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颂心得体会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的记录,可以更好的给今后的生活带来积极向上的意义,为了让自己的感受得到很好的表达,一定要认真写心得体会,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英雄颂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英雄颂心得体会6篇

英雄颂心得体会篇1

以前的春节和除夕都是热热闹闹的,尤其是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围坐一桌,边吃边聊,别提有多高兴了。但今年的春节,并不是如此,只有一家三口在家里吃年夜饭,所以显得这顿年夜饭冷冷清清的,一点儿都不热闹。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它——新型冠状病毒。

人有善恶,在新冠疫情面前,人性的恶也逐渐显露出来:在武汉,一棵白菜竟卖六十多元;十只口罩的价格竟高达850元……不过在这些丑恶行径的对面,更多的是善和美:那些每天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和医学教授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的第一线,保卫着人民的健康。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这场疫情中更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呼吁大家千万别去武汉,而自已却坐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

还有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在疫情期间,他凌晨两点才睡觉,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可谁知,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奋斗在一线。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海南海口,有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免费向市民发放六万只口罩,当地人民也称他是“民间英雄”;一名年已83岁的老党员,来到当地社区,在桌上放下了一沓崭新的100元钞票,转身就走了。可他的家庭并不宽裕,老伴瘫痪在床,老人四处捡些废品来补家用。如今他却不留姓名,留下了一万元……

像他们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面对疫情,他们毫不畏惧,舍小家为大家,特别是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使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英雄颂心得体会篇2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英雄颂心得体会篇3

有一种英雄叫“逆行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八十多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17年前参加非典抗战,现如今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击肺炎的道路,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带领中国人民共同抗疫。武汉院长张定宇,自己身患绝症,但当疫情来临,他选择在生命倒计时的时刻,用行动来回答他该怎么做!这些,都是中国最勇敢的人,都是国之英雄!

有一种英雄叫“吹哨人”。一开始就预测有像sars一样的病毒,不明的肺炎病毒,但当时还被当做造谣传谣者,直到疫情全面爆发,才证实了李医生的正确,还他一个清白,可他因为接诊了病人,自己染上了病毒,不幸离世。

有一种英雄叫“白衣天使”。疫情即是冲锋号,此刻号声发出,英雄们不顾小家,瞒着父母,抛下年幼的孩子,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洛阳嵩县90后护士瞒着父母到一线工作,镜头下的她带着重重的黑眼圈,她拒绝给家人报平安,只因为她担心哭花护目镜就看不清,照顾不了病人了。

有一种英雄叫“常鳞之士”。疫情之下,铁路人的身影从未缺席,国家铁路集团向疫情严重的地区运送物资,一女乘务员刚生下孩子,就与孩子分别,奔赴岗位;火神山医院的神速竣工离不开日夜劳作的建筑工人;出行不便,外卖小哥成了空荡马路的坚守者;暗淡的路灯下,一个橘色的身影,独自清扫马路……他们同样希望团圆,只是他们在责任面前,选择勇往直前。

无论是冲往一线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铁路职工,还是钟南山院士,渐冻症院长张定宇,平常他们都是平凡的中国人。此刻,他们是最勇敢的人,伟大的英雄!“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医护人员纷纷表示自己并不是英雄,只是不想让患者那么难受。可疫情之下,这些逆行者肩担责任,勇往直前,怎么不是英雄呢?

万众一心,共同抗“疫”。防疫战仍在继续,千千万万医护人员,警察,人民子弟兵,铁路人都在继续战斗,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

英雄颂心得体会篇4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富清老同志经历过九死一生枪林弹雨的解放战争,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显赫的功绩,低调的人生,60多年深藏功与名。每一份荣誉背后的精神都如此厚重,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体悟、践行。

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这是他的人生信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入党时就宣誓要永远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坚决打到哪里。”这是张富清老同志对党的忠诚誓言,也是他一生向党的深情告白。一个个功勋章的背后是血与泪、生与死的考验,更是不怕牺牲、无畏艰险的浴血奋战。转业到地方后,张富清老同志选择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区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迎难而上,为民谋福的决心和行动永不停止。对党忠诚、不忘初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如既往、一往无前,一生奋斗、一生坚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所处的位置会改变,所在的地域会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要守住初心,记住自己是党的人,要做一个忠诚于党、服务为民的人,时刻拧紧这根弦,让自己的人生厚度因初心的日日践行而不断加大。

朴实纯粹、淡泊名利,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国家有困难,不占群众、公家的好处,精简人员,首先从自己脑壳开刀。“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不搞差异化、特殊化,选择和普通人一样的标准……功勋章的背后不是奢求更不是奢侈,而是淡泊是纯粹。正所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张富清老同志的淡泊、勤俭,让自己坚守政治底色、党性本色。在新时代的今天,仍有个别党员干部贪欲不减,德行不高,党性低劣,从而使自己误入歧途,自食恶果。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问题。一种选择,一种人生。党员干部们自当以榜样为方向,对照先进,对标看齐,修养党性,明志致远。

严于律己、无私奉献,这是他的人生追求。“工作上离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要常常学习,检查自己。不给组织找什么麻烦,不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张富清斩钉截铁地说。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张富清在战斗中、行军中、生产中、工作中总是严于律己,英勇冲锋,勇挑重担,默默奉献。在个人学习和生活中,他也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校准自己。对待自己、家属,他是严厉的。对待群众、人民,他是宽容的。“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张富清同志的事迹和精神就是力量,就是读懂奇迹的“密码”,正是有无数个“张富清式”的党员干部存在,才让伟大的新中国70年长歌未央。当下,则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张富清式”的党员干部为案例,用榜样激扬力量,激励奋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让我们用好“活教材”,凝聚强力量,在壮阔的中国道路上,接续奋斗,努力奋斗,书写忠诚于党、奉献于民的新篇章。

英雄颂心得体会篇5

窗外的风,似母亲的手那般温柔,下了一日大雨,阳光终于把温暖洒向大地日光照射在 树叶上,投射出星点尘光。街上格外宁静,也对,这次病毒闹得全国都人心惶惶,口罩成了过年的抢手货,白衣天使奋战在一个个房间,甚至取消了休息时间,令人心疼。

个别民众因恐慌纷纷逃出了武汉,而钟南山先生,一位呼吸病专家,治好03年非典的英雄,他义无反顾地再次出现在人民面前,人们是走出武汉,而他,是冲向武汉,成了这场病毒风暴中的逆行者!

自18号晚接到通知,那时的钟南山先生,刚做完一台手术,不惜劳累,就赶向武汉防疫最前线。一路上,有许多人民从城口奔出,而钟南山,都来不及休息,就冲进城里。

19日, 钟南山又从武汉赶往北京,持续了长达几个小时的会议,奔波了一天,他本人对外这么称:“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我建议大家不要去武汉了。”可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赶往疫情第一线,不禁让人感叹:医者迹行,刮目相看!

当然, 这次疫情中,更是有着许多如钟南山般的逆行医者,他们奋不顾身地赶往武汉,他们有的是有着年迈母亲的儿子,有的是子女还小的母亲,更有着还刚在医科大学学习的学生!他们,是最美的逆行医者!

人们敬重他们——钟南山及各位医者。他们有着院士的专业,有着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17年前,有领导人这样评论钟南山:"这次抗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17年后,他回来了!

他带着众多行医者回来了!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忙碌与拼搏。在人心决堤的时候,他们,是那些能堵上决堤之口、力挽狂澜的人!

曾看到有人这么评论:“实践证明,越是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能锻炼一个干部,考验一个干部,也越能识别一个干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什么是医者仁心?钟南山及众位医者就是医者仁心!

什么是医者无双?钟南山及众位医者就是医者无双!

什么是最美逆行者?钟南山及各位医者就是最美逆行者!

致敬!病毒漩涡中的逆行者!

加油!病毒风暴里的逆行者!

英雄颂心得体会篇6

自1988年毕业后至今,在整形外科医院临床一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995年取得护师资格,20__年取得主管护师资格。本人热爱护理工作,经过28年来,在整形三科、颅颌面外科、住院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整形八科、整形一科、门急诊和整形十七科等科室工作的全面锤炼,全面熟悉和掌握了整形外科的临床护理特点,并具备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形成了

“周到、细致、缜密”的护理特色。

20__年至20__年间,完成了几十余人临床带教工作,使她们在最短的时间走上医院的临床护理岗位,迅速成为护理新生力量,并不断总结临床教学过程的特点和临床带教经验,采用鼓励式带教模式,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不仅得到学生们的喜爱,而且也赢得了领导的肯定,荣获“优秀带教老师”二等奖。

20__年至20__年,在整形十七科工作期间,主要负责完成了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及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自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优势,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协助完成了繁杂的病房日常管理工作,使得具有整形外科医院特色的vip病房,从无到有,在短时间内初具规模、走上正轨。

20__至今,在整形九科工作期间,承担了科室消毒隔离、质控及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和相关培训检查工作。能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完成各班次工作,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积极主动解决困难抽血、输液等疑难护理操作问题,确保病房护理工作的圆满完成;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护理经验传授给年轻护理人员,促使她们快速成长。

英雄颂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张子权英雄事迹心得体会最新5篇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英雄烈士心得体会5篇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心得体会8篇

老英雄榜样心得体会7篇

杜富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7篇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5篇

英雄事迹2023范文最新5篇

英雄事迹2023范文5篇

英雄革命事迹作文5篇

英雄颂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