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肯定接触过事迹材料,为了写出全面的事迹材料,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人物的事迹,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篇1
近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原县委书记姜仕坤同志积劳成疾,在广州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离世。他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忠诚无私、执著追求,用对党的赤子之心、对人民的公仆情怀,践行着时代的使命和担当,在贵州高原上谱写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生命壮歌。
他是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农民书记”姜仕坤,“忠诚、担当、实干、廉洁”是他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他是一位把执政为民千钧重担扛在肩上、用生命向贫困宣战的好干部,一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唯独没有自己的”的县委书记。
学习姜仕坤心系群众,务实肯干的精神。如今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要时时刻刻以群众为中心,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求,帮助群众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姜仕坤同志就是一位心系群众,务实肯干的好干部。他用实际行动改变着晴隆县的面貌,实现了晴隆人民崛起。
学习姜仕坤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艰苦奋斗,永于拼搏是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姜仕坤身上同样具备这样品质,他通过对抗战“活化石”二十四道拐历史记忆的唤醒,将晴隆变为新兴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他根据晴隆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种草养羊的,使得“晴隆羊”全国闻名。我们要在脱贫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永于拼搏的精神,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学习姜仕坤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姜仕坤是一名舍小家为大家好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奔跑在工作的第一线。如今的晴隆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离不不开他的无私的奉献。我们要向姜仕坤同志学习,做一名脱贫战斗士,用自己的热血无怨无悔地奉献在这片热土地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姜仕坤同志就像一盏明灯,人生路上,我们需要这样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谱写完美的人生篇章。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争当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中共党员。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篇2
一、党建工作引领,促脱贫
村党支部按照县、镇党委的组织建设要求,坚持按月召开支部学习会,结合“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相关要求,牢牢把握夯实“学”这个基础,抓住“做”这个关键,扎实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按时上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习近平新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书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整治生态。以“不忘初心”作为党支部的理想信仰,思想始终与党组织保持同步;通过一次次的党课,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加强党性修养,使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戒、心中有畏。
二、长短产业齐头并进,保脱贫
村党支部通过调研并结合全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早早地开始实行土地流转,立足长远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以藤椒、经果为长线产业,以高粱种植、畜牧养殖为短线产业的“两长两短”总体布局,辅以当地群众已形成习惯的马铃薯、黄豆等传统产业,初步形成覆盖全村的产业布局。
三、基础设施改善,脱真贫
村党支部班子紧紧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
2014年以来,依托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生态文明小康村等建设项目,新建住房3000平方米,为75户农户提供安全住房;通过“改厨、改厕、改圈”三改行动,实施两居改造,惠及353户农户,安全住房达到全覆盖。全面落实集中式供水工程与分散式供水工程管护制度并明确管护人员和管护人员职责,同步建立管护机制台账,修建8个安全饮水安饮工程,覆盖全村497户2068人,全村安全饮水达到全覆盖。争取资金硬化通组公路共计18公里,并落实3名管护人员进行公路管护,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连户路硬化。此外,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为村主干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50座、购置垃圾箱10个、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
不忘初心,党建引领促脱贫。村党支部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民声”,党员干部自己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感化群众。近来年,班子建设充分加强,培育新型农民,增加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党员的责任心、事业心,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愚变智,懒变勤,村焕发了新的活力。如今村基础建设完善了、村民收入提高了,已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我村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篇3
2016年9月入驻__村以来,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村里,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骂娘话。这么长时间对村里的情况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__村位于__镇南边,距镇上12余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全,村现有4个村名小组,村组干部5人,党员24人,全村183户、689人,耕地面积562亩,山场面积12000余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46人。
以前我对农村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似清非清,心理没有硬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况且驻村干部上联党委政府,下联村民百姓,落脚点在村,着力点在民,一定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因此,进村后我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同时,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村厂建设、农民的种植、外出务工情况、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要摸的一清二楚,由于对村里的情况明,底子清。对以后指导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就心里有数了。
驻村干部到村里,村民们是欢迎的,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走访他们,拉拉家常。而是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如何能把党员群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我想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群众疾苦、二是沟通群众感情、三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宣传发动,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中各项建设,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优良的群众基础,例如:现在村民对选好配强村干部心有疑惑,与原来干部有隔阂,我和包村干部多次上门找本人谈心交流、提高思想认识,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展农业生产。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真诚,感动了他,现在的他也变主动了,主动参与村中的建设,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了。
同其他驻村工作同志相比,我驻__村的工作量虽然大一点,工作面宽一点,生活稍困难一点。决不会出现“走读”现象,造成对工作不利和单位不好的影响。认识到这些,我努力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认真执行工作学习制度,除按要求做好乡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要自学,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
驻村两年是我成长历程中不可替代的两年,我将珍惜这次驻村锻炼机会,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工作中增进才干、在锻炼中增加知识、在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为驻村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篇4
2018年2月以来,该同志接受组织安排,驻夏普吐勒镇红旗村开展自治区“访惠聚”工作。住村以来,其本人以坚决贯彻落实总目标为统领,始终聚焦社会稳定、脱贫攻坚和群众工作三大具体工作任务,努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措施。
一、仔细排查,精准识别施策
红旗村原隶属于其纳艾日克村,因本村人口众多,维稳和扶贫任务较重,2017年底拆分为其纳艾日克村和红旗村两个村,属于深度贫困村,计划在2020年退出。2017年红旗村共有110户贫困户,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他的带领下,住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对全村313户群众展开了拉网式排查,逐户走访了解情况。对全村110户贫困户做到每户摸清基本情况、找准致贫原因、明确发展方向、制定脱贫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对贫困户反映出来的具体困难,制定台账,或者立即给予帮助,或者积极协调解决。
二、心系群众,切实为民办实事
一是解决“住”的问题。积极帮助无安全住房贫困争取易地扶贫搬迁名额,解决贫困户整体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不安全和后续产业发展难的问题。使该村所有贫困户均达到住房安全的标准。二是解决“行”的问题。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18年以来,硬化公路5公里,切实解决全体村民出行问题。三是解决“吃”的问题。积极落实贫困户家庭没人最低人均2亩耕地的要求,贫困户调整新增集体土地86,确保贫困户有剩余土地发展经济作物。
三、依托项目,精准帮扶暖人心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排除万难,在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到户精准项目。仅今年以来,就落实5项扶贫项目合计资金近50万元;新定植西梅150余亩,落实补助资金7万余元;新建改建庭院经济65户,落实项目资金35.5万元;农村改厕项目60户,落实项目资金6万元,扶贫创业十小店建设补助项目2户,落实项目资金1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当地群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的现状,又能增加群众收入,起到了造福一方百姓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找准路子,带领群众抓产业
想要脱贫致富,只有发展才是正确的路子。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开展了村情社情调研活动,征集意见。再结合我县和本村实际情况,坚持短长结合发展产业,短期快速增收促脱贫的主要措施是贫困户有劳动力的务必实现一户一就业或自主创业,通过组织培训、解放思想、调查用工需求、了解就业意愿等措施,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创业,家庭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长期稳定实现增收的主要措施有积极发展伽师梅、伽师李等特色林果业产业,全村扩展种植新梅、杏李,预计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500元以上。三是引导群众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全村80%村民完成三区分离或两区分离,基本做到院内有小菜园、小果园和一架葡萄,凡是有棚圈的农户均已养殖了牛羊等牲畜,群众增收明显,尤其是部分贫困户通过养殖牲畜致富。
五、扶志扶智,重拾生活信心。
一是通过入户走访、宣讲、四同四送等活动,主动发挥在思想教育、动员、引导上的优势,加强宣传,积极鼓舞群众,坚定群众脱贫信心,点燃脱贫致富理想,让贫困群众在思想认识上从被动的“要我脱贫”转变为主动的“我要脱贫”,破除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二是通过组织输送贫困户参加“听得懂、学得会、能管用”的培训会,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没有一技之长的问题,增强致富手段,真正让扶贫方式由“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三是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培育发展适合本村实际的惠民富民产业,特别是我县独有的新梅、杏李等特色产业资源,走出一条特色产业之路,着力贫困群众“不能脱贫”难题,激发“我能脱贫”的自信,坚定改变贫困的决心和信心,使群众主动行动起来,摆脱贫困。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篇5
脱贫攻坚战,阵地在乡村,主战场在乡村,深化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使命执行,要从支部抓起,从党员抓起,深化施行“支部带领、党员带头,效劳底层、效劳大众”即“双带双服”工程,凝聚脱贫攻坚作业的强壮合力,把党安排建在扶贫一线上,致力于悉数实现脱贫摘帽。
一、施行“双带”工程,表现党安排和党员的引领效果。
1.支部带领。大众富不富,要害看支部。党支部是党的最底层安排,也是党联络广阔农民大众的桥梁与纽带,是乡村作业的领导核心。实践证明,党支部在乡村经济社会展开过程中表现着首要的效果。因而,各党支部要联络实际,斗胆立异,积极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业新模式,经过“党建+工业+扶贫”“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法,采纳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等方法,建成以村党安排为核心,工业链党安排为主干的脱贫攻坚安排系统,充分表现党支部在经济社会展开中的引领效果,创造一批特征工业党旗红品牌,推动脱贫攻坚作业深化展开。
一起,经过抓点演示,辐射股动效果,不断推动党建促脱贫进犯作业全体上水平。以特征主工业为根底,以贫穷村为要点,组成工业链党安排,创建党群经济联合体,实在把党支部建在扶贫工业链上,由党员致富能手担任党安排担任人,向大众供给技能效劳、品牌创造效劳、产品销售效劳,带领大众做强做大特征工业。
2.党员带领。党员队伍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抓党建促脱贫,党员效果表现是要点。广阔党员要紧紧环绕“贫穷村悉数出列、贫穷户摘帽”这一方针,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一是带头转变观念,坚决脱贫致富信心。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化农户,引导大众转变观念,战胜“等、靠、要”思维,依靠本身努力脱贫致富。二是带头真抓实干,争做脱贫致富表率。广阔党员要紧记使命,时刻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表现演示股动效果。带头展开工业、学习技能,争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致富增收的“演示户”;带头结对接帮扶,采纳“1名党员+1名贫穷户”或“1名党员+n名贫穷户”的帮扶股动机制,协助贫穷户理清展开思路,协助解决工业展开资金、技能瓶颈,吸纳贫穷大众就近务工增收,构成一批抱团展开的“党群致富联合体”。三是悉数施行带富工程。经过施行“村党安排书记带富工程”、“村‘两委班子’成员争富工程”和“乡村党员共富工程”三大带富工程,鼓舞和支持村党安排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乡村党员带头展开创业项目,牵头建立乡村经济合作安排,股动大众共同展开共同致富。
二、施行“双服”工程,提升党安排和党员的效劳水平。
1.支部效劳。充分表现乡村党支部战役堡垒效果,以驻村作业队和村“两委”班子为首要力气,以屯为单位实施分片担任制,在行政村自然屯建立扶贫扶贫攻坚党小组,实在将党安排建在扶贫攻坚战前线上,充分表现底层党安排与大众触摸最广、了解当地状况,交流交流容易的特征,依据就近准则,担任本村、本屯、本小组贫穷户脱贫使命的指导作业。
2.党员效劳。依照“三必访”(建档立卡贫穷户必访、乡村低保户必访、零工作家庭必访)、“四满意”(作业风格大众满意、帮扶方法大众满意、效劳内容大众满意、效劳成效大众满意)请求,悉数推动党员效劳工程。拟定“一牌一栏双卡”效劳制,即制作共产党员标识牌、机关“三亮三比”形象栏、扶贫攻坚党员举动效劳卡和党员方针责任理解卡。经过效劳卡架起党员和大众交流桥梁,及时方便给大众供给效劳,防止大众就事找不到人、找不对人;经过理解卡,建立党员责任认识,担任认识和效劳认识,将悉数从严治党详细执行到党员身上;党员挂牌亮明身份,建立激烈的党员身份认识和荣誉感,并承受大众监督,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责任和效劳认识,破_解乡村党安排凝聚力和战役力不强、党员履职和效劳认识不到位等疑问;在机关展开党员、干部亮身份比形象、亮责任比效劳、亮许诺比业绩“三亮三比”活动,建立健全效劳流程和大众作业准则,严厉履行首问首办担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准则,进步机关效劳效能,创造精干高效机关。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篇6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星期天下午,__ 又跟往常一样驾车前往挂钩扶贫点 __ 县勐混镇曼冈村。自 2016 年 2 月被州中级人民法院选派到“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扶贫点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以来,__ 已经记不清在 __ 的家和扶贫点之间往返了多少次,只是每次进村,他的心情都不一样。
曼冈村为哈尼族山寨,是我州建档立卡的贫困行政村,辖 8 个村小组,共有 480 户 2250 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 38961 亩,其中,耕地面积 13941 亩、园地 4640 亩、林地 20380 亩,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茶叶、玉米和稻谷,精准识别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 户。
“坡陡弯急,镇到村、村到村之间的路面坑坑洼洼,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巴裹脚,村民生产生活出行极为不便。”这是曼冈村留给 __ 的第一印象。__ 感到身上的担子比想象的要重得多。
驻村后,__ 带领曼冈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遍访村小组,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调研,对村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民风民俗、农户种植养殖发展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掌握整村贫困及农户致贫原因,并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制作了《贫困户基础信息台账》,动态掌握住房、教育、医疗、家庭人员结构、劳动能力等基础信息,做到职责清、贫困对象情况清、致贫原因准而清、帮扶措施清、帮扶责任清、投入产出目标清、退出规划计划时序清等。
走访过程中,__ 发现,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迷信思想严重,他深刻认识到宣传扶贫政策、改变落后观念的重要意义。自驻村扶贫以来,他认真督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召开村民大会 80 余次,学习党章党规、上级扶贫精神和文件,宣传扶贫政策、法律法规,安排部署落实具体扶贫事宜。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他又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贫困户及群众召开专题学习贯彻会 10 次,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经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共排查出 331 户石棉瓦户作为危房改造消除对象,由财政资金提供树脂瓦片进行统一改造。他还整合相关部门帮扶力量,积极开展搬迁、路面、公共活动场地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党委政府完成镇至村 10 公里水泥路面建设、经村委会和村小组的 10 公里环线水泥路面建设,即将修建完工 20 公里砂石路面,基本完成小组内道路硬化工作,完善活动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自来水升级改造、电网改造,投入 40 余万元补助农户建设卫生厕所,资金支持生态茶园建设等。投入 300 余万元完成昨巴村小组搬迁安置点建设。州、县两级法院自筹资金 40 万元用于建设路灯、垃圾池、垃圾场、厕所、舞台及配备办公桌椅,并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修建房屋。协调水泥 120 吨资助村小组道路建设,为贫困学生捐赠助学金 6165 元。提供经费支持开展党建活动和环境卫生整治。为村组办公争取档案柜 1 组、电脑 14 台、扫描仪 1 台。
一直以来,曼冈村集体经济形式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巩固扶贫攻坚成了 __ 及工作队考虑最多的问题。在与村、组干部几番交流和谋划后,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从事茶叶、蜂蜜生产为主,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甘蔗、玉米、稻谷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及茶叶栽培管理技术培训。
在 __ 的带领下,曼冈驻村扶贫工作队经两年多的脱贫攻坚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曼冈村有建档立卡户 67 户实现稳定脱贫。未脱贫在册建档立卡户 17 户实现稳定增收,待 2018 年建好房屋,就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基本能完全实现脱贫。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农户致富思想意识提高了,大部分农户由被动政策帮扶转向积极发展生产、争取政策支持、主动学习种植养殖技术。”说到曼冈村村民这两年的思想变化,__ 满心欢喜。
两年多的第一书记生活,让 __ 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与寂寞,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 __ 看来,扶贫就是要
看百姓需要什么,有哪些现状需要改变,只有扶到百姓心里去,才能把扶贫工作干好,让广大群众满意。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篇7
__村位于__县__乡的西部,距离__县城_公里,全村有_个居民小组,有_户,_人,有劳动力_人,其中,有_户贫困户,_人。幅员面积_平方公里,耕地面积_亩,其中,田_亩,土_亩,林地面积_亩。
在__村,干部群众对__同志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位大山养育的汉子,他不负村民们的厚望,不惧艰难困苦,带领全村群众,打起脱贫致富这场攻坚战。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履行代表职能,密切联系群众,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为出发点,真抓实干,谋求发展。
作为最基层的干部,__同志拿着__多元的工资,却操着整村的心。20__年当选村团支部书记,__年团支部书记兼五组组长,__年任选__村支部书记,任职期间荣获三次“优秀党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__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看到本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野生油茶,他把野生油茶土地改造放在了工作首位,带动群众加强管理,扩大野生油茶面积,让__村的贫困户有了收入来源,为了便于产业的发展,在他的申请下,村组道路畅通,农村的道路基本上也都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贫困农户彭__似乎看到了希望,在村书记等人的鼓励下,他果敢勇为,他承头组织贫困户以”资源、劳力、政策、资金”等方式入股注册了__油茶专业合作社。对__水库示范基地中__亩野生茶林开展了管护改造,范围覆盖__村__个生产小组,建成全乡最大的示范基地。自成立以来,总共吸收本地农户_户__人(其中贫困户_户_人)入社,目前为止就有_户__人越线脱贫,村民们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__村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果,离不开__同志的努力。在合作社运作初始,__同志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争取合作社运营资金,政府通过商议,根据其规模,即借给合作社_万元资金,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壮大,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收、脱贫,提高贫困农户的发展积极性。在“改补为借、改补为贷、借贷融合”这种金融扶贫新模式的出现,让__同志异常兴奋,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他可得好好把握,于是很快就告知__等人,让他们不用担心贷款问题,勇敢地去干。此外,他还经常主动找其他贫困户谈心,作宣传,鼓励他们加入专业合作社,很多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甘愿加入这个队伍中,渐渐地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人日益增多。这种金融扶贫新模式不仅有地效缓解了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让扶贫资金作用最大化,更是缓解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
贫困户__由于家庭条件很艰苦,一直苦恼于如何改变家庭情况,之前一直有想买牛养牛来支持家里的开销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没有资金,所以也是无奈。在金融扶贫新模式的开启下,__同志主动上门找到了他,跟他讲解了扶贫政策,这下可把老宋高兴坏了。第二天,__同志和帮扶人早早就开车带着老宋到__镇渤海村活牛交易市场,一下子就买了_头牛,花了__元钱。短短一年时间,他的养牛规模发展到56头,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他的今天也得益于金融扶贫新模式,让村民们现在借款有门,贷款有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__同志的带领下,在__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鼓励下,在__油茶专业合作社的影响下,全村以这种模式组建了由贫困群众为合作经营主体的彭荣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_个,共改造野生油茶__余亩,养殖黄牛、山羊、黑猪__余头(只),青花椒栽植__多亩,中药材种植__余亩,全村有378户从事以上产业,其中贫困农户达__户、__人。为顺利实现__年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必须走在前面。__同志努力向上争资立项,带领、组织全村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共修建村通畅、通达、产业路_公里,已形成公路网络化,修建人畜饮水水池_口;垃圾池正在规划筹建中;实现搬迁安置_户、_人,危旧房改造_户、_人,为全村经济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__同志在引领群众致富、全力搞好村域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带头致富,树立起了致富的典型。一是他精通医术,因外公是远近闻名的中医,从小跟随外公学医,经过多年的勤学钻研,__同志医术精湛,名动湘鄂之地,加之医德高尚,远近求医者不计其数;二是承包土地_亩,种植中药材。现__家庭经济年收入在_万元以上,成为致富路上新典型。
在__同志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__村成为了基础组织经济建设的示范村,他们有稳定的干部队伍,他们团结务实,廉政勤政,在村民们看不见的地方使劲为百姓谋福利,如今干净整洁的__村,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
抓扶贫机遇,利用好扶贫资金,搞好基础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能人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发挥自身优势,脚踏实地。竭尽所能为百姓服务,这个最底层的干部,他懂得人情世故,懂忍让包容,虽然有缺点,但得之村幸。农民脸上的笑容就是他所付出的最好的见证。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