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习惯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反思,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是能够让读者获得力量的,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学心得心得体会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篇1
听了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篇2
辞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踏进了对未来充满向往的中学大门,迎来了学生时代的第一次军训生活。
听上一届的学姐说,军训又苦又累,许多同学因中暑、头晕、难受等症状而被迫终止了军训。今天,已经升入中学的我们,也开始了我们长达6天的军训生活。
下午,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来到了三中操场,组成整齐的队列,俨然成了校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球场上,太阳照得茂密的大树垂头丧气,只听见教官不事地教我们做动作,发出一阵阵洪亮的口令,那一阵阵口令就像带我们进入了军队,我仿佛感到自己就是一名军人!
太阳光无情地将矛头直指我们,那汹汹的来势,又岂是薄薄的云盾可以阻挡的?同学们已是汗流浃背,看着同学们那湿透的衣服,我满以为他们会倒下,然而大多数同学都咬紧牙关坚持住了,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因体质原因无法坚持训练。我想,这也许就是在锻炼我们的意志。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宠坏了,刺眼的阳光照着我们,它一定是想看看我们的毅力是否薄弱,但我们是不会被这一点困难唬住的,因为我们有着顽强的毅力,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足以让我们坚持到底。
在我们心中,军训是一件艰难的时。不过,只要我们努力,不怕吃苦不怕累,这六天很快就会过去。只要我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六天后,我们就是另一种新面貌面对班主任!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篇3
为期五天的军训已圆满落幕了,这是我班的第一堂特别的、与众不同的、远离教室、没有课本的课,有的是“风一样的行动,钢一样的意志,铁一样的纪律”,体验着不同往日的生活, 期盼着同学之间的友谊。这次军训给同学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总结了这次军训的心得体会。
记得第一天,每人都背着繁重的行李,怀着忐忑不安的复杂的心情来到三附中,走进了班级,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同学之间很陌生。随着军营生活的开始,彼此之间渐渐地熟悉起来,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很快就建立了友谊。
随着军训的开始,懒散了一个多月的学生很快就在这紧张的军营中少了许多娇嫩,多了一点吃苦耐劳;少了一些懒散度,多了一些紧张度,能按照军营管理的要求,像个军人一样,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整队迅速,意志坚强、纪律严明。
在军训期间,同学们头顶烈日,练习站军姿、转体、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等队列动作。大家一个个都非常认真刻苦训练,力求做得最好。如学习站军姿,在烈日的照射下,非常整齐地站在滚烫的水泥地上,一个个笔直地站着,抬头、挺胸、收腹,五指并拢紧贴裤缝,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流下也纹丝不动,真的达到了站如松的境界。
随着内容增加,难度增大,同学们毫不畏惧,以最认真的态度进行刻苦的训练,努力做到:动作规范、有力、整齐、不怕晒、不怕累。在“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下,从第一天的乱七八糟到一日比一日的整齐、规范,努力达到最好。在军训期间,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情,如:刘同学晚上走楼梯不小心扭伤了脚,肿的比较厉害,但是她轻伤不下火线,坚持训练。王同、李刚等学生身体有点不舒服,老师让他休息,但是他们都说没事,我能坚持。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到,在训练中有时身体真的有点支撑不住了,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一个个精神抖擞地顽强地坚持着,所以也坚持了下来。
以上是我这次的军训心得体会,我相信有了这次的军训让我的人生有很大的改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篇4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军训。我不容易知道当兵是什么感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成长了很多,锻炼了自己。在接下来的初中学习中,我也会好好利用这次军训的收获,坚持下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让自己在这三年中收获更多。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很痛苦。在过去的几分钟里,站在军姿上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这么简单的动作肯定做的很好,但是结果真的太难了。阳光明媚,没有风,教官一直盯着我们。谁动了谁突然看到,也让我们更紧张。与此同时,汗水淋淋,让我们明白,这次军训真的不是这样。但是过了几天,我们坚持下来了,这也让我觉得这个困难的事情是可以做好的。一开始觉得站在军人的姿态不容易,后来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后来现在熬过来了。也是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我明白了,坚持就不容易做好,但是做好了,就是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的结果。确实有很多事情我们一开始以为很容易,其实并不简单。同时,通过军训,我了解到,克服困难,需要坚持和团队力量。
无论是快步走还是向前走,只有团结起来,为球队着想,才能真正走得好,才能和同学配合好。在军事姿态的考验中,我们其实并不想第一个逃跑,第一个坚持。这也是团队带给我们的勇气。也让我知道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而是一群人来努力,所以结果也是一样的。学习也是一样,有竞争有压力,大家都愿意帮忙,这样可以学得更好,而不是默默的学习知识,这样可以学得好,但是效率可能没那么高,不能和其他同学交流,想更多的东西。
军训结束后,不仅懂得了坚持和团结,身体也有了很多变化。我身体也更好了。我对体育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也想继续学习,努力成长。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篇5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顺利掌握教师传授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让师生在教与学中获得快乐,这是每位教师都期望和追求的。
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学科组内进行研讨和实施。化学学科组共三位教师,在集备活动中先对此模式的方案进行了研讨,再通过相互听课进行交流,以下是对此模式提出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点滴想法。
一、教师充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备课组及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讨中老师们就都表示“不讲就会的可以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也可以舍去”,高效的教学是必须有大胆的取舍的,这就需要教师们在备课时要充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钻研考试的动向,要了解教材和学情,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要有预见性,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对时间的安排把握得更精准。同时对备课组集备的实效性要求也就更高了。
二、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在组内进行此模式的实施和听课过程中,教师们对课堂的基本流程的时间安排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如果按此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就要将知识拆得很零碎,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知识的不完整会让许多学生明显感觉到不适应,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更多时候还需要教师最后再进行归纳,费时费力。可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要求、不同的课型来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但一定要避免的是不能再象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同时必须要有学生的学习反馈。
其次,先讲后练的模式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适宜,许多象化学这样的理科更适于边讲边练,但老师们也提出了确实要精讲精练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通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如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吸收。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做实验是非常盼望的,对实验的现象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课堂上要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亲自做实验,教师要善于将演示实验转化成学生实验,同时在学生实验之前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善于捕捉课堂中随时发生的教学资源,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使实验失败并不可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入,同时保持了一种好奇心。经过长期的实验教学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学生思维参与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同时教师要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课件、flash动画把一些无法完成的实验或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形象起来,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只要每一位教师都坚持不懈,都努力去实践,都不断的去思索,相信我们会形成一种适于学校特色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篇6
正式开学前要军训——这已经是实高的一种教育风格了。哪怕紧张的高三即将来临,军训也是不能少的。
学校老师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拓展训练,因为这样的经历能带给我们书本之外的个人能力的提高,将军人般的坚毅、秩序、热血煣进我们的性格中。
与以往的踢正步、走方队不同,这一次的军训充满了“杀气”——马步一扎,大喝一声,军体拳蓄势待发!教官为我们演示了军体拳八个分解动作:手掌前刺如同利刃割喉,脚尖弹地好似白鹤独立,一记穿喉弹踢;随即右肩前顶,右拳迅速上挡外格,左拳顺势猛力冲出,一记击腰锁喉;而后右脚虚晃收松,手掌向外迅速猛砍,直击腰部,虚步砍肋一气呵成……这样一套拳法下来,动作刚劲有力,节奏明显,干脆利落,同学们不禁吃惊赞叹!
演示完毕,轮到我们练习了。在深刻领会了拳法精髓之后,许多同学依旧是一副弹棉花的架势,力量不足,动作松软。虽然同学们的拳术“各成风格”,但每个人都不甘落后,和伙伴们反复练熟每一个动作,脖子上的汗珠和黏腻的发丝在灯光的映照下忽明忽暗。出拳的一瞬间,我也曾想象过,此时俯瞰整个操场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偌大的操场上一块块整齐的队列,响亮的口号震动了山头的月亮。
军训时间是下午和傍晚,避开了正午灼热的阳光。晚风拂过,星子闪烁,它们见证了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从松散到紧凑,从虚软到茁壮。笔直的站在队伍中,再复杂的队形变换也不会乱了手脚,夜晚的幕布遮盖住我们稚气的脸庞,那青松般挺立的身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模样。练累了,三五伙伴便坐在操场上玩些游戏,时不时笑得前仰后合;放得开的男生围坐成一堆儿,拍着大腿,高声唱着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宁和的夜也变得欢腾。
还记得训练即将结束,大家围成一个圈,席地而坐,玩起成语接龙。初秋将至,微凉的晚风水波般起伏,萦绕的视线温馨又朦胧。同学们无论熟识还是陌生,都看着那个因为想不出成语而手足无措的男生,笑着拍手。月光懒懒的铺盖在地面,几朵昏黄的灯光留恋着每一个人幸福的面庞。欢快的笑声回荡了很久很久,我望着身边每一位同学,心中不免也有所触动——高三的我们,即将迎来十分艰苦的冲刺阶段,像今天这样轻松开心的夜晚,以后还会有多少呢。我想我不会忘记,和大家一起度过的,如此难得的快乐。
两天军训很快临近尾声,平时严肃的教官终于说出了那句话:“你们的军体拳,已经练得很不错了。”
尽管最后的会操展示被取消,我们依旧觉得收获颇丰。军训所带给我们的,是严守命令的规则感;是肃静有序的秩序感;是力争上游的荣誉感。从一开始散乱的队伍到最后铿锵整齐的步伐,自己的成长令我们喜悦,也让我们明白了咬牙坚持的意义。
两天的练兵就这样结束,我们奔赴高三的战场。相信实高的战友们不会忘记军训所学,出拳有力,奋力一击!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篇7
读了林语堂老师的《苏东坡传》,不禁想起苏东坡那一首豪放的《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的一生,饱经忧患,几经沉浮,但苏东坡人性更趋温和厚道,过得快乐,无所畏惧。苏东坡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驾驭自己心灵的高士。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学造诣,敢做敢为的正直作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一个万古不朽的伟大人生。
正如作者所言,苏东坡是中国历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林语堂是这样结尾的:“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东坡的一生。
中学心得心得体会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