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观众可以了解到作品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启示,增加他们对相关作品的兴趣,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电影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图书馆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观后感篇1
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参观宁夏图书馆,一大早,凛冽的寒风吹着我,但是我不觉的冷,我座着爸爸的车来到了宁夏图书馆。
宁夏图书馆位于人民广场东边。一下车,印入眼帘是一座雄伟而又高大的建筑。它是一个正方体建高二十米左右,是用米色的岩石建造,显得非常漂亮。图书馆共有4个门,我来到正门的门前,眼前出现的是三层约三十多级台阶。我们顺着台阶往上走,来到门口集合。我抬头一看,只见门前耸立着四根大柱子,一个人都抱不过来。深棕色的木制大门上雕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在大门上方,悬挂着一本铜铸的打开的书,下方有五个铜铸的大字“宁夏图书馆”,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题词的。我心想:“这个图书馆的大门好壮观啊!”
走进大门来到大厅。大厅里宽敞明亮。抬头一看,只见高大的屋顶并不是砖头,而是一张可以吸热透光的银色的金属膜,这整个大厅光线充足。在正面的墙上有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滚动播出各种图书信息。地上铺满大理石,显得更加明亮。正在这时,从楼上下来一位讲解员,讲解员阿姨她身穿白色羽绒服,面带微笑。她对我们说,宁夏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2009年1月15日迁入新馆。这座图书馆共有四层,共有1500余个阅览席,藏书300余万册。我想:“这里的书可真多呀!要是能在这个地方看书,可以学到多少知识呀?”
我们跟着讲解员阿姨带我们穿过走廊,来到了“少儿阅览室”,我们进去了,只见好多小朋友们都在看书,但是他们却把我们当作不存在似的,头也不抬的津津有味的看着书。书架很矮,小朋友们拿很方便。书架上有好多书,有文学书、有娱乐书,还有历史书……阅览室右边摆放着米色的桌椅,还有一些小朋友座在上面看书。
接着,讲解员阿姨带我们来到了“期刊阅览室”,只见好多大人拿着一本本杂志在那一边看书,书架上摆着好多种杂志:有恐怖类的、有搞笑类的和漫画类的。
之后,我们跟着讲解员阿姨来到了“专家阅览室”,这里面就只有技术高的人才能进去看里面的书。
最后,讲解员阿姨带我们来到了“休闲区”,只见有的人在玩儿乒乓球、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举重,还有的人在看电影,从脸上挂满了笑容,讲解散阿姨也走了。
我想:“这个图书馆真好、真大啊!下次我还要来”。可是时间到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图书馆观后感篇2
今天下午,陈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魁星楼五楼的学生阅览室、书库和教师阅览室。
我们首先参观学生阅览室。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三排桌子和椅子,有的是波浪形,有的是圆形。圆形的桌子是绿色和红色的,排的非常整齐。在东边的墙上有几个书架,都是小鱼形的,非常可爱。书架上面的墙上有一排大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西边的墙上有歌德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架上有许多书,《芝麻开门》、《我要做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上下五千年》……北边的书架像一座书山,上面摆放着很多书,让我想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书库。一见门我就惊呆了,书库里有9个大书架,每个书架有6组,每组里有7档。也就是说一个书架上就有两千五百二十多本书。九个书架一共有两万多本书呢!里面主要是文学类多一些,其中有4个书架都是放文学类的书。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教师阅览室。一见门我就看见六张桌子整整齐齐地排放,南边有一个放报纸的架子和一组沙发,其它三面都是一些书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图书室的管理老师把许多教学杂志进行了装订,全年12册装订成一大本,这样老师就可以把全册的书都借到了。这些书有:《宇宙索奇》、《化学世界》、《家长》、《小学语文教师》、《环球》……啊!图书馆可真是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里面尽情的翱游。
图书馆观后感篇3
今天,我的小队和朱一铭的小队兴高采烈一起来到了浦东图书馆,准备汲取点“新鲜的养分。”
我们刚走进图书馆,欣喜如狂、满怀期待,于是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堆书,大家抱着书,向图书角走去。屁股刚落地,我们就一字一图地认真阅读,还不时把书中最有趣的地方分享给旁边的同学,正所谓是“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徐悦榕借了一本书,我很想看,徐姝昕也很想看。我想:如果独自一个人看,岂不是显得太自私了?她们都有跟我一样的想法,于是我们便坐在一起看。我发现徐悦榕看书的速度真的很快,我就差最后几行字了,她就在旁边轻轻地问:“可以翻页了吗?”“等一下,”我说,“徐姝昕还没看好呢!”我们俩每次都要等徐姝昕看完,她可会拖后腿呢!很快一本看完了,再看一本,不知不觉中我们看了不少的.书。
其中我看一本漫画书,叫《马小跳去丹麦》,这是一本科学漫画书,这种书图文相间既能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又不失阅读趣味。这里写满了有关丹麦的常识和科学故事。
我的小伙伴们看书的神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一看到幽默处就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有的看到感动处便热泪盈眶;还有的看到匪故事不禁大叫:“把他抓住!”而我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中小镜头尽收眼底。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一本、两本、三本……我们不停地看着书,时间也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左右,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了。今天真是一个充实愉快的一天啊!
图书馆观后感篇4
参观图书馆已经有许多次了,作为新生的身份参加了一次,作为图委会的成员有两次经历。不过虽然参观了多次,但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有不同的感受。
我看来,图书馆的特点就是“大”。在这里不仅有自修室,学术沙龙,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书库,种类繁多。图书馆也是韶关学院特色的建筑物,整栋建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既可以阅读中外的学术名著,也可以看到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这面积大藏书量丰富的图书馆,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图书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书目齐全,分类清晰。从一楼到六楼,分门别类:文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外语类等等,还可以阅读近期的报刊,甚至还可以查找年代久远的报刊。
此外,图书馆也十分人性化。随着大批的08级新生的到来,为图书馆正常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新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庞大的知识海洋,为此,图书馆以学生为本,推出一系列方便新生的举措,例如在没有一卡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入书库阅读书籍,可以办理临时的上网卡,在报刊库还可以用身份证抵押……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丰富了新生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给感到茫然失措的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同时,老师的热情接待和耐心讲解,让我们明白图书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当然,图书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个别老师态度不是很友好,对新生不是很有耐心;同时,书库的书籍更新速度比较慢;电脑速度有点慢等。
期待着我们的图书馆越来越好!
图书馆观后感篇5
9月14日上午在我部曾主任带领下,我和同事们来到广州图书馆外文室参观。首先我们在接待室听了广州图书馆外文室的负责同事向我们介绍外文室的工作流程和藏书刊量。然后他还介绍了外文室的两大亮点。
一就是英语角,对于学习英语有兴趣或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借这个平台来进行交流,还可以在定期举办的讲座中获益匪浅。另外就是他部门的同事们发现艺术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和实践,于是成立了个艺术设计资料室。这个资料室采取会员制服务。这样做,吸引了学习艺术的学生读者和搞艺术创作或室内设计的读者来查找资料并就地创作。同时还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听完他的介绍后,在他的带领下,曾主任和我们一起参观了广州图书馆外文室和艺术设计资料室。在外文室我见到明亮干净的阅览室,读者在安静地看书,书架上的书排列的很整齐。工作人员穿着整洁的馆服,见到读者咨询都热情周到地回答。整个外文室还很重视通过装饰美来使读者有更好的心情看书。
参观完外文室后,我们来到艺术资料室。里面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艺术类的书刊。工作人员还把读者的绘画作品摆放在入口显眼的地方。参观中,还见到有读者在利用艺术类书刊进行设计和创作。我感觉确实是个适合设计和创作的好环境。经过两个小时的参观,我和同事们结束了这次很有收获的参观活动。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可以在几方面向兄弟单位学习。
首先,工作岗位和读者阅读环境都要干净整洁,使读者拥有一个心情舒畅地阅读环境。
其次,工作时间要严格按照馆里的规章制度认真工作,对待读者要热情周到。
然后,要熟悉本单位可以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并且知道这些服务的程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当读者需要我帮助查找资料时,除了热情为其服务外,更多些向读者宣传本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的所有服务。这样可以使读者全面了解本图书馆。
另外,配合主任和同事们多搞一些提升本馆和本部门知名度的宣传活动和讲座。上述的这些做法,都是广州图书馆能招来更多读者的好方法。尤其是搞大量地宣传活动和举行各种适合广大读者的讲座的做法,确实值得我和全体同事认真学习和借鉴。
图书馆观后感篇6
广州的图书馆确实和佛山的图书馆有很大区别,就算是大年初一,图书馆里依然有不少人。干净的地板,宁静的读书室,午后的阳光和沙沙的读书声。我和母亲仅直上了二楼,走进了视听图书馆,视听图书馆和别的图书馆有所不同。这里陈列的不仅有图书,还有许多硬是座屏,录音和光盘,门前还有几张放着公共电脑的桌子。
这可都是新鲜东西,我向母亲问这问那,像一个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人一样,在图书馆里踱来踱去,当听母亲说那些电脑是公共的,还可以把这些影片免费借回家是,我更惊讶了,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时看见自己喜欢的漫威影片是,难免还要仔细端详一番。
正在我对那些“新事物”上蹿下跳是,母亲悄悄地拍了我一下,在我耳边小声的说:“你看那边。”手指着几张阅览桌。桌那边坐满了学生,看身高应该是高中生,每个人手里拿着的不是手机,玩着的也不是吃鸡、王者荣耀。让他们沉醉的,是在他们面前的那些书本,他们脸上虽没有我们在打游戏时的激动,但却有沉浸在书中漫游的惬意。
大年初一的,原本是放假和玩乐的日子,但他们此时却在这图书馆里寻找那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我不清楚他们看的是什么书,看的书有多难或多简单,但至少他们爱读书的精神,是在值得我们点赞、学习。也许在这里读书的人学习成绩不一定很好,但精神一定是最可嘉的。我和母亲安静地绕过那些学生,并不想打扰他们,这次来图书馆,我虽然一书未借,但却又收获了很多。走出广州图书馆的大门,我再次看见那座雕像,那闪闪的钥匙上依然闪闪地刻着那四个字“智慧之钥”。
此时此刻,我好像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图书馆观后感篇7
9月15日,我们小记者团又组织我们参观“钱学森图书馆”。一来到图书馆,它的建筑特别吸引我的眼球。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钱学森的草稿和名字,还有一个倒着的红色金字塔。走进了才知道那红色的金字塔是钱学森爷爷的笔记。这样的展示让人眼前一亮,让人难忘。
馆内展示了钱学森爷爷的生平事迹。一件件的展品无不叫人震撼。在我印象里有两件展品令我颇有感触。一件是玻璃窗展示的所有手稿。有人可能说手稿有什么感触。可钱学森爷爷的手稿深深地打动我、吸引我们、感染我们。他的手稿很整洁,几乎没有一个错字,书写的很认真,连标点这种小细节都不放过。最震撼的是一份考卷,考题他全做对,可最后批改成绩为96分,因为一个公式的下标漏标,连老师都没批改出来,还是他自己发现的,可见他做事情的认真程度。钱学森爷爷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等等,我想这些荣誉和他做事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第二件是书架上陈列的一本本书籍。这可不是一本两本,那是两面墙。而讲解员介绍说这只是钱学森爷爷看的一部分书,太让人震撼了。书的类型之广,有政治,有物理等。总结下来钱学森爷爷是个做事一丝不苟,努力勤奋的人,而且还是个热爱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人。
通过这次参观,想到我平时在做数学题时,老是加看成减、减看成加;读语文课文时,不是添字,就是漏字,妈妈说我有点小迷糊,而且还没有信手看书的好习惯,这些似乎和钱爷爷的学习习惯差太多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加把劲,从钱学森爷爷做事的一丝不苟、勤奋努力的精神学起。
图书馆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