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好一份教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书面计划,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习进行记录。
2、 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 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标记正确点数相应的图形数量。
难点:
对总数标记的认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几何实物图片1张(红色、蓝色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统计表一张。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教师:“图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颜色、形状不同)“它们分别有几个?”
2、认识统计表,学习记录。
教师:“这张表格上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统计表的含义。重点帮助幼儿认识各标记的含义。
教师:“这是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圆形标记,表示所有的圆形;这是红色圆形标记,表示红色的`圆形。)
教师:“这个统计表该怎样进行记录?” 帮助幼儿在图表相应的位置上记录。
提醒幼儿根据标记将所点图形的数量记录在标记后面的横线上。
3、幼儿根据标记点数图形数量,教师记录。
二、小组活动:图形分类记数。
1、教师讲解活动要求:在对应的标记后面点数图形的个数,用数字进行相应的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三、活动评价
将个别幼儿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幼儿集体进行评价。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篇2
准备材料: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直接目的: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间接目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他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有哪三种食物?
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
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错误订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延伸变化:
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形成与数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助理教师配合故事表演)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1、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2、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1-6其中一张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ⅹ的相邻数就是ⅹ和ⅹ?"。。。。。。
活动结束。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排列成封闭状物体的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连线纸、水彩笔人手一份
2、鸡蛋、鸭蛋、鹅蛋、鸟蛋图片若干
3、摆放成封闭式的平面鸡蛋、鸭蛋、鹅蛋、鸟蛋若干张
4、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游戏《连线找客人》
“今天我们这里来了四位神秘的客人,把卡片上的点子按数字从小到大的连起来,你就可以知道了。”
2、幼儿连线,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
今天来的客人是谁?(一起说一说)
小动物们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谁是我的.妈妈吗?请你们帮帮忙,把我们的妈妈找出来吧!
出示相应的动物妈妈图片。
二、配对
妈妈们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本领,(下蛋)
教师出示鸡蛋、鸭蛋、鹅蛋、鸟蛋,幼儿配对,将蛋放在动物妈妈的身边。
三、数鸡蛋
1、教师出示鸭蛋图片,请你数一数有几个鸭蛋。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出示数字)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鸡蛋,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蛋呢?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幼儿按意愿选择不同的蛋进行数数。
2、请小朋友选择一种你要数的蛋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和贴纸,如果你需要可以用的。
3、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总结时,出示数字卡片。
3、比比谁生得蛋最多。
五、游戏:
母鸡孵蛋交代游戏规则:“音乐开始的时候沿着蛋蛋走圆,走的时候脚步要轻,不能踩到鸡蛋。音乐一停找一窝蛋孵小鸡,并数数你一共孵了几个蛋。”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4”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会用语言进行表达。
2.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的扩散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到5的数字2-13
2.数字卡片“4”每人一个。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拍手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拍手游戏,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来拍手几下,复习3以内数的数数。
小结:刚才小朋友真聪明,拍手游戏玩得对又好。
二、展??
1.在实际操作中学习4的形成
教师:花园里的花都开了,真漂亮呀!
(1)小瓢虫也到花园里来玩了,来了几只瓢虫?怎样才能变成4只瓢虫呢?
(再添上1朵只瓢虫)幼儿点数验证是4只。
(2)先来了3只瓢虫,后来又来了一只瓢虫,变成了4只瓢虫,3添1是几?(3添1是4)
教师小结:3只瓢虫添上1只瓢虫是4只瓢虫,3添1是4.
(幼儿复述4的形成)。
2. 教师利用蚂蚁的图示演示4的形成,
(1) 教师:花园里的花来了勤劳的小蚂蚁,先来3只蚂蚁,请幼儿点数验证,
(2)再来1只蚂蚁,
(3)3只蚂蚁添上1只蚂蚁是几只蚂蚁?请幼儿点数验证。
小结:3只蚂蚁添上1只蚂蚁是4只蚂蚁,3添1是4.
3.认读数字4.
教师:4只蚂蚁、4只瓢虫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4,请幼儿认读,问:“4像什么?”
(4像小旗随风飘)。
4.理解4的实际意义。
(1)问:4能表示4只瓢虫、4只蚂蚁,还能表示4个什么?
启发幼儿看图,还能表示4只蜻蜓。
小结:4能表示所有数量是4的.物体。
(2)课件,幼儿观察数量是4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4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4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4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篇7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
1.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动画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幼儿数数5到10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