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的生活里,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我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完整,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爱国的人物事迹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国的人物事迹篇1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爱国的人物事迹篇2
南北朝时,陕西延安罕尚义村有一个退伍的老军官花弧,武功很好,立过战功,退伍后,把一身武艺传给女儿木蕙和木兰,木兰聪明勇敢,比姐姐更是要强。当时北京的突厥忽然入侵,__掳掠,百姓死伤很多。
一天差人送来元帅的命令,征集各地义民从军保卫国土,对木兰说:“姑娘,军书很多卷里都有你父亲的名字,这次征兵,凡退伍的军官都要从征,父亲年老儿子替征。”
木兰回到机房,心里愁闷,想起父亲年老,体弱多病,又没大的儿子可以替代,怎么是好,国为效力,自己本有责任,无奈女子从军,非常不便,想到这里,不由叹息。
后来,官差再次来催,花弧扶病出迎,觉得自己为国御敌,义不容辞,便要收拾行李动身。木兰要代父入伍,大家也不同意,都说女孩家去不得。木兰一再坚持要女扮男装,又给大家表演了高强的武艺,父亲才同意让她替自己出征。
女扮男装后,又到市上给木兰买弓箭鞍马,一切打点好。朝廷命令贺廷元帅出征。当下点齐人马,刀枪整齐,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木兰她们过了黄河又渡黑水,披星戴月,翻山越岭,急奔前线。行军途中,有一个战士说起妇女在家安享清福,苦事都让男子做了,木兰道:“杀敌救国,就是战死,也很光荣。妇女在后方也有责任,供给前方衣食所需,怎么说无用!”
爱国的人物事迹篇3
李大钊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由爷爷一手抚养长大。爷爷非常重视李大钊的教育。“从五六岁入私塾,到从日本留学回国,他前后上了18年学。”李亚中说,李大钊从小便树立了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远大志向。
李亚中说,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时工资是140块大洋,后来任教授涨到200块大洋,再加上他在别的大学兼课,每月收入至少有250块至300块大洋。“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由于没钱安葬,只好举行公葬,也就是向公众募捐的形式安葬。”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后,李大钊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80块大洋作为活动经费。此外,他还会向穷学生仗义疏财。每到发工资时,李大钊就会领回来一把欠条。后来,为了不让李家断炊,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交给李夫人。
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感染了许多人。在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募捐中,就连政见相左的汪精卫也捐了1000块大洋。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_,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李亚中说,“祖父被杀害后,一家人颠沛流离。父亲李葆华为躲避抓捕,在友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考取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化学系,还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李葆华中断学业,愤然回国,并未获得学位。
爱国的人物事迹篇4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学者用他们的满腔热情诉说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事业的繁荣发展,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用切身行动证明什么是爱国之情、什么是奉献精神。
在这个利欲熏心的现代社会,很多人的双眼都被名利所蒙蔽,导致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不信任、人性冷淡的局面产生。这个社会并不缺乏人才,更加所缺乏的是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现今社会在对用人方面一直有着“有才有德,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的原则,提醒着我们在对人才的培养使用方面更加注重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我们的能力决定着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力大小,再多的才干没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将对整个社会危害无穷,我们可以对社会事业建设作出的贡献不大,但是绝不能成为危害社会之人。
如今,中国进入新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面临着新时代的要求,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拳拳爱国之情,挺起知识分子的光辉脊梁,留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照亮着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美好生活都是从奋斗当中得到,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正是出于一个奋斗的年纪,更应该拿出这个年纪应有的姿态,坚持为祖国美好事业的建设奋斗。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当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作出一番成就,报答这个社会、父母、老师等等对我们的培养。
不论我们身处哪个行业、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学历、职称和地位,都要怀揣着对祖国的赤子之情,立足于本职工作,让每个人都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爱国的人物事迹篇5
陆游是我国宋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最近我学习了他的一的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的大意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心痛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九岁高龄,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的决笔诗,也是遗嘱。人死之后,本应无牵无挂了,但诗人偏偏“但悲不见九州同”。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他不悲;即将与家人永别,他也不悲;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这其中既充满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对屈辱求和的南宋王朝的不满和谴责。这种拳拳爱国之心,殷殷爱民之情,感天动地,催人泪下,又令人振奋。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朝。他所见所闻的都是祖国分裂、女真入侵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因此,他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国统一。他的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篇篇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
读着陆游的诗,我想到了杜甫、辛弃疾、文天祥、吉鸿昌,想到了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想到了用笔呐喊的鲁迅,想到了为祖国的自由而战斗的黄继光、董存瑞,想到了为祖国争光的奥运健儿,想到了为香港回归而做出巨大贡献的邓小平爷爷……
正是这千千万万爱国人士,用他们深沉而热烈的爱国激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颂歌。
?示儿》是一首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歌,它激励着每一个读者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爱国的人物事迹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