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很多人都会有过的经历,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1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观看《榜样5》,一个个党员的鲜活事迹令人动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榜样5》让我们再次回顾了2020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情。
回顾情中的点点滴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英勇的同志们敢于担当,冲在一线。回到那个迟到的春天,依然让我们泪流满面,回味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生动画面,历史再次告诉我们,不是有希望才有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榜样5》回现了的“抗”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讲述了平凡人的挺身而出,展现了全民抗的故事。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道芳草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杜云,在情到来之际,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情爆发之初,她第一时间组建了情防控宣传组、党员先锋组,张贴宣传通告,为社区居民筹集口罩2000余个,指导辖区居民做好居家隔离。正是这样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凡人,温暖了整个中国。
观看《榜样5》的全程是哽咽的,情面前展现出的是大爱、信仰和团结。面对突如其来的情,他们表现出极高的精神信仰与坚定信念,医护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孩子生病依然坚守在岗位;作为党员,遇到危险冲锋在前,遇到困难冲锋在前。她们如春风一般把积极乐观的笑容带给病人,陪伴病人走出疾病。他们不畏惧任何一种情势、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全力救治、为民奉献的医务人员精神令人动容。
抗阻击战中的基层工作者同样让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高原格桑花”达娃仓决在情期间舍小家为大家,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全身心投入到防控情阻击战,左耳累到几近失聪,坚持共赴一场与基层民警的“坚守”之约。
“火神山”完美再现了中国基建速度,10天建成一座医院,一幕幕再现了建筑与时间赛跑,用10天时间完成了以往2年才能建好的方舱医院,是他们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正是这样一个个基层工作者为战胜情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才能使情得到及时的遏制,守护了国家的平安!
?榜样5》完美再现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情的出现再次验证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历史担当,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普通的十四字饱涵了多少伟大事迹。再次回忆起那段坚守时光,依然会流下无声的泪水,再回顾这一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责任与担当或许就在那一刻自觉扛起,正如我们不仅要等待春天,更要创造春天。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2
面对疫情,一只只医疗队不畏艰险、驰援武汉。北京、上海等各省组成几十只医疗队伍成千人毅然驰援武汉。
面对疫情,一封封请战书、决心书、表态书让人敬佩和感动。有人写下了“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决心书,哟与人递交了“作为当年抗击非典的医疗队,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必召回,战必胜”的请战书,有人递交了“到一线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表态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记者采访一名年前的医学院学生志愿者,他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人动容。
面对疫情,人人用于担当、众志成城。疾风知劲草,挑战显担当。有医疗为甚工作者在防止一线奋勇作战,有雷神山火山医院建设者在工地上昼夜抢工,有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伊利夜以继日研究疫苗,我作为村镇社区工作人员在不厌其烦的登记排查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贡献一份力量。
在防控疫情的斗争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及一万群众迅速行动,投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当中。我看到了基层工作人员日夜排查的身影,看到了医护人员抛开家人抛开生死的大爱,我看到了年轻的志愿者们放弃假期,放弃和家人的团聚时间投入到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当中。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3
?抗“疫”英雄谱】
观看了《榜样5》专题节目,我们都明白了中国能打赢这场战“疫”,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榜样5》里的“英雄”们一样,他们的付出和艰辛,我们都看在眼中,铭记心中。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勋章奖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从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到大爱无疆的志愿者,从紧急攻关的科研人员到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在最危险的时刻,他们克服了自身重重困难和心理恐惧,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逆向而行,勇担使命、勇挑重担,挺身而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是这一次的挺身而出,赋予了他们英雄的气质和高贵。
医务工作者: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战驰援武汉,一个个红手印、一份份请战书,令人动容、感人至深。白衣执甲赴荆楚,不灭病毒终不还。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援鄂医疗团队逆向而行,奔赴湖北武汉及湖北省其他疫区最前线。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大爱谱写抗疫赞歌,奋战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白衣执甲,终凯旋。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牺牲,才使得抗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党员干部: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4亿同胞、9000余万战士群策群力、同舟共济,汇聚成抗疫阻击战“硬核力量”,在危难之际冲锋陷阵,在危急关头扶危渡厄,践行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防控疫情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除了医务工作者的付出和牺牲外,人民子弟兵、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一个个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惧风险、团结奋战,共赴国难、共克时艰,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充分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伟力,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武汉、鄂州、仙桃、枝江……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封一座城,护一国人。1月23日,武汉封城,紧接着鄂州、仙桃、枝江、潜江、黄冈、赤壁、荆门、咸宁、黄石(含大冶市、阳新县)、当阳、恩施、孝感、宜昌、荆州、随州、十堰、襄阳等相继宣布封城。处于疫情重灾区的湖北,采取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封城”举措,及时、有力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为各地防控疫情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全国抗疫大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封城,但没有陷入一片混乱和一片死寂, 争分夺秒地的抗击疫情,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封城,但没有斩断联系,84岁的钟南山院士挂帅出征逆行武汉,“一省包一市”各地援鄂医疗团队逆向而行,奔赴疫区最前线,各种生活物资、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送往湖北、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帮助下,在湖北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战下,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3月12日,十堰、荆州有序恢复城区公共交通,之后仙桃、咸宁、宜昌、鄂州等逐步解封,恢复公共交通,推进复工复查。4月8日,武汉重启,自此,湖北省“封城”市县实现全部解封。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同时,也请记住他们:真诚奉献、不辞辛劳的志愿者,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科研工作者,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企业家、爱心人士,以及14亿勠力同心抗击疫情的中华儿女。特别是为抗击疫情而英勇献身的烈士和在疫情中不幸罹难的同胞,让我们向他们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鼓掌。”正是这一次的挺身而出,赋予了他们英雄的气质和高贵,让英雄诞生,让我们铭记并秉持抗疫精神,善待他们、爱戴他们、拥护他们,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辉煌。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4
在祖国这片土地上,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有一群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祖国安宁的时候默默离去,不求回报,他们不应该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他们的精神需要我们共同传承。为了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榜样的力量,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专题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3月22日晚8点播出。节目激励着身边的每个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严于律己,敬职敬业,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向榜样学习,以青春之行,建设美丽祖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少年的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是意志坚定的邱少云即使烈火焚身也不暴露潜伏目标完成组织的任务,是弹尽粮绝的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队伍开辟了胜利的通道等等,多少像他们一样舍生忘死、为国为民的革命前辈,造就了如今伟大的中国。中国的辉煌成就不是靠一个人,甚至一代人可以完成的,需要青年的我们继续传承革命前辈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热爱我们的祖国、回报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5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 开拓进取 勤奋工作 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 “ 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 “ 感恩行动 ” 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6
看了《榜样4》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敢想,敢干,敢于吃亏,愿意吃亏。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用他吃苦、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大家一起把家乡建设的富裕、美丽的村支书李连成。
观看了《榜样4》专题片,深深为片中人物的初心坚守、责任担当的突出贡献精神所打动。
一群人,人人精彩,事事感动,初心源于信仰,入党是一种人生信仰的选择,信仰成为激发千万颗红心相当的强大“引力波”。从片中几位共产党党员重读入党志愿书,讲述自己为什么入党的新路历程可以看到,他们虽然年龄有差异,岗位有区别,贡献有大小,但相同的是,都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崇高的理想追求,并努力为坚守初心执着奉献,不畏困难。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精神为祖国的某一项事业,在祖国的某一个领域奉献着、创造着、前行着……他们的心中都装着人民,他们的“傲人佳绩”都惠及到人民。
历史烛照时代,榜样引领未来,学习榜样首先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永远跟党走,其次要学习他们的担当、创新、吃苦、奉献精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习他们无论走多远,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久久为攻的坚守和执着。
生逢伟大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创造伟大事业是我们的责任。片中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北京的抽粪工李萌,一个个一批批的英模人物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常说“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作为一名在基层单位的党务工作者,就应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为本单位服务好,用自己的工作去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去彰显对党的忠诚。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传承和发扬片中的优秀代表人物的精神和品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观榜样5专题节目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