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8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教案中融入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案,以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8篇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听听、讲讲、做做,学习简单的生活经验;

2.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有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活动前看过动画片《白雪公主》

材料准备:卡通人物“糊涂蛋”大卡片(造型与《白雪公主》中一小矮人叫糊涂蛋的类似),各种食物和玩具。

活动情境:用立体活动教具设置情境。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客人“糊涂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糊涂蛋”卡片,提问:你们看过动画片《白雪公主》吗?知道这个小矮人叫什么吗?为什么叫他糊涂蛋呢?

二、根据情境,教师边操作活动教具边引导幼儿讨论。

(一)情境1

早上空气真正好,糊涂蛋呀起得早,穿着拖鞋去晨跑,一二一,一二一,哎呀呀……

提问:

1.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2.糊涂蛋能跑快跑远吗?为什么?

3.为什么不能穿拖鞋跑步?

跑步时应穿什么鞋?其他的鞋子应该什么时候穿?

小结:小朋友爱动脑,知道什么时候穿什么鞋。我们跑步时就应穿上运动鞋,又舒服由跑得快。糊涂蛋呀真糊涂,穿着拖鞋去跑步,摔个跟斗划不着。

(二)情境2

糊涂蛋在回家路上,看见许多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真快乐!天上是什么样子呀?我也想飞到天上去玩玩。他爬上一块石头,张开双臂,闭上眼睛,一二三,飞啦!只听“哎哟”一声……

提问:

1.猜猜糊涂蛋怎么样了?

2.糊涂蛋能飞到天上去吗?为什么?

3.谁能飞到天上去?

人有什么好办法也能飞到天上去?

小结:小朋友动了脑筋,想出那么多好办法,真是小精灵。糊涂蛋呀真糊涂,想学小鸟天上飞,结果摔个大跟斗。

(三)情境3

糊涂蛋来到幼儿园,看见红红的玩具大苹果,肯定又香又甜吧?糊涂蛋张开大嘴,“啊呜”一口咬下去……

提问:

1.这个大苹果为什么不能吃?

2.(出示脏苹果)这个苹果能不能吃?为什么?吃了会怎样?

3.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

小结:玩具、脏东西都不能吃,糊涂蛋呀真糊涂,“啊呜”一口咬苹果,牙齿碰痛直甩头。

三、练习活动

1.今天老师带来许多东西,有的是食品,可以吃;有的是玩具,不能吃。小朋友动动脑筋找一找,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

2.小结:小朋友呀真聪明,吃东西前想一想,玩具、脏东西不能吃,我们不做糊涂蛋。

活动延伸:

请家长协助教育幼儿饮食、活动安全。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是指社会中有相应职位,承当一定职责且遵守特定社会规范的个体。

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创设现实生活中的特定情景,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相一致的社会行为,在此过程中,感知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验,从而掌握该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3.观察学习法

指幼儿通过模式模仿或观察学习,直接学会新的行为模式,获得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其核心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学习指幼儿通过模仿直接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及其引起的行为后果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正强化,避开负强化。

4.行为练习法

老师经常告诉孩子:咳嗽、打嗝、打哈欠、打喷嚏乃至放屁都必须说“excuse me”,咳嗽、打嗝、打哈欠、打喷嚏都必须捂住嘴。

一桌孩子围着读书、做手工、画画,或进餐什么的,要用什么材料等,绝不允许远远地伸手去拿,而要很礼貌地请附近的小伙伴递过来。老师总是鼓励孩子们说“excuse me”,“thank you”,老师告诉学生:“这些是magic words,用了它们,你就会得到更多帮助。”

老师如果没有听到孩子用礼貌用语,就会打断孩子的话,“你说excuse me了吗?”“你忘说thank you了”“你伤害了你朋友,快去说sorry,再给他一个hug(拥抱)。”

上厕所,孩子们坐在厕所外的过道上,依次安静地轮流入厕,等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往往人手一本书装模作样地阅读。有时看到小家伙拎着裤子出来而没听到冲水声,老师一定让他回去“补课”。一天下来,孩子们到哪里去都得排队,排队的时间、次数很多。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2

目标:

1.在讲讲议议中理解儿歌内容,并学念儿歌。

2.愿意与同伴共同玩耍,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自制ppt

过程:

一、回忆交流――说说我的好朋友

你有好朋友吗?他是谁?

你和朋友在一起做过什么开心的事?

小结: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吃好吃的东西,还能够互相帮忙,真开心,有朋友真好。

二、儿歌欣赏――理解儿歌内容

过渡:我们都有好朋友,那么小鸟、小鱼他们有好朋友吗?

1.观看课件,讲讲议议

提问:

小鸟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小鱼呢?

小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

鼓励幼儿用动作来表演。

小结:小鸟、小鱼、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真开心。

2.师完整的念儿歌两遍,幼儿跟念。

三、圆圈游戏――学念儿歌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

1.介绍玩法

5-6个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一起大声念儿歌,说到最后一句时用动作表示友好,如握握手,抱一抱,亲一亲等。

2.幼儿游戏

根据实际情况,幼儿反复游戏。可以引导幼儿分弟弟妹妹念儿歌,并注意要边游戏边念儿歌。

小结:与朋友一起游戏真开心,回去也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这个游戏哦!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新入园的幼儿及其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生活

2、熟悉本班教师,消除新生及其家长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活动准备

玩具、图书、水杯、记事本等。

活动过程

1、邀请家长

邀请家长在见面会的上午,自由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与幼儿共同来园,

并陪伴幼儿在班上停留一段时间。

2、与家长和幼儿见面

教师接待不同时间来园的家长与幼儿时,首先要与家长、幼儿互相见面,彼此认识,

然后可带领家长、幼儿参观本班教室,向家长介绍环境及功用等。

3、家长与幼儿共同游戏

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熟悉本班环境并陪伴幼儿游戏。教师可介绍幼儿家长、幼儿相互认识,

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游戏。

4、了解幼儿个别情况

教师可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幼儿特点、成长环境、特别需要等情况,

并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般特点、亲子关系等等。

5、与幼儿亲近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主动与幼儿亲近,让每个幼儿感到被关注,使幼儿消除陌生感。

6、告别

教师逐个与幼儿及家长告别,并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再来。

建议

消除家长与幼儿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

本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热情、耐心。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4

目的:

1.了解塑料袋和纸袋埋在地下的不同结果。

2.懂得塑料制品会污染环境。

准备:

一个月前,带领幼儿在园内挖两个坑,分别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只纸袋埋在地下,并做上记号。

过程:

一、现场观看实验结果。

1.一个月前,我们一起把塑料袋和纸袋埋在了地下,你们猜它们现在会有什么变化?

2.教师带领幼儿根据记号找到掩埋处,挖出埋在地下的纸袋和塑料袋,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纸袋已有点腐烂,但塑料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

3.教师小结:在自然界中,虫类和其他微生物会使纸袋慢慢分解腐烂,而塑料袋却不容易分解腐烂,它会在土壤里“睡”上许多年,而且还会产生有害物质。

二、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塑料袋用得最多?(超市、菜场、水果店、快餐店、面包房等。)

2.带领幼儿到附近的.菜场、超市、水果店等处观察塑料袋频繁使用的情况。

3.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多处垃圾房观看塑料袋的丢弃情况。

三、回园谈话,初步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1.看到人们每天要用那么多塑料袋,你是怎么想的?

2.使用塑料袋有什么危害?(会影响环境、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等。)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统计当天家中使用的塑料袋数量,并向父母了解这些塑料袋是哪里来的,装过什么。

2.要求每个幼儿第二天带家里用过的塑料袋来园。

3.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意识地数一数家中一个星期或一个月要扔掉多少塑料袋或其他塑料容器。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认识蔬菜的基础上,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3、知道蔬菜有营养,培养幼儿爱吃蔬菜的习惯。

4、帮助幼儿改掉偏食、厌食以及不爱吃蔬菜的坏习惯。

教学准备:

1、菜场内各种蔬菜的视频,音乐磁带。

2、手工画好各种不同的蔬菜。

3、准备一个手工画的厨师叔叔。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缺乏童趣,能不能设计一个简短的游戏,突出主题,同时激发儿童参与热情。

一、放各种蔬菜的视频

将准备好的'蔬菜视频放给小朋友们看。

二、提问,重点讨论蔬菜的作用。

1、请小朋友们告诉我,你们刚才在视频当中看到了哪些蔬菜?请把名称告诉老师。

2、这么多蔬菜你最喜欢吃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吃呢?

3、妈妈平时是怎样做给你吃的?

4、我们为什么要吃蔬菜呢?

(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可以个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使小朋友长得高,长得壮。所以呢我们要多吃不同的蔬菜。)简单说说就行了,说多了他们还不是听不懂。就说蔬菜吃了会长高、长聪明、张漂亮之类的,简单的就行了。

三、区分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1、将准备好的完整的蔬菜图片给小朋友们看,问每一种蔬菜都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2、随便拿一种蔬菜的图片给小朋友们看,让小朋友们说说我们吃的是这种蔬菜的哪一部分?(如青菜吃的是茎叶,西红柿吃的是果实。)

3、小结:各种蔬菜吃的部位不同,有的吃根,有的吃茎叶,有的吃果实。

四、给蔬菜归类

1、将准备好的所有不同蔬菜的图片粘贴在黑板上,请小朋友们将其分别放在相应的位置。如西红柿放在食果实类蔬菜、青菜放在食茎叶类蔬菜、地瓜是食根类蔬菜。

2、小朋友和教师一起来检察,看看放得对不对。

五、操作活动

1、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厨房里的叔叔要给我们做中饭了,他需要西红柿、萝卜、白菜、青椒,现在他呀想请我们小朋友们把他归类放到厨房里面去,并且呀只让我们带能够食用的地方不能吃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办呢?"(图片是拼贴的,不能吃的地方可以直接将其撕掉。)

2、"小朋友们,其实除了刚才视频里面的蔬菜和图片上的蔬菜,在菜市场上还有各式各样的蔬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认识它们吗?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呢我们认识了很多不同的蔬菜,也知道了不同蔬菜的食用部分,蔬菜也能给我带来很多的好处,小男孩吃了会越长越高,小女孩吃了会越长越漂亮,所以呢我们一定不要挑食,多吃各式各样的蔬菜,这样我们就会更聪明对不对?"

总体感觉内容过多,一次活动能不能完成,大大的问号!!!!你先试试看,能不能一次讲完,如果不行的话你就选择其中几个内容来讲。你应该是在网上下载的撒,你还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的相似的活动方案是朗格做的了,呵呵!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6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

2.物质材料:木偶一个、模型电话(每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导入活动。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总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 ...”来电话了,

教师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铃... ....”来电话了。

教师引导说:“我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找几名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

幼儿是否能说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4)特殊场景:“铛,铛。”另一名大班教师敲门。

a.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师说:“我想请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吗?”征得幼儿同意。

c.教师走时,幼儿主动问好说:“老师再见。”

3.做客游戏: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并尝试仿遍儿歌。

2、敢于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

1、老师做示范用的画笔、大画纸。

2、供幼儿仿编用的图片若干。

3、幼儿用书第一册第四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孩子们,你们喜欢老师吗?为什么喜欢老师?你们知道老师都会些什么吗?

2、老师现场画画,请幼儿说老师画的是什么?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1)画出小熊、突出他的圆耳朵,小兔子突出她的短尾巴。

(2)老师画的好不好?本领大不大?请孩子们夸夸老师吧!

(3)老师把小朋友夸老师的话练成一个儿歌:“我的老师本领大,样样东西都会画。”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老师说儿歌,幼儿倾听,让幼儿熟悉儿歌的模式“画只小熊圆耳朵,画只小兔短尾巴。”

(2)你们猜一猜老师还会画什么?(幼儿说出它的特点,老师画出,让幼儿将它编成一句儿歌,然后集体说一遍儿歌,多说几个。)

(3)师幼共同将编出的儿歌朗读一遍。

4、出示图片(全是有特点的小动物图片)公鸡、小鸭。

(1)请幼儿观察他们的特征(从体形、声音、爱吃的食物)

(2)请幼儿按儿歌的句型说一种动物,老师迅速画出来,激发幼儿的创作积极性。

如:画只公鸡喔喔叫、画只小鸭嘎嘎嘎……

5、师幼共同朗诵儿歌对照老师画好的动物,师幼一起朗诵儿歌。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钱币教案,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是人民币,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用人民币来买,所以教会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很重要,这是幼儿们正式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5.1安全教育教案通用7篇

夏季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7篇

幼儿园5.1安全教育教案优质7篇

幼儿园5.1安全教育教案7篇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健康心理教育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暑假安全教育教案7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教案7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课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课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