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城心得体会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集体中分享心得能够增强凝聚力,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彼此的支持与信任,大家在经意间得到不少醒悟,都应当认真记录在心得中,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登长城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登长城心得体会7篇

登长城心得体会篇1

听了齐老师的这堂课,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受到了一次中华文化的熏陶,一次爱国精神的洗礼,也见识到了齐老师独特的个人教学魅力,感受到了她那饱满的教学热情。下面我就本堂课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第一、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伊始,齐老师从反馈预习入手,自然地进入本课《长城》的学习中。以长城是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抓住“奇迹”这个词入手,这个设计新颖独特,直达主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齐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的任务,并写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找几名学生读课文,说自己对长城的印象,在孩子们谈感受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理清了文章的条理。符合本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

第二、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品味语言,欣赏、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和伟大的奇迹。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齐老师抓住了长城的长和长城的独特构造来学习。出示长城的远景图,课件演示(长城示意图)从东头的山海关开始,高高低低、蜿蜒曲折,直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里。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长城的长。了解“垛子、了望口、射口、城台”体会长城的独特构造时,也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学生通过指指认认很快就搞清楚了,也明白了这些设施的作用。

第三、通过重点语句的对比,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1自然段,抓住比喻句和列数字“一万三千里”的品读,体会到了长城长的特点。通过句子的对比,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远看长城,它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体会作者比喻的写法,写出了长城长而曲折的特点。

体会长城的长,齐老师是这么说的: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曾有人徒步经过了589天才走完全程。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对比句子: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十分宽敞)从而体会作者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法写出了长城具体有多宽。耿老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与长城的宽度对比,了解到不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因为班级里很多同学都没有去过长城,没有亲眼见到长城具体有多宽。

在孩子们理解长城结构之后,齐老师还特意让学生再次感受,在介绍长城构造时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写的,体会作者的观察与写作顺序的一致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3自然段,教师关注文本,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抓住“数不清、两三千斤重”体会到工程浩大;“没有……没有……”体会到设备的简陋;“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体会到条件的艰苦。多种形式反复地读,引导学生体会到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再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教学中,教师的描述,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建造长城的壮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也在朗读中表现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在教学中齐老师还及时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并出示关于联想的填空,让学生适时得到锻炼,拓展学习目标。

第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触发语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

从远看长城、近观城墙,面对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我们怎能不为之赞叹,为之佩服呢?就连许多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游览了我国的万里长城,都无不称奇呢!这些评价使得学生在读中深刻体会,民族自豪感再次得以升华。

齐老师这节课仅仅围绕中心句展开阅读,在学习完每一部分内容之后,都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再次感受长城气魄雄伟,它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使学生的情感一步步提升,最后升华绽放。

最后结合自己的朗读的感悟来赞美长城时,学生的语言中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思想。

另外,教师的语言非常煽情。她自己饱满的情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当然齐老师在教学上准备要更充分,例如,课前的学习单可以先发放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学生,以文本为教学的主体。

总之,齐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课,让我们对她表示感谢!谢谢!

登长城心得体会篇2

北京,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从已往学习的课文中我知道,北京有庄严的天安门,有华灯高照的西单商业街,还有精美绝伦的天坛......但我最想去的是那气势磅礴的长城,终于在五一那天我的愿望实现了。

一路上,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不断向外张望,是不是快到长城了,在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八达岭长城,看见那雄伟的长城,我急忙往上冲。远远望去,长城就像一条盘卧在山脉上的灰色巨龙,仰着头,看着天边。

紧接着,,我们开始爬长城了,我是兴致勃勃的往上爬,弟弟却在后面呼哧呼哧地爬着,累得直喘气.爬到第三个风火台时,弟弟简直累的要趴下了,坐在地上不起来了,没办法公公只好拼命的捉弄他,吓得弟弟四处乱串,像个小猴似的一个劲的往上窜样子可搞笑了.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登上了顶峰,整个长城顿时跃入眼帘。朝下眺望,远处的山峦.房屋显得那样渺小.......看到这一切,我不禁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我大声地喊着:“啊----这就是长城!这就是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朝朝暮墓,日思夜想,跌宕起伏,绵延千万里的长城。”站在长城上,我心潮起伏,这古老的长城,是用一块块巨大的石头砌成的,在古时候,没有起重量机,也没有吊车,全靠肩挑人扛,把这么重的石头一块块地搬上来是多么不容易呀!长城,是用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凝聚而成的啊!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啊,长城,你是用千万劳动人民的血肉建筑而成,更是中外伟大的建筑奇迹.我爱你长城,你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

登长城心得体会篇3

那是一个可爱又炎热的夏天,我们来到北京游玩。既然来到了北京,当然要参观一下宏伟壮观的长城了。

早晨5点钟左右,东方的天空还有些暗,空气清新湿润,吸一口,还有一丝甜味儿和一点凉意。伴着晨光,我们来到了长城。静静地站在那儿,耳边没有喧嚣的吵闹声,没有汽车喇叭的怪叫声,只有晨风在你耳边低唱,替你吹里有点散乱的头发。几只早起的鸟儿在你周围的树上鸣叫,它们好像不愿打扰你似的,瞪着黑黑的眼睛出神地看着你,偶尔叫上一两声。过了许久,便开始了“大合唱”,我们伴着吵闹声进入了长城。抬头望去,宛如巨龙的长城盘踞在青山上,树木环抱,高耸入云,我激动不已,连忙伸出了脚,迈出了长城的第一步。

我们爬啊爬啊,台阶变得越来越来险,坡度变得越来越来小。当爬到一半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当我俯望大地时,眼前的景象使我忘却了疲劳,让我沉浸在这份美景之中:下面青山碧邻,云雾飘渺,只见几只鸟儿在飞翔,划过碧空。眺望远方,北京城尽收眼底,高楼大厦矗立在空中,金碧辉煌,鳞次栉比。一阵微风吹过,轻抚世间的一切事物,多么富有诗意啊!是那么惬意的啊!又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爬上了长城的最高点。这里风光更加秀丽,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我居高临下极目眺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只见群山苍翠,葱笼青郁,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上,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加显得气势磅礴。现在我看它,不仅仅是翘首欲飞,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汉啦!

登长城心得体会篇4

春天,我去了北京,站在了万里长城之上!

这是我第三次来长城了。那时春意盎然,春雨连绵,毛主席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终于上了长城,这是多么豪迈啊!

长城的古砖在我的四周,望着这些古砖,我仿佛看到了修筑长城时,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赴后继,这是中国人心血的结晶啊!长城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上,从高处看就像一条龙,我觉得长城,真雄伟呀!我们又到了烽火台旁,“古代的时候,这里的烽火应该很大吧。”我心里这样想着。我想到了点烽火时狼烟四起,全军冲锋时的景象。记得老妈跟我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将长城哭塌了一段,看见自己的丈夫就在里面,她的丈夫是被活活累死的,但他是英雄,为中国的雄伟工程献身的英雄。古代有多少这样的英雄,我们现在脚下的长城是用先辈的英灵和血肉筑起来的。我震撼了,愣了几秒,不禁暗叹道: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呀!是呀,的确如此,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太空遨游时遥望地球,望到中国看到了一条龙,那就是长城。长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奇迹之一,真不知道长城是怎样修建成功的,这真是一个谜。

长城真雄伟呀,面对这样伟大的工程,我明白了:成功的背后总有付出,努力奋斗之后就是成功。

登长城心得体会篇5

暑假期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钢琴比赛时。爸爸为了让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便带我到北京爬了“万里长城”沿线中的一段------居庸关。

在烈日下,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抬头看,哇,多雄伟呀!在翠绿的山坡上,长城婉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若隐若现。

我抬起了双腿,准备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爬上这条“巨龙”。它可不是那么好爬的。每一级台级都是那么高。才爬了十几级,我就感到累了,但我不想半途而废,继续坚持着向上爬去,中途我们在城台的中间平地上休息了几分钟,又继续向高处攀登。

台阶两旁是一米多高的城墙,下边有了望口和射炮口。我踏着脚下的砖石,扶着城墙,激动地想:修筑长城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秦朝的劳动人民多么有毅力啊!若没有他们的辛勤汗水,怎么能造就万里长城这么伟大的工程呢?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爬得很高了,离峰火台也不远了。等我站在峰火台上观看美景时,那可真是一览无余呀!此时让我想起了“劝学”中的一名话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登高望远的感觉真是好啊。

我原以为下去会很轻松,可没想到下去居然还比上来要费力很多。上来只要抬起双脚就好了,而下去时,因为台阶又高又陡,不但要抓牢栏杆,而且要很小心地迈出步子才行。

虽然这次没能再登上第二个峰火台,但我还是很开心。我爱你,长城!

登长城心得体会篇6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要去做一回好汉,爬一爬万里长城。

由于闻名中外的八达岭长城游人太多,我们就决定去爬相对人少的司马台长城。听当地的老人说,司马台长城原先叫“死马台”,因为当时修建长城的时候,由于此处的山势十分陡峭,驮运材料上山的马匹下山时好多都摔死了,所以叫“死马台”。后来由于“死”字不好听,才改叫司马台的。难怪都说此段长城是最为险峻的一段。

风轻云淡,天气正好。上午,我们一群人来到了长城脚下,抬头仰望,天呐,好高的山,长城就修建在山的最高处,远远望去仿佛一条巨龙匍匐在山岗上。沿着蜿蜒的小路我们一路登山,二十分钟后,终于到了长城的第一座烽火台下。终于能近距离地观看长城了,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享誉世界的万里长城就在我的脚下,每一块砖都透着历史的沧桑。

我们爬着爬着,终于登上了最高的那座烽火台。这座烽火台雄踞峰顶,站在上面居高临下,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我扶着砖墙,极目远望,万里长城沿着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向远处延伸,消失在雾霭笼罩的群山间。群山苍翠,山峦起伏,景色十分壮观!望着眼前这壮丽的景色,轻抚着这古老的城墙,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昔日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豪迈。

长城,她汇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她以蜿蜒万里和雄伟气魄而享誉世界,她是中国的象征和骄傲。她象征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国的骄傲!

登长城心得体会篇7

天刚蒙蒙亮,我一骨碌起了床,因为今天我要爬八达岭长城,这是我一次去哦。我太兴奋啦!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居庸关脚下。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长城像一条巨龙似的,横卧在茂密的丛林中。我不禁感叹道:长城真雄伟,古人真伟大!

在摆渡车上,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好汉坡等于没来长城。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爬上好汉坡。乘坐索道,我们到了北七楼。往好汉坡方向望去,一会儿是楼梯,一会儿是斜坡,而且都很陡峭。我想:这么陡的斜坡,我怎么才能爬上去呢?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登上了好汉坡,做了一次传说中的好汉。

接着,妈妈想打道回府了,而我坚持要爬到八达岭长城开放段的终点——北十二楼。妈妈半信半疑地问我:“你确定可以吗?”我坚决地点了点头。从北八楼到北九楼,地形十分险峻,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每个坡几乎都是呈垂直状态。我的手紧紧扶住栏杆,一步一步向前挪,最后成功地到达了北九楼。登上烽火台,放眼望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尽在眼前。蔚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长城在群山中穿梭,真是太壮观了!

过了北九楼这一险关,途经北十、十一楼,轻松地到了终点。妈妈不停地夸我很勇敢、有恒心,我心里美滋滋的。

再见了,长城!希望多年后我还能够再来。

登长城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招生心得体会7篇

学民族心得体会7篇

铸造心得体会7篇

学员心得体会7篇

上海访心得体会7篇

繁星心得体会7篇

迎新心得体会7篇

语文节心得体会7篇

命运的心得体会7篇

消防心得心得体会通用7篇

登长城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