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观后感时,常常会思考影片对自己生活的启示和影响,通过撰写观后感,观众能够将个人情感与作品结合,从而引发思考的火花,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突击再突击观后感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1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士兵突击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国产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它讲述了一个农家子弟许三多从一开始的懦弱的新兵到一个勇敢的兵王的过程。在这一个蜕变的过程中,许三多的所作所为给人以很多很多的鼓励,让我们可以深刻的明白:人生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不放弃,是可以完成逆袭的!
在士兵突击中,有许多人物被塑造的深入人心:许三多,成才,史进,袁朗,高城……他们既是军旅中的战士,又是社会中你我的缩影,既是各有其路的奋斗者,又是一个时代的反映。
回到影片,首先让我有所感触的不是军队的故事,而是许三多的家庭。即使它在影片里只有一集左右的篇幅,但我更想了解和的那个我不曾经历过的时代。影片的背景是19世纪90年代,那是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大转折,改革开放已经实行将近20年了,而且又马上要迎来新世纪,这也是部队进行转型的大背景,也是故事的大背景框架。许三多的父亲—徐百顺,一位老实巴交的民兵、农民,也是一个典型的农村老父亲性格:善良、厚道、有时急躁。对待自己的孩子们,尤其是三儿子许三多,有着对未来前程的执着和希望。部队这个前途稳定的地方是他对儿子们未来最好的规划,他急切的想让儿子们考上部队,但是带儿子和二儿子都没有通过,他就寄希望于三儿子许三多。一开始的许三多不符合军队的标准的,在一系列机缘下,家访的的史进帮助许三多进入了军队。在徐百顺的身上是一种刚毅的父爱,他真的很爱他的儿子,但他并不善于表达,他只是知道什么是对他们好,让他们少吃苦。他的爱就是那个时代父亲们的爱的体现:父爱如山,十分沉重,甚至让许多人感到畏惧,但是正是这座大山,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依然沉着坚定,想要真的得到这份爱,就要承担起他的期望。在我们现在,父爱可能已经没有过去的那样沉重,可父亲始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我们就像许三多一样,埋怨过他,指责过他,可他永远都在那里默默注视这我们,也像许三多登上火车,回头遥望父亲时,父亲坚毅粗糙的脸颊上还是有着淡淡的亮光,带给我们最真实的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三儿子许三多的成功也在于他的启蒙。
许三多是幸运的,许三多由招兵进入军队。可从新兵连刚出去他就被送到孬兵的天堂—草原五班。那里没人喜爱他的固守成规,没人理解他的坚持。可他却正因他的坚持完成了一条路的铺设。于是他从那里走进了钢七连。许三多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愿意招他想带好他的史今,史今的职责心让他觉得必须要带好许三多,于是有了333个腹部绕岗。三多留下了,可正因成绩,史今班长走了。三多成了兵王,可七连也散了。最后,最后无论他在哪,许三多还是许三多。其实许三多真的遇到了很多赏识他,帮助他,理解他的“贵人”,如果没有史进,他可能就进不去部队,如果没有王团长,他可能就只能留在5班,如果没有袁朗,他可能不会成为兵王……可这一切的“如果”又何尝不是他的坚持,他的倔强他对承诺的和职责尊搜所换来的呢?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有的只是本性和付出换过来的“果实”。其实一开始的许三多是迷茫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理想到底是什么,而是一心想融入集体中,被他们当做“自己人”,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步步的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后做到最好的自己时,他早已是人们中的“兵王”了!
看到如此的许三多,我们会羡慕,因为他拿到了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我们呢?我们不是许三多,或许我们的更多时候还是成才,也许我们在人生路上没有许三多的那么多贵人,还有很多也许,但是那有什么关联呢,我们能够成为下一个许三多,只要想成为。我们希望我们身边出现许三多,我们永远是我们,我们不是许三多,但我们也可以使“许三多”。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2
昨天晚上,下着细雨,听着雨敲打在车窗的声音,我的心情很低落。低落到无法下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思考,我想找个人说一说心里面特别堵的事,但是我不知道该打给谁。不能打给妈妈,她会为说的事担心我;不能打给最好的同学,她肯定在陪孩子写作业;不能打给领导,他最近一直在出差应该很累了;最终,我还是拔通了一位远方朋友的电话,电话接通后我只是问她过得好不好,孩子是不是该上幼儿园啦。说着说着,眼泪却不由自主的流下来。
(已经很久没有流过眼泪啦,觉得自己流泪的样子很难看,每次总是装作坚强,装作不在意,装作无所谓。其实我一点也不坚强!)我们已经有五年没有见面了,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我刚怀孕的时候,单位正准备搬家,
没有时间让我们好好聊天,只是匆匆见面就离开。我们聊着在北京时军训的情景,我们一起逮兔子,一起捉弄教官,一起去看天安门,一起去颐和园。擦干眼泪,觉得心里舒服多了,虽然事情还没有解决,但就像许三多说的一样,在这么多年,我就学会俩字“我信”,我信我能解决这件事情,我也信时间能改变一切。
我真的挺羡慕许三多的,在困难的时候有战友帮助。人都说战友情是最纯真的,不带一丝杂质,我羡慕这样的友情,也渴望拥有这样的友情,不会背叛、不会出卖、不会抛弃你、也不会放弃你,同时又能包容你。在人生这充满荆棘的路上,在问题叠着问题的日子中,能有这样的友情相伴,是一种福气!许三多,祝福你!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3
关于这部电视剧,人们讨论的也很多了。我只想说说自己的一点感想,结合生活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全片最大的对比是许三多和成才,对比的一个点是他们对于自己所处集体的态度。许三多被分到五班,一直认五班的班长为自己永远的班长,在回到七连一直也一直不适应。认同了自己属于钢七连之后,又会亲身实践钢七连的所有规则与信念,并且一直坚持钢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而成才呢,觉得在钢七连没有发展前途,于是跳槽到了其他连队,拼了命地想要进老a,觉得自己一定要挑那条最宽的路走。然后两次被分到五班——这好像是作者的恶趣味,对于笔下人物的不同情。
当然也可以说性格决定命运。许三多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待在什么地方,就永远把那里当做自己家,把自己当做那里的一部分。而成才呢,他关心的永远是自己,所以只要对自己有好处,他可以抛下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去往更好的地方。
那是军队,和现实生活的情况还不太一样。我只是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像成才一样吧,选择对自己有益的道路,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看见》里有一句话:这是一个所有归属都垮下来的时代。
觉得这句话真是残忍,何谓归属?现在读书,觉得班级是自己的归属吗?觉得宿舍是自己的归属吗?觉得社团是自己的归属吗?觉得男女朋友是自己的归属吗?或者抽象一点,觉得自己的专业是归属?觉得某个价值观是自己的归属?
有的时候觉得很绝望,我去哪里找归属?我也想要归属来着,谁会给呢?
所以也能理解成才啊。人们都不喜欢他,但是他也实在没有做错什么啊。钢七连从来也没有一个史班长一心一意待他好,没有真心把他当朋友的人。他如果有一个真心对他的人,或许也不会考虑去其他的连队了吧。当然也可以说,他自己本身就没有真心对待过别人。所以这样的人啊,正是因为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所以才格外绝望。
不会对别人真心付出,得不到别人的真心付出。没有归属感,觉得自己从来不需要朋友,觉得集体是一个谎言,又或者在集体中永远找不到存在感。
我们这些成才们啊,大概是明明知道自己很糟糕,也没办法做出什么改变的吧。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4
写这篇日记,不完全是为了要写我的观后感,更是想提议身边的朋友看一下这部有意思的电视剧。
一开始看许三多,感觉就是无聊。后面发现,他的行为,里面很多对话都算是真理。
我享受和同事们一起看的过程,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理解,一起分享当中有用的道理。
一部没有女人的片子,整部电影都是围绕那群华丽的男人。从班长到连长,还有老a,更是队长。我都觉得他们很帅,那股帅气不是偶像剧中的万能帅男,有钱富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个性都让我觉得很帅。
许三多是幸福的,每一步走来虽然要比别人付出很多,但是他的真诚与努力都感动了很多人,因而使他每个阶段都有战友帮忙。
为了尽快看完电视,我每天在公司看完,回家又继续看。同事们都说我觉得看许三多是件幸福的事,挺幸福的。除了放松,还可以学到很多。当中有用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自己以后能用上。
今天是这一年上班的最后一天,总监规定所有人不能约见客户,都要在会议室看完《士兵突击》。最后还是没有看完,剧情虽然让人震撼心酸,但是也有令人觉得好笑的。
最好笑的莫过于,当许三多提出要复原,袁朗为了挽留他。放他一个月的大假,而且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给了他让他去旅游散心,然后再给他答复。小恩说袁朗这点很值得我们经理学习,就是以后我们如果我们部门有人想走人,经理也把他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们让我们去旅游散心。o(∩_∩)o哈哈~把经理弄得好无奈,我们却很开心。
总的来说在公司认识到这帮朋友是幸运和快乐的,新的一年祝我们都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5
很久没有享受过投入的看一部电视剧的感觉了,搬着个小椅子,眼巴巴的等着冗长的广告结束,早早的守在电视机前,生怕错过了哪怕一个镜头。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时而大笑,时而潸然泪下……最过瘾的是正月初五竟然在一天内看了12集,真是疯狂!
我一直认为,战争是男人的事情,是血腥、暴力和残酷,是生离死别,战争让女人走开!所以,我从不看战争片,也不喜欢看,没想到,许三多、王宝强竟然让我寝食难安,原来战争片也可以拍得如此好看!
看点之一 励志图强,鲜明。整个电视剧,除了毒贩的妻子,我没有发现一个女性。青春励志的旋律贯穿始终,主人公看似木讷、傻里傻气,可是做人做事却抓住“人活得要有意义,要好好活!”的主线不放松,历经磨难,可每每在关键时刻,逢凶化吉,修成正果。创造了一个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不抛弃,不放弃”是钢七连的宗旨,也成了许三多的座右铭。
这个,很鲜明,也很真实,脱离了教条主义和空洞的说教,使平民英雄许三多的形象一步步地走向高达和完美!
何止军营,其他的行业不也需要这种精神吗?这部作品让人很容易产生共鸣。
看点之二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鲜活。且不说主人公许三多,王宝强以接近本色的表演,生动的诠释了许三多从一个胆小木讷的乡下小子成长为一个军旅英雄的传奇。其他的人物也是各性鲜明,让人难忘。宽厚的班长史今、孤傲但又惜才的连长高群、想出人头地有点不太会跟伙伴合作的才华出众的成才,还有身怀绝技貌似吊儿郎当的队长袁朗……一个个鲜活的面孔都让人难以忘怀。
看点三 细节描写细腻真实 虽说是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但是剧内细节刻画非常细腻,人物的脸上表情的变化的过程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这不象我以前看见的军旅题材的电视剧。
看点四 语言精炼幽默,不乏经典。 “不抛弃不放弃”贯穿全剧,相信很多人都记住了这句话。此外还有很多语言让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也有很多语言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也有的让人黯然泪下……“生活是问题叠着问题。”“你以为我才来七连没几天,就没有七连的骨头吗?”……
看点四 感情真挚,真实可信。据说这部电视剧好评如潮,刚刚看了《实话实说》 里面请到了里面的几个演员。讨论“什么打动了我们?”重新温习里面的经典画面,我仍然激动不已。里面所展现的战友情和亲情,同患难,不抛弃。
不过,这部电视剧也有的地方不尽人意。比如,许三多一直就是个木讷的人,可是在说服袁朗留下成才时却讲出了一大通话,而且很流畅,让人觉得很突然。还有有些情节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不过,跟他的成就相比,这实在是鸡蛋里挑骨头了!汗颜。
这是本人看后的一点感想,欢迎大家批评!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6
以前,总是以为做一个军人很威风,但在进行军训时,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而在《士兵突击》上,我更了解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所需要接受的考验。
我看了《士兵突击》的第一感受就是—苦。军人们第一次来到军训地点,第一天就早上2点起床,然后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又开始匍匐前进……他们直到天亮的考验,让我的心里发酸,身上背负着三十公斤的物品,又走了那么长的路,能坚持下来,真牛!
我看《士兵突击》的第二感受就是—毅力。做一个军人是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体魄,但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受了这么大的苦,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定要坚持到底。”而要换做是我,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看了《士兵突击》这个片子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软弱。我觉得那些士兵不一定胜利了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能坚持到底,问心无愧的士兵,都是好士兵。
人的一生,不求对社会有多大的轰动,只要你努力做好你该做的事,问心无愧就行了。
做一件事都要有耐心,有毅力,坚持到底,无论结果是不是你所希望的。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7
荧幕中那个傻得可怜的许三多,许木木,三呆子,《士兵突击》观后感。在他看来,世界本没有那么的复杂,他爸叫他一句“儿子”他就会哭的稀里哗啦。他的班长,告诉他“人要好好的活着,好好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听起来拗口,且搞笑,但是仔细想想不就是这样吗。他就是把这几句话当成人生信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在红五连三班,他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修路。修出一条让团长都对他刮目相看的路,修出一条让五班的人感动的路。
在钢七连,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不托他们班的后腿,不让他的班长走。于是他就开始刻苦练习,终于,腹部绕杠超出了一个老兵的成绩,三百三十三个,让连长,指导员都震惊,让整个连队都震惊。
钢七连整编,他的生活的意义就是一如既往的坚守,观后感《《士兵突击》观后感》。一如既往的跑步,整理被褥,打扫卫生。坚持一个兵该做的任何一件事。
在老a ,他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在进老a的选拔过程中亦是如此,人们都说当兵的人都是重情重义,其实在许三多身上不仅仅有的是重情重义,在他身上,是不论身处何地,还是何时对自己理念的坚守。
或许是他傻的可怜,所以才叫老马,班长,连长,伍班副,队长,都看好他,看重他。其实在他那有的不光是那股傻劲,有的是他那种信念的坚守,执着。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始终如一的坚守自己的理想,目标,信念一直走下去。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又是否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
引人深思的地方总是带着一丝的诙谐,然而道理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不抛弃,不放弃。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篇8
刚刚看完了十分感人的《士兵突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英勇的战士都十分令人钦佩。
刚开始,看见许多士兵,想必他们都有三十来岁了吧,当士兵接受采访时,看见了他们的介绍,我不禁吓了一跳。一群几乎都是九零后的青年在训练!有的还未满十八岁,我不禁暗地佩服了一下。想到我哥都20岁了,现在还在无忧无虑的上着大学,不愁吃不愁穿,吃不到什么苦头。真为哥哥感到惭愧,这么大了,还是一事无成。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一幕……我记得犹为清楚,看到那儿,我心里十分感动……
三位兄弟一起从一个十字路口前往一座山峰,是在晚上凌晨,并且有一位战友患有夜盲症,他走得十分慢。为了不连累其他两位战友,他想退出,但他并不是不想继续努力到达终点,而是如果他们到达不了终点不仅他会被淘汰,其他两位坚持陪他的战友也必将会被淘汰。
我多么希望他们能一起肩并肩走向胜利的终点啊。当患有夜盲症的战友终于答应他们一定在终点等他们时,到了终点,他满怀激动站在终点等他们,他们呢?却已经坐在了回家的汽车上……这样的结局多么令人惋惜啊。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都情不自禁的哭了,那一幕,多么令人感动……班里很静,大家应该都有很大的感触吧!
留下来的那位战友十分疲惫走完十几里路程时,已经是又累又饿的了,但是一想到离开的两位战友,对于这些物质上的需求就全然不顾。看着他凄凉的身影渐行渐远,我觉得他们太令我们敬佩了!
九零后的大学生魔鬼训练,饱含了他们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与兄弟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责任心。我们呢?实在应向他们看齐。学习他们的精神。我懂得了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突击再突击观后感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