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是从平凡的岗位工作中发现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在每天的生活里,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不陌生,大家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抗击疫情白衣天使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抗击疫情白衣天使事迹篇1
医务伉俪率先垂范冲锋在前
石湾镇卫生院是该县发热门诊重点医院之一,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医务人员众志成城。在这里,有一对医务伉俪携手共战疫情,他们是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副院长梁沃枢和护理部主任邹翠花。
石湾镇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分散在全镇各村(居)。为做好重点人员的管理,梁沃枢坚定地站了出来,勇敢地承担起这项任务。随即,他组建了一支以他为队长、由公共卫生科全科15人和前来支援的6人共21人的专门队伍,分别调配在16个应急小分队。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民警的配合下,他们开展艰难的排查、归类、监测工作。
电话响不停、沟通接连不断、工作马不停蹄……这些是梁沃枢抗疫以来最真实的工作写照。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梁沃枢的妻子邹翠花率先垂范。1月23日下午,该院内科收治了一名从湖北过来的80多岁老太太,该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邹翠花立即召开护士长会议,进行专题讨论工作。考虑到内科护理团队年龄偏小,邹翠花和各科护士长、内科主管护师陈明蔚主动请缨参与这名患者的护理、诊疗工作。就这样,一支专业、有战斗力的护理支援队伍就组建起来了。她们轮流值班,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穿梭在病房之中。除了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她们还兼顾日常清洁消毒、饮食照料、心理辅导等工作。经过抗感染、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病人日益好转,最终排除感染新冠肺炎,于1月29日出院。
1月31日,石湾镇卫生院被定为新冠肺炎病毒标本采集单位,当晚需要马上选派人员到县里参加新冠肺炎标本采集工作培训,邹翠花随即挑选3名骨干护士一起参加培训。2月1日,邹翠花带领采样团队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隔离观察人员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从2月1日以来,她们已经为1600多名重点人员采集了样本。
2023抗击疫情白衣天使事迹篇2
“我是卫生监督员,是人民的健康卫士。我郑重宣誓: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中共预备党员、医疗市场监督科负责人__用初心和行动践行着自己入职时的铮铮誓言。
自2019年底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__同志始终关注疫情的进展,每天上网收集各类疫情防控资料,同时带领科室人员深入县(市、区)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等制度建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并跟踪问题整改落实。
2020年1月22日,福建省确诊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役打响后,她多次前往县(市、区)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指导,“我们的医疗机构是否做好病人救治准备,发热门诊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落实怎么样,医护人员是否有好好的保护自己” ……,实地检查后,一条条要求的提出和一项项整改建议,都是她付诸全市疫情防控的辛勤汗水和努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她即为奔赴各县市一线的同事们准备了厚厚的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学习资料。正月初二起,她主动要求跟随市大督查组在建阳区开展疫情防控督查。她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三天的时间,从医院到社区居委会、从城市到农村……走访25家单位,发现46个问题,并持续督促跟踪问题整改落实。
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都是日出而作,伴月而归。当家中幼小的女儿对她说“妈妈,你已经上很多天班了,为什么都不能回来陪我?”,她也只能隔着手机哄她几句,“我出门时,你还未醒,我回家时,你已入睡”。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正因为心怀信念,她始终默默地坚守着那一份责任,那一份承诺。
2023抗击疫情白衣天使事迹篇3
在抗击疫情一线,白衣战士奋勇向前,为生命而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基层的农村社区,基层干部也挺身而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
为生命的重生而坚守
这里是湖北黄冈最大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为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对口支援的山东医疗队在这里建设了第一个icu病房。几天前,一位52岁新冠肺炎患者插着呼吸机被转诊到这里,已经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状态,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呼吸机能得到很大提升,经评估,已经可以自主呼吸,icu病房的负责人任宏生为他拔掉了呼吸机。
这个声音是任宏生医护团队这些天听到的最鼓舞人心的声音。大年初一,山东首支医疗队离开家乡来到湖北黄冈,半个多月的时间,重症组60名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在这间icu病房里,目前已有36名重症患者转为轻症,25名患者治愈出院。
守土有责 一位村干部的“战疫”日记
白衣战士为抢救生命日夜坚守,基层干部为守护百姓健康也同样冲锋在前。袁少敏,孝感市陡岗镇袁湖村党支部书记。袁湖村全村有1100多人。因为距离孝感市区不过几公里,人员流动性强,春节期间,从武汉返乡的人员多,一开始,村民们对疫情危害认识不足,人情又大过天,为让大家不拜年、不串门,老袁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
在老袁和村干部们的努力下,袁湖村从春节到现在,全村基本做到了不拜年、不祭拜、不串门、不聚餐,取消了7场婚礼寿宴。宅在家里,微信就成了大伙儿交流的通道,老袁又成了7个群的群主,考虑到很多村民不常看微信群,爱刷朋友圈,从1月22日到现在,袁少敏每天一篇日记,把22条防疫知识、措施发在朋友圈里。
老袁日记:今天村民的情绪逐步稳定趋于平静,都有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必须大家团结一心,一齐共同应对。党员这个时候应该个个走在第一线!
现在,袁湖村很多村民自发加入志愿服务队,在村口执勤把关。村里组织起50多人的信息员、卫生监督员、志愿者负责垃圾转运、环境消杀等防疫工作。马上就要进入春耕期了,怎么样尽快恢复生产,不耽误一年的收成,也是老袁当下要操心的事。当了26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又是一名退伍老兵,老袁说,他有责任有信心带领群众,一起打赢这场战役。
2023抗击疫情白衣天使事迹篇4
红,是中国年的喜庆,白,是白色死神的镰刀;红白间,是你们带着对热烈气氛的渴望,却义无反顾与死神博弈在前方。红,是鲜血,白,是泪水与汗水;红白间,是你们的血与泪与时间的竞争!铮铮热血在白色病魔中风雨无阻地燃烧!
你们是逆行者——耄耋之年的“非典功臣“,钟南山院士,重新穿上自己的白色战袍,回到抗疫一线。除夕夜里,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护人员们,舍小家,顾大局,义无反顾,主动远离了舒适圈,安全带,赴抗疫前线与死神搏击,逆行武汉。解放军战士也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亲赴抗疫前线,指导八天建造“火神山医院“。
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被口罩勒到深痕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被防护服包裹束缚着的笨重身躯……一切的痕迹,是你们逆行与病魔抗争的最美样子。
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守夜人”——赵亚东,手冻得通红,不时跺脚驱寒,但他毫无怨言驻站参与夜间值守,实现了全天候不断岗,“我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更应该往前冲,这是我的责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你们逆行,为同胞挡住病魔的侵袭,向你们致敬!
你们是坚守者——武汉封城,当地的居民坚守他们的家园,不让病毒外传,始终坚守着病毒传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背后为你默默坚守, 医护工作者星夜兼程,白衣战袍,投身无声战场;建设者昼夜施工,血肉之躯,展示中国力量;还有无数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们逆风而行,坚守岗位。这就是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与力量!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向最强坚守者致敬!
2023抗击疫情白衣天使事迹篇5
“最美老师”,她的学生这样说。“美丽小花”,她的同事这样说。她叫冀红,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工作已有8年。
“不用”是冀红的口头语,“寡言”是同事对她的印象。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闻令而动,立即组派医疗队驰援武汉,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冀红很早就给护士长王静发来信息,依旧寡言,信息中只有“报名”两个字。通知出发的当晚,是冀红的夜班。考虑到她次日便要启程,护士长想找备班同事替冀红值班,以便让她好好休息,冀红说“不用”。同事们想帮她去购置些生活用品,冀红说“不用”。护士长怕她太累,让她有困难和领导讲,别扛着,冀红说“不用”。大家想帮她去照顾家人,想帮她做这做那,但她只会弱弱地摆摆手,轻声说:“不用。”
“冀红很能干,是我们临床的护理组长,也是我们的业务骨干力量。”王静说,她的性格内向、低调,虽说外表看起来有点冷,但是心却很细腻。由于担心瘦小的冀红在武汉孤单,又怕她什么事情都自己咬牙坚持,王静特意把科里的老中青护士代表拉进“智囊团”,想让大家得空多关心她。谁知人家一到,就默默写好了入党申请书,“惊”得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冀红的入党申请书中写着: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与期望。这次疫情来临时,我没有恐惧,没有退缩,有的是焦急的心,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抗疫第一线。看到越来越多的病人求助,看到越来越疲惫的一线医务人员,看到我的同行们生病倒下,我泪流满面,作为一名护士,我内心深处有着重重的使命感。
在得知自己能随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的消息后,冀红开心得无以言表。然而,她没敢第一时间通知父母,因为怕他们担心。但是,当到了武汉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却说“去吧,女儿,国家有难需要你,这是你的责任,爸妈支持你”。同科的同事更是送出了各种祝福,希望冀红这个小身板儿大能量的“美丽小花”能够百毒不侵,早日凯旋。同事们说:愿你平安归来。这一次,不许说“不用”。
2023抗击疫情白衣天使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