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5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也可以作为记录教学经验的工具,供以后参考和改进,教案的灵活性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决策,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5篇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篇1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练习七第6-10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谁来说一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计算练习

120-40170-90160-80140-70

指名口算,并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七第6题口算。

1)同桌互指算一算。

2)开火车说答案。

3.完成第7题。

1)师出示题目。

问:左边三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右边三题呢?

你能猜一猜它们的差会有什么特点吗?

2)生独立计算。

3)指名汇报。

4)说一说:在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互说后汇报。

5)师: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就越小;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小,差就越小。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8题。

1)女:这位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了188天。男:她打破了169天的记录。她把

记录提高了多少天?

2)你对题目有什么疑问?

师问:什么叫“她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就是比169天多用了多少天。)

3)生自己完成这题,指名板演。

4)集体核对答案。

2.完成练习七第9题。

1)生观察图片以及文字。

2)通过这图你知道了什么?

3)看茄子老师要我们做什么?要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4)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5)小组互说。

6)互说后在全班汇报。

3完成练习七第10题。

1)指名生自读题。思考:求鸡的只数是指求什么呢?怎样求兔的只数呢?

2)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核对订正。

4)指名说解题思路。

:在解答这两题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也可以从问题出发。

四.课堂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学习资源

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导学流程活动过程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七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四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九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六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五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

(2)组织生分组交流。

(3)反馈讨论结果。

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找规律

98()()5413()()9

2()68()108()()2

问题指向

预习先行计算结果:

5+2=3-2=4+4=5+0=

4-0=5+3=4-1=3+7=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篇3

教学内容:练习六6~9。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8+6= 83+7= 6+35=

54+3= 30+26= 73+9=

9+27= 74+8= 34+30=

集体计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 3+42= 35+3=

5+39= 9+42= 35+8=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比一比上、下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5+32和5+39为什么一题得三十几,另一题得四十几?

3.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六(2)]

二、 练习。

1. 练习六6。

1)先估算,说出每道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独立计算并检查估计的是不是合理。

2。练习六 7。

比一比谁先到河对岸,同桌同学互相学习,鼓励学生算对,帮助小蚂蚁过河,培养责任感。

3。练习六 8。

12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交流,统计全对人数,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表扬,并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指导学生改正错题。

4。练习六 9。

1)出示第9题图,弄清题意,提问:小牛、小白兔、小狗队分别得了第几名?

从图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学生计算三个队的得分,再比较,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算得分的?谁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导学生集体作答。

三。作业布置:《练习与测试》练习六(2)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找出得数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 46+5□ 37+6□

2+30□ 46+3□ 37+60□

二、在○内填上或=。

54+8○63 54+9○9+54

98+2○100 63+6○65+6

75+9○80 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鸭子,9只鹅,鹅和鸭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两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二的第69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填空。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倍。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 ,相当 于圆锥的( )倍。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二的第6题。

教师出示一个圆锥形物体,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然后各自让一名学生说说讨论的结果,最后归纳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例如,要求一个圆锥物体的体积,可以先用软尺量出底面圆的周长,再求出底面的半径,进而求出底面积,然后用书上介绍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

测量出圆锥的高,这样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2.做练习十二的第7题。

读题后,教师可以先后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这堆沙的重量,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的第8题。

读题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这段钢材重多少千克,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

能直接利用题目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吗?为什么?

题目中的单位不统一,应该怎样统一?

分别指名学生回答后,要使学生明白这里要先将2米改写成200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然后再求出它的重量。最后计算出的结果还应把克改写成千克。

4.做练习十二的第9题。

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要求粮仓装小麦多少吨,应该先求什么?

要使学生明白,应该先求2.5米高的小麦的体积,而不是求粮仓的体积。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选做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二的第10*、11*、12*题。

1.练习十二的第10*题。

教师:这道题要求圆锥的体积.但是题目中没有告诉底面积,而只是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求出底面积?

引导学生利用c=2r可以得到r= 。再利用sr,就可以求得s=( )。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其体积。

2.练习十二的第11*题。

这是一道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比例应用题。

可以用列方程来解答。利用题目中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可以建立一个比例式。

设圆柱的高为x厘米。

=

x=9。6

(注意:由于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s都相等,所以计算中可以先把s约去。)

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这道题是拆分组合图形,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图形,不难看出它是由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16厘米,而圆柱的高是4厘米,圆锥的高是17厘米。然后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体积了。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决的意义,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

三、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机

四、教学过程:

(一)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1.口算

6×1, 6×4, 1×2, 5×4

6×2, 6×5, 4×2, 3×1

6×3, 6×6, 2×3, 3×4

(二)根据口决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一三得三, 四五二十

三四十二, 二五一十,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三)在○里填上+、_或×

4○4=8

3○3=9

6○6=36 4○4=16 3○3=6

6○6=12 4○4=0

3○1=2

4○2=81

(四)乘法口决比赛

1、看乘法式题卡片写得数

3×2, 4×4, 3×6,2×2, 6×5, 3×4, 6×6, 2×4, 2×6, 1×6

2、先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计算

妈妈买来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几袋?

妈妈买来4袋桔子,5袋苹果,一共有几斤?

3、口头提出问题或条件再算出来

①6个少先队员做纸花,每人做4朵( )?

②少先队员做了24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朋友8朵,( )?

(五)复习填括号练习

1、做62页第3题

2、做练习十三第2、5、7题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5篇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5篇

中班数学少1教案模板5篇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8篇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5篇

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5篇

小学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

比较粗细中班数学教案5篇

语文七八单元人教版教案6篇

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5篇

五上数学练习七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