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除法教案优质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工作,教案可以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分数乘除法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分数乘除法教案优质7篇

分数乘除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目。

教学重点:

分析题里所含的数量关系,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教学难点:

怎样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式计算,并口述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1)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

(2)14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

(3)1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板书课题:列方程解文字题

2、出示例4: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 ?

(1) 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

①这道文字题与刚才复习时的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数量关系一样,只是已知未知不同)

②硬该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为什么?

③单位1所表示的数知道吗?

④怎样求单位1所表示的“这个数”?(引导学生用设未知数x的方法来解决)。

使学生明确: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由已知:一个数的是,得:一个数×=?

(2) 列方程解文字题。

第一步,设未知数为x。教师板书

解:设这个数是x。

第二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教师板书

x×=

第三步,解这个方程。教师板书:(略)

第四步,检验:(略)

第五步:作答

3、小结

(1)怎样设求知数?

要求单位“1”的量,设单位“1”的量为x。

(2) 样根据题意列方程?

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

2、一个数的1倍等于2,求这个数。

四、课堂练习

练习九第12、16—19题。

五、作业

练习九第13—15题。

六、课外思考

练习九思考题。让学生发现规律:第(1)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分数的。第(2)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而分子是前一个分数分子的3倍。

分数乘除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面积模块,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般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的基本算理。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引入新课

由值日班长主持复习上节课(分数除法一)内容。

(1)提问。

(2)1分钟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让孩子主持完成课前复习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从开始就交给孩子们,体现生本教育理念。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提高孩子们听课的效率,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借势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二、目标导学

师:下面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平板阅读)

1.借助实际操作和面积模块,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般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师:以上两个目标还得靠同学们的自学,小组内团结协作完成。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学孩子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目标,有目的的去学习】

导学质疑

分一分、说一说、算一算。

师:课前,老师准备了这样一道题目:有4张同样大小的饼,如果1张1份,能分得几份?2张1份能分得几份?张1份呢?张1份呢?

?设计意图:为任务一、任务二做铺垫,让学生顺势、快速完成任务一。】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平板出示任务一:

根据自学单上第一题中四个问题列出算式,不计算。

?设计意图:任务一是根据教师的提问让孩子们顺势完成四道题目列式,注重学生审题,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

出示任务二:

圈一圈,画一画,写出每道算式结果,并用平板拍照上传。

想一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对任务二进行质疑提问。

孩子们完成拍照上传后,教师随意抽取2-3幅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中以孩子讲解为主。讲解中重点质疑计算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

师(或生):4÷=8,4÷=12,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孩子们的回答可能有: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根据画图结果得出来的等)

师引导借助作品中的图片:如果每张1份,每张饼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孩子们在操作的基础上会很快说出2份,4张饼共可分为8份,这样也会得到4÷=8)

教师板书:4÷==4×2=8份

4÷=12是怎样得到呢?

由4÷==4×2=8份很快会说出4÷=4×3=12份。

师点拨:有同学说:“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句话你们认为有道理吗?结合刚才的画图过程,说一说。

根据孩子们的表述,教师强调,从图中可以看出,把4张饼张1份,共可以分成8份,也就是4个2是多少,就是4×2=8,所以4÷=与4×2是相等的,所以:“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表述是正确的。(教师:板书,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为什么要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呢?(强调除数不能为零)

?设计意图:任务二的重点“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句话,总结出分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探究中,借助图形的操作让孩子们掌握并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知道4÷==4×2的原因。任务中,让孩子们先通过自学找出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中思考结果是怎样得到的?从而达到对算理的质疑,让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并掌握“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真正含义。另外,对于完成任务早的同学,给他们时间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他们有事可做。】

出示任务三:

填写自学单表格,根据长方形面积模块,理解“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用平板拍照上传。

待孩子们完成表格后,将上传的作品抽样点评并质疑提问: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可能回答有:宽不变,面积在变,“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等,对“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句话进行重点的强调。)

通过一体机放大功能演示,借助长方形面积模块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设计意图:任务三的重点是借助长方形的面积模块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在质疑讲解中利用一体机图形的扩大功能,将长方形变化图进行展示讲解,让孩子们从图中理解“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句话。】

任务四:

小组长负责,安排三位同学在一体机上完成,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完成。完成后小组内说一说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点名的同学拍照上传。

让孩子们在一体机上完成任务,并要求点名的同学拍照上传,解答疑难,全班共享。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四的学习,让孩子们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反思学习过程注意的问题,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准确性。任务四以一体机演示和交流反思的形式进行,先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计算方法,然后全班反思、交流注意的题。】

三、巩固训练

判断正误(在平板上手写完成并上传)

在点评中,由孩子们说出对错的理由,进一步理解“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四、小结评价

1.孩子们畅谈本节的收获。

2.教师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分数乘除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

二、实施目标。

1、出示题目: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

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

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

7、教师: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

1、试一试第一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二题。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教师和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

x×÷=6÷

x=6×

x=27

教学反思:

分数乘除法教案篇4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同点: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同。

不同点:①题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②题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3)总结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

①方法: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②关键: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习题,复习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对比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5页6题。

地球上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完成教材116页8题。

(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多收集了。六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收集了,四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3.完成教材116页10题。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这列火车的,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4.完成教材116页11题。

(1)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84÷2=42(cm) 长:42×=28(cm)

宽:42×=14(cm)

(2)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84÷(3+4+5)=7(cm) 7×3=21(cm)

7×4=28(cm) 7×5=35(cm)]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乘除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方程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为新知作铺垫

课件出示:

1、写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判断谁是单位“1”

(1)故事书的3/5是150本。

(2)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

(3)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1/2。

2、复习题:写出数量关系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

(1)谁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写出等量关系式。

(3)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4)根据题意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反馈。

二、导入新课

看来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一)学习新知

1、出示情景图:从情景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简要回答

2、出示例题:

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3、讨论:(1)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根据那句话得到的信息?

(3)你能列出等量关系是吗?

半数: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未知)(已知)

4、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以前的知识解答这道题?

同桌互相说说,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生反馈,师板书。

学生口头检验对错。

5、对比复习题和例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二)巩固新知

看情景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1)生提问题,全班解答。

(2)同桌互相提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三)练习、巩固

打开书,29页,试一试1,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伸

回过头来看例题,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吗?

(用除法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

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⑵、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

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 ,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

(1)卖了 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运来苹果x千克。

x-36=20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1+)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结

1、今天学习了两道应用题,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分数乘除法教案篇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数上册p39-40

(二)、本课的基本理念

在分饼具体活动中,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交流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73=7/3。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

(四)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数不能为0。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与除法》就显得比较轻松。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在以后的应用较少,因此要求不必过高,难度不要过大,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六)、教法选择

教师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在归纳出关系式后,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关系式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理解,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最后再讨论探索出假分数的方法,并练习巩固。

(七)教学准备:圆片若干

(八)、教学过程

a、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在昨天的学习中,你认识了些什么?

2、能来试一试吗?(出示小黑板)

2个1/3是( )。 ( )个1/8是3/8。 14个1/9是 ( )。

4/5里有4个( )。 15/8里有 ( )个。 2里面有 ( )个1/4。

b、探索新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①解决问题1:

( 出示小黑板)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师:老师这儿有些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来解决吗?

(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完成,教师巡视)。

抽生全班集体交流,同时集体订正。(要组织引导学生说清其算式的意义和商的由来等)。

②解决问题2: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方法同上)

③(师指板书上的算式与商)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和同学交流一下

(生独立在草稿纸上写,师巡视)。

④抽生交流,师适时板书

被被除数除数 = (除数不为0)

⑤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为什么?

⑥师:除法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⑦练习1:将下列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独立练习后订正,1小题和5小题说方法)

4/5= 19/8= 21/3= 13/5= 15= 417= 2489= 122=

2、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①师:你能运用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试一试解决问题吗?翻开书p39,试一试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②师(指板书):这样把7/3化成带分数?小组讨论后汇报。8/4呢?

③师生小结: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要用分子去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④练习2: 把21/3,19/8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⑤你能把二又三分之一化成假分数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⑥归纳小结: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与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

⑦练习3: 把三又五分之二 ,四又九分之一化成假分数。同桌互说方法。

c、练习巩固

书p40 24 题。( 独立练习后集体订正等。)

d、全课总结

(九)、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分子)

联系: 被被除数除数 = (除数不为0)

除数(分母)

区别: 是一种运算 是一个数

分数乘除法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参考7篇

哭和笑小班音乐教案优质6篇

2023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优质7篇

中班蚕和蝉语言教案优质8篇

蒙氏数字10的教案优质6篇

音乐课拍手拍手教案5篇

小班优秀教案最新5篇

小班优秀教案8篇

小班优秀社会教案8篇

珍爱生命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6篇

分数乘除法教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