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优秀7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使教师能够清晰识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补救遗漏的知识点,我们在撰写教案时,应该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方便后续反馈,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两颗针。

2、幼儿人手一个钟。

3、幼儿睡觉时间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活动。

师:在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可要听好哦:“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幼:时钟。

(二)观察钟面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请你说说你看到这些钟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幼:形状不同(圆形、方形),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红色,黄色)。

师:小朋友们都观察的仔细,它们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师:那,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的呢?

幼:都有两颗针,钟面上都有数字。

师:出示一个大的钟,都有那些数字呢,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师跟幼儿一起读出1、2、3、4、5、6、7、8、9、10、11、12.原来钟是由从1到12这些数字围成的。看看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

幼:按顺序排列的一个圆圈。

师:正上面的数字是多少?幼:12

师:这两颗针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长、一根短。

师:其实啊他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长的针叫分针,短的针叫时针,今天我们先认识分针何时针。师指着长、短针分别教幼儿读出时针分针。重复几遍

师:请你们看看这两根针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师拨动钟)

幼:1至12的方向。

师: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针兄弟就是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的转动的。小朋友知不知道针兄弟跑起来有什么特点?

(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师:谁跑得快啊?

幼:分针

师:请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师:原来!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四)认识整点,开展游戏。

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们。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师一边操作一边说,如:时针指到3,分针正指到12,就是3点整。请张老师帮我们记录下来,时针指到6,分针正指到12,就是6点整。那么时针指到12,分针也正指到12,这时是几点啊?

幼:12点整。

师:原来分针都是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代表是几点整。如果分针不指向12,时针也不指向数字,

算不算整点?

幼:不算。

(五)快乐时钟

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钟面,认识了时钟,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快乐时钟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说明要求,这是什么针?

幼:时针。

师:这是什么针?

幼:分针。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两颗针。

师:我们一起玩,左手拿时针,右手拿分针,开始了,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1点呐。

师: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2点呐。

师:师幼一起玩到12点整。

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玩,让其他小朋友猜几点。

师:好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今天我们轻松地认识了整点,

(六)、幼儿操作、巩固整点:

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请每个小朋友上来拿一个你喜欢的时钟,

我说时间,你来拨。6点整,我来看看你们拨对了没有,小朋友也可以相互看看他拨对了没有。

师:好,小朋友都对了,早晨6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起床。

师:下面8点整,8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上幼儿园。

师:再拨11点整,11点我们又该怎么样呢?

幼:洗手吃饭。

师:请小朋友把钟放上来,原来小朋友生活都是有规律的,都知道几点该干什么。可是前几天,有个幼儿园组织去春游,老师要求下朋友今天晚上9点钟睡觉,明天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到幼儿园。可是在出发时却发现少了聪聪小朋友,是什么原因呢?

幼:生病了,睡懒觉。

师:他没有生病,对了,原来聪聪昨晚10才睡觉,8点钟才起床。他能不能去春游啊?

幼:不能。

师:所以小朋友们要珍惜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小朋友都会认识整点,老师再拨一个时间,9点半,小朋友认识吗?

幼:不认识。

师:这是9点半钟,等下节课老师教小朋友认识半点好不好。

师:好请小朋友去休息。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了解猴子的习性,理解卖帽人与猴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2、通过观察画面,学习大胆地表述出事情发生、发展的有趣过程。

3、乐意与同伴一起表演《猴子学样》的.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食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师:请你跟我拍拍手 生:我就跟你拍拍手师:请你跟我学小猴 生:我就跟你学小猴

2、师:你们喜不喜欢猴子?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学讲一个猴子的故事。

二、看图,学讲故事。

1、出示第一幅图。

师:有一位老爷你挑着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走累了就坐在大树下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这时,谁来它们在干什么?小猴子戴上草帽后会怎么样?(教师以动作引导幼儿说:叽叽喳喳,又叫又跳)学习新词:又叫又跳

2、出示第二幅图片。

提问:猴子在树上又叫又唱,老爷爷怎么样?

提问:老爷爷急着怎么做,猴子又是怎么样的?

3、出示第三幅图片。

提问:老爷爷更着急,急着老爷爷怎么做,猴子又是怎么样学老爷爷的?

请幼儿思考:老爷爷看出猴子又在学他的样子,忽然想出了一个要回草帽的好办法。请幼儿想一想是什么办法。

4、出示第四幅图片。

老爷爷到底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呢?谁和老爷爷想的办法一样?办法么老爷爷能想出这个好办法?

5、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1)幼儿打开用书,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2)幼儿自主阅读,完整地讲述故事。

6、请幼儿给故事取名字。(猴子学样)三、表演故事教师分配角色,请幼儿表演故事。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历的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

2、感受日历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重点

了解日历的基本信息

难点

年、月、日、星期的关系。

准备

ppt、月历的大卡片12张、xx年小日历(30份)、铅笔30支,橡皮若干,笔筒4个

过程

一、认识日历(目标:了解日历,唤醒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日历)你在哪儿见过它?(家里)它有什么作用呢?(数天数,看几天)

二、了解日历的基本内容(目标:了解日历的基本内容)

1、ppt出示3月月历。

请小朋友来找找日历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汉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不同之处?(颜色、大小)

2、ppt圈出一周日历表(目标:了解一周有几天)

一周小朋友们要上几天幼儿园?(5天)有几天不上幼儿园?(2天)

活动过程

数一数圈里黑色的数字有几个?(5个)圈里红色的数字又有几个?(2个)原来圈里面5个黑色的数字代表(上幼儿园的日子)2个红色的数字代表(不上幼儿园的日子)

5天黑色数字代表的上幼儿园的日子加上2天红色的数字代表的休息日,一共有7天。原来一周一共有几天?(7天)

3、ppt圈出月份

这是几月份的月历(3月)你是怎么知道的?

原来他是看最大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几月,这是几?(3)原来这是(3月)的月历。

4、圈出3月最后一天(目标: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看日期)

那3月份有多少天?看谁能最快找到?(幼儿自由讨论)

3月份一共有多少天?(30天、31天)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的最后一天)

刚刚小朋友发现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3月份的最后一个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少天。(圈出最后一天)

那3月有多少天?(31天)

那是不是所有月份都是31天呢?(是、不是、不知道)

三、黑板图片出示12个月的月历(目标:了解年、月、日、星期的关系)

谁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10月)

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年有10个月,有的认为有12个月。白老师这儿有份大日历,请你来找找一年到底有多少个月?

你找到一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最后一个月份)原来最后一个月的数字是12,所以一年有12个月。小朋友们都很棒,都发现了一年有12个月。

1、幼儿找31天、30天、28天。(目标:知道一年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

那是不是这12个月都是31天呢?(幼儿自由回答)

我给小朋友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日历。现在给小朋友们两分钟时间找找你的日历上还有哪些月份是31天的,用笔在月份旁边打勾标记出来。

时间到,请所有小朋友停笔,将笔放回原处,日历放在桌子上,然后双手抬椅子转过来面向白老师。

你找到还有哪些月份是31天的?还有没有月份是31天?(幼儿可以拿着日历来标记)

除了有31天的月份,你还发现有多少天的月份?(30天)

刚刚小朋友说发现有30天的月份。再给小朋友2分钟时间在自己的日历上

找找30天的月份有哪些,在月份上画圈的方式在你的日历上标记出来,比比谁最快找到。

时间到,你找到30天的月份有哪些?(1、3、5、7)还有没有?(8、10、12)

咦,还有一个月没有标记,说明它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它是几月?(2月)

那2月有多少天?(28天)

原来2月有28天。

四、找月份和日期游戏(目标:幼儿听月份和日期找相应日期,并画圈标记)小朋友们都很厉害,那我还想再考考小朋友,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准备好没有?(准备好了)

我说月份和日期,小朋友在大日历用圆圈出来。(个别幼儿)

请找出6月12日。

小朋友你们来检查一下他找对了吗?(对了)这是几月(6月)圈出的数字是几,就是多少日。

我来说日期,小朋友们在自己的日历上画圈的方式标记出来,看谁找的又快有准确。

请小朋友找到x月x日,在自己的日历上圈出来。(反复2—3次)

我发现刚刚这些都没难住小朋友,下面要增加难度了每次我要说两个日期,只有听清楚的小朋友,才能找正确。仔细听喔,请小朋友找到x月x日和x月21日,在自己的日历上圈出来。

现在我要把考官交给小朋友当,一个小朋友们来说月份和日期,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的日历上圈出来。

五、活动延伸

今天我的难题都没有难倒小朋友,你们太厉害了。最后留一个小任务给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找找这些圈出的日期他们是星期几,你是怎么知道的。下一次我们上课要请小朋友来分享你的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出示日历的图片导入活动,唤醒幼儿的已知经验,认识日历和了解日历的作用。我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出来日历的作用。了解日历的基本内容时,我通过出示单个的月历和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和总结出黑色和红色数字分别代表的含义,知道一周有7天。通过集体讨论的方法让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看日期。在找月份和日期环节通过实际的材料操作,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的巩固使用简单的方法看日期,让幼儿在玩中学。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了解元旦的由来,感受元旦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与元旦的环境布置,初步有空间审美能力。

3、通过元旦庆祝活动,幼儿参与包饺子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以及过节吃饺子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元旦》的故事、歌谣、儿歌。

2、收集有关《元旦》布置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

3、播放“早安新年”音乐,准备包饺子用的食材。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元旦的由来,及过元旦的风俗习惯,引出装饰室内和包饺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元旦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元旦。

3、介绍饺子的由来,让幼儿了解有关元旦吃饺子的习俗。

4、师幼共同听音乐“早安,新年”。

5、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6、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

7、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8、把准备好的食材弄好后,准备开始包饺子。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酒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包的又快又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包不好的给予鼓励。

9、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在小朋友的碗里,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猜猜看:碗里有多少饺子,都是谁包的饺子?)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自己的五官,知道眼、耳、鼻、口的作用。

2.丰富词汇:看、闻、听、爱护、声音。

3.学习用感官感知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能用简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眼、鼻、耳、口的作用。

教学难点:用句子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准备

有闹铃的玩具电话一部,每人一张白纸,空气清新剂一瓶。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教师讲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和嘴”让幼儿初步认识眼睛、鼻子和嘴的作用。

2、出示教具,让幼儿感知五官的作用。

(1)出示电话。请幼儿回答看见了什么?用什么看见的?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等问题。

丰富词语:看。

(2)按电话铃。请幼儿回答听见了什么?用什么听见的?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等问题。

丰富词语:听。

(3)喷洒空气清新剂。请幼儿回答闻到了什么?用什么闻到的?鼻子是用来干什么的?等问题。

丰富词语:闻。

(4)请幼儿举手回答嘴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嘴的作用(如可以吃东西、说话、唱歌等)。

3、巩固认识五官的位置。游戏“看谁指得快”。

教师任意说出五官的名称,请儿童立即指出来,比一比谁指得快。

4、游戏“画头像”。请画头像的儿童每人画出眼、鼻、耳、口的位置,讲讲五官的作用。

5、户外音乐游戏“小手拍拍”。请幼儿清楚地唱出五官的名称,指出五官的位置。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篇6

认识左右》教案

11级初教数学:张君莉设计意图:

认识左右是中班这学期所开展的有关空间方位感认知方面的内容。其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关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数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于是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多个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轻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为中心正确的判断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体为中心来正确区分左右;

活动准备:

1、24份黏贴的图片;

2、红圆点20张(上课之前反面双面胶先撕开);

3、六张大图片,左右字样。

活动过程:

一、区分左右手

导语: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也非常高兴能给大家来上课,我听说我们中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能干,今天我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会不会被我的问题难住。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如: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来,来,来,举起你的左手来。幼儿:我的左手举起来;

(教师看幼儿是否举对,纠正个别不对的)

那我们的两只手是左手帮我们事情做得多,还是右手做得多,请幼儿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色贴纸。

(2)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1)、请把有红色点点的手举起来;

2)请把有红色点点的右手举起来;

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贴有红点点的是什么手?(右手)

思考:为什么你的右手红点点在这边,而我的.右手红点点在那边呢?

交流后师总结:站的方向不一样,(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和你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我们的右手就一样了

环节一的设计意图:通过说,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通过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幼儿区别左与右。通过自己的右手和老师的右手的比较,让幼儿正确了解站的方向不一样,左右的方向也随之改变的道理。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总结:我的和你们相反,你的左边我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4、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环节二的设计意图:通过说,让幼儿能大胆的说出自己身体部位上的左右,能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让幼儿对左右有进一步了解;这一环节中的听指令做动作我加大了些难度,左右混淆,一个指令中有两个要求,如:左手拍右腿;右手摸左耳,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游戏中掌握左右、区分左右;通过看图片说左右,让幼儿正确区分以自身为中心来区分左右;

三、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

3、总结性提问:如果我们转变方向左右还一样吗?(四个方向转,区分左右)环节三的设计意图通过看和说让幼儿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从而正确掌握以客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

四、活动结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

活动一

活动名称:

我们去郊游

活动目标:

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

1、积木围成的池塘,池塘里有一条大鱼,许多条小鱼。一只青蛙,许多只小蝌蚪。

2、树模型一个,树上挂着一只大鸟,多只小鸟,多个苹果。

活动与指导:

1、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教师与幼儿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让幼儿明确知道只有一个老师,有许多个小朋友。)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地方?(池塘)

3、池塘里有什么?(鸭子、小鱼、青蛙、小蝌蚪)有多少只大鸭子?(1只)有多少只小鸭子?(许多只)有几只青蛙?(1只)几只小蝌蚪?(许多只)然后继续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想一想池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一个和许多来表示。

4、小朋友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说出树上有一只大鸟、许多只小鸟;一棵上有许多只鸟、许多片树叶、许多个苹果。

活动二

活动名称:

小猴儿摘桃子

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准备:

小猴头饰、桃树模型。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儿,围着桃树唱歌、跳舞。并引导他们说出"树上有许多桃子。"

2、请每只小猴子摘一个桃子,边摘边说"我摘了1只桃子。"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小猴子们每人举起手中的桃子,大声说出:"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三

活动名称:

我把小熊送回家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理解--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活动准备:

教师将多只玩具小熊散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房子模型1个。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小朋友们,小熊乐园里的熊宝宝们都出来做游戏了,可是它们太贪玩、走得太远了,现在,它们找不到回小熊乐园的路了?让我们每个小朋友把1只小熊送回家好吗?(小朋友每人抱起1只小熊,然后每人说一遍:"我找到了1只小熊 --- ")

2、请小朋友轮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乐园"里。并请每名小朋友说一遍"我把1只小熊送回家"。

3、最后,请小朋友观察现在的"小熊乐园",引导他们说出"1只1只小熊合起来就是许多只小熊,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认识蛋教案6篇

幼儿园认识时钟教案8篇

幼儿园认识时钟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1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认识1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小班认识鱼的教案5篇

幼儿园认识蛋教案模板5篇

认识1到10数字教案优秀6篇

小学认识1-5教案优秀8篇

小班认识枪的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认识姜的教案优秀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