节大胆表现出来。

五、小结工作:

展示典型画面,嘱咐下节课用具。

竹的美术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

中班优质课教案-中班优质教案8篇

关于羊的美术教案优质8篇

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优质8篇

美术大班幼儿园教案优质8篇

《游戏》教案优质8篇

《梅花》教案优质8篇

情绪教案优质8篇

幼儿安全防溺水教案优质8篇

獾的礼物教案优质8篇

综合实践教案优质8篇

竹的美术教案优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