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合实际所写的事迹材料都是妄言,事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需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
马海龙是甘孜州巴塘县人民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该生学习优异,品德优良,积极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对自己严格要求,他多次获得“四好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马海龙本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7岁时,灾难降临。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从此残疾卧床不起。母亲承担起家庭重任,靠摆小摊维持家庭生活,年幼的马海龙也帮着母亲担负起照料父亲、妹妹的责任。
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做饭洗衣、为父亲端屎端尿,尽管受苦受累,他每天早早起床,帮父亲做早饭、穿衣、喂饭。无数个夜晚,爸爸因为疼痛呻吟,小海龙都会配合妈妈端水、递药,看着爸爸痛苦的样子,小海龙忍着没有哭出声来,一个人的时候,才悄悄擦掉眼泪,他一直坚强地充当母亲的左右手。当妈妈到拉萨进货时,小海龙像大人一样细心照料这个家庭,每天放学回家,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吃现成的,要忙着烧水、淘米、洗菜,给父亲倒水、喂药、清洁。饭做好了,先照料父亲和妹妹吃饭,然后才能打开书本做功课。
为了能更好的照料爸爸和妹妹,小海龙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什么时候帮爸爸洗脚、擦背、搓手,什么时候照顾妹妹的生活学习,什么时候完成自己的功课,小海龙都有安排。尽管如此,每天小海龙还是要忙到很晚,但他从没有叫一声苦。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帮妈妈支撑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
学习、生活、成长的路艰辛而漫长,马海龙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学校,他从不向老师和同学诉苦,始终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xx年,央视少儿频道走进巴塘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鞠萍姐姐被马海龙勇担重任照料残疾父亲、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现场采访他,还邀请他到北京参加了“甘孜州群众工作之爱国感恩守法团结巴塘连北京”系列活动,号召全国的小朋友向这位孝心少年学习。他无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帜,一个众生学习的榜样,一名当之无愧的孝心少年。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2
周何鑫,她,马良镇中心学校八(2)班班长。她身上处处洋溢着美德的馨香:她的真诚、她的自信、她的>勇气、她的勤奋、她的慷慨、她的宽容、她的坚韧??也许就是这些美德的传承,使周围每个人一提起她就会忍不住赞叹。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她,走进这个风华正茂的美德少年。
美德,亦指可以给予人力量的东西。有个少年,有人说美德只有在轰轰烈烈的大事前才能得以证实,但从她的身上我们才知道美德是用点滴的爱与奉献凝聚成的。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左膀右臂,是同学们学习的领头羊,人称“小老师”;在家里,她是父母的
贴心小棉袄,是家人的开心果,大家都叫她“快乐小天使”;在生活中,团结同学、友爱她人,热心为帮助生病或有困难的同学,对于暂时遭遇困难的人她总是及时献上自己的爱心、送上自己的温暖,因此得一美名“小雷锋”。不仅如此,她更是心向祖国、热爱家乡,充分发挥了“小小少年”模范带头作用。
她有着一身谦虚与文明礼貌的正气,她就是那朵永远盛开的美德之花。虽然门门功课都是良好,她却总是如同山中竹子一般保持着谦虚有节的态度。她做事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她刨根问底爱探索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每逢家人走亲访友或出外游玩,她却执意要留在家里学习;父母拗不过她的性子,多次都是既赞赏又生气地留下一人在家照料她的生活。没办法,谁让家里有一个那样谦虚好学的她呢?
她有着一腔热血与伸张正义的精神,她就是那朵永远盛开的美德之花。她在班里班长一职后,立即“新官上任三把火”,她的热情与强烈的责任心让这三把火燃烧得漂亮出彩:第一把火,她给同学们讲了一节遵守班规,最好劳动的重要性,让每位同学都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第二把火,她给同学们上演了一出“杀鸡儆猴”的好戏,抓出了不积极劳动,敷衍塞责的几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心里都有了几分敬畏;第三把火,用行为维护班级形象的这把火自然也就烧了起来。自此,班里的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卫生工作一路上升,班级立即成了人人皆知的卫生先进班级;而面对肩上重重的任务,她也总是尽自己的所有力量把它做好,任劳任怨,从不叫苦连天。
她有着一面勤奋与感恩仁慈的风貌,她就是那朵永远盛开的美德之花。她的座右铭是来源于家人的一句叮咛:勤勤奋奋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句话就像是个亲切的指路人,每每迷茫时都可以给予她莫大的力量,让她重整旗鼓奋勇上前。每逢周末,就算是深夜,你也一定可以看到她房间里那盏不灭的灯,看到她勤勤恳恳的身影。她总是勤奋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感恩和回馈父母。她的父亲身有残疾,双亲一辈子在农村种地,维持家用,一家人生活朴素而且节俭。自小就懂事的她就明白“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道理。孝亲敬老成了她无论在家还是在校的必修课程。每日目睹爷爷奶奶和妈妈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她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放学回家,她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是个男孩子 ,但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样样在行。她从不乱花钱,生活很节俭,但帮助别人时她又会很大方,周围邻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也夸奖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她经常说:“孝”要从内心深处自然流露,“敬”要从一言一行中体现。”有一次,她做完功课帮妈妈做家务,当妈妈让她到厨房吃水果的时候,她却嫣然一笑,开玩笑说:“妈,你不是常说学习要‘劳逸结合,我做家务不就等于是在休息吗?”夏季的夜晚,可以看到她手持蒲扇为父亲驱蚊扇风的情景,每逢放假往返学校的客运班车上也可以看见她为陌生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让座的情景。她就是这样的,小小年纪、小小行为,感化大家!
她有着一颗幽默与怜悯世人的真心,她就是那朵永远盛开的美德之花。你能想得到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她总可以用自己阅读带动周围的人。不论何时何地,她总是以自己的乐观去迎接前方一次又一次惊险的挑战,用甜美的微笑去给这些成功和失败画上圆满的句号。她在看到大街上行乞的人们时,总会不由自主地为她们拿出或多或少的零花钱,而心中的怜悯同情却是挥之不去了。偶尔,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流浪的小动物,她也会走上前尽己所能去给其充足的食物,在看到它们健健康康地回去时,她才会放心地离开。她就是这样的,无形之中以有形的身体,具体的行为,引导着大家携手共营温馨、和谐的氛围。
她有着一个节约与热爱劳动的性格,她就是那朵永远盛开的美德之花。每天早饭后是学校规定的大扫除的时间,也是她最辛苦的时候。脏活累活一律全干,从来没有怨言。当所有人劳动完毕之后,她拿着小本子还在清洁区巡回督查、及时记载,并实时通知提
醒没有做好的同学及时重做。每天如此,不厌其烦。她就是这样的,用自己的言行树立起了大家的榜样。
她的生活没有经历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心田上却到处盛开着这些美德之花。她有当代活雷锋的好精神,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服务他人的好品质,有谦虚上进的正确态度,有尊老爱幼的正确思想,有宽容乐观的正确心理,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就是这样一个播撒美德的使者,就是这样一个传承美德的少年!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3
10岁的吕文静是通渭县马营镇吕杨村水泉湾社人,现在马营小学读四年级。小文静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她善良好学、乐于助人、成绩优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孩子,上天对她似乎特别不公。20xx年5月,小文静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她的爸爸在外打工时遭遇事故不幸离世,她妈妈生下她后另嫁别人,这样,吕文静从小就成了孤儿,靠爷爷奶奶养活。屋漏偏遇连阴雨,在她4岁时,疼爱她的爷爷又去世了,她只好与6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方便上学,她和奶奶寄宿在马营镇区。懂事的小文静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每天在学校里她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是前一二名;在家里,她体贴奶奶,总是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在假期里,她帮奶奶喂鸡、挑水等等,减轻奶奶的负担。7岁那年,她就学会了挑水,当她颤颤歪歪的把一担水挑回家时,奶奶禁不住泪水纵横,小文静反倒安慰说:“奶奶,我学会担水了,以后你再也不用担水了。”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想着为奶奶减了一点负担,总算没让奶奶白养活她!
由于家境贫寒,她穿的衣服比较破旧,懂事的她从不向
奶奶伸手要钱,也不同同学们比吃比穿。奶奶给她点零花钱,她总是用在学习上。她听到牛肉面很好吃,但就是舍不得吃碗,班主任老师听到她这个情况后,带她满足了这个小小心愿。当有同学因为不理解家长,甚至恨自己的父母时,她会耐心的劝导,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去引导她们,让自己的同学也成为孝顺父母的好儿女。
县乡党委政府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给予了大力帮助,镇政府把她家列为低保家庭,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学校把她列为重点对象,从生活、学习上都给予帮助,老师也非常欣赏她的为人,时时刻刻关心呵护她成长;县文明委表彰她为美德孝心少年,在全县道德讲堂上宣扬她的优秀事迹。希望小文静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决不服输,勇往直前的精神,走好人生每一步!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4
家境贫寒,但却一直品学兼优,小小的他既坚强又敏感,他用自己的孝心和坚强帮爷爷撑起了整个家……家门口的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学校今天带您认识宁远的孝心少年—唐__。
人群中,唐__跟普通孩子一样,爱说爱笑。而实际上,在他出生两个月后,母亲便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父亲也因此患上精神分裂症,丧失劳动能力。奶奶因为伤心过度,精神恍惚,全家的担子都落在爷爷一个人身上。
诸多的不幸一起降临到这个家庭,但幸运的是,唐__是个坚强、孝顺的孩子,生活的困苦,让唐__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扫地、收拾屋子、烧水、洗衣服,这些家务,年幼的唐__都会主动帮爷爷分担。
知道爷爷养家不容易,唐__从来不对爷爷提任何物质上的要求,看到年幼的孙子这么懂事,爷爷既欣慰,又对孙子有所愧疚。“在家里面他扫地呀,帮我们洗碗、选菜,煮饭烧火,这些很多。”
因为生病,父亲不能劳动也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有时受到刺激,会突然地大哭或大骂,甚至打人。但唐__没有嫌弃父亲,竭尽所能的细心照料。平日里,唐__会给爸爸端饭、夹菜、端水送药,爸爸病情稳定的时候,唐__还会陪爸爸散步、说说话。
除了帮爷爷分担家务,唐__在学习上更是刻苦努力,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奖状,每次成绩都在年级前十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班长。在学校,唐__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但他却从不在同学面前提起自己的妈妈。“如果告诉他们的话,他们有些同学就会不和我玩,就说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会讽刺我。”唐__说道。
家中的房屋是爸爸没生病之前修建的,在岁月的打磨下已十分破旧,几乎是村里最破的房子,因此,修缮房屋一直是爷爷的心病,唐__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我要努力读书,将来挣钱,治好爸爸的病,把房子修好让爷爷他们过上好日子。”
虽然房子很简陋,但唐__内心的梦想很大很美好,而他也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会让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5
王亚楠——贫寒家境中的“小孝星”。王亚楠,20xx年6月出生,五峰九年制学校九年四班学生,共青团员。
她原本生活在一个和睦又幸福的家庭,可是突然有一天,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出车祸去世,她失去了最爱她的爸爸,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突然倒塌了。妈妈为了供她和姐姐上学,拼命劳作,终于病倒了。为了不给妈妈增加负担和压力,她强忍悲痛,努力让自己坚强,默默地帮妈妈做一切她能做的事情,甚至同龄的小孩不能做的事情她也独自承担起来。农忙时节,她写完作业就去地里干农活,多苦多累,从不吭一声,她决心要用自己小小的身躯和坚强的勇气支撑起这个家。除了帮妈妈,她还替爸爸尽孝,她每天都陪爷爷奶奶吃饭聊天,帮他们收拾屋子、烧炕烧热水、按摩、叮嘱他们按时吃药。在学校里,只要是同学有困难她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从小学开始就捐款捐物。她知道,自从爸爸走了之后,家里经济特别紧张,乖巧懂事的她从一个星期90元的生活费中,省出30元交还给妈妈,从不乱花钱。她是团支部书记,班主任的小助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帮助班长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她又是校学生会的干部,负责校园广播站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认真负责效果好。
20xx年10月被评为“辽宁省最美中学生”、“阜新市最美中学生”、“最美彰武少年”。多次荣获阜新市“三好学生”、阜新市“优秀共青团员”、彰武县“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她很瘦小,个子也不高,走到哪里都阳光灿灿,都是14岁的花季少女,她本应该过着和同龄人一样的生活,可是她却提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美德孝心少年”,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什么是“坚强”。
她曾在日记里这样写过:“虽然爸爸的离去使我很伤心,但是我不能哭,不能向生活屈服,我要坚强。我要做一只雏鹰,一只坚强的雏鹰,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让这个残缺的家庭充满快乐。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6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小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我是听爸爸妈妈讲“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长大的。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我从心底就种上了孝老爱亲的“种子”,随着我的成长这颗“种子”逐渐的发芽生根。人类的爱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在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我会给他端上一杯热茶,在妈妈忙完一天的家务活后,我会给她按摩。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不在家,所以我接受了照顾妈妈的任务,给妈妈端水喂药,帮妈妈盖被子。当时妈妈很感动,我也非常开心!
在院子里,我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她们问好。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在外面会主动给老人让座。今年的中秋佳节,我和妈妈带着满满的爱去看望了住在第三福利院里的老人们,送上我们亲手做的冰皮月饼和物质,陪着老人们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起分享节日的温馨!
大家都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会以此为鼓励继续努力,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团结邻里的优秀小公民。
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讲道德,懂礼仪,教育我们以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做为日常行为的准则。我谨记学校老师的教导,尊敬师长,和同学们团结友爱,热心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我会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孝老爱亲的美德少年。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7
_,女,藏族,__年__月出生于_省_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绒坝乡,现就读于理塘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
由于从小患有严重的先天性佝偻病,当同龄的孩子都背起书包走进校园时,_却不得不因病延缓入学。虽然入学时间较晚,但她从未放弃过追求知识、追求梦想的心愿,在学习上奋起直追,在生活上自强自立,成为村子里、校园里人人夸赞的一位“品德优秀、思想上进的好少年”。
_家是绒坝乡贫困户,家中有六口人,父母都是普通农牧民,夫妻俩常年患病,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弟弟妹妹年幼懵懂,还需要大人照顾,而她自己也罹患先天残疾。在坎坷困难的生活境遇下,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时刻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如同高山之巅怒放的雪莲花,即使风霜凛冽,依然坚强而灿烂地盛开出生命的风华。
_是乡亲们眼里“孝顺懂事的女儿”。每逢学校放假,她就赶回80多公里外的家,干农活、做家务,忙里忙外不歇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助父母支撑起家庭的重担。对于她而言,负重、提物都并非易事,而她毅然默默地挑起这些体力劳动,只为了尽自己绵薄之力,让患病的父母少一分操劳。她关爱幼小的弟妹,学校里发放的营养餐,她舍不得一个人吃完,常常留起来带回家给弟弟妹妹,班主任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小举动感动了身边无数人。
她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班级集体劳动时,她虽行动不便,却抢着干脏活累活;就餐时,学校给她特殊照顾,但她坚持不要“特殊化”。她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常常为比她年纪小的孩子洗衣服、洗头等。她自强、勤奋、善良、孝顺的高尚品德为学生们树立起了积极的榜样。
__年,_获评理塘县“孝心美德少年”。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8
丁佳婕,女,今年12岁,家住源汇区空冢郭乡,就读于源汇区大刘镇中六(一)班,兼任学校广播站播音员。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行端正,孝老爱亲事迹典型。
在佳婕很小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就离婚了,佳婕由父亲抚养。从此,父亲一人担负着赡养双亲和养育女儿的重任。在佳婕5岁的时候,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亲不得已外出打工,除有时把工资寄回家外,只是偶尔回来看望祖孙三人,可以说,家里就只有祖孙三人相依为命。
一晃七年过去了,佳婕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了七年多的时间,在祖孙三人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佳婕从上小学开始就显得格外懂事,她知道爷爷奶奶的不容易,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所以她从不主动向爷爷奶奶索要零花钱,看到别的同学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她只是暗暗告诫自己不应该给爷爷奶奶增加负担,想要什么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所以,在学习上,她一直都非常努力。从小学开始,佳婕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在刚刚过去的段中考试中,佳婕获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随着爷爷奶奶的年龄越来越大,各方面的疾病也纷至沓来,繁忙的家务成了爷爷奶奶沉重的包袱。佳婕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暗暗告诫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动为爷爷奶奶排忧解难。从此,她用柔弱的肩膀分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在周末帮助奶
奶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爷爷奶奶担心。”
在学校,老师眼里的丁佳婕是一个学习刻苦努力,品德优良的好学生,她从不和别人攀比,穿的衣服总是那么几件,吃的饭菜也极其简单,为了节省开支,早上就只吃馒头和稀饭。她作为学校的广播员,每次主持校园之声都极其认真,长期的刻苦学习使得她的表达能力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教过她的老师都夸她是一个难得的优秀少年。
在家里,不管春夏秋冬,佳婕每天早上六点就准时起床了,她总要先帮奶奶打好洗脸水,待奶奶洗完脸后帮奶奶一起做饭、洗碗,特别是冬天,她总是帮奶奶涂防冻霜,并和奶奶抢着做饭洗衣,很难想象,才十几岁的孩子,就如此懂事,周围的邻居们无不夸爷爷奶奶有福气,生了这么一个好孙女,每每听到这些,佳婕心里就乐滋滋的。
这么艰苦的家庭条件,佳婕从没有放弃学习,她一直坚信,拼搏改变命运,努力定能成功。在她心里埋藏着这样一个愿望:“长大后挣好多好多钱去孝敬爷爷奶奶,再也不让他们这么辛苦了”。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佳婕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她勇敢地面对着分裂的家庭,并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替爷爷奶奶分担了生活的重担,这些都显得极其难能可贵。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佳婕却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不管现在和将来,我都一定要好好学习,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明天
全家人的幸福生活。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美德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篇相关文章:
★ 美德少年事迹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