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将充分利用教案来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根据教案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1

目标:

1.积极参与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设想合理的购物计划,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合适的物品。

3.体验同伴间的关爱之情。

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钱包(每个钱包内放10元硬币),购物篮。

2.布置超市场景,包括货柜、品名提示卡、价目表等。

3.春游所需的各类物品,如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糕饼类、其他类。

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物品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做个购物游戏,挑选自己最喜欢、最需要的物品,为春游作准备,好吗?

2.幼儿尝试购物,教师主要观察幼儿购物量是否合适。

3.启发幼儿讨论。

①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②展示个别幼儿所购物品,讨论带这些东西是否合适,为什么,带多少东西比较合适。

③小结:春游时带的食物应当适量。带得太少不够吃,带得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

4.请幼儿将物品放回原货柜,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对。

(模拟的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的环节有助于幼儿建立“适量”的概念。)

二、第二次购物

1.在这次购物前,我们要先想一想: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哪些东西是必需的?

2.幼儿尝试购物,教师观察幼儿的购物情况,重点了解幼儿购物的数量、种类及他们的想法。

3.引导幼儿讨论。

①这次买了几样东西?买了些什么?合适吗?

②出示一个物品种类相对较全的购物篮,引导幼儿讨论以下问题:

●哪些物品是必需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

●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大家都要带饮料?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水果一定要带吗?为什么?

●有人还为好朋友准备了吃的东西。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4.请幼儿将物品放回原货柜,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对。

(教师从物品种类入手,引导幼儿交流生活经验,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需的,使幼儿从直觉行动过渡到理性思考。此外,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而且促使幼儿更全面、更整体地考虑购物需要,落实购物行为,以增强购物的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比如,带多少东西合适,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带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好朋友喜欢吃什么。下面要开始真的购物了。你们每人一个小钱包,钱包里有10元钱,记住要算好了花。

2.幼儿购物,教师观察、指导幼儿价钱是否算对,10元钱够不够用。

3.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购买的物品。

4.小结:许多小朋友都买了必需品,而且不多也不少,有的还想到了好朋友,真不错。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以后由我们自己来准备春游物品,说不定我们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

(使用真正的钱币购买真实的货物,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在活动中有目的地选择物品,合理地花钱,用心地考虑朋友的喜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购物感受和经验,这些都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喜好

需要选购不同的礼物,激发幼儿真挚的情感并用行

动来表达他们对熟悉和喜爱的人的一份心意。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3、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重点:

为不同的人选购礼物。

活动难点:

合作购物。

活动准备:

布置礼品商店的场景。

活动建议:

创设氛围——引导参与——形成内化。

一、创设氛围

1、引导幼儿猜测今天会遇到的熟悉的人。

2、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

二、引导参与

1、我们买些什么礼物送给他们呢?为什么?

2、他们可能会喜欢什么?

3、钱不够,怎么办?

4、幼儿自由购物。

三、形成内化

1、说说你们为谁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挑选它?

2、嘉宾出场,幼儿赠送礼物。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并填写购物清单。

3、能按规则进行游戏活动,愿意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1、带面值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的骰子6个。

2、钻圈、滑板车、桌子各6个;小数棒每组20根,共120根。

3、创设购物环境娃娃超市。

4、抽奖单、购物单各6份。

活动过程:

1、复习比较人民币面值的多少。

提问:小朋友你们玩过骰子吗?你见过的骰子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骰子看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面值的不同,边扔骰子边说出面值的多少。)

2、通过游戏,感知20元的多种兑换方式

(1)教师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想成为幸运者参加购物总动员,购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吗?.3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要求?”

(2)出示骰子和活动场景图,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6组(每组最好两个人),一名幼儿从起点出发,钻过圈,趴在滑板车上滑到终点,扔骰子,并取出一张骰出的人民币(人民币放在骰子面上用透明塑料固定,留出一边不封死,便可取出。同一面值需放若干。)同时取出与人民币面值数量相同的数棒,拿好两样物品跑回起点,另一幼儿接力。这时第一名幼儿放好数棒和钱,并做好记录。

规则:骰子只能扔一次,累计数额超出20元时本次自动放弃,下一个幼儿继续游戏。(如:已经抽到17元钱,又抽到5元就要放弃这次抽奖,返回起点。)

(3)幼儿游戏:“购物总动员”

① 教师出示记录表,交代记录方法,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本组面值的累加结果。(如:第一次抽到5元,第二次10元,这时引导幼儿累计一共抽到了多少钱,还差多少就到20元 )

② 游戏中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数物对应,(如:抽到5元钱就拿5根数棒,教师引导能力差的幼儿通过点数剩下的数棒来得知还差几元钱就满20元了)并正确记录。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记录表说一说哪些面值组成了20元。

提问:你还有哪些组合方法?

4、购物活动:幼儿拿20元钱到娃娃超市购物区自由购物,并根据物品价格填写购物单。

请幼儿说出自己买了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购物单。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指偶、每位幼儿一张5元钱、画纸、彩笔。

2、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复习5的组成,导入活动。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游戏吗?

教师介绍游戏做法:师说:动动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说:我出4,4和1组成5。

师幼齐说:5个手指做游戏。以此类推。

(分析:游戏可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钱买一样、两样不同的商品。

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5元钱)?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们用钱来干什么?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是自己去还是跟爸妈去?

2、第一次购物:下面我就来考考小朋友,如果给你5元钱,找出用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翻开超市商品图,先认识一下商品和标价)

幼:可以买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6元的不能买,别的可以买,强调“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3、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不同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可以买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的找,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全。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让没找全的小组再尝试一下)

(分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4、能不能用5元钱在商品图上买三样不一样的商品?

幼:不能,钱不够。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刚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现在,老师每人给你5元钱,到我们的超市里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商品上都有标价,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钱,买一样也可以,买两样也可以,我特意请了张老师当收银员,你们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儿去付钱,付完钱就拿着东西到我这边来,我有奖励,买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总结: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购物高手,以后就能帮爸妈到超市买东西了,但要买我们需要的,千万别浪费钱。

(分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延伸:现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买光了,我们班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来参加购物活动,我还得去进货,这样吧,为你的好朋友画一张购物单,购物单就是画出商品并标出价格(可以只写上数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画一件、也可以两件商品),可以画跟自己一样的,也可以另外挑选,这样画清楚了,我就可以进货了。

你们回去告诉其他小朋友,我去进货了,让他们一会来买我新进的商品。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2、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重点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难点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活动准备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东西,价格牌,骰子,分类表。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各拿一张分类表。第三人开银行,将钱币摆在桌子中间。

--幼儿轮流掷骰子,按骰子上的点数拿出钱币。

--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幼儿感受老师结婚之前的忙碌,愿意为老师出谋划策,制定出婚前购买物品的清单。

活动准备:

1、幼儿采访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一些有关婚前的购买准备。

2、幼儿为教师绘画的一张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

活动过程:

1、出示漫画象,引入主题

2、说说忙碌的事

提问:你们知道结婚之前要做些什么事吗?

结婚前要买些什么东西呢?

3、帮助老师制定婚前购物清单

效果分析:“老师要结婚啦”这个主题,我们开展地非常顺利,同时又非常有趣。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已经经历过这件事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成了我们最直接的“大军师”——孩子们在活动前,都已经请教过自己的爸爸妈妈,获得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信息,使得本次活动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高潮1:忙碌的李老师——引起孩子强烈的同情感……

当我把喻喻的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出示后,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这个就是可怜的李老师,瞧她都已经忙得晕头转向,脑袋周围都飞出很多调皮的小星星了……李老师为什么会那么忙呢——

孩子们给我总结出三大点:幼儿园里的工作;团员工作;结婚的事。

说到在幼儿园的工作时,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感觉他们好象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没有想到,平时顽皮的孩子竟会那么懂事,也使孩子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结婚的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他们趣味盎然地告诉我很多结婚需要忙碌的事情——如拍婚纱照;邀请别人来喝喜酒;布置新房间;买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结婚——虽然忙,但是很幸福!孩子们还把这三大点的内容巧妙的联系起来——李老师真辛苦,又要关心我们小朋友,又要结婚!不过,李老师,不要紧张,我们小朋友都已经长大了,我们会一起帮助你!真是令我感动……

高潮2:婚前大购物——呈现出百花齐放……

结婚需要买很多东西,孩子们已经采访过爸爸妈妈了,所以,他们说起来是一套又一套——戒指;可乐;雪碧;老酒;李老师漂亮的裙子、衣服、裤子、袜子、鞋子、头上的发夹、项链;化妆品;香水;子孙碗;婚纱;旗袍;桌布;喜糖……

高潮3: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小亮点

亮点1——关心老师(好感动);

亮点2——制定购买清单的时候,孩子们分成若干版块(结婚必需品;化妆品;服装)

亮点3——为李老师布置新房,孩子们准备画很多画,剪窗花,做小玩具把李老师的新家布置得很漂亮,当然,李老师也可以省力些……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绘画课教案5篇

大班幼儿体育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丢沙包游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5篇

幼儿大班数学1到10的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树美术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脸谱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心理教育教案6篇

幼儿园科学大班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哆来咪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