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是生活中的缩影,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改变,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在撰写事迹时,应注意情节的生动和具体,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好青年集体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好青年集体事迹材料篇1
严磊:85后小伙制作福州油纸伞创业
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第二天,在福建展位上,一位年轻帅小伙制作的古香古色的福州油纸伞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小伙子1986年出生,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却做着如此“古典”的事。
简单的梦想需要不断的努力
小伙叫严磊,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福州油纸伞。“民宿刚流行的时候,有朋友托我在福州买油纸伞来装饰他们的民宿,他们说在网上看到福州油纸伞有名、质量又好,但我在市场上却买不到,好不容易才从父辈那里打听到制作油纸伞的师傅。”严磊说,朋友提出定做伞,并提出相应的想法。于是严磊和制伞师傅打成了一片,师傅说你要求那么多,你自己学好了。
之后,严磊真的开始学习制伞,他说,“常有年轻人到师傅那里学,但最终剩下的就我一个人。”
学了三年的严磊出师了,相比于制伞,严磊更加头痛的是销路。
他在2010年开了一个“坊巷书生”油纸伞工作室,在南后街有了一个摊点。制作的方法是遵循100多年的老工艺,棉线得一圈一圈的上,桐油得一遍一遍地刷,一批200个油纸伞要花上20多天,天气不好还得更长一些,“这活急不得,你得慢慢来。”
发朋友圈推广油纸伞
严磊说,85后这代福州人都听说过“福州三宝”,牛角梳、脱胎漆器这两件不会错,但第三件通常会说成寿山石。油纸伞史料记载是王审知入闽时带过来的,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想让福州人遗忘的油纸伞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不仅是一件伴手礼,试想一下,到了每年三四月,雨季来了,路人打着油纸伞,那是何等风景!”
其实父辈并不赞同严磊做油纸伞的生意,他们会问严磊,“你确定赚得了钱?你确定每个人都需要吗?”严磊说,“我的合伙人如今都退出了,第一年一直在亏本,他们顶不住来自家庭的压力,只有我坚持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开始慢慢赚钱了,比起我的那些在电子厂流水线上上班的同学,我觉得我做的事有趣和有意义多了。”
如果你在南后街那排铜像附件,看到一个油纸伞展示的摊位,那就是严磊的,游人可以免费与油纸伞合影。严磊说,“我没做任何广告推广,他们会将最美的笑容和福州最有特色的油纸伞一起发到他们的朋友圈,这便是最好的推广。”
好青年集体事迹材料篇2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错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段短暂的时光,努力奋斗,彰显时代风采,使青春时光变得充实,快乐。青春的时光这么短暂,而现在又处于黄金时代的我们又要怎样担当起青春的使命呢?
我们要担当起青春的使命,就要知道青春的使命是什么。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看,青春的使命是不断的获取新知和收获经验,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础;从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角度看,我们要将最火热的青春献给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当然,今天的学习也是为将来打下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努力学习,积极奋斗,奋发图强,为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服务人民做出贡献。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能被电子产品所诱惑。合理的利用他们了解历史,憧憬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拓宽视野,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再读万卷书"。我们在做到读书的同时,也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积累经验使自己的见识更广,阅历更加丰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趁早明确自己将来奋斗的方向,没有目标的青春像没有方向的小船,在大海中东走西走,最终也不会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
我认为青春的使命是确立自己将来的奋斗方向,多读书去旅行,最后到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如果做到了以上的全部,那么你就完美诠释了青春是什么,青春的使命是什么。这段青春的时光虽然很短暂,我们要趁这段时光没有被时间的洪流卷走之前,努力奋斗,为将来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好青年集体事迹材料篇3
很多人都觉得历史上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大人物,这是因为时间的隔阂,大家很难从那些“大人物”的角度想问题和看世界,事实上,那些“大人物”都曾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年代里,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去雕刻了历史的模样。
作为时代中的一名青年,我们和祖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被裹挟在时代变换浪潮中的一颗颗不起眼的小石子,青年从来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奉献者和铸造者,作为青年,用奋斗和激情将历史催化,为新时代的到来推波助澜,这便是青年和祖国。
当1919年五四运动的旗帜飘扬在街头的时候,擎旗屹立的正是那不屈奋进的青年一代,那时的青年用自己的声音去呼唤了一个时代的风潮;当抗战烽火遍地燃烧在中国大地的时候,挺起胸膛奋起反抗的正是那热血的青年一代,他们用自己的血和肉守护了我们祖国不容侵犯的尊严;当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的时候,撸起袖子坚持奋斗的也是青年一代,他们用自己的气力努力建设了一个更好的家园;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还是热血的青年一代,他们用理想构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当历史的车轮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总是少不了中国热血青年的身影,因为这既是青年的伟大使命,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敢想,敢做,敢拼,敢试,因为青年所需要继承的不只是前人留下的幸福生活,更需要铭记那些历史,从历史的过往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并最终在“未来”这张无限希望的历史画布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青年是祖国的血脉,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更多的人传递强大的正能量,在这个信息时代,青年的我们容易失去专注感,这是因为生活的匆忙和信息的爆炸,让青年的我们身陷泥沼,因此要诚诚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并不是说要放弃所有的梦想与渴望,我们抛弃对哲学的真理追求是提醒青年的我们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从成为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开始。
奋力奔跑这才是青年应有的姿态,向上向善,求真求实,这才是青年该有的精神,无论作为青年的我们走到哪里,都要流出一首赞歌。在102年前,一群有志青年掀起了反帝爱国的风潮,102年后,在新时代的我们,要踌躇满志、意兴磅礴,时刻准备着书写祖国崭新的赞歌,实现强国一代有我在,奋斗青春最精彩!
好青年集体事迹材料篇4
该同志参加工作15年来,无论在教师、事业、公务员、科级干部岗位上自觉养成了勤学好问、作风严谨、工作扎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工作作风和严于律己生活作风,讲党性重能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率先垂范,为基层青年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一、初出茅庐,春暖花开
该同志x年6月毕业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同年分配到x县x乡初级中学担任初二年级三个班政治教学工作,并兼任初二·四班班主任。参加工作伊始,初出茅庐的我,在教育战线上坚持“养师德、铸师魂”、“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工作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向优秀教师虚心学习,不断摸索前行。在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学生会干部)相结合,以创建先进班集体为核心,明确学习成绩、班级纪律、卫生环境、集体活动四个方面为突破口,并经常坚持家访制,深入农村家访(接地气)访“两头”(学习好的、学习差的)、抓“两头”,促中间,有效推进了教育教学顺利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待到x年春暖花开时,初二·四班荣获校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盛世修志,人生无悔
20xx年5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到x县政府办公室综合科从事文字工作。x年3月,组建县政府办信息科,转任信息科科员、副科长,同年,x县信息工作荣获秦皇岛市信息工作优胜单位。作为省信息直报点,一年中个人上报省信息15条,其中省采信息6条(省领导重要批示1条)。
20xx年4月,组织安排我到县地方志工作(主持修志日常工作,科室负责人正股级秘书),从此,我与续修《x县志》结下了长达七年的缘分。
当时,单位很多同志不理解(包括部分领导),年青有前途的怎么去干修志工作,修志艰苦、清苦、辛苦,且地方志是事业科室,(我是公务员),前途渺茫,不被理解和支持(组织、领导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想过什么,就是两个词“听话”、“干活”)。今天,当有人提到这个话题时,还有人说当初在信息科干的好好的,前途一片光明,去修志,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的!唉,傻了吧!都当中层干部了,脑子进水了!但我心中坚信:盛世修志、人生无悔这八个字,能赶上组织亲自参与修志工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20年左右修一次志书)。在七年修志生涯中磨砺体会:
一是“学”字为先,勤学不辍夯素质。在七年修志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学习,强化对地方志相关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深入学习第一部全国性法规《地方志工作条例》《河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坚持依法修志。进一步明确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讲奉献,比工作,创一流,服从大局、维护集体利益;能够学以致用,把现在的、具体的工作和长期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开创工作,个人整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实”字为准,千方百计解难题。在七年修志工作中,凡事以事实为准绳,兴求真务实之风,在修志过程中千方百计解决遇到的难题。关于资料收集难问题。组织编辑人员从档案局、图书馆、报社等有关单位收集、查阅资料,并购买《秦皇岛市改革开放实录》、《河北省改革志》、《新方志续修100题》、《地方志编纂实用化工作手册》等新书,共收集各种资料达3000万字,查阅相关资料6000万字左右,初步解决了资料严重不足问题。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组织县志办人员对修志中的重大、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有效解决了修志中疑难问题。通过上门收集资料,上门督促指导,专题调研等方式使掌握的资料丰富,情况真实,为志稿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好青年集体事迹材料篇5
宗新权是怒江州兰坪县的一名专职律师,2017年申报成立云南田钧律师事务所,并担任主任。2009年,宗新权放弃昆明优越的就业环境,回到怒江大峡谷从事法律服务。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从大山走出来的,是时候回馈家乡了。
怒江州自然条件恶劣,有许多到怒江发展的律师没呆上几天,就返回城市,而宗新权坚守了下来,这一坚守,就是整整八年。他相信:"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锻炼人,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带着这份信念和执着,他撸起袖子加油干。怒江州属于大峡谷地貌,交通条件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经济也相当落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有时候为了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老百姓就会争得头破血流。特别是怒江当地酒文化较浓,容易发生恶性刑事案件。2012年,宗新权办理了被告人金某某为逃避5毛钱台球费故意杀死3人一案。办案过程中,交通不便,但作为执业律师,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深入一线。为了一份调查笔录,就花费了一个星期时间。尤其是在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时,要进入矿区,往往是冒着生命危险,沿着崎岖山路,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矿区找到用人单位盖章。这些艰辛的点滴,宗新权都没有怨言,他仍快乐地工作着,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是一种朴实的担当。
"不求回报,只求得到当事人的肯定。"这是他的执业追求。宗新权所在的兰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经济收入几乎都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几乎都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执业以来,他办理了数千件案件,法律援助案件占到了他所办理案件的40%.他认真对待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与委托案件一视同仁,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称赞。
宗新权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服务全县中心工作,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普法宣传活动。兰坪县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很重,他带领团队参加兰坪县"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助推脱贫攻坚活动,担任兰坪县兔峨乡吾马普村委会法治村长,为脱贫攻坚贡献法治力量。八年来,宗新权从大山走出来,又回归到大山峡谷。他爱岗敬业、崇尚法律、关心群众福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律师工作的热爱和对怒江大峡谷的坚守。
好青年集体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