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6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是为了彰显特定时代对于刻苦耐劳和奉献精神的赞扬,事迹材料是为了鲜明地体现特定时代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精神的倡导,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6篇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篇1

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奉献,退休后依然再辛苦的为了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的高原街社区,人们常常会见到一位头发花白、脸上挂满微笑的老人,人们都称呼她葛老师。初来社区办事的人都以为她是社区干部。其实不然,她就是热心社区工作的退休干部、高原街社区“创建文明城区形象大使”—葛慧英。

老党员的新作为

葛慧英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是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是电视设备制造和维修方面的专业人士,曾撰写过60多万字的专业论著。退休前,她在培训中心开办的学习班讲学授课,学生遍布全国各地。

2000年,葛慧英退休在家。但几十年工作的经历,让她难以适应闲下来的生活。一次偶然机会,她去社区办事,从此,她便和社区结下了难解的缘分。“社区组织的许多活动,她都积极参与。由于她对社区工作的热心加之她和蔼开朗的性格、渊博的知识,社区的同志们都非常喜欢她,他们都尊敬地称她为葛老师。”在见到葛慧英之前,高原街社区主任曹立新对记者说。

“退休回到家真的是心不甘,我觉得自己还不老,还能干好多事情呢,来到社区后,我发现自己能帮着做一些事情,况且我还是一名老党员,社区应该是我们这些老党员发挥余热的地方。”见到葛慧英时,她的爽朗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两年总会有刚刚毕业的学生来到社区工作,因为他们都刚刚离开学校不久,在处理一些社区事务上缺少经验和方法,常常被误解,难免在工作中会有一些情绪和思想上的波动,平时书记和主任都很忙,这个时候我就会主动地和这些年轻人聊天,给他们讲解社区工作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社区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去做。”葛慧英说时间一长,她便成为了高原街社区干部们的“知心姐姐”了。

在近两年的社区工作中,让葛慧英最难忘的是去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因为辖区人口多,普查员人数比较少,加之酷暑,我们还必须一户一户的上门调查摸底,我们很多工作人员都会吃闭门羹。”葛慧英说面对吃闭门羹的情况,她首先亮出的是自己党员的身份,加上自己是社区里的老住户,人缘不错,所以自己的入户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

葛慧英告诉记者,她参加社区活动,不图任何回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些事情做,在愉悦自己内心的同时,也能让别人感到快乐。

我的“低碳环保经”

在高原街社区,葛慧英称得上是“低碳环保第一人”。多年来,她通过自己的亲历亲为,念响了自己的“低碳环保”经。

葛慧英告诉记者,年轻时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无线电,后来之所以走上环保之路,完全是受到了在国家环境保护部工作的.丈夫的影响。退休以后,她经常帮爱人翻译整理资料,逐渐地对环保产生了兴趣并热爱上了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她和爱人一起利用积累多年的环保资料和经验,为中国科协科普知识竞赛题库编写题目,其中节约能源知识问答1000题,环境保护知识问答1000题,受到中国科协的好评。

今年3月,葛慧英在高原街社区自费举办“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一周的时间她都不厌其烦地向社区居民和各小区外来务工人宣讲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国外大城市垃圾分类概况、生活垃圾如何分类等等。她说,北京正在逐步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推广垃圾分类,倡导低碳生活,号召居民把垃圾分类作为己任,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工作、学习、生活的好环境。

葛慧英说她还是个爱花之人,在她家的几个阳台摆满了各种花卉和自己种植的能吃的蔬菜,今年春天,她利用废旧的塑料奶瓶繁殖了五十多盆各式各样的花卉送给了楼内的居民和原单位的同事。“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就是让大家看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效果,既节能又环保。”葛慧英说做这样的事情对大家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现在我们天天在说要节能、要低碳、要环保,可生活中大家的一些不好习惯还在继续,如果我们大家都身体力行地做低碳环保的践行者,那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啊。”葛慧英说这么多年来,她上街购物、买菜都自带布袋或竹篮不用超市的塑料袋。为了唤起大家不用塑料袋的意识,她还自费做了200个无纺布购物袋,免费发给社区和学校使用。近年来,她还围绕“低碳生活”这一主题,在社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使大家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节约能源方面从简单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加深刻的理性行为。她还身体力行,总结出一套“省水洗碗法”在社区宣传、推广。用这个方法洗碗,一日三餐,至少能够节约18升水,一年能节约6——7吨水。为了节约电能,她家的电器尽量用小功率的,室内照明全部改用12瓦以下的节能灯。在同样亮度下,使用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约用电80%。每天节约两度电,一年就能够节约720度电。

由于在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2008年葛慧英获得了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颁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家庭”奖杯。在2009年北京科技周的“主题活动优秀创意设计大赛”中,她的“省水洗碗法”设计方案荣获三等奖。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葛慧英告诉记者,退休后的社区生活有辛苦有快乐,从多年来的义务宣传环保低碳生活到大家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从一位退休在家的邻家大妈到社区“创建文明城区的形象大使”,再到大家公认的“社区之星”,多年下来虽然辛苦,但辛苦的值得。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篇2

57岁的祖合热古丽是阿依墩社区一名普通居民,2016年退休,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了26个春秋,一生为教书育人而感到光荣。退休后,祖合热古丽同志从学校课堂走进阿依墩社区,满腔热情地为居民服务,帮助社区干部组织了各类文体活动,无偿奉献的在社区文明夜校中为辖区居民授课,受到广大居民的尊敬和爱戴。

心甘情愿为社区奉献余热

2018年,退休闲在家的祖合热古丽在和社区干部交谈中了解到,社区要组织开展文明夜校,但是苦于没有老师,她就主动联系社区领导,想要发挥自己的余热,担任文明夜校的老师,从这以后,祖合热古丽就成为社区文明夜校的授课老师,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以国语教育为核心,以法制培训为重点,她积极积极备课,收集上课材料,坚持为居民讲好课。

说实话,祖合热古丽老比以前当老师的时候还要忙,每天每天白天准备教案,下午将授课内容拿到社区审核,晚上进行授课,有时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区领导的认可,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与配合。

让自己的每一天过的有意义

祖合热古丽除在阿依墩社区文明夜校任授课老师外,他还是阿依墩社区第一网格的联户长。在这三年里,祖合热古丽从未请过一天假,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常常帮助辖区居民协调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祖合热古丽老师对居民的热心、爱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尊重,2018年被阿依墩社区评为优秀联户长。

为了回报党和政府及居民的信任,祖合热古丽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私奉献回报党和人民,回报社会,今年56多岁的他,不求什么,只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微小力量奉献给社区居民们。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篇3

“现在统计上来的`各个社区的口罩、手套、消毒液这些还有多少?平均每天的使用量都是多少?”和前几日一样,大王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吕昀轩又在办公室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到凌晨,短暂休息后一上班又马上召集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成员一起盘点防疫物资的使用情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要保障好同志们的自身安全,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大家自然会少很多的顾虑,守护街域增添更多的底气。其次,管理好我们的物资务必要精细化,保证物尽其用、出入明晰、精准管理。”为保证一线“战士”全副武装,吕昀轩第一时间将筹集的防疫物资送到一线“战士”手中,同时建立物资消耗台账制度,安排专人精确统计防疫物资的出入,清晰梳理、动态管理各类防疫物资的分布、种类和数量等基础信息,统筹协调、科学调度、及时补充,确保物资充足。

林枫花园社区有一个楼门的居民需要紧急转移至集中隔离点,接到区防疫指挥部紧急转移指令后,他沉着应对,第一时间赶赴该社区,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精心细致地规划部署转送隔离人员相关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责任到人、衔接紧密。最终在短短9个小时内,井然有序地完成了隔离居民劝说、酒店联络、人员统筹、车辆协调、楼门封堵、环境消杀等一系列工作,该楼门住户全部安全转移,有力地遏制住疫情。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篇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__村社区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月28日(大年初四),正值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__村社区党员、正风肃纪监督员__放弃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主动向社区请缨要求参与社区防控工作。一大早就来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中。__一直关注新冠肺炎感染的最新动态,敏感地意识到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兑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__说。

__随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走访排查社区重点人,逐一在每个楼每个单元张贴《致居民一封信》,力争做到社区全覆盖无盲区,最大限度宣传防控工作,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对防控工作的重视。他不畏寒冷与病毒传播,坚守社区防控工作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担当。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心中有民的深切情怀。短短四个多小时,__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排查重点人和张贴宣传《致居民一封信》全部覆盖整个辖区__栋楼。真正实现了辖区“全覆盖、无盲区”。发挥了示范引领的积极作用。得到居民热情称赞。

众志成城,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大爱无疆,是职业品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__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他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篇5

王勇,男,汉族,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肢残3级,医学博士。先后荣获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创业创新新闻人物”、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赛最佳风采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助残新闻人物”特别提名等称号。他现任8家企业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残疾职工有50余名。2017年他主持研发的“博览医书”中医大数据平台,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他组织策划100余场助残活动,累计捐款500余万元,做120多场励志报告,受众数万人。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篇6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战斗、党员就是先锋”!

县委、县政府号令:全体党员下沉社区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走,到抗疫前线去!”县供销社党组成员阮xx闻令即动,第一时间到土井社区报到,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用责任和担当为战区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县供销社党组成员,参与疫情防控人员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筹备,县直单位居家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领取任务和民主街6个路口值守需要督办,部门需要协调,住户需要排查,防区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这就是阮xx的战斗!饿了有方便面,困了有帐篷,一天一天,风雨无阻。

“阮主任,这多路口要守,人员不够怎么办?”“同志,请问你们谁负责?我们不能出门生活物资怎么办?”“我家老人的药用完了怎么办?”“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么办?”......作为土井社区重点封闭管理的小区,三星家园是一个开放式小区,四通八达,进出口多,人员复杂,防控难度大。阮xx接到任务后,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制定防控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将“抗疫党员突击队”的红旗插在小区内。鲜红的旗帜映入居民的眼帘,“快看,那不是供销社的阮主任吗?”“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有几个认识阮xx的居民在自家阳台上高兴的喊道。恐慌之际,焦急的人们找到了组织,看到了希望,平复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个出口,禁止人员进出”“党员负责消毒、排查,消毒要道边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户一人”“志愿者负责宣传、劝阻、代购,做好排查台账”“干部负责住户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园微信群,发布信息、倾听民声,心理疏导、代购物资”......针对防控措施和应急救助,阮xx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们要理解支持,积极配合”“我们不出去,呆在家里不添乱”,小区居民看在眼里,明在心里。

“柔性服务、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该小区共排查登记350户1048名人,全部落实一日两查,一户多包,没有发生一起传染,没有发生一起投诉,民主街6个卡口也没有发生一起纠纷。

战“疫”还在进行,“疫情不销,战斗不止”!风风火火、急急忙忙的阮xx率领着一群逆行者们依坚守在抗“疫”的前沿阵地,他们把岗位当战场,视居民为亲人,用党性守护堡垒,用爱心温暖民心,发扬供销人的“扁担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

社区防疫工作人员的事迹5篇

社区工作的优秀事迹8篇

社区工作者防疫事迹6篇

优秀社区工作者事迹6篇

2023社区对照材料6篇

社区工作人员事迹6篇

社区工作者抗疫事迹6篇

社区工作者防疫工作先进事迹6篇

2023社区工作者防疫工作事迹6篇

社区工作人员抗疫事迹6篇

社区工作者的事迹材料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