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盎然的教案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编写详尽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进度和内容,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书法提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书法提的教案篇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三、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四、 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五、 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 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六、 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
七、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书法提的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组合的字
2、学写左偏旁窄,右偏旁宽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左右结构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话、唱、脸、??
二、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字结构
2、写字时左边稍微窄
3、板书示范
4、告诉学生在竖中线左侧画一条竖线,然后写左偏旁,后写右边
5、学生模仿写3个“话”
三、自主练习
1、板书写“唱”
2、让学生根据方法练写
3、小组评议
四、布置作业写“话、唱、脸、往”各一行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偏旁宽、右偏旁窄的字
2、写好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指名2个到黑板上写,回顾上一节课
2、评议
3、师范写“刻、刚”
4、作比较,有什么不同
5、指名汇报
6、师揭示课时 今天我们学左宽右窄的字
二、指导书写
1、首先,我们观察到利刀旁稍向右
2、分部田字格
3、在田字格向画一条竖直线
“亥”占田格中竖式左边,“利刀旁”第一笔与刚画的竖线重合
4、让学生模仿写3个
5、检查评议,纠正写错误的同学
三、拓展
1、板书左宽右窄的字:刚、影、船
2、学生仿写
3、小组3评
4、选出小组中写得最好的展示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2、写好左右宽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2节课学过左右结构的字
2、左宽右窄、左窄右宽的字引出这节课内容,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分析左右相同以为左右宽窄一样
2、板书“林”竖中线左边写“木”,横变提稍短 竖中线右边写“木”,左右一样宽
3、板书“林借”,边写边指导
三、学生模仿写
1、仿写“林,借”
2、回顾,写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左右相同的字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左右结构字形写法
教学反思:
(略)
书法提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横折钩、竖折折钩。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钩、竖折折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钩、竖折折钩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
横折钩、竖折折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描仿好以横折钩、竖折折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折钩、竖折折钩。
2、出示横折钩、竖折折钩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
3、出示横折钩、竖折折钩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示范笔画。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钩、竖折折钩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书法提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
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
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
1、横竖中线;
2、两条斜线;
3、左上格、坐下格;
4、右上格、右下格。
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
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点
2、横
3、竖
4、钩
5、挑
6、撇
7、短撇
8、捺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 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
1、临得像;
2、要有起笔和收笔;
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书法提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
1、头正身直:眼睛和本子距离一尺左右,头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倾,切不可扑向桌子,弯得像大虾。
2、臂开肩平: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一样,双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3、足安胸舒: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能紧抵桌沿。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轻松、自然、灵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可并拢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叠。
4、本子放正:写字时,本子不能斜放,从上到下书写,本子随之由下往上移动。否则,会影响保持正确姿势,把桌面文具盒及多余课本放入课桌里。
二、正确的执笔姿势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三指执笔,五指并用。
1、大姆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食指与大姆指相对不相碰,距笔尖2cm左右。
2、姆指在左,食指在右,中指第一指节(指甲盖与肉相连处)与指甲间在内上托,以取得平衡。无名指与小指紧靠中指后面。
3、掌心要虚空,虎口要圆。小手指和掌外侧成环状轻贴纸面,随之上下左右移动。
4、笔杆斜靠虎口处,笔杆向右下方偏斜,与纸面成45°左右,与方格对角线相符。
5、食指在大姆指前面。如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则要遮住视线,头自然会向左偏斜,影响写字姿势。
书法提的教案篇6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与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2、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二、学习执笔方法。
手握在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三、练习写法。
1、点的写法
(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
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
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
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2、横的写法
(1)、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
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收笔略顿,重而缓。
3、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2)、书写方法
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
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回锋时慢向上收笔。
4、撇的写法。
(1)、撇的特点:“撇”画是向左伸展的一笔。它的形态变化多样。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姿态舒展的特点。首尾粗细的变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力度要贯彻到笔尖。
(2)、书写方法
起笔向右顿,转竖直向下,中间缓慢行笔,积蓄笔势。临近收笔时,用力向左下撇出。撇出时要运力到底,出锋要快。
5、捺的写法。
(1)、捺的特点: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笔。它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捺的写法要有起有伏,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脚要力足丰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样,也不要翘得术高。
(2)、书写方法
直捺:下笔轻,处械上向右下行笔,渐行渐重。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顿一下笔,而后捺出。捺出的底要取平。
平捺:回锋落笔向左逆入转而向右下平行带弧度运行,最后顿笔按下,向右上快出锋捺出。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翘起。整个笔画首尾在一个平面上。
短捺:顺势落笔,轻用力向右下行笔。行笔中由细到粗,稍停,转笔向右用力捺出。
6、钩的写法。
(1)、“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接竖的是竖钩,接磺的是横钩。钩画根据汉字结构搭配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
(2)、书写方法
竖钩:起笔稍微重一些,顿而向下出笔。到接近收笔时,顿而向左上斜势钩出来,与竖成锐角。
弯钩:弯钩也叫弧弯色。写的时候,用笔尖轻落纸上,由轻而重。从左上向右下,双转左下,呈右弯形。到接近收笔处向左上转,稍停,提笔钩出。
竖弯钩:起笔、行笔同竖画,而后稿右弯出弯后移到钩处,折笔向上钩出。行笔过程中,注意使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斜钩:落笔稍顿,向右下慢慢行笔。到接近出钩时,蓄势后用力翻笔向上钩出。整个笔画要挺胸收腹,不要过弯。
卧钩:落笔轻轻,由细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钩出。钩要朝左上。
横钩:东笔略重,均匀用力向右行笔。到转折处向右下略顿,蓄势后快速向左下钩出。
7、折的写法。
(1)、折的特点:“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书写方法
竖折:起笔稍重,顿而向处。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
竖弯折:起笔同竖画,到转折处要呈弯曲状,有弧度。收笔时要略顿而回锋。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鹅一样,弯处有圆弧,缓慢折过来。
横折:横折是先横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横折的竖略向左弯。它的写法是下笔同横法,折时作顿。
撇折:起笔重顿,用力向左下行笔。到转折处稍停,转笔快速向右上挑去。
8、提的写法。
(1)、提的特点:“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
(2)、书写方法
平提: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
竖提: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
四、总结,提出希望。
书法提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