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记录生活中美好回忆和宝贵经历的一张画卷,我们写作文时会不断地观察和感知周围的细节,这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鲁迅》作文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鲁迅》作文篇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身为一个绍兴人,我却连鲁迅先生都不了解,所以我决定先从鲁迅故居开始了解他。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我迫不及待的冲进去,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
绕过石碑,向前走一小段路往右转,跨入树阴遮蔽的石库门,就是鲁迅一家的住所,楼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铺面,天井里种植着一株高大的桂树,每到深秋,桂香扑鼻,因而又称桂花明堂。过天井有两间南北朝向的楼房,前后缕披花格门窗,东边楼下中间用板隔开,前半间称小堂前,小堂前里太师椅,方桌,茶几仍照原样摆放,鲁迅小时候常到这里看书,写字,画画,他所写的《诗中画》也就从这里诞生。
走出鲁迅故居,往前过三间平屋就是百草园。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道尽百草园里的斑谰色彩。百草占地两千多平方,那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至今仍保留原来的样子。百草园虽然名字好听,可却只是一个小菜园,即使是这样,这里还是成为了鲁迅儿时的乐园。百草园的旁边就是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我知道鲁迅一生经历的事情,由于鲁迅的祖父是大官,他死了后鲁迅家就没入贫困,家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被当掉,鲁迅从中看透了世态的卑俗。
短短一天我就游遍了这个地方,鲁迅故居虽然不大,却令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鲁迅这位伟人。
《鲁迅》作文篇2
我心目中的鲁迅是伟大的、高尚的、平凡的、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评价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还非常关心爱护青年,他一生接待过来访的青年五百多名,给进步青年写信三千五百多封。鲁迅不但关心进步青年,而且关心爱护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劳动人民。他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强盛,把自己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了。因此,鲁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像他那样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努力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我清清楚楚的记着,他那黄里带白的脸,瘦的真让人担心,头上的头发像一把刷子一样直竖着,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形成他那独特的形象和外貌,他逝世时,许许多多的人都来追掉他,向他致敬,有的都失身痛哭,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花圈和挽联堆满房间,各种各样的人都来了,有工人、学生、青年、老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呢?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着他小时候很聪明。接下来,我给大家讲几件逸闻趣事吧!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周樟寿,他的老师是一个戴阔边眼镜、待人和气的人,他叫寿镜吾。一次,上课之前,有一个学生偷看了寿先生的考题“独角兽”,后来他就去问周樟寿,周樟寿回答说:“四眼狗。”后来那个人真把四眼狗,来回答老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每一个学生的答案,寿先生都不满意,唯独,周樟寿的答案满意,因为他以古书《尔雅》中的比目鱼来作答。鲁迅先生从小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因此,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长大了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文章。
是啊,鲁迅更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家人去吃饭,在路上他毫不犹豫的去救助了一位黄包车夫。他们给他取玻璃片,扎绷带等等。鲁迅做过的好事有成千上万。所以我们一定要像鲁迅一样助人为乐,为大家着想。是啊,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
《鲁迅》作文篇3
鲁迅是个爱青春,严谨求实的人。他从不认为自己如此高贵。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对别人来说是很幽默的。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
我去鲁迅百草园,看到鲁迅在小心翼翼地抓鸟。看到他捉鸟的神态和喜悦,也看到鲁迅采桑葚。可爱的举止是毋庸置疑的。大年三十前一天看到鲁迅吃福橙,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差的规矩。我一直想跑,跑过去告诉鲁迅为什么我要一直遵守,而不是跑下床去玩。
还看到鲁迅走出院子,和我一起上私塾。因为我和他当时是同学,我们一起报了私立学校。他当时上课认真听讲,我没事干。经常说人迷迷糊糊的,因为根本听不懂老师说什么,所以下课就请她喝茶。我们一起去踢足球,但他把球踢到了别人的院子里。为了拿回球,我跟老师说了这件事,但是老师不理我。放学回家,没事干,就找鲁迅借作业。他二话没说就给了我。到了学校,老师对比我的作业。但是我和鲁迅站在一起作为惩罚,因为我们老师的作业一模一样。我后悔了,和鲁迅闹僵了。而且他并不后悔,他说。他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后果。
在我眼里,鲁迅一直是一个讲道理,谦虚的人。他说:“不要总是看得起我。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和他一起玩游戏。他不在乎谁赢谁输。他只是喜欢玩游戏。他知道我在乎结果,每次都让我赢。我不像以前那么在乎输赢了。鲁迅总是保持微笑。
从来不大声说话,他只轻声叫我的名字,我喜欢和他一起玩。他不会刻意针对任何人,更不会和任何人吵架。未经允许,他不会乱动别人的东西。鲁迅很老实,他不会偷别人的东西。不要做不道德的事。当我和他去商店买零食时,他们总是为我付钱。他不喜欢吃有营养的食物。他只喝一些牛奶。想想他是什么。他不能像那样遵守规则。
我和鲁迅一起上了马蜂窝。当时我吓得不敢靠近,让鲁迅自己走了。但是觉得遗憾,就跟在他后面走。我想,如果它盖住了我呢?所以不敢站在前面。马蜂窝掉下来的时候,我拿出惊人的速度逃离了马蜂窝的追击。但是鲁迅不小心摔倒了,让我很难过,于是我马上回去帮鲁迅。鲁迅只说,快跑,别管我,我怎么能离开他!因为建议是我提出来的,所以看到了鲁迅的品德。
在梦里,我学到了鲁迅的品质,我们应该向鲁迅学习。
《鲁迅》作文篇4
一直觉得雨天是适合看书的。
谢绝鸟语花香的繁华,一片书香细雨落在干涸的渴望里。在巴金老人的《秋夜》里走近了先生您,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您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这就是您了,先生。
不由自主的,身体好像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入另一个空间,苍狗白云,从脚边飞去了,泡沫散尽。远处蹲伏着黑暗,乌鸦在天空歌唱,尘埃裹在风中到处乱撞,空气迅速下沉与泥土重叠,挨挨挤挤的洋屋浸在风雨中。走近一个屋子,一种简朴的味道迎迓,仅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身影,混沌之后这才恍然是先生,我打量了他,瘦得叫人担心,头发还是精神抖擞。
我敬畏地垂立在一旁,先生过身来,抬起眼睛,融化了我的不安,他招我坐近前来。“您的《狂人日记》号称‘打响揭露封建社会的第一声春雷’;尤其是《药》最为深刻,那华老栓用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孩子治病,我敬佩您笔下夏瑜的革命精神,更痛惜民众的无知。”我发现自己的胆子在先生慈祥的目光里柔软起来,竟然滔滔不绝起来。
先生的脸显得安静,分明道:“但愿我的文章能像一束春光穿透被黑暗束缚的人们,寄予他们丝丝光明罢……”我体会到先生话里蕴含了沉甸甸的奉献自己的热情,仿佛要将自己脆弱的力量化为拯救国民的伟大力量。
他恳切的目光炯炯有神,我好像看见了岩浆自地底泛滥涌出。我还想聆听先生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便急切问道:“先生作为大夫,怀着一颗慈悲之心,解救病魔困绕的难民岂不可乎?”
他摇了摇头,沉痛叹息着:“身为大夫徒增国民的体质,却无措于他们思想的草莽,行医焉有大益?以为当今济世良药莫若从文化入手。”由此先生成了寂寞中奔驰的勇士,把责任写在生命线上,用无形却犀利的匕首刺入敌人的心脏,“鲜血”是他的伴侣了。倏然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辞别先生,起身而去。想着虽然社会明亮成为主色,但其中也不乏黑暗,有时注入清泉都会浊色。前路注定坎坷。可是无法冷眼旁观,叹息肠内热。希望像先生那样把文字墨化为武器揭开社会的不足,为的是唤醒和净化。
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俯下眼来,依然是巴金老人的《秋夜》: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走近先生,温暖和力量自心底升起。
《鲁迅》作文篇5
人说他是异乡人。
嶙峋的脊骨,生硬的线条,如绍兴那一块块青灰色的石板路,坚硬、冰冷。
他脱下了白大褂,用锋利的笔尖做武器,闪着凛冽的寒光,直刺敌人的咽喉,直指人心。
然而一个古老的水乡却沉蕴着柔美的风景。粉墙黛瓦,流水人家,糅杂着草与土的芳香,眼前的悠悠碧水,耳畔的欸乃浆声,勾画出一个充满诗意,纯粹柔情的绍兴。
但水乡软玻璃似的明镜里,曲曲折折地倒映出棱角分明,一派豪情的鲁迅。那柔软的水玻璃上折射出一把明晃晃的刀,不,比刀更有杀伤力,“哗”地从水中掠起,撩开了众人的羞耻心。
曾经,也是这片柔情的水乡,人民看见烈士的血从侵略者刀尖淌下,却仍是一副麻木的表情,甚至有人会用血裹着的馒头治病!
一声呐喊,划破了寂寥的长空,激起满城碧波,也激起了鲁迅的愤恨。
任人宰割的民族,没有骨气和灵魂,竟麻木地生活在狰狞和丑恶的社会之中!鲁迅暴怒了!他的笔锋直刺向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以笔的力度宣示着一个中国人的铮铮傲骨!!他最终登上了思想舞台,向旧中国开火,他不畏惧死,也不可能在文坛中倒下,他挥舞着笔,敌人被鲁迅打得满身血痕,魂飞魄散,但鲁迅还要用笔斗争下去,深思凝重的背影,震耳欲聋的话语,振兴了中华民族!也振奋了每个国民的心!!!
提起鲁迅,往往会使人想起巍峨的华山,冷峻而稳重。他又似山巅上的一棵雪松,俯瞰神州。
在他的故乡里,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章,但在他童真的记忆里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随江南的水波在心头荡漾,随恬淡的月光濡染出宁静的水乡。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少年时套着银项圈的闰土,在雪地捕鸟中遗留下小小的秕谷,还有桑葚,皂荚,覆盆子,童年的纯真也不逊于笔锋的尖锐。
鲁迅在弥漫着硝烟,却又无硝烟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牛”,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鲁迅的早逝可能与他的尖锐有关。然而鲁迅的灵魂永远在天边微笑,他内心的仇恨在九泉之下也会与恶势力相拼。
我认为鲁迅不是绍兴人,因为他的豪迈粗犷与绍兴的碧波柔情不相匹配。
然而绍兴翡翠似的活水配上鲁迅的锐劲不就酿造成一碗浸透着绍兴悠久历史和豪气的酒了吗?
酒气绕梁,千日不绝。
鲁迅的的确确在水乡绍兴,那绍兴不就透着灵气和遒劲吗?
遒劲与灵气,就是鲁迅,就是绍兴。
《鲁迅》作文篇6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晚辈久仰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响彻神州大地。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能与先生比者,恐怕屈指可数。
你也有很多让后人敬佩的作品。我学过你的一写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也读过你许多代表作,第一篇白话文作品:《狂人日记》,《呐喊》,《朝花夕拾》……
最初我们见面时是课文当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见了这篇文章最让我难忘的是你小时的调皮,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只是诋毁先生你形象的地方,而我却认为这恰恰正是体现先生你小时候机灵,活泼的完整的体现,这篇文章是我对你最初的映象,我知道了你并不是那么的严肃,你也有小的时候也有这些孩子的性格与行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再然后读到了《藤野先生》一文给我太大的影响,曾一度让疯癫的我,安静下来,想了许多。想必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日本对我国一次又一次的侵略、奴役,对其可谓是恨之入骨,但藤野先生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您所赞颂的是一个日本人,这让我很想不通,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但仔细读后,深入思考后,我发现,每个日本人并不都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尽职守责,对工作严谨、负责,同时也对中国,这个曾一度神秘的国家,拥有强烈的好奇。了解了写作背景以后,我有了另一番看法:呵,好强大的大和民族,当清朝还在闭关锁国,他们早已引入了外国先进的科技设备,当清朝的留学生还在摇头晃脑的、甩着长鞭,背诵着四书五经,他们的青年的文娱生活已相当丰富……
虽然现在您再也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了。但是,我相信您以前的那些作品就已经能够使我们收益一身了!
在今后的学习中您的每部作品都会时时刻刻的陪伴着我,让我随时想起您给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祝一切会如您所愿,越变越好。
20xx年4月5日
《鲁迅》作文篇7
为了让我更加了解鲁迅,妈妈决定带我去鲁迅的故乡——绍兴,乘了两个小时的动车,我们终于到了。走进鲁迅故居,里面人潮涌动,每个人都兴致盎然:有的在给家人拍照,有的在品尝绍兴的特色美食臭豆腐,有的在仔细端详墙上的文字……我则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地朝鲁迅家跑去。一跨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厅,那客厅可真气派,巨大的木墙上挂着用毛笔写的横幅,横幅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两把木椅,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陶瓷花瓶,上面画着几朵浅绛色的荷花,甚美!穿过走廊,便来到鲁迅的房间,他的房间极其朴素,床上挂着的蚊帐已布满岁月的灰尘,破旧的被褥叠放在床上,让人丝毫感觉不出他曾是个“少爷”。走过房间的连廊,我们来到百草园,那里留着鲁迅先生的童年。我异常兴奋,之前只在书里看过,终于实地见识了一回。许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是在这里和他的好朋友闰土一起“雪地捕鸟”。百草园的泥墙根下是否真的能挖出何首乌?为此,我还特地找来一根小木棍拼命挖,试图寻找“何首乌”的影子。妈妈还带着我从百草园走到三味书屋,见到了鲁迅先生亲手刻的“早”字,它代表着鲁迅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我们在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上散步;在咸亨酒家品着茴香豆;在路边的小摊上尝一口绍兴特色臭豆腐;在乌篷船的摇晃中寻找鲁迅、感受鲁迅……
《鲁迅》作文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