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复修改教案,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提前写好教案,能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鱼儿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参与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学得儿歌。
2、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3、引导幼儿在儿歌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小鱼胸饰(人手一份),背景―河,配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体验与朋友一起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背景图:师、老师带你们去个地方,这是什么地方?
2、蓝蓝的河水中游来了谁(一教师扮小鱼游过来)
(二)理解儿歌内容
1、感知理解儿歌第一、二句
1)几条小鱼水中游
2)谁看出来了一条小鱼水中游,它的心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它心理很难受、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
3)一条小鱼水中游,没有朋友多么孤单,真没劲,所以它感到“孤孤单单真难受”
4)怎么样能让这条小鱼开心起来呢?
2、感知理解儿歌第三、四句
1)请一位愿做小鱼朋友的幼儿带上胸饰,跟着教师扮的鱼一起游
2)现在几条小鱼在水中游?
3)现在小鱼高兴吗?小鱼是用什么动作表示高兴的?
4)两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3、感知理解儿歌第五、六句
1)有许多小鱼一起在水中游,小鱼会怎么样呢?
2)谁原因做它们的朋友,请一起到小河里游。
3)哇!这么多小鱼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真快乐
4)有许多小鱼水中游,块块乐乐水中游
(三)欣赏学习
1、完整欣赏儿歌
2、提问:一条小鱼在水中游,为什么很难受?后来为什么又高兴了呢?
3、请幼儿做小鱼,边欣赏边做动作。
(四)游戏结束
带领幼儿一同游戏《捉小鱼》
活动反思: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小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对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2.观察画面并描绘画面内容。
重点难点:
1.学习对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2.观察画面并描绘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鱼儿》。
2.dvd:《小鱼儿》。
3.歌曲:《小鱼儿》。【附】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讨论鱼的生活环境。
1.鱼儿的家在哪里?
2.鱼儿的.家里有哪些东西?
二、请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讲述鱼儿的生活世界。
1.画面上有什么?小男孩来到了哪里?
2.小鱼儿在哪里溜滑梯?(在水草上)
三、播放dvd,请幼儿欣赏。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然后将幼儿奉承两组,一问一答地对唱歌曲——一组幼儿演唱画面中的小朋友的歌词,另一组幼儿演唱小鱼儿的歌词,全班幼儿一起唱最后一句歌词。
小鱼儿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都还需要加强锻炼。本班个别幼儿在平时活动中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未来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离群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甩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个别幼儿协调性的培养。
活动准备
气球10个 鱼儿头饰 一块大布 磁带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
放音乐,鱼妈妈带着孩子跳入场地,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一起律动。
2、游戏:
(1)荷叶与风(布块的游戏)
教师出示布块,引导个子较大的几个幼儿将布块展开变成大荷叶,其他幼儿分别站在布块的外边,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布块游戏。
(2)荷叶与露珠(气球的游戏)
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幼儿将气球放在布块上模拟露珠滚动,然后让幼儿数数露珠有几颗,观察它的大小,鼓励平时活动较少的幼儿积极的数数,并且一边数一边模拟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3)鱼儿躲雨(躲在布块下的游戏)
教师:“呀,下雨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提出躲雨办法,并照着做。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是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的发现创造,他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不仅学会合作,而且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也会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2、对活动的反思:
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活动中,所以孩子都参与进来了,大多数孩子都能按照教师的指示完成各项动作达到锻炼的目的。
本次活动中,我只是做语言和眼神上的提示,一切由孩子自主完成,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再好的课堂也是一中遗憾的艺术,还是有一些孩子的动作较缓慢,跟不上节奏。如果从新上,我会为孩子考虑得更周全一些,争取将活动举行得更好。
小鱼儿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这本是我们教材上的一课,幼儿普遍都非常喜爱小金鱼但是对其都只有粗浅的了解,所以想通过这一课让幼儿从各方面更进一步的了解小金鱼。
活动目标
1、明白鱼儿为什么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
2、它们为什么可以在水里呼吸?
3、它们在水里是怎样看见岸上的事物的?
4、如果它们离开水会怎样?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鱼是用鳍来游动的。
2、明白鱼在水里是用鳃来呼吸的。
3、了解鱼的眼睛是怎样看见水外的事物的。
4、会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不同形态的鱼。
活动准备
1、几种常见的鱼的卡片。
2、几只活得小金鱼。
3、小鱼头饰。
4、铅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老师戴着小鱼头饰‘游进’教室和小朋友们问好。
2、等引起全部幼儿兴趣时开始讲故事并一一出示鱼的卡片;
3故事讲完以后将卡片一一摆好请幼儿仔细观察这几种鱼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等幼儿回答以后进行鼓励然后借机将活的小金鱼‘变’出来,这时幼儿的兴趣将再次提高。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鱼是怎样在水里活动的,是怎样活动的,是用什么活动的,有没有浮出水面呼吸,嘴是怎样的,除了嘴还有什么地方时一张一合的,眼睛又是怎样的,小鱼会不会因为我们手在鱼缸外面而受到惊吓。
4、把小鱼和其他小动物(如小狗)来做个比较,从而得出结论鱼是用鳍来游动的,因为身上有鳞甲所以不会把‘衣服’打湿也不会觉得水很冷,并且很滑可以在水里减少阻力自由滑动;鱼可以不用来水面呼吸,因为有鳃可以呼吸到水里的氧气但是因为鱼不是用肺呼吸所以呼吸不到空气里的氧气因此不能在岸上存活;鱼的眼睛没有眼皮不可以眨动,但是可以通过水的折射看到水面的事物;
5、老师在黑板上范画不同的几种小鱼,幼儿在纸上模仿画出来,同时鼓励幼儿自行发挥想象力画出不同形态的小鱼。
教学反思
1、通过这堂课本班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了鱼类的生活形态,身体结构等内容。
2、这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些对于幼儿来说还有些懵懂,如:鱼是采用鳃呼吸而非肺呼吸,水的折射等
3、对鱼的生活习性还应做补充教学,每种鱼的生活习性皆不同,如:有的喜深水,有的喜浅水;吃的东西也不一样。
小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清楚地描述鱼的外形,如颜色、大小、花纹等。
2.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鱼,并产生探索鱼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鱼儿多多》课件:各种鱼儿的图片、音乐等
材料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来一张鱼的彩色图片。(家长提前帮忙把鱼的轮廓剪出来)
2.教师在大海报纸上绘制蓝色海洋的背景图。3.胶棒。
活动过程:
播放鱼儿图片,引导幼儿从鱼的颜色、大小、花纹等方面向大家介绍鱼的`样子。
一一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鱼?它长什么样子?
——它和别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外形特征等角度进行讲述。)
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
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粘贴到海洋背景图上。
全班幼儿一起分享海洋背景图上的鱼,引导幼儿讨论关于鱼的一些问题,如鱼生活在哪里,鱼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图上有这么多鱼,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鱼?
——真正的鱼儿生活在哪里?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鱼?(鱼缸、河里、小溪、池塘、海里……)
——鱼的家里有什么?(水草、鹅卵石等)
小鱼儿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小树叶教案6篇
★ 小桃树的教案8篇
★ 小课堂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