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案需要与实际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喂老虎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喂老虎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来吸引幼儿。一方面,主要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本班幼儿在动脑和动口方面较为被动的特点,想通过有趣、形象的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爱想、爱说、敢想、敢说的欲望。
一、活动内容:《小老虎的牙齿》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想出各种保护牙齿的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初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3、通过各种生动的.表演,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小老虎和虎妈妈的掌偶各一个,各种小动物的指偶。
2、录音机和磁带《刷牙歌》
3、电话玩具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叮叮铃……,电话响了。)师:(接电话)喂,你好!是小老虎啊,你怎么了,哦,你别着急,我们班的小朋友一定会帮你相办法的。
过渡语:小朋友,我们来看一下小老虎发生了什么事?
(二)通过掌偶表演,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生动表演,幼儿欣赏。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小老虎为什么这么难受?(牙齿疼)
(2)小老虎为什么会牙齿疼?(吃很多糖,还不刷牙。)
(三)师幼共同讨论,并鼓励幼儿大量地说出心中的想法。
1、鼓励小朋友开动脑筋帮助小老虎想办法?
师:小朋友,小老虎知道错了,我们就帮帮他吧。大家想一想,怎样做小老虎的牙齿才不会疼呢?(天天刷牙)
2、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师:小朋友在想想,还有什么跟其它人不一样的办法,来保护我们的牙齿?(早晚刷牙、定期去看牙医,不能吃太多的糖、吃完饭后要漱口、拔掉驻牙)
过渡语:小朋友,我们和小老虎一起来表演刷牙歌吧!
(四)通过歌表演“刷牙歌”,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1、播放歌曲《刷牙歌》,鼓励幼儿做简单的刷牙动作。
师:牙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把牙齿刷得白白的、亮亮的。
2、活动自然结束。
师小结:小老虎很感谢我们教了他这么多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它说以后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
(五)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要提醒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2、语言区:(投放指偶)鼓励幼儿尝试着模仿小老虎说话的声音。
喂老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老虎叫声
2、图片:老虎、狮子、狐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
教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可厉害了,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
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教师: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
二、展??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齿。
(1)大老虎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出示小狐狸的手偶,教师模仿小狐狸: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信,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问题:那小狐狸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
谁又去劝的老虎呢?
狐狸又是怎么骗的呢?
老师把这四个问题抛给小朋友,大家可以利用手中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
(2)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3)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
(4)大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
(5)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
一名幼儿扮演老虎,一半幼儿扮演狐狸,一半幼儿扮演狮子,全班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3、播放故事第三部分
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3)最后,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
(4)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如:大胆、诡计多端、爱动脑筋、狡猾、聪明、机智、勇敢)
老虎呢?(如:笨、愚蠢、不听别人劝告)为什么?
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如:不会上狐狸的当的`;先动脑筋再做事;谦虚听取别人的建议;每天早晚都刷牙)
(5)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为故事取个名字?
三、结束
师幼交流: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附: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在大森林里,谁都知道老虎的牙齿厉害。
小猴伸着舌头说:“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怕人哪!”
“大老虎嚼起铁杆来,跟吃面条一样……”小兔说着,害怕得缩起了脑袋。
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哈哈哈,哈哈哈,谁相信小狐狸的话呢? “吹牛!吹牛!”“没羞!没羞!”小猴和小兔一个劲儿地笑小狐狸。
“不信,你们就瞧着吧!”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
嗬,狐狸真的去找大老虎了,他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吃的东西──糖。”
糖是什么?老虎从来没尝过,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
狐狸以后就常常给老虎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这时,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忙来劝他:“哎哟哟,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
“嗯。”大老虎答应着,他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虎大王,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
“可听狮子说,糖吃多了会坏牙的。”
“唉呀呀,虎大王,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对对,在大森林里,我大老虎的牙齿最厉害,是不怕糖的。”
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大老虎的牙齿开始疼了,哎吆吆,哎吆吆,牙齿这是怎么了?
得找大夫看看去,大老虎捂着嘴走啊走,老远的它看到马大夫,大老虎马上喊:“马大夫,马大夫,快来帮我看看牙齿吧,马大夫一看。
吓的掉头就跑,大老虎会吃掉我的,没办法,大老虎只好往前走,老远的它看到牛大夫,大老虎连忙喊:”牛大夫,牛大夫,快来帮我看看牙齿吧。牛大夫一看,吓的转身就跑,天那,是大老虎啊,我不要命了吗?牛大夫也跑了。
这时,狐狸来了,“虎大王,虎大王,它们不敢给你看牙齿,我来给你看吧。”“谢谢,谢谢你狐狸。”老虎捂着嘴巴说。
狐狸一看老虎的嘴巴就叫了起来:“嗳哟哟,虎大王你的牙全得拔掉!”
“啊!”老虎歪着嘴,一边哼哼,一边说:“唉,只要不痛,拔……就拔吧……”
吭唷,吭唷,狐狸拔呀拔,拔了一颗又一颗……最后一颗牙,狐狸再也拔不动了。
嘿,有办法了!狐狸拿着一根线,一头拴住大老虎的牙,一头拴在大树上。然后他拿个鞭炮放在老虎耳朵边,一点火,呼──啪!“啊哟!”
老虎吓得摔了个大跟头。最后一颗牙齿也掉下来了!
哈哈,哈哈……这只没有了牙齿的大老虎成了瘪嘴老虎啦!他还用漏风的声音,对狐狸说:“还是你,又送我糖吃,又替我拔牙,谢谢,谢谢!”
喂老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线索。
2、尝试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儿歌,体验和感受儿歌独特的情趣美、韵律美。
3、懂得朋友间要友爱、宽容、相互谅解。
活动准备:
小老虎、小白兔、小狗熊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图片引出活动内容
1、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
2、你过生日的时候会邀请谁呢?为什么?
3、出示图片:你们瞧!谁来了?(老虎)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小老虎你好!今天小老虎要过生日,它会邀请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分段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第1——3段。组织幼儿讨论:
——有人来参加小老虎的生日会吗?
——小老虎想了什么办法邀请自己的小伙伴?
——小老虎邀请了谁?
2、教师再次朗诵儿歌第2、3段后,组织幼儿讨论:
——小老虎是怎么说的?
——小白兔、小狗熊又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学习它们的对话吧。
三、集体欣赏儿歌第4段
1、大家都不来参加小老虎的生日,小老虎的心情怎样?
2、最后,小老虎的朋友来了吗?(来了)
3、它们是怎么样和小老虎说的?(学说小动物间的对话)
四、完整地欣赏儿歌,然后讨论、交流儿歌和故事的不同
1、儿歌和平时听的故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讲述)
教师小结:儿歌和故事比起来语言更简练,儿歌句子比较短,但有节奏,这是因为儿歌的上下句或间隔句的句尾用了相同或相近读音的字,使儿歌的语言产生了整齐均匀、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2、引导幼儿朗诵儿歌,进一步熟悉儿歌内容
——分角色练习对话;
——教师扮演小老虎,幼儿扮演小动物,进行儿歌朗诵练习。
喂老虎教案篇4
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们不喜欢爱哭的孩子。
准备:
配乐故事磁带一盒。木偶小老虎和小胖熊。
过程:
1.认识故事人物。
出示木偶(手偶)小老虎、小胖熊,与幼儿相互问好。
2.欣赏故事。
·教师讲故事,幼儿能知道故事的名称及故事中的'人物。
·幼儿边看书边和老师一起讲故事,幼儿能讲述主要情节。知道小老虎哭时,小胖熊是怎样帮助他的。小胖熊是怎样做的?小胖熊为什么说:“我不和你做好朋友了”?小老虎后来怎样做、怎样说的?
·听录音机完整地讲述故事。
建议:
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遇到事件能请求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大哭。
评价:
能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老虎不哭了才会有朋友。
[附) 故事
小老虎不哭了
小老虎和小胖熊是好朋友。
一天,他们在山林里玩捉迷藏,忽然,小老虎一不小心撞在突起的石头上,头上起了个大包。小老虎哭了起来,小胖熊赶紧过来安慰他。
小老虎的哭声惊天动地,妈妈以为打雷了,赶紧收衣服。
小胖熊急坏了,拼命说:“别哭了,别哭了,我把最好的果酱面包送给你。”小老虎不听劝,还在哭。小胖熊没办法了,只好说:“你再哭,我就不和你做好朋友了。”
小老虎赶紧擦干眼泪,抓住小胖熊的手说:“我不哭了,你还是做我的朋友嘛。”
小老虎不哭了
喂老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演示、分角色表演感受坏习惯带来的恶果,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观,学会刷牙,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明白不刷牙的害处,要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老虎、狐狸、小猴子、小兔子、狮子的头饰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展示多媒体课件,有一只老虎又瘦又没牙,一点也不历害,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老虎瘪嘴的样子,它这是怎么了?引出故事。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老虎的牙齿很历害,小兔子、小猴是怎么说的?请幼儿表演。
教师表演狐狸:你们都怕老虎,但我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拔下来呢。出示课件。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 (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2)老虎是怎么做的?
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嘴里还含着糖呢。
(3)谁又去劝的?
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模仿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
(4)狐狸是怎样骗老虎的.?
集体模仿狐狸: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别人的牙怕糖,你老虎的牙齿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5)讨论:老虎的牙齿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
(6)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么做的?最后谁来了(狐狸),狐狸是怎么做的?(拔牙)
最后老虎一颗牙也没了,很多东西都吃不了,变成了一只瘪嘴的瘦老虎。
3、教师总结:不刷牙,牙齿就会得龋齿,会烂掉。教小朋友正确刷牙,还要坚持天天刷。检查幼儿看谁的牙长了龋齿,谁的牙又白又亮,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爱护牙齿的。做得好的要坚持,做得不好的要改正。
喂老虎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续编故事,对续编故事情节的想象活动萌发兴趣。
2、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有大公鸡、小猴、小猫、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图片。
2、大老虎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
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这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幼儿描述图片)
2、教师根据幼儿进行小结。
二、集中讨论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是怎么样?
(2)提问: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2、个别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1、教师用符号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1)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2)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4)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做了好朋友?
2、交流、记录
(1)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续编,每个朋友都参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号记录下来,
再在小组中大声、连贯、完整地说给同伴听。
(2)使用符号记录的时候互相帮助,记录完了就坐下来交流。
(3)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发言,评选“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3、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声、连贯、完整地进行表达,
提醒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集中交流、分享:
1、每个幼儿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
2、每组的“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附:故事《老虎来了》的开始部分
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一天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公鸡张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动物们。兔子、猫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们围着一颗大榕树,在草地上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瞧,小猫在练跳绳,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甩着绳子,越跳越起劲;可爱的兔子拍着大皮球,脸都涨红了;最淘气的小猴子山骨碌碌地转动着机灵的大眼睛,在大榕树上蹦来跳去,还在树枝上荡秋千呢!小牛也来凑热闹,它摇晃着大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竖起它那对尖尖的牛角,神气地说:“谁来跟我比赛,顶一顶,看谁的力气大!”小动物们正玩得高兴,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老虎的叫声,小动物都吓坏了,嚷着说:“大老虎来了,大老虎来了……”。
喂老虎教案篇7
在大森林里,谁都知道老虎的牙齿厉害。小猴伸着舌头说:“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怕人哪!”“大老虎嚼起铁杆来就想吃面条一样……”小兔说着,害怕的缩起了脑袋。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打老虎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哈哈哈,哈哈哈,谁相信小狐狸的话呢?“吹牛!吹牛!”“没羞!没羞!”小猴和小兔一个劲儿的笑小狐狸。“不信,你们就瞧着吧!”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
哬,狐狸真的去找大老虎了,他还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糖是什么?老虎从来没尝过,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
狐狸以后就常常给老虎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这时,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忙来劝他:“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得。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嗯”。大老虎答应着,他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可狮子说,糖吃多了会坏牙的。”“唉唉,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对,对,狐狸说得对!”大老虎不刷牙了,“我要天天吃糖,我的牙不怕糖!”
啊哈,过了些时候,大老虎痛得哇哇直叫。
他对马大夫说:“快,快把我的痛牙拔掉吧。”呵,马大夫怎么敢拔大老虎嘴里的牙呢,吓得连门也不敢开。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边逃边说:“我……我……不拔你的牙……”
唉唉,老虎的脸肿起来了。痛的他直叫:“哎呦,哎呦,痛死了!谁把我的牙拔掉我让他做大王!”……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有趣。
2、知道糖果不能多吃,并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糖果不能多吃,并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实物糖果。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糖果,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吃糖果吗?糖果和大老虎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老师就来讲一个跟糖果有关的故事。
二、看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故事开始——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提问:小狐狸会用什么办法把那么凶狠的大老虎的牙齿拔掉呢?
2、“嗬,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我的'牙不怕糖!”提问:“谁来劝老虎刷牙?老虎刷了吗,为什么?大老虎的牙齿真的不怕糖吗?”
3、“过了些时候——不拔你的牙!”提问:“发生什么事情了?大老虎都去找谁拔牙?他们是怎样做,为什么?接下来大老虎会怎么办?”
4、“唉唉——谢谢!”提问:“谁来给老虎拔牙?怎样拔牙的?大老虎最后对小狐狸说了什么?”
三、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一开始小动物们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后来发生了糖果的事情你觉得它是怎样的一只老虎?”
“小狐狸又是怎样的孩子?”
四、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请幼儿都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保护牙齿的方式
活动延伸:
到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正好中班跟进语言,于是我也好好学习了一下,把他们的不足和优点记下,中班的这节语言课主要是常识类的东西,而我们大班注重语言发展这方面,让孩子多想多说,通过故事学习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教育,我选择听故事磁带,通过提问,在故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情感的升华,整节课下来孩子还是很感兴趣的,说得确实比在上中班的时候要好,词汇的运用上也很准确,出示量表让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在三件事情上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能调动积极性,但孩子们回答有些犹豫,这也是失败的地方,还要好好钻研问题所在。
喂老虎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