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爱国事迹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态度端正,为了确保写出的事迹能给更多人带来影响,我们需要在写作的时候保持客观理性,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天祥爱国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天祥爱国事迹7篇

文天祥爱国事迹篇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题记

青春,在你眼中毫不迷茫,生命,在你心中微不足道。你深陷暗流涌动的深潭,用鲜红的血唱向正义的歌。你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用行为阐明生死之义,唤醒社会良知。

你,曾经是盛极一时的神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因为你饱满诗书,在皇帝面前毫不胆怯,挥笔泼墨,洋洋洒洒,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写了一万多字,没有打草稿,一气呵成,皇上亲自选拔你为第一名,给予高官,你的前途,一度光明。

可好景不长,元朝对其虎视眈眈,当元敌大举压进,社会时局晃荡之时,在皇帝退缩,群臣畏缩之时,黑暗大地出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因为你站了出来,毅然担下了这救国救民的千金担。

你是一个文臣,这是你第一次披上盔甲,觉得这双金有些沉重,可能是这衣服太重了吧,你想,但这千斤重担却不能小看啊。

尽管你竭尽全力解救大宋,可大宋毕竟已是强弩之末,纵有千锤百炼,也无力回天了。

你被押送至忽必烈面前,忽必烈用尽好话却得到你的一腔愤怒和倔强——“我是大宋子民,宁死不屈!”对你没有办法,元王恼羞成怒,将你下令斩首,在刑场上,你匍匐在地,朝南大拜八拜,那里,有你为之奋斗的国家、朝廷、妻妾、儿女。可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吧?不!心底有个声音,虽微小,却有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随着你做古的那一刻,你就成功了,你的名字千古流芳!

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地板上,倒影出一个挺拔的身影。是你,文天祥,你在我心中,是永远的英雄。

文天祥爱国事迹篇2

邹讽自姻毙命,刘子俊自称是文天祥,希望文天祥能得机会逃走,不巧和文天祥相遇,二人各争真伪。元兵最后得知刘子俊是冒名顶替,便把他杀死,把文天祥押往潮阳去见张弘范。文天祥见了张弘范,昂然不拜,张弘范释其缚,以客礼待之。文天祥请求一死,张弘范不许,把他禁锢舟中。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兵乘舟追宋帝赵最于压山(今广东新会南),与张世杰率领的宋兵展开激战。张世杰有外甥在元军中,张弘范三次派他招降张世杰,张世杰不理,张弘范又命文天祥写信招降,文天祥说:“我不能捍卫父母,却教人叛父母,可以吗?”张弘范仍固执地要求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便写了一首诗《过零丁洋》给他,其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句子,张弘范一笑置之。

二月间,压山失守,张世杰堕水溺死,陆秀夫抱着赵禺蹈海,宋朝的残余势力也已荡然不存。张弘范大摆宴席庆功,对文天祥说:“你国己亡,垂相忠孝已经尽了,能倾心事我朝,当不失为宰相。”文天祥法然出涕说:“国亡不能救,当臣子的死有余罪,岂能为逃性命而作贰臣!”张弘范知他是条铮铮汉子,也不难为他,派人把他押送燕京(北京市)。途经吉州(江西吉水)时,文天祥愤而绝食,八天不死,又重新进食。

十月间,文天祥被押至燕京,被安排在释馆,坐以待旦。蒙古人见他不肯屈服,把他移往兵马司,派兵看守。元丞相李罗在枢密院召见他,文天祥长揖不跪。蒙古人强迫他跪,他说:“南方人的礼节是作揖,北方人的礼节是下跪,我是南方人,行南方的礼节,为何要跪?”

李罗命左右拉他下跪,有的按头,有的按背。文天祥不屈,昂首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灭亡诛戮,哪代没有?天祥只因忠于宋室,才有今日,愿求早死。”学罗说:“你说有兴有废,请问从盘古至今,有几帝几王?”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天不是参加博学宏词科、神童科考试,哪有工夫细谈?"

李罗说:“你不肯说兴废事,请问自古以来有把土地、宗庙给人而自己逃走的吗?”文天祥说:“把国家拱手送人,是卖国之臣。卖国者因有利可图,必然不去,去者定非卖国之人。我前辞宰相不受,奉使出使你朝,遭到拘押。不久有贼臣献国投降,国亡当死,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度宗有两个儿子在浙东,我有老母在广东。”

李罗说:“放弃德佑皇帝的嗣君而立赵是、赵二王,这算忠吗?"文天祥说:“当此之时,社樱为重,君为轻,我别立新君,是为宗庙、社樱着想。好比历跟随晋怀帝司马炽、晋憨帝司马邺向北去的不是忠臣,跟随晋元帝司马睿到南方去的才是忠臣。跟随徽宗、钦宗到北方者不是忠臣,跟随高宗南迁者才是忠臣。”李罗语塞。

停了片刻又说:“晋元帝、宋高宗都有所受命,算得名正言顺,而二王之立没有名分,应是篡位。”文天祥降,国亡当死,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度宗有两个儿子在浙东,我有老母在广东。”字罗说:“放弃德佑皇帝的嗣君而立赵是、赵二王,这算忠吗?"文天祥说:“当此之时,社樱为重,君为轻,我别立新君,是为宗庙、社稷着想。好比历跟随晋怀帝司马炽、晋憨帝司马邺向北去的不是忠臣,跟随晋元帝司马睿到南方去的才是忠臣。跟随徽宗、钦宗到北方者不是忠臣,跟随高宗南迁者才是忠臣。”李罗语塞。

停了片刻又说:“晋元帝、宋高宗都有所受命,算得名正言顺,而二王之立没有名分,应是篡位。”文天祥反驳道:“景炎帝赵呈是度宗长子,德拓帝赵氟亲兄,不能说不正。他登极于德佑帝去位之后,不能说是篡。陈垂相宜中奉太皇太后之命拥立二王,不能说是无所受命。”李罗等无话可说,仍说二王没有天授之命。

文天祥说:“皇天赞成,众望所归,虽无传授之命,推戴拥立,有何不可?”学罗大怒道:“你拥立二王,建立了什么功劳?”文天祥道:“立君以存宗庙社翟,君存一日我尽一日臣子之责,要什么功劳!”学罗不屑他说:“既知立二王建不了什么功劳,为何还要拥立?”文天祥道:“父母有病,虽明知不能治愈,也没有不下药之理,那是尽人子之心,不能治愈,那是天命!天样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说!”李罗欲杀死天祥,元世祖忽必烈没有同意。

时间一晃就是三年,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多次派人劝说,文天祥仍不为所动。这年年底,中山(河北定县)有人自称宋朝天子,拥众千人,声言劫取文丛相。京城也有个名叫薛保住的人上匿名书说:“定于某日烧蓑城苇,率两翼兵为乱,垂相不必优虑。”元世祖恐有,撤掉蓑城苇,把宋朝宗室迁往上都(内蒙正蓝旗)。

又把文天祥召来说:“把你事宋的忠心用来事我,当封你为垂相。”文天祥说:“天祥为宋朝宰相,岂能事二姓?愿赐之一死!”元世祖不忍,没有答应。他身边的人再三摔掇,元世祖便下诏杀文天祥于柴市,但过了一会儿又后悔了,派人制止,已来不及了。

来揭秘吧据悉文天祥被押至柴市,观者万人。临刑前,文天祥态度从容,问市人哪个方向是南面,有人指出后,他向南再拜说:“我的事办完了。”引颈受戮,颜色不变,享年四十七岁。他的衣带中有一篇赞(文体的一种,多用韵文写成),上面写道:“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就义这天,大风扬尘,天空阴霆。元世祖在宫中叹息说:“好男子,不为我用,杀掉太可惜了。”文天祥之妻欧阳氏说:“我丈夫不负国家,我岂能负丈夫!”遂自刎而死。文天祥的两个儿子也自杀身亡。文天祥不愧为民族英雄,他的高风亮节,至今仍激励着人们。

文天祥爱国事迹篇3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

“我们不想灭掉宋国!”

“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拼!”

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

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

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了几年,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这样,我死了以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样?”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斩钉截铁地说:“我别无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

刑场上,文天祥面色从容。他对监斩官说:“我的祖国在南方,我要面对南方而死!”说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几拜,仰天长叹道,“我事已毕,心无悔矣!”

文天祥爱国事迹篇4

我是一个中学生,跟您一样也是一名深爱着自彼祖国的中国人,我之所以会如斯酷爱自己的祖国都是因为您。我从小就听到过您说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口照汗青”,最始我不清楚这句话的含意,只是把它该做是耳旁风。但是一次偶尔的机遇,我知路了那句话的含义:从现代在当初,谁生下来之后都会死,没有活着不死的;我知说我也会死,但是我就算是死,也要为国家作贡献,将自人的名字载进史册。从我知讲那句话的露义以后,我即非常倾慕您,我也想像您一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国家作贡献。

由于我很钦佩您,所以尔就开端翻阅书籍查望有对于您的资料,末于有一地,我查到了您的材料,您果然不是个别己:您曾经甜读诗书考弃了状元,干功多少年的处所民。您作官,完整不是替了本人,您仕进时费吃俭用,不外奢靡的生涯,在元朝大军迫近临安时,您绝不迟疑地变售了所有野户,立即组织义军3万多我,伏卒辅助天子抵御元朝雄师。在南宋消亡当前您也没废弃,依然联系江东、福修、广东等地域的抗元力气,持续保持奋斗,但在1278年您在广东海峰兵败被俘了。您固然被俘了 ,然而您高尚的气节并不转变你在被押解北上的途中写下了“人生从古谁无逝世留与赤忱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示了您二心报邦、杀身成仁的崇高的气节。您在元朝首都大都被软禁的三年面,写下《正气歌》一诗。就算元世祖亲身去劝落,您也仍旧坚持着崇高的气节,涓滴皆未曾摇动,最后您从容捐躯。

以前我总想长命百岁总以为活得越久越恶,但是您改变了我的见解,您的人生只有短欠的47年。47年,对一个一般的人来说,太少太多,基本做不了什么是事件,确定会懊悔毕生。但我晓得您无德无悔,果为在这47年里,您活出了大家性命的价值,为国度息出了莫大的奉献,让历史记住了您。取这些到了100多岁而没有做没什么贡献、无所作为的人比讫来,您的人生更美妙。您的精力,您的人格永记史册,万世景仰!

文爷爷,您是我人生旅程的模范,我必定要尽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您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文天祥爱国事迹篇5

一首《过零丁洋》,让后世人认识了宋末爱国大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文天祥心中坚持的大义,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的一生有许多事情比生死更为重要。

这位在南宋末年,风雨飘摇之时坚持大义,领兵抗元,被俘虏后宁死不降之人,无愧为一个大丈夫。根据史书记载,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放在现在也是一个美男子。据说他在自己幼年之时,就已经将“忠”刻在了心中。他崇尚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忠义之人,曾经说出过“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之语。从小就怀有这样的心思,也难怪他能在时局那般困苦之时,仍然能舍生忘死,坚持自己的大义。

他自幼读书勤勉,顺利的考取贡士、进士,乃至于成为状元。虽然科举之路顺遂,但并不代表他的官路也畅通。文天祥在仕途上,可谓是跌宕起伏。他考取状元不久,还没有正式上任为官,自己的父亲便去世了,于是他只好回家守丧。

等他守丧完毕,入朝为宁海军节度判官,却又因为自己的政见不被认同而自请免职回乡。后来逐渐升官至刑部侍郎,又因为在一次上书弹劾董宋臣,因此被外放为瑞州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

官海几经沉浮,咸淳九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受到江万里赏识,认为文天祥有担任宰相的资格。后来文天祥的确官至宰相,证明江万里并没有看错。

文天祥青史留名不在于在朝为官,而在于对于元军的坚持抗争之上。南宋末年,国家积弊,元朝对江南大片土地虎视眈眈。德祐元年,元军分三路进攻,京师告急,文天祥响应国家号召,散尽家财,召集义军,勤王抗元。虽然此战大败,被元军杀到只剩6人,但仍然能看出文天祥的忠义。

后来南宋朝廷任其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争论。可悲的是这边文天祥在于伯颜据理以争,却因为南宋朝廷的背后一击,抽走了守在文天祥身后的大军,而使得文天祥被伯颜关押。

后来文天祥被江湖义士救出,此后仍然拥戴南宋小皇帝,与陆文秀等人坚决抗元。敌强我弱,文天祥最后还是被元军俘虏。当初元军对文天祥很是重视,只要他答应降元,高官厚禄,家人团聚都可以实现。然而他却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小义,而选择了民族大义,慷慨赴死,被斩于菜市口。

文天祥爱国事迹篇6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浮休道人,生于公元1236年,去世于公元1283年,是南宋末年著名文人、爱国大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状元及第,此后在仕途上几经沉浮,最终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别的不说,光说他能高中状元,便可以知道他的确是一个有实才之人。他一生沉沦,写下无数诗句,留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这样写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虽然古代圣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而古时之人将圣人之言看作真言,但是能真正做到舍生取义之人,并不是很多。本文的主人公文天祥,可以算作此列。

文天祥《过零丁洋》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确是青史留名,被后世之人敬仰,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忠义之人的典范。他青史留名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于国家有益之事,亦或者获得了多少的成就,他之所以能留名青史便在于他舍小义而取大义,不在乎生死,而坚持了自己的心中大义。

文天祥一直都坚持抗元,这一点在南宋还没有投降元朝之时就已经存在。当时元军南下,进攻京师,长江上游告急,朝廷诏令天下勤王。这之前的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本来是一个身家富有,生活富足的公子哥儿,但是在听到国家危急之时,他痛心的贬谪自己,并且将自己的全部身家用来捐资募军,上京勤王。当时文天祥的大半友人都劝他不要去,毕竟时局危急,打仗是一个会丧命的活计。但是文天祥却坚持领兵抗元,表现了自己的民族大义。

后来南宋投降,文天祥被伯颜关押,在被义士救出之后,文天祥仍然坚持抗元。他率领天下义军,在江南苦战,拥戴小皇帝,坚持抗元斗争。后来文天祥被元军所俘,元朝以高官厚禄相诱,希望他能投降元军。除此之外,元军还打上了亲情牌。当时文天祥的妻子与女儿也被元军所俘,在宫里做宫女。

他的女儿给他写了一封信,文天祥知道只要自己投降,就能一家团聚,而自己的亲人也不用再受到虐待。但是他放弃了家族小义,而选择了民族大义,他给自己的女儿回信道:“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此事过后,文天祥从容赴死,被押解到柴市口斩首。他的夫人为其收敛尸首,在其衣带中发现了他留有的话语,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样一个将民族大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的人,无愧无古代君子典范。

不过文末小编要插一句,虽然文天祥坚持领兵抗元,是历史著名的民族英雄。但是他文官出生,并不熟悉军事,也并不擅长于打仗。所以在与元军对抗之时,一直都是败多胜少,而那少数的胜利还多是没有遇见元军主力的情况下。所以我们佩服文天祥的气节,但是也要看到他的不足之处。

文天祥爱国事迹篇7

从古到今,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有多少英雄,为国捐躯,又有多少舍生取义、以死殉国的人们拥有这样的决心。在那些人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历任签书宁海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知嶂州等职,有【文山先生集】传世。

宋恭帝德佑元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宋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奋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后来,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散的途中遭到元将张洪范的攻击,兵败被俘。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洪范押往稣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洪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洪范。张洪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也不禁受到感动,不再强迫文天祥了。后来元世祖将文天祥处死。

文天祥不仅大气凛然,光照千古;在文学上,他也开辟了一代诗风。他那振聋溃耳的诗句,石破天惊的词章,一扫南宋一些懦弱文人无病呻吟的颓废。

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胸怀崇高信念,不为暴力所屈,不为名利所诱,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高尚的民族气节,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值得让我们向他学习。

文天祥爱国事迹7篇相关文章:

退伍居军人优秀事迹7篇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精选7篇

最美教师事迹作文7篇

优秀品质类的事迹7篇

优秀学生获奖事迹材料7篇

青协主要事迹通用7篇

奋进青年事迹7篇

钱海军时代楷模事迹7篇

优秀英雄事迹作文推荐7篇

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心得7篇

文天祥爱国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