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很多人在写作文时,常常会遇到灵感枯竭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来激发,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广州的作文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广州的作文篇1
广州的春节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节”。
在广州,大体上与北方过年相同,只是没有“二十三”过小年。俗话说:“年二十八,洗邋遢”。在近除夕的前几天里,家家户户都在打扫自己的房子,以求“除旧迎新”。到了年二十九,家人们都尽量赶回家中。大人们在熙攘的街上一边拉紧小孩子的手,一边用“广式砍价大法”“扫荡”年货和食品,小孩子们则在街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唯有“不能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项令他们扫兴罢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便是在除夕早上热闹的菜市场。脆皮烧肉是经典的广东烧腊名菜之一。它向来以其肉松化、香脆出名,其口感富有层次感,被称为一绝。因为烧猪烤好之后呈金黄色,所以,百姓赋予它许多喜庆的名称,比如“金玉满堂”、“鸿运当头”、“招财进宝”等,是寿筵喜宴、开店新张、春茗宴客的重要菜品。因此,作为“老广”的奶奶让我买烧肉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路口远远就可以闻到烧肉的香味。不料来到店前人山人海,我足足等了半个小时。
到了除夕,家里每个人陆续赶回家里,都有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菜品多得数不清。在一个真正广州人的饭桌上,可以没有菜,可以没有肉,但绝不能没有汤。同理,我家也有几道过年“必吃”菜:鱼或鲍鱼(象征年年有余)、红虾(象征红红火火)、烧肉、生菜(生财)和“发财好事汤”(不过现在几乎没有真正的发菜买了)。大家吃完年夜饭后就会逛花街、看春晚,有些地方甚至会舞狮,热闹极了。
到了年初一和年初二,尽管等位的人很多,但仍然不能扑灭我们全家对喝早茶的热情。虾饺、凤爪、烧卖、牛肉丸、蒸排骨、叉烧包和肠粉都是喝早茶的必点。喝完早茶后,就是小孩子们最开心,同时也是最考验“文化功底”的环节——争先恐后地背诵一大串四字祝福语来“逗利是”(拿红包)。在茶几上吃的也不少,一般会有一个大转盘,里头有花生、糖冬瓜、开心果等,多是小孩子吃。
可惜的是,广州的春节十分短,过了初六,店铺开张,大人们要上班,春节也相当于结束了。小孩子们心满意足,“美食节”结束,准备上学了。
广州的作文篇2
广州人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岭南最早的居民共同体,操粤方言,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和粤中、粤西一带。珠江三角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广州在19世纪中叶就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华南商品交易中心。这独特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群体心态、性格特征和风俗习惯。
广州人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他们善变兼容,讲求实效。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大胆追求西方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忘本土文化。他们一面在咖啡厅里享受西式美点,一面在大排档前吃狗肉、饮蛇羹。一面用“的士’花车接新娘,一面又拜天地拜祖宗、“纳姐妹钱”。一面开卡拉ok歌舞厅,一面设粤曲、粤剧茶座。广州风俗,既有中原文化哺育的结果,又有古越族遗风的韵味,更有面对世界吸取海外新鲜时尚的情趣。
广州旧有“新春习俗歌”云:“腊月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掉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从腊月二十三谢灶那天起,广州谓之“入年关”,每日的活动都安排得紧紧的,前面那首民谣反映的是郊区农村的情况。城里则是二十三谢灶,二十四开炸,二十五蒸糕,二十六扫屋,二十七洗华(东西),二十八包粽,二十九贴对,三十过年。
迎春花市,是广州春节风俗的.最大的特色。家家户户都在除夕逛花市,买鲜花,这是外地所少见的。一般家庭都买一枝桃花,一盆金桔,两头水仙以及一束菊花、芍药、剑兰、银柳之类。
小食方面,过去要炸煎堆、油角,家家必备,人有我有,近年已为中式糖果,高级点心所代替。另外,广州人喜欢蒸糕,主要有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等,糕分九层,名曰“九层糕”,象征“新春步步高”。
娱乐方面,民间至今仍有舞狮志庆的习惯,狮子队沿街起舞,谁家要招徕这一瑞兽,即悬“青”于门,内有“利是”(红包),少则 18 元,多则 180元,取个好意头而已。有些户主还引狮入屋,上床要舞,唯图吉利。
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特别是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内包纸币多少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作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
“人日”游花地也是春节的一项活动。
过去世俗以正月初七为“人的生日”,传说这一日天气晴好,主所生之物盛发。南国春早,正月初七前后各种花卉正在盛开,人们举家出游,到郊野去“寻春”,或登白云山、越秀山,或到广州的花卉基地“花地”去游览,品花局,作花诗,别有一番情趣。
早在五代南汉时,广州芳村一带居民,就有种植花木的习惯。宋代以来,更广泛引种各种外来花卉,到清朝的时候,芳村花地的香花佳果,已发展到1000多个品种。清朝有个秀才叫沈复南,自称 “无花不识”。然而,他到了广州花地,顿觉眼花缭乱,“识者仅十之六七”。清中叶以降,花地先后建立了大小园林30多处,著名的大名园有留香、醉观、纫香、群芳、新长春、余香圃、翠林、合记等。每逢节日诞会,各名园都要摆设花局,供人观赏。有些园主和还邀集文人学士,吟诗联句,以助雅兴。他们还成立诗社画苑,如“花田”、“杏林”、“海楼诗社”等,都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诗书画社。纫香园主还特邀光绪年代的举人梁修,为园中诸花—一题咏,书于花木之前。后来又辑集成册,成为著名的《花埭百花诗》,刊印行世,名噪一时,流传至今。
从此以后,到花地赏花游园,品诗作对的人更多。特别是正月初七“人日”那天,游人更众,在游览中还要评选“人日皇后”,主理当天的事务。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形成了人日游花地的风俗。
如今,花地更是“花圃干家红似火,珠楼百尺碧凌烟”。花圃由原来的几十个发展到150多个,到处万紫千红,香风扑鼻。近年来,花农视野更为开阔。他们引进了许多名优品种,单菊花就有100多种,珍稀的如“虎爪黄”、“日本白”、“火舞金黄”、“桃山带归”、“台红”等,一年四季,五彩缤纷,金菊吐艳。大田中有各色蟹爪菊,盆栽有大型立菊。他们还培植了许多巧夺天工的盆景,被誉为“立体的图画,无声的诗篇”,大量畅销东南亚和欧洲。每年运往全国各地的花木达150万株。
广州的作文篇3
经过了一个酷热的白天,当第一阵凉爽的晚风吹来时,任何人都要高兴地笑出声来。那是因为这风是秋天给我们的来信,上面写着:“我要来广州啦!”
没错,秋天真的来了。每棵大树上的叶子都换了衣服,或是黄色,或是棕色。调皮的秋风好像很喜欢收集枯叶,把它们都从树上摘了下来,又把它们吹得飞来飞去。枯叶像一只只可爱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随后轻悠悠地飘落到地上,不动了。不一会儿,街上就铺了一层黄褐色的地毯。
进入校园,花坛里的泥土引起了我的注意。秋天,泥土不再湿润,而是干裂了,上面布满灰黑色的枯树叶和树枝,几乎要和泥土融为一体。
校园里的秋竹,没有了春天的娇嫩,没有了夏天的挺拔。现在的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可腰还是挺得笔直。竹身还是墨绿色,上面却布满了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刮痕。一些外皮已经脱落了,露出灰棕色的、粗糙的内皮,像棕熊的皮毛。而叶子呢,有的还是翠绿的,有的却是枯黄色的,卷成了一团,很脆,几乎是一碰就碎。
雨是最寻常的,因为“秋临夜雨”嘛!秋夜,正当一切沉寂时,秋雨便要来光顾了。没有雷的预告,窗就“啪啪”地响了起来,不过很轻柔,也不易被察觉,像是一首摇篮曲。过了一会儿,雨停了。不久,风吹来了,雨也来了。这次是大雨。雨点疯狂地敲打着窗,随着风,有时单调地啪啪响,有时“噼里啪啦”地响着,更像是一首交响曲。朝窗外一看,雨像帘子一样落下,什么都看不清了。
这就是广州的秋天。
广州的作文篇4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过年的特色,而在广州里,却颇有一番独特的过年风俗。
腊月中下旬,人们也就陆陆续续地准备年货。我们一家来到一德路,分工合作去买年货。爸爸去买瓜子、花生、开心果、饮料;妈妈去买糖果、水果;而我就去买一点小玩意,装饰房子。除此之外,妈妈还会自己做煎堆、油角、年糕……家家户户都回在过年前在门前贴上对联,房间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还要倒着贴,寓意是:“福到 ”。年二十八,大家都很忙碌,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我们家的人都忙着打扫 。
有花城之称的广州,每当春节来之际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花市。步入花市,就好像进入 花的海洋。花市入口都挂满各式各样的彩灯和大红春联。花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鲜花,最耀眼的要数桃花、百合花、梅花、水仙花、蝴蝶兰、剑兰、菊花……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我们买 桃花、蝴蝶兰、水仙花、剑兰、菊花。当你走到蝴蝶兰的店铺,就好像走进 昆虫世界,一只只穿着彩衣的蝴蝶,美丽极 !当你走到百合花的店铺,一阵阵清香的花香扑过来。百合花有六片花瓣,盛开的时候像喇叭形。花色有红、白、黄、粉等多种颜色。买花的人有很多,人人的手上拿着一束束自己喜欢的花。
除夕热热闹闹。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餐桌上的饭菜丰富极 !吃团圆饭,当然少不 鸡、鸭、鹅、肉、鱼,看着这些丰富的饭菜,口水都快流 出来。当天晚上,小孩子们洗完澡后,都会穿上新衣服。
年初一,又一个高潮到 !一家人在家里吃喝玩乐,一边嚼着糖果,一边津津有味地聊起天来。这一天里,大家最喜欢去别人家拜年,小孩子们还可以获到大人们的红包,当然 ,拿红包不是白拿的,还要说上几句吉利的话,例如:“恭喜发财”、“新年快乐”。有客人来到家里拜年,主人家都会把年货拿出来请客人吃。年初一真是一个热闹的一天啊!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妈妈在超市里买来一大包汤圆,吃完团圆饭,妈妈就端出一碗碗的汤圆,远远地,我闻到 香味。我们一家吃着汤圆,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的圆月。随着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响,春节结束 !
这就是广州的春节,一个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节日!
广州的作文篇5
那是一个聚集着一群野生动物的地方,也是我们这次旅游的目的地——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
刚进入门口,我们就看见五颜六色的鹦鹉栖息在树枝间,远远看去,就像几块颜色不一的花布,挂在树枝上。
向前走,我们来到了神秘森林,里面有着各式各样的动物,有的我见过,有的我连名字都叫不出。面对这么多陌生的动物,我感到非常好奇,没想到动物的种类那么丰富。
带着好奇,我乘着小火车,观看其它野生动物。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梅花鹿,它头上的角,仿佛就是梅花的树枝。而它的周围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鹿。这时我才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梅花鹿。
“轰隆隆……”火车不断向前行驶,岩羊出现在我的.眼前,它的样子十分可爱,于是我当即编出一首儿歌:
岩羊岩羊长啥样
头上两把大镰??
下巴胡子一大卷
真是特别又好看!
伴随着火车的前行,我看到了许多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的动物,如:白犀、大象、马鹿……真是大饱眼福!
看完动物,老师带着我们去欣赏熊猫表演,表演节目的背景是:从前有许多大熊猫,在它们的家园里幸福生活,有一天,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到它们头上,许多大熊猫惨遭杀害,这时,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收养了它们。
精彩难忘的表演、惊奇连连的动物,让我回味无穷。
广州的作文篇6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不仅是热闹的节日,而且最隆重的节日。因为广州是名副其实的“花市”广州当然少不了花市。
“年三十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梯唔晒……”花市十分热闹。一种进去就像踏进了花的海洋。花的芬香扑鼻而来。商家呦呵声此起彼伏,这边刚停了,那边有洪亮响起,都不甘示弱。花市里品种多如繁星,有红色的玫瑰,有橙色的橘子,有黄色的君悦兰,有紫色的蝴蝶兰。
花市是广州及周边地区特有的习俗,旧时花市与春节前三日举行,因除夕所有物品降价出售,因此出夕是广州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买到鲜花预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图。
花市是广州第一大习俗,俗话说:“广州食为先。”广州过年当然少不了一件事——食。
煎堆又叫麻团、珍袋,麻球,汉族小吃,流行于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在广东是指拳头大孝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风味独特,制作考究。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有团圆甜密的寓意。
年初一都应该在家里呆着,年初二回到娘家拜年和吃团圆放,凡是以结婚的都要给未结婚的利是,多少不等。
广州人过年也有不少的禁忌和习惯。按照“老广的习俗,旧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还有,过年千万不要买鞋,因粤音发音“唉”,买书更不行,书发音“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元宵,春节也应该结束了。小孩要上学,大人去上班,慢慢的,春节的气氛也过了,人们也依依不舍的工作了。
广州的作文篇7
我推荐的地方是广州动物园。
去年暑假,爸妈带着我到那儿游玩。广州动物园面积很大,目前饲养和展览着国内外400多种动物,是我国三大城市动物园之一。园内的动物按昆虫类、两栖爬行类、鸟类、灵长类、猛兽类、草食动物分区展出。既有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麋鹿、黑颈鹤等,也有来自世界各大洲如黑猩猩、长颈鹿、非洲象、河马、犀牛等珍禽异兽。漫步在宽敞的.长廊中,听着美妙的音乐,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猴子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只大猴子带着一群小猴子在玩耍。这时,正看到一位游客在给猴子送面包吃。从他那得知那只大猴子是“猴王”,难怪没有猴子跟它抢食物呢!再近些,猴子们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在玩水,有的在打闹,有的在树叉上荡秋千,也有的眯着眼在睡觉。这时,只见那个“首领”吃完后也睡觉去了,哎,一只大懒猴!
接着,我们来到了大象馆。只见两只大象,慈祥的面孔上挂着一根又长又大的鼻子,尽管皮厚厚的,但丝毫不影响它们的可爱。这应该是一对好朋友,一会儿用长长的鼻子吸着水,互相喷对方,一会儿在泥里打滚,玩很真开心呐!
鸟馆里有各种各样的鸟,漂亮极了。还有蛇馆、狮子馆、兔子馆……也十分吸引我。在动物园里待了整整一天,虽然有点累,但是觉得特别开心,收获特别大!
广州动物园可真是个好地方,让我认识了不少动物,增进了对动物的了解。我喜欢广州动物园!
广州的作文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