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材料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事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篇1
1、大爱铸忠诚,宣讲进课堂————退伍军人杨荣华义务宣讲抗震救灾体会
09轨道驾驶2班学生杨荣华2007年考入我校后不久便应征入伍。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悲痛万分。杨荣华出于一名军人本能的反应毫不犹豫响应部队号召,报名前往汶川抗震救灾。在灾区,杨荣华遭遇到平生从未遇到过的余震、尸臭、饥饿、缺水等考验,困难并没有吓倒他,最终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0年年初,杨荣华重新回到校园。他及时总结参加抗震救灾体会,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德育践行课上进行义务宣讲,得到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2、小蓝莓点缀世博,蓝精灵增添亮色————我校高职学生自愿报名担任世博会城市志愿者
在每个世博会城市站点,都闪耀着一抹蓝蓝的亮色,站点更加清新。这抹蓝色,来自于身着制服的志愿者,他们被称为“蓝精灵”、“蓝莓”。我校王兆京、徐翔、宗瑜敏、谢日源、刘响亮、尹超、张诚杰、苏宋华等8名高职学生,不仅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志愿者任务,还主动报名参加世博会城市站点志愿者服务,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而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有的在崇明森林公园、有的在徐家汇、有的在陆家嘴,在那小小七彩亭里,演绎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3、为世博做贡献,为团旗添光彩————爱岗敬业的志愿者王志超同学英勇拦阻携带危险品的乘客
我校高职青年志愿者——08轨道驾驶班王志超同学积极参与世博交通安全志愿者服务,扎实奉献在世博专线岗位上。2010年4月25日16时许,正在卢浦大桥世博29路执勤的王志超发现一名乘客携带了危险品,第一时间与民警取得联系,协调现场民警劝阻了该名乘客的上车,并及时汇报组织,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巴士六汽三分公司的通报表扬。受到表彰的王志超则表示,这完全是自己应该做的,作为志愿者并不是在站点摆摆样子,而是要真正履行志愿者的承诺。
4、手拉手,添份爱————06车辆1班积极组织为王洁翔同学献爱心
王洁翔同学母亲三年前生癌症去世,父亲下岗且患有严重贫血和脑萎缩症。为了供王洁翔上学,他父亲不肯吃营养品,也不肯用好的药。班主任殷美容老师在班会课上讲了王洁翔同学的情况,同学们你100,我50的,连享受低保的同学也积极参与捐款。兄弟班级的同学得知后,也通过短信、qq群、博客等发布了信息。季强校长、曹鸣浩、黄维军、胥国文等老师也加入了爱心捐款的队伍。众人拾柴火焰高,当王洁翔同学的父亲躺在床上接受七千多元的爱心捐款时,激动万分,连声道谢。王洁翔同学则说: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给了我力量,我要努力学习,用我的勤奋来报答大家。
5、无偿献血,无上光荣————07轨道供电1、2班六名成都学生将热血与爱心留在了上海
2009年12月,我校07轨道供电1班、2班的黄强、钟薇、王惠、杨心洁、李闯、胡明龙六位同学来到学校附近的采血点,参加了无偿献血。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同在蓝天下,共享生命的感动。他们是我校与成都当地联合办学班的学生,2009年9月才从成都来到上海。献血的同学说:“既然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公民,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可以挽救濒临死亡的生命;既然我符合献血的条件,身边又有着那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群体,那我为什么不做出一点实际行动呢?”他们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守护了他人的生命。
6、关心同学,你我有责————10b3班毛佳颖、汪洋热心帮助班级骨折同学
10b3班徐卫芳不慎骨折,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班级同学非常关心徐卫芳,尤其是毛佳颖、汪洋两名同学更是对她照顾有加。毛佳颖负责帮她买饭、喂她吃饭、陪她上洗手间、上课帮她记笔记,辅导她拉下的课程;汪洋同学家离徐卫芳家不远,他每天提早起床,担当起搀扶徐卫芳同学上学和放学的重任,免得发生不必要的危险。两名同学牺牲了许多自己的时间,但都认为帮助他人尤其是班级的同学,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另一种快乐。
7、同窗情,永难忘———07设备班师生帮助蒋嘉蔚父母度过难关
2009年10月15日晚21时05分,07设备班蒋嘉蔚同学因哮喘重度发作离世,年仅17岁。噩耗传来,全校师生无不为之震惊,无不万分悲痛!07设备班师生以多种途径和方式慰问蒋嘉蔚同学的家人。在其追悼仪式上,60多位同学自发前往,都要送同窗好友最后一程,感人肺腑的`场面,让大家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仪式现场,师生们纷纷捐款。学校的妥善安排、师生们的情真意切深深地感动了丧子之痛的蒋嘉蔚父母,在半年的后蒋嘉蔚所在班级18岁成人仪式活动上,应邀出席活动的蒋嘉蔚父母还特地送来了两面锦旗,感谢学校和师生的真心关怀,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
8、辛勤的“胡萝卜”,光荣的志愿者————学校416名学生积极参与世博交通安全志愿者工作
世博期间,我校中高职416名学生分别在巴士公交下属的12个分公司29条涉博公交线、2个枢纽站和1条观光线开展世博交通安全志愿服务。志愿者学生不负众望,不仅为世博交通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己也在服务世博的过程中得以成长。志愿者们拾金不昧、踏实工作,得到了巴士公交集团、市交通港口局和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正如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洪任初所评价的那样:学校师生的参与和努力,为巴士公交公司完成世博任务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同学们的辛勤劳动,为保证巴士公交的安全运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9、舍小家,为大家————世博志愿者带班老师荣获“上海职工世博文明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称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常是自掏腰包给志愿者买水、买干点,为了不让学生口渴挨饿;他们为了让学生劳动节、国庆节仍安心工作在岗位上,放弃长假休息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看望志愿者。他们就是学校世博交通安全志愿者的带班老师。他们经常是一大早到世博线路终点站和志愿者们一起迎接入园游客;晚上离园高峰到来时,他们又和志愿者学生一起维持秩序,忙碌一天到家时,已是深夜。加班加点几乎是他们7个月来每天的家常便饭。所有参与带班的老师,在工作和家庭两方面,往往都倾注了太多在前者上,这是一种责任感,是对学生的关心和对世博的奉献。
10、奉献一小时,倡导文明行————学校党员群众积极参加交通志愿者活动
为迎接世博盛会的召开,我校党员群众积极响应“3·5”行动,自2009年4月起,每月25日以全市交通行业“公共秩序日”百、千、万文明大行动为号召,连续开展“奉献1小时——交通志愿者活动”。在上班乘车高峰时段进行“文明乘车”、“文明让座”宣传倡导,协助站点管理人员维持乘车秩序,劝导乘客文明乘车,积极营造文明有序的乘车氛围。无论是迎接世博,还是参与办博,全校党员群众都积极参与,两年来累计有200多人次参加了交通志愿者服务,职工参与面超过80%,第五党支部还被评为世博地铁志愿服务十佳团队。如今,世博会已经圆满闭幕,但该项行动仍在延续。
11、奉献大世博,甘当“老白菜”————曹鸣浩、范振鹏出色完成世博会园区志愿者重任
2010年,发生在上海最难忘的一件事莫过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6月19日至8月1日期间,我校两名青年教师曹鸣浩、范振鹏积极加入园区志愿者队伍,节假日期间在世博园亚洲片区国展路高科西路路口,负责世博越江线高科西路站点上下客秩序维护和问询服务。因为两人都已三十岁上下,他们就被戏称为“老白菜”。虽然已经在学校忙碌了一周,周末他们毅然精力充沛地投入志愿者工作。对两棵“老白菜”来说,酷暑、曝晒、暴雨带来的困扰似乎已经成了小case,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为游客指路,热情耐心地维持上下车秩序,不厌其烦地回答与世博有关无关的各种问题,他们奉献的永远是:温馨的提醒、热心的微笑和青春的活力。
12、奉献热心,收获快乐————王勤积极参与局世博接待工作
伟大的中华民族举全国之力,兑现了“给中国一个机会,世界一个精彩”的郑重承诺。我校王勤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出色完成局世博接待任务,为学校、为交通港口局,为上海争得了荣誉。自2010年4月起,王勤同志经学校推荐加入到我局对口接待黑龙江世博来客的接待团队中。她用心捉摸接待方法,仔细研究服务技巧,经常是天还没亮就一个人在机场候机,过了零点才到家休息。王勤同志服务大局、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受到了黑龙江世博代表团和市交通港口局的一致好评,荣获“世博交通运输保障接待服务先进个人”。
13、将心比心,拾金不昧————08电气2班慕婷婷、俞桑、李辉清拾金不昧
2010年12月3日清晨,08电气2班慕婷婷同学在上学路上钱包被窃,同班同学俞桑和李辉清立即一同原路返回帮助寻找。在居民小区门口的花坛里果然找到了自己现金已被拿但证件都还在的钱包,同时居然还找到另一个被窃钱包,钱包夹层里有700多元现金。三名同学以为是自己学校同学被窃的,于是毫不犹豫就交给了学校的老师。学校老师通过钱包内的证件,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钱包失主————邦德学院的一名学生。该学生非常感动,还写来了感谢信,称赞公用事业学校师生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14、拾到手机,完璧归赵————08环水班学生积极寻找手机失主
2010年11月24日放学后,08环水班倪锦婕、石宇、朱玲、董擎亿同学在番禺路、凯旋路口拣到一部手机。这时,手机主人汪女士因找不到手机很着急,她试着拨打自己的手机看能不能找回。电话接通后,08环水班四位同学与汪女士约好在宜山路地铁站将手机归还。当汪女士拿到自己的手机时,非常感动,要感谢几位同学,但同学们婉言谢绝了。最后她得知四位同学是我校08环水班的,就打电话到教学运行部,请求学校一定要表扬她们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
15、爱心接力,真情延续———“助残”志愿者将爱心进行到底
2008年9月起,07轨道车辆2班在班主任周敏芳老师的倡议下定期到上海市悦苗残疾人寄养园做志愿者。每次活动,班长冯晓晨都精心安排,为残疾同龄人带去水果等慰问品、送去欢声笑语。通过“助残”活动也让同学们更全面的接触了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有位志愿者同学说:“我教会他们的,也许只是一点知识和生活的小常识,而他们教会我的,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07车辆2班的志愿行动吸引了09a6等班级同学的加入,不少同学获得了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证书。此项活动目前由09车辆、09供电等班组织,爱心接力在校园真情延续。
16、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记我校优秀辅导员彭大富老师
彭大富老师是我校班主任(辅导员)队伍中的楷模,他带的班级个个都是学校的先进集体,他带的学生个个都是尊师守纪的好学生。这一切不仅来自于他的爱岗敬业,更有赖于他在辅导员岗位上的无私奉献。班级一名外地学生住院开刀,他和班级学生轮流陪夜,还每天炖补品送去医院;中秋佳节,他购买月饼和水果专程到学校一一看望住宿学生;学生开刀在家休养,他带领班委干部家访慰问。班级学生遇到困难,都愿意向他倾诉,学生中有什么难题,他总能迎刃而解。同学们都说,我们信任他,缘自于他信任我们;我们感谢他,感谢他教会我们做人。
17、莘莘学子,暑期义工————我校李嘉雯、张昱程同学积极参加社区义工活动
我校高职10燃气班李嘉雯、中职08汽运(1)班张昱程两位同学积极参加社区义工活动,受到社区好评。李嘉雯同学参加的由华夏义工协会举办的华夏社区暑假快乐大本营活动是针对暑假农民工子女无人照顾而举办的,她担任了“花卉”、“日语”、“安全教育”等多门课程的授课,获得“优秀义教老师”的称号。张昱程同学则参加漕河泾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和漕河泾九点社工站联手开办的公益项目————快乐家园寒暑假班义工活动,让社区里的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在暑假有一个既让家长放心又让孩子开心的去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精神。
18、送教进军营,助圆军校梦——五位教师志愿者辅导消防战士学业
从2009年国庆节开始,张东芹、高芹、王珊珊、范振鹏、李烨等五位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发挥专业优势,为吴兴消防中队四位报考军校的消防战士义务补习功课。助学活动跨度长达5个多月,几位老师从消防战士的实际出发,尽量适应他们的作息时间,把大部分辅导安排在周末或晚上,竭尽全力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地为他们辅导。尤其是在晚上,秋风瑟瑟他们赶上过,寒风刺骨他们遇到过,阴雨连连他们经历过,只要想到考军校对战士们的重要意义,他们都倍感欣慰。几个月的时间,与战士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当得知小战士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军校时,几位老师内心说不出的高兴。教师志愿者送教进军营,助圆“军校梦”,增强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力。
19、情系世博,编织爱心————学校教职工为世博建设者编织围巾帽子
2009年9月,整个城市沉浸在欢度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喜庆气氛中。而为世博建设者编织围巾帽子的活动也在校园拉开。职工们有的利用休息时间编织,有的则带回家忙碌。有的部门女工极少,其它部门得知后立马接下了活。有的男教师则把毛线交给了妻子,把爱心的奉献延伸到了家庭;有的职工心灵手巧,一人就织了两件。同志们往往利用工作间隙轮流编织,一条围巾牵系了几个人的爱心,可谓针针有爱,件件有情。我们相信,当学校献上凝聚着女职工的浓厚情感和无限爱心的帽子围巾时,世博工地的建设者一定会把美丽、雄伟和难忘留在上海,留在世博,留在我们的心中!
20、情系玉树,大爱无疆————全校师生踊跃为地震灾区捐款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举国震动,万众齐哀。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全国人民、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支援灾区。4月21日中午,学校开展“情系玉树、大爱无疆”募捐活动。募捐开始前,举行了简短而肃穆的哀悼仪式,校党委号召全体师生以真诚的爱心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为他们送去温暖、送去希望。希望大家珍惜幸福生活,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来告慰死难同胞在天之灵。短短一个小时,教职员工共募集善款20960元,学生募集善款11044元。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们心连灾区,情系玉树,爱心热潮在校园里涌动。
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篇2
“热心公益”好人——王美霞(雅苑一居)
王美霞同志多年来服务在社区一线,是一名小区平安志愿者,多年被评为小区优秀志愿者和街道优秀统战信息员和工作者称号,也是宝山区统战部民族联合会第五届、第六届少数民族代表,是注册的上海市少数民族志愿者。她热心为老人服务,在担任老伙伴志愿者工作中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经常打电话关心慰问,还挨家挨户上门看望老人,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问寒问暖、陪他们聊天,并将自己家中的电话和手机号留给他们,不管在任何时间遇到困难都可以联系她,并能及时地将小区内老伙伴的情况汇报给居委会,小区内的老人都夸她是老年人的贴心人。
王美霞同志在做好老伙伴工作同时还积极参加小区的志愿者活动,在创建文明和谐小区、清洁卫生家园的活动中,从不叫苦叫累。她还每天自动打扫小区的老年活动室,给大家烧好开水,同大家聊天谈心,碰到小区举行为民服务日活动,总是帮助搀扶老年人上台阶。她还积极参加老年大学举办的讲座活动,认真听课,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她本人表示要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热心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为了小区的老伙伴们、为了共康雅苑的`和谐稳定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志愿者。
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篇3
李桂树,男,48岁,徐州黄山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多亏了李校长,是他苦口婆心劝导我的孩子,让他浪子回头,重新走上求学之路。不然的话,孩子可能就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还有可能进监狱……”这是黄山外国语学校一位学生家长的肺腑之言。办学12年来,校长李桂树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赞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我在竭力将民办教育做至极致!”李桂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参加工作以来,他没有一个休息日。他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曾获得市优质课评比第一名,江苏省骨干教师。他承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他组建“李桂树爱心工作室”,成立“心灵驿站”,专门帮扶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困境学生。建成全国首个校园内的“好人园地”,带出四届全国、省、市美德少年,让“好人文化”在徐州发扬光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为此,《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都相继作了报道。
用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走进黄山外国语学校就能找到校长李桂树,因为这么多年他都吃住在学校。
徐州黄山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民办初中,2004年开始对外招生,迄今已经办学12年。“2003年,我被公派到美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开始创办这所学校。”李桂树说,他曾在徐州和苏州多所学校任教,对公办、民办、苏南、苏北以及国内、国外的基础教育都有研究,特别是对初中英语教学有自己独到见解。“我想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想法都用到教学中去,给孩子传递有益的学习方法。”
建校之初,没有生源,他挨家挨户去求;没有资金,他筹资、借资、融资、垫资,硬是建成了拥有3000万固定资产的校舍。“第一年,全校只有127个学生;现在已经达到2000多人了。”李桂树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不识字。因此他愿意这辈子投身教育,并且竭力将它做到极致。
12年减免、资助学费600万元
不让任何一个想上学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这是李桂树对自己的要求。该校初二学生王晓就是他“请”来上学的。王晓住在铜山区单集镇,是家里姐弟三人中的老大。父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母亲的劳动能力也比较低,家庭经济情况很差。小学六年级时,王晓的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她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
“只要孩子想上学,就得让她读下去。”听说王晓的情况后,李桂树想让她到自己学校来读书,于是上门家访。“刚开始家长不同意,觉得民办学校的学费贵,上不起。”除了学费之外,家长还有另外一个顾虑,怕学生之间攀比,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李桂树当时提出全免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日常生活开销,讲明学校的教学方法,打消了家长的顾虑。
“其实给孩子进行帮扶,不仅是物质上的,还要是心理上的。”他定期让女老师带着王晓去买新衣服和文化用品;学校开设了特色轮滑课程,他自己掏钱买了一双轮滑鞋送给王晓。有一年暑假,学校组织孩子到清华、北大参加夏令营;王晓的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她想参加,但也知道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允许。李桂树掏出1000块钱给王晓的父母送去,让他们去给孩子报名。“如果是我掏钱报名的话,王晓心里可能不太能接受,其他孩子也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她。如果是自己父母交钱的话,孩子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说,有时采取的方法不一样,就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像王晓这样接受学费减免的孩子还有很多。办学12年来,李桂树给学生减免、资助学费累计达600万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去年,一位学生家长到学校来看孩子时,给李桂树送来十几个梨。梨子用鱼皮口袋装着,个头很大,但每个梨都有被摔过的痕迹。这么大的梨,为什么都被摔过了呢?
“我知道这位家长的家庭情况不是太好,让她把梨带回去给孩子吃。”李桂树说,但家长不愿意,坚持要送,说也给孩子准备了一份。她说,家里有十几亩地的梨园,梨子成熟后,已经被果园的人采摘过了。有些藏在树叶后面或者树枝末梢等比较隐蔽地方的梨子被“漏摘”。她在别人采摘之后,到果园拾漏。因为不好摘,只能用竹竿将梨子打掉,然后再拾起来,所以每一个梨子都有被摔的痕迹。
听完她讲完,李桂树哭了。他知道这位家长住得离学校比较远,从家到学校来回需要20元的路费,可能这些梨还没有路费贵。“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对我们又很信任,我们怎么能不把孩子教好呢!”他收下了那些梨,对家长表示感谢。并把梨子分给老师吃,讲述了这些梨子的故事。
在李桂树眼里,教育事业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想用我的绵薄之力,帮助那些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李桂树说,“我的行为只是星星之火,但我坚信可以燎原。”
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篇4
小蓝莓点缀世博,蓝精灵增添亮色
----我校高职学生自愿报名担任世博会城市志愿者
在每个世博会城市站点,都闪耀着一抹蓝蓝的亮色,站点更加清新。这抹蓝色,来自于身着制服的志愿者,他们被称为“蓝精灵”、“蓝莓”。我校王兆京、徐翔、宗瑜敏、谢日源、刘响亮、尹超、张诚杰、苏宋华等8名高职学生,不仅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志愿者任务,还主动报名参加世博会城市站点志愿者服务,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而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有的在崇明森林公园、有的在徐家汇、有的在陆家嘴,在那小小七彩亭里,演绎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篇5
20xx年7月5日,一辆载有34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新西兰南岛小镇莫斯本附近因道路结冰翻车,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行驶在事故车辆前方的一辆载有上海国旅游客的大巴车及时发现了险情,领队胡蓉第一时间决定暂缓行程,调头回去救人,这得到全体游客支持。戴丽萍等游客纷纷下车,将被困乘客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把受伤乘客带到自己车上休息取暖。当地救援人员到达后,他们还主动放弃自己的行程,陪同翻译,直到所有人安全就医。来自上海的“救命恩人”使被困游客转危为安,得到妥善救治,让遭遇事故的同胞们感激不已。这一事件引起新西兰当地和上海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好评,大家纷纷赞叹他们是中国“最美游客”。
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模板5篇相关文章:
★ 好人主要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