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后,我们就可以动笔制定教案了,对于教案,相信老师们在教学中已经很是熟悉了,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春天的秘密》是一首意境优美、拟人化的儿童诗歌诗歌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等春天的鲜明景象,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一个动感、美丽的春天。本活动通过介绍春天自然界及动植物变化,引导幼儿在欣赏诗歌作品中感知春天的意韵;通过仿编诗歌,让幼儿深入理解春天万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魅力。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理解诗歌内容,丰富词汇:嫩绿、秘密。
2、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能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并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喜欢春天的美丽景色。活动准备:
1、教师或家长带领幼儿去参观春天的变化,并将观察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征。
2、配乐诗《春天的秘密》磁带,教学图片6幅(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各一幅),春天的各种植物、动物、风景卡片若干。
活动建议:
1、让幼儿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春天动植物及人们的变化,丰富幼儿对春天的知识。
2、逐幅出示图片,理解诗歌内容。
启发幼儿说一说:春天来了,小河有什么变化?垂柳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还有什么也是嫩绿的?(引导幼儿了解:春天来到时,垂柳刚发芽,小叶子嫩嫩的,颜色黄绿,启发幼儿说出小草小花等刚发的小芽也是嫩绿的)春天那些果树开花了?桃花为什么红着脸?为什么看到小燕子我们会感到春天来到了?小麦苗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春天种什么粮食?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拖拉机分别会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幼儿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教师注意提问在幼儿回答问题后,及时用诗歌中的语言小结。
3、多形式的欣赏、朗诵诗歌,感受、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1)教师有感性的朗诵诗歌(可伴随轻音乐),请幼儿说出诗歌中说了春天的哪些秘密,启发幼儿能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幼儿看图随教师朗诵、配乐诗朗诵、表演朗诵等方式,让幼儿虚席朗诵诗歌。教师可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小声说话?理解秘密的含义。请幼儿用声音、表情等表现出诗歌的意境美。
4、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加深对春天的印象。
教师要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运用各种动物、植物、风景等卡片材料,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大胆仿编,并提示幼儿每一段中重复句子不变。小组合作完成一首完整的新编《春天的秘密》,并进行朗诵。如: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嫩绿的小草使劲钻出地面(或:小蜜蜂在花丛间忙着采花蜜,嗡嗡嗡的叫着)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等。
附诗歌
春天的秘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淅沥淅沥的流着,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垂柳换上嫩绿的春装,在微风中轻轻的飘荡,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桃花红着脸,抿着小嘴,
微笑着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里,叽哩哩的叫着,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绿油油的麦苗,使劲的从泥土里往外钻,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轰隆隆的嚷:
“春天在这儿!”
哈哈!春天真的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我看见了春天的秘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尝试用泥塑的方式表现春天的景象。
2.能用多种方式、技能表现出诗歌中的小动物。
3.愿意与同伴一起协商、制作。
活动准备:
1.熟悉诗歌《春天的秘密》。
2.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诗歌《春天的秘密》,引导幼儿想象春天的景象。
(l)教师:请你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诗歌中都说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是春天的秘密?
●通过对诗歌的回忆,使幼儿对春天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幼儿创作做好铺垫。
2.分组讨论:创作内容,分工事项。
(1)分组讨论。
教师:今天我们要用泥来表现春天的秘密。你们想制作什么?和小组里的同伴共同商量一下准备怎么做。
(2)请小组代表介绍设计思路。
3.幼儿合作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对各组内容保密。要求每组的内容要有不同的特点,为避免重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2)提醒幼儿不要泄露自己的创作内容。
4.作品展示、评价。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将做好的陶艺作品编成诗歌,进行故事表演。
☆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讯息,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丰富词汇:融化 垂柳 嫩 蔚蓝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
2.录音机 录音带
3.课件: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4.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的秘密》
2.激趣:听录音,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听(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
3.提问:刚才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4.欣赏诗歌:教师说:“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眼前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你们想听吗?”看课件,教师朗诵。
5.再次感受诗歌: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大声讲出来。
6.提问: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
(1) 小河怎样说?
(2) 桃花怎样说?
(3) 垂柳怎样说?
(4) 燕子怎样说?
(5) 禾苗怎样说?
(6) 农民伯伯怎样说?
7.幼儿讨论:小朋友,你们又觉得春天在哪呢?教师小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桃树开花了,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绿油油的麦苗从泥土里钻出来。农民伯伯开始种地,春天美极了。
8.为诗歌起名:这么好听的诗歌还没有名呢,谁能为它起个好名字呢。
9.描绘春天: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用你的彩笔把美丽的春天描绘出来。
10.展示作品结束。
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美及语言美。
2.尝试用敲印画的方式,描述自己眼中春天的秘密。
3.乐意参加集体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
活动难点:
感受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及语言美。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春天,对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舒缓的背景音乐、ppt《春天的秘密》。
3.油画棒 颜料 画纸 绘画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直接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春天的秘密》。
(教师完整朗诵散文诗,幼儿欣赏。)
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欣赏散文诗。
播放ppt鼓励并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句来表述。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怎么了?河水是怎么流着的?河水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小声……)
(2)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垂柳换上了什么样的新装?垂柳在微风中会怎么样呢?听完这句你有什么感觉?
(3)桃花红着脸,后面半句是什么?哪个小朋友来补充一下?抿着嘴是什么样的呢?谁来做一做这个动作?
三、 诗歌里还讲到了春天有哪些秘密呢?请小朋友再仔细听老师来朗诵一遍。
(4)燕子怎么了?(飞在天空里),燕子飞在怎么样的天空里的?燕子是怎么叫的呢?你们听了段后心里觉得开心吗?刚才有小朋友说道麦苗了,
(5)是什么样的麦苗从什么地方怎样出来的?你们听完这句话有什么感觉?
(6)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忙着干什么呢?拖拉机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拖拉机也是小声说吗?散文诗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说的?
三、完整欣赏
播放故事录音,鼓励幼儿跟念。
四、绘画“眼中的春天”
师:春天还有很多秘密,还会在哪里呢?他们又会怎么告诉大家春天的秘密呢?
1.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作品,小结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朗诵诗歌,了解周围环境在春天的变化。
2、感受诗歌循环反复句式的节奏美。
3、尝试运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中的简单句子。
活动准备
1、课件:寻找春天的图画
2、春天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天气渐渐的暖和了,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谁想说说春天有哪些变化?
二、展开
1.课件演示(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春天来了,春天有哪些变化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地方有什么变化?
(河水—垂柳—桃花—燕子—麦苗—农民)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诗歌,说得就是春天的变化。
2.视听结合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丽。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提问:春天来了,我们周围有什么变化?“春天在这儿”?
3.播放课件,体验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感受朗诵语气。
(1)引导问题:诗歌中每段的开头是怎么问的?有谁小声回答说?
有谁微笑地说?谁在轰隆轰隆地嚷?
(2)幼儿欣赏诗歌课件,回答问题。
(3)分段欣赏课件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强调“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朗诵春天不同的变化”。
(4)师幼对诵,体验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练习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诵。
4.跟朗诵并尝试仿编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小声地跟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
(2)请幼儿仿编。指导语:我们寻找春天时,还发现哪些小秘密呢?你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
(3)教师帮助幼儿梳理仿编内容,把仿编的内容添加到诗歌里朗诵。
三、延伸
在区域活动,请幼儿诗配画《春天的秘密》。
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尝试用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诵散文。活动重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活动难点:尝试用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春天,对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录音机。
3、多媒体课件: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4、每人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春天多美啊,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幼儿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老师带来了春天的秘密,孩子们想知道吗?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春天会有哪些秘密?
3、提问:谁听到了我带来的秘密?(幼儿讲述)是什么秘密?
4、讨论:春天美吗?美在哪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
二、欣赏散文感受理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
师:刚才你们告诉我一些关于春天的秘密,其实春天还有许多的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
2、这篇散文叫什么名字?散文里告诉我们哪些秘密呢?(幼儿讲述)
3 、演示课件,再次完整欣赏散文。
师:春天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散文,是谁告诉我们春天在这儿的秘密呢?
4、向幼儿介绍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师:是谁告诉我们春天在这里的呢?
(小河、垂柳、桃花、燕子)
师:那么小河、垂柳、桃花、燕子它们真的能说话吗?这篇散文的作者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让它们说话的呢?
师:让小河、垂柳、桃花、燕子象我们人一样说话,这样散文听起来就更美了。这种手法叫作拟人手法。
5、教师带领幼儿分段欣赏散文,提问:
师:小河、垂柳、桃花、燕子它们说了什么话?生:“春天在这儿!”
师:因为这是春天的秘密,秘密应该怎样说?生:小声说。
师:有谁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生:小河、垂柳、麦苗、燕子小声地说……
师:有谁微笑的说?生:桃花。
师:谁在轰隆轰隆地嚷嚷?
生:拖拉机!在农田里,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也在干活,它很兴奋地想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很多人,因为声音很大,我们叫“嚷”。(幼儿学念)
6、幼儿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有表情地朗诵。
7、请幼儿结合幼儿用书说说春天的美。
三、再次欣赏课件和散文。
师“我们知道春天这么多秘密,你觉得春天美不美?你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把自己对春天的理解描绘成一幅画)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回家朗诵散文《春天的秘密》给家人听。
2、让幼儿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寻找更多的秘密。
大班语言春天的秘密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