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预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大家在遇到一些危险情况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企业应急预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企业应急预案7篇

企业应急预案篇1

一、工作机构

成立xx企业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组长:建议由企业法人担任

副组长:建议由各副总担任

成员:建议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

下设隔离组、消杀组、防护用品保障组、维护稳定组等工作组,具体负责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二、职责分工

(一)隔离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对需对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负责定时向区防疫指挥部报告每日情况。

(二)消杀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企业内部各类场所开展环卫保洁、开窗通风、专业消杀等工作。

(三)防护用品保障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采购、储备应急物资和防护用品。

(四)维护稳定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厂区、宿舍和各出入口及隔离区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做好人员情绪稳定工作,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企业做好疫情报告,同时配合各相关部门做好预防、控制等应急处理工作,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四、应急处置措施

企业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立即启动本预案,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疫情报告

员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人员或疑似人员时都应立即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县级卫生疾控部门报告。

(二)疫情处置

1.当发现体温超过37.3℃,并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时,应第一时间就地实行隔离,做好详细信息登记,由当地卫生院按要求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筛查、诊治。

2.企业在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确诊通告后,应立即全面停止生产活动,禁止人员外出或外来人员进入。

3.配合卫健、疾控等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并在指定隔离区进行医学观察14天,每天早、晚监测2次体温;其他人员加强体温监测,每天测温不少于2次。未经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不得解除隔离。

(三)疫情管控

1.对确诊或疑似人员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应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封存,由区疾控部门负责检测、消杀、处理。其他人员应尽可能不进入确诊或疑似人员发病地点,以防传染。

2.每天按要求进行消杀,消杀范围包括办公、厂房、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面、物体表面,及隔离人员排泄物与分泌物、生活垃圾。

(四)后勤保障

1.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须品的配给。

2.组织排查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采购、合理库存。

企业应急预案篇2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疾患的发生,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实施细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餐馆实际,特制本预案。

一、组织形式:

本餐馆负责人为食品安全责任第一责任人,同时配备了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食品采购人员、食品原料验收和食品添加剂管理人员、废弃油脂管理人员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明确,根据各自职责,实行食品安全追究制度。

二、工作原则:

由本餐馆负责人统一指挥、统一布置、统一调配,对食品安全达到快速反应,分工协作,及时有效地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患进行处理,实行专人负责负责,专人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本餐馆负责人,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制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三、工作措施:

定期组织本餐馆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餐馆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本餐馆分职人员的工作记录,现场查看餐馆内的各项食品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食品安全事件控制到最低限度。

四、控制制度:

发现本餐馆内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立即控制现场,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的同时,做好消费者的解释和相关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使消费者解除心理负担、弃除心影,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

企业应急预案篇3

一、具体内容。

为进一步增强重、特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规范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灾害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保障重、特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全市平安渔业建设,市农牧业局按照市里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结合我市渔业安全生产实际,制订了《__市渔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本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规定了渔业应急救援的适用范围、救援原则、救援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规范了应急救援的抢险实施程序和善后事故处理工作,细化了各项救援措施,做到了组织协调、分工明确、机制联动、行动有序,可科学有效指导我市及时应对和处理各项突发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和渔业灾害。

二、实例。

(一)演练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进一步推进应急演练进现场,推动应急预案简明化、卡片化、专业化,实现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全员化、经常化、系统化,全面提升应对渔业生产安全事故能力。

(二)主要任务。

1、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

各单位要结合渔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不少于1次的实战化应急演练,锻炼各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能力和应急人员的响应能力。

2、深化应急演练宣教培训工作。

各单位要结合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特点,以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应急演练组织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各级、各类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应急演练组织人员的工作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应急意识。

3、随时准备接受应急预案管理暗查暗访。

今年荆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和荆州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及各县市区政府将按照“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要求,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提问、现场实训、操作演示、“双盲”演练、电话查询等方式对本地区、本单位,以及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演练和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暗查暗访。

暗查暗访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现场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应急人员值班值守、应急装备物资准备与管理、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应急信息系统是否通畅、应急队伍日常管理与应急准备、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和领导的应急意识等。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专班、落实人员、细化任务、切实做好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各项工作。

2、严密组织,提升效果。

各单位要切实做好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安全保障、总结评估等全过程管理,确保演练效果。加强演练评估,为全面修订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创造条件。

3、加强指导,狠抓落实。各单位要将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纳入安全生产工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并及时通报情况,市处将对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取得实效。

企业应急预案篇4

一、应急措施:

1、 立防台防讯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以赵立刚为组长,娄绍见为副组长的防汛防台领导小组,组员由吴德良、娄周涛、虞俊陆、吴宏惠、颜龙非等等人组成,全面负责防汛防台工作,各分包班组和综合班组全体成员为抢险突击队,做到随时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拉出去能战胜的突击队。

2、 物资准备:

1) 项目部制定防汛防台物资需要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核;

2) 材料员负责本项目部防汛防台抢险物资的采购;

3) 仓库管理员负责防汛防台抢险物资的保管,如水泵、排水管(消防水带)、足量的防风用的钢丝绳、钢管、脚手片,并负责日常检查,确保险情出现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专用材料不得随意挪用。

4) 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对临时设施、脚手架、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的防汛抗台措施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和检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配电箱、电焊机、水泵)应进行可靠的防雨措施和接地措施。现场钢脚手架、钢井架在雷雨季节,必须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施工期间遇有雷击暴雨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离开岗位。

二、预防措施:

1、 根据总平面图布置时应按照现场和场地分配情况,确定生产区、生活区排水沟,保证施工现场内排水畅通。雨季有专人负责,经常疏通排水沟。

2、 易受潮变质的材料要入库,其他设备、材料露天存放时,底部要用方木垫高,防止被水浸泡,顶部要用蓬布或塑料布封盖。

3、 进入汛期,项目部应安排专人以生产区、生活区排水沟进行疏通、清扫,对落水管进行清理,组织对办公室、工具室、仓库房顶进行检查,发现漏雨、渗水要及时处理。

4、 项目部应定期对配电房、输电线路、配电箱(柜)、开关箱、机械设备 、脚手架材料堆放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5、 项目部应定期对工地围墙的坚固性进行检查,发现危墙、危房立即整改。

三、应急预案:

1、 接到预报时,成员单位各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重要部位进行防护。办公室门窗要关好,施工现场临时悬挂的设备、堆放的材料、大型机具、井架等要采取加固措施。

2、 洪水、台风出现时,一切生产工作立即停止,确保项目部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巡逻安全由门卫负责,生活后勤由后勤组长负责。

3、 防汛防台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到位,指挥抢险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联系汇报。

4、 抢险突击队立即集合到位,在领导小组指挥下实施抢险工作。

5、 台风发生时,应由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决定停止非抢险用供电,避免刮断线路触电,电工负责。

6、 洪水发生时,抢险突击队要保护好电力设备,确保不影响水泵电源,及时组织排水作业。确保现场无积水。

7、 洪水、台风过后,成员单位要及早总结。对损失情况进行汇总并报公司。

企业应急预案篇5

第一条:本预案所指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火灾、人员伤亡、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或其他事件。

第二条:指导思想:各类企业的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和“快速有效”的指导思想。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反映,处置得力的原则迅速启动,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控制事态发展,将人员伤亡、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并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第三条:成立我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附后)

第四条: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掌握各类企业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绘制安全事故分布图。

2、整合救援资源,合理组建专业救援队和社会救援组织,有效配置各类抢险仪器、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组织开展安全事故隐患,周围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

4、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组成抢险救援机构,并组织、协调、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5、指导救援队伍和组织进行摸拟演练,并及时修订安全预案。

第五条: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报告

重特大事故(险情)发生后,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先采用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的企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判断、抢险救援的进展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和抢险处理的有关事宜。

第六条: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1、重特大事故(险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专业队伍和有关人员迅速开展抢救、处置工作,控制事故(险情)扩大,为后续救援抢救创造条件。

2、领导小组成员到达事故(险情)现场后,立即根据事故(险情)发生的地点的实际情况,按照应急救援责任分工,组成抢险救援机构,并向有关单位下达救援命令,组织各救援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3、抢险救援结束后,在统一指挥下,有序撤离。

第七条:工作要求

负有抢险救援任务的单位,要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政令畅通。

第八条:参加救援的单位:

汐子派出所、二龙派出所、汐子卫生院、二龙卫生院、汐子电信、二龙电信、汐子变电所。

企业应急预案篇6

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与依据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冬季极端天气条件对群众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我院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工作情况,制订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冬季极端天气条件对公众造成危害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冬季极端天气条件为直接透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实施相关救援工作。

二、工作原则

增强防范冬季极端天气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救治应急措施。根据冬季极端天气的预警级别,在医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响应,做好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冬季极端天气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冬季极端天气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Ⅳ级)四级。发生冬季极端天气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特别重大冬季极端天气事件(i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4小时内,本市区域报告冻伤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2、重大冬季极端天气事件(ii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4小时内,市内区域报告冻伤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3、较大冬季极端天气事件(iii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4小时内,市内区域报告冻伤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4、一般冬季极端天气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本市区域报告冻伤患者30人至99人。

四、冬季极端天气事件的检测、报告及预案启动的程序

1、检测

冬季极端天气事件实行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报告管理制度。急诊科是医院检测冬季极端天气事件的窗口和直接责任报告单位,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急诊科在连续接诊30位或30位以上冻伤的伤病员时,要立即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根据天气预报和急诊科报告的实际情况,报医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医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收到医务科报告后要立即对事件进行确认,并报市卫生局应急办。医务科每周统计医院接诊的动态情况,加强对发热呼吸道疾病、不明原因肺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等个案病例的检测和聚集性分析,以便于及时、有效开展预警分析,从而早期处置突发事件。

2、报告及启动预案的程序

急救中心和急诊科接到自然灾害呼救或上级领导部门通知实施紧急救援指令后要立即向院总值班报告,并做好相应记录。院值班接到报告应立即向医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告,同时,急救中心通讯调度中心立即按医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指示,启动分级响应的行动。

五、应急响应预警级别和发布

医院预警级别标准,除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外,主要依据医院接受伤病员人数,及时开展对危重伤病员救治的能力进行指定。

l、特别重大突发事件(i级)、多于50位伤病员,其中危重伤病员超过15人以上进入医院发布红色预警信号;

2、重大级别(n级)突发事件、30—50位伤病员,其中危重伤病员超过10人以上进入医院,发布橙色预警信号;

3、较大级别(iii级)突发事件、25位伤病员,其中危重伤病员超过5人以上进入医院,发布黄色预警信号;

医院救援应急领导小组根据获取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依据突发事件的级别标准,特别是即将进入医院内需进行紧急救治的伤病员数量(危重病人)、医院救治能力来确定预警级别,按规定分级启动紧急救援应急预案。

预警信号由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红色预警信号由医院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同时向上报经市卫生局、市政府,由市政府统一协调救援工作。橙色和黄色预警信号由医院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发布。

六、应急分级响应启动与行动

冬季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后,根据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总体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分析判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进行处置。凡属启动医院停水、停电应急预案的响应行动,按相关应急预案启动工作。

1、分级响应原则

2、ii级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后的响应行动,按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总体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的原则展开救援工作。iii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响应,直接由120急救中心、急诊科、门诊办公室及内、外科科室按预案要求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医院重要部门应急工作安排

急诊科开通医院“绿色通道”,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流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坚守岗位,确保医疗安全,及时有效地处置好突发事件。

120急救中心要确保通讯指挥信息畅通,执行院前急救任务时,要保障人员及时到位、急救药品齐全以及救护车辆的安全。及时将现场救援信息向中心主任汇报,同时,要注意与相关单位(110、119及其他医疗救援单位)的协调、配合,特别是院前、院内救治工作地衔接,以保证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

后勤部门要做好停水、停电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3、院前,院内救治工作地衔接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人员在接到紧急救援应急预案启动的指令后,立即出车赶往救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在救援现场、转送伤病员的途中,以及救护车即将到达医院时,应随时将信息报告指挥中心,以便于院内各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七、应急响应终止

ii级突发事件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院得到救治,经市政府、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或市卫生局批准,由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救援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市卫生局。iii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响应,直接由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八、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医院各科室在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完善应急机制,各科室、各应急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做好冬季极端天气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共同应对冬季极端天气条件下引发的突发事件。

2、物资保障

医务处、医院办公室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特别是后勤部门设备科、后勤部门要做好应对冬季极端天气下的`物资储备工作,对全院器材配备和应急时可调动的器材、物资做好清理工作,保证在应急状态下救援物资的调整和使用。

3、通讯保障

医院所有科主任在冬季极端天气情况下,必须24小时通信通畅,以保证应急响应的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120急救中心通讯指挥调度中心,是医院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调度平台,所有参加救援工作的领导小组成员和医务人员都必须听从120通讯指挥的调度。

九、善后处理

1、总结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2、奖励

对参加处置突发事件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

3、责任

因为个人的失误,给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医院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企业应急预案篇7

一、基本情况

(一)岗位分工:

总指挥:支行行长(支行长不在时由营业主管、大堂经理代替)

营业场所总负责:坐班营业主管,保安,员工若干人。

(二)保卫目标:

1、要害部位:营业场地、运钞车交接全过程、机房等。

2、关键部位:营业大厅、办公室、大门等。

(三)防卫器材:

1、ck(110)报警器,紧急按钮安装在柜台边。

2、内部(声光)报警器安装在营业外厅上方墙上。

3、电视监控:包括数字监控由主机和摄像机组成,摄像机分布在柜台上方,监控每个柜员操作的全过程。

4、狼牙棒、电警棍。

5、灭火器若干只,放置在营业场。

6、其它。

(四)总体要求:

1、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机动灵活,团体协作,保证国家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2、发生案件及时报警、及时报告,保护现场,抢救伤员,保护库款安全。

3、保证防卫器具性能良好,运行正常,每位员工应熟练掌握,正确使用各种防卫器具。

二、营业期间防抢防爆预案

(一)预防

营业期间预防抢劫案件,最关键的是不让不法分子进入柜台内,随身门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早晚接送款箱应高度警惕,全员参与。

1、营业室大门或卷闸门开启后反锁固定,防止歹徒关门抢劫,同时锁定随身门,进出做到即开即锁。

2、自卫器械保证取用顺手,随时对付突发抢劫案件发生。

3、营业人员在现金区不得会客、不得接受他人馈赠的药物、香烟、食品、饮料等物品,以防不测。

4、营业终了,等候运钞车时必须在现金区,严禁在非现金区侯车,保证两名以上工作人员送款。

5、营业终了进行ck报警布控设防。

6、营业终了将章戳、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入库保管。

(二)

1、发现下列可疑迹象的,全体人员进入戒备状态。

(1)有戴口罩的、墨镜或披风衣等有伪装,不露真面目或携带工具在柜台前徘徊的:

(2)数人结伙以某种借口在柜台前纠缠,试探我方内部人员虚实的;

(3)无故推拉随身门,试探坚固程度的;

(4)取整数留尾数或小票换大票,换后又退回不换,冒充客户预约提款,试探库存虚实的;

(5)低头侧面不与临柜人员正视或东张西望,神色可疑的;

(6)以修理水、电或维护设备等借口,想方设法想强行闯入营业柜内的。

2、营业场所遭受不法分子袭击时,全体人员进入反击战斗状态。

(1)指定人员立即按下ck报警按钮,向处警中心发出求救信息;

(2)各岗位工作人员,随手拿起狼牙棒等防卫武器进行反击;

(3)有现金的柜员迅速将现金入箱柜加锁移到安全处或推入桌下,将钥匙放到阴蔽处(不要带在身上)。

第一,当罪犯未使用暴力,尚在胁迫阶段时,指挥员发出暗语口令,设法保人护款,采取斗智斗勇相结合办法,尽量与罪犯纠缠,巧妙拖延时间,等待公安人员解救。此时,按ck报警,不按内部报警。

第二,当罪犯已使用暴力,对我方财产和员工生命进行侵害时:

1、拉响内部报警,大声叫喊,向附近群众及联防点求救。

2、指定人员进行报警,提供出事地点、时间、罪犯人数、体貌特征(口音、服装、头发、身高等)使用的凶器、逃跑的方向等。

3、坐班负责人向分行行领导或保卫部门报案。

第三,当罪犯逃离时:

1、不法分子作案未遂逃跑,营业人员不要轻易追击。

2、案发后保护好现场,尽可能弄清不法分子体貌特征,向侦查人员提供。

3、如有人受伤立即送医院抢救或拨打120救护车。

第四,遇犯罪分子抢劫顾客现金时:

1、全体临柜人员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2、迅速按下ck报警。

3、向公安部门和分行领导及保卫部门报告。

第五,营业场突然发生犯罪分子持枪抢劫时:

1、临柜人员应迅速蹲下,以柜台及自然屏障为掩护,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立即按下与公安部门联网的ck报警按钮。

3、迅速将现金转移至安全地点或装入零头箱锁定,确保资金不受损失。

4、全体人员拿起防卫武器(狼牙棒、铁棍、灭火器等)准备与犯罪分子搏斗。

三、营业场防爆炸预案

1、当歹徒用炸药包威胁时:一是按下ck按钮。二是耐心说服教育,要严密观察歹徒的情况、临柜人员拿好自卫工具,库款入箱。三是尽量周旋拖延时间,等候公安机关救助。

2、当发现有冒烟的物品或炸药包已塞进了柜台的放款槽或固定在防弹玻璃上时,柜1或是柜2(谁靠最近)迅速将炸药包推出放款槽或捣落固定在防弹玻璃上的炸药包(拉导火索一般至少不会少于10钞钟的时间),这时全体人员应迅速卧倒。

3、当发现有炸药包放在柜台时,看到冒烟,应迅速卧倒。当听到爆炸声音后应迅速起来,报警,迅速拿起自卫武器保护好库款。

4、当歹徒身上绑着炸药包时。

a、报警。b、说明。c、要注意歹徒的动作,是否准备拉导火索,当发现有冒烟的情况,应立即就地卧倒。

四、接送款箱过程防抢预案

接送款箱时运钞车辆应紧靠门口停放,押运及网点的工作人员站好位置,注意观察周边情况,在确认无可疑迹象后,由保安护送款箱方能从内营业场开门拉出。

当判明有歹徒抢劫时:

1、迅速将款箱拉回,关好营业场边门,迅速报警。

2、其他人员配合押运人员与歹徒搏斗。

3、记清歹徒特征、人数、武器、逃跑的路线等。

五、几种突发情况的处置

1、当有歹徒乘虚跟进或闯进营业场时:

a、立即报警;

b、进行说服,通过眼神暗示,伺机款入箱,拖延时间待援或伺机用防卫武器狠击歹徒的头部。

2、发现有气体的、雾状的现象很可能是迷魂类的毒剂,应立即报警,并用湿毛巾护住嘴鼻,迅速转移到机房。

3、遇有精神不正常的人在外营业场闹事时,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应报警。

4、遇有安全检查,必须有单位领导或保卫人员陪同,验证、登记无误后方可放入。检查完毕,检查人员在记录本上签名。

六、防火预案

(一)灭火材料

1、“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类):适用于扑灭电器、电脑、精密仪器等火灾。

2、水:可用于扑灭任何建筑物和一般物质的起火。但水不能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必须切断电源后再灭火),更不能扑灭比水轻的汽油、食油等火灾(应用湿衣被盖火源)。

(二)预防

1、除电灯、风扇等外应封闭其他电源。

2、营业场所严禁吸烟并设置禁烟标志。

3、不用明火,停电也不容许使用蜡烛。

4、物品要整套整把存放,地面上不许有散乱帐页、包装纸、绳等杂物。

5、设计、安装、管理好电气设备,电器线路应全部采用铜芯线,外加金属保护套;不准使用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电烘箱等,不准用可燃物作灯罩,严禁超负荷用电。

(三)预案

第一,当火势尚小时,估计能够控制火源:

1、首先切断总电源,并报“119”(明确总闸刀、分闸刀所处位置)。

2、立即取灭火器灭火。

3、其他人员用水浇,也可用湿扫帚、拖把、衣服等扑灭火源。

第二,当火势较大时:

1、单位负责人立即向分行领导或保卫部门报告。

2、持灭火器人员继续全力灭火的同时,组织其他人员抢救,财产。

(1)首先保护好帐册的安全。综合柜员负责抢帐册;

(2)火场由保安负责警戒(带有防卫武器)不让周围群众无序进入营业场所抢帐册、现金等财产;

(3)抢救出的现金、帐册、贵重物品等由综柜和保安持武器保护,防止不法分子乘机打劫。

第三,当火势猛列无法扑救时,应放弃灭火,设法逃生。总指挥应组织疏散人员。

第四,火灾后处置

1、火灾现场清理要与消防队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支行有关人员要对相关物品的清理进行监督指导核实。

2、灾后对火灾现场照像,留存资料。

3、对伤员及时送医院抢救。

企业应急预案7篇相关文章:

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5篇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8篇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精选范文6篇

校园火灾应急预案8篇

学校极端天气应急预案6篇

夏季防暑降温应急预案5篇

商场超市疫情防控应急预案6篇

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8篇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评估报告5篇

火灾应急预案通用8篇

企业应急预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