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心得之后,我们的内心所想也有了很好的表达,心得体会是指把实践中的体验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表达,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江南曲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江南曲心得体会篇1
今天,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乌镇游玩。
我们开着车来到乌镇,到了景区,买了三张通票,这种通票可以游玩东栅和西栅两个景区。我们决定先从东栅开始游玩。
游客很多,我们随着人群缓慢地移动。先参观了“百床馆”,然后,又进入“民俗馆”,里面是讲古代的百姓的生活习惯。接着,我们就来到了“三百酒坊”和“宏源泰染坊”。在“三百酒坊”里,还有专门为游客提供免费品尝的原酒,很辣很辣的,我妈妈喝了点就被辣的直吐舌头。之后,我们又去了“江南木雕馆”、“钱币馆”、“立志书院”和“茅盾故居”四个景点。在“钱币馆”里,我不仅看见了我国古代的钱币,还看见了许多国外的纸币和金属币。最后,我们去了“翰林第”和“皮影戏场”。“翰林第”是一位清朝大官的家址。房子大的惊人,家具也很讲究。在“皮影戏场”,正赶上表演“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很精彩的,我爸爸还专门用相机拍录了下来。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东栅区游玩了半天。吃了午饭,我们就急忙赶往西栅景区。
西栅景区大得很,我们要先坐船到达河的对岸。然后,顺着河岸边的石头路逛了起来。先经过“昭明书院”,它是一座教书的学堂。然后,我们依次参观了“水上戏台”、“关帝庙”、“乌将军庙”。回来的时候,还经过了“亦昌冶坊”,它是铁产品制造的地方,我有幸看见了“天下第一锅”和“天下第一刀”,它们是同治年代铸造的。
乌镇的美景,用一天时间是看不完的,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乌镇。
江南曲心得体会篇2
千灯是坐落在江南水乡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充盈着江南的特色: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令不少中外游人深深折服。
步入千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朴素的青石板街。曲折的石板街从远处伸延而来,上面的青苔印证了它岁月的沧桑。它虽看惯人世繁荣,但仍然甘愿倾听人们不缓不慢的脚步声。它贯穿了整个千灯,像一条长龙蜿蜒在窄小的街巷,它的鳞片——石板被岁月留下了印痕,但多了一分古老的色彩,它的腹下是一条隐蔽阴暗的水沟。这个水沟作何用处呢?聪明的古人利用石板街的缝隙间隔,在下面开凿了一条排水沟,不管下绵绵细雨还是倾盆大雨,这个排水沟可谓是无懈可击。
凝视远方,一座古塔矗立在群屋之间,高耸入云,似一把倾斜的宝剑插入云霄。如此雄伟的宝塔叫什么?这便是秦峰塔,千灯的镇标!这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面前的流水哗哗而过,一架石桥显得别具一格,这是江南水乡的风采。迈着碎步从上走过,还能看见鱼儿在水中嬉戏,哗哗的水声从耳畔响起,清新的空气润泽了我的肺腑。这儿没有太多的人来人往,没有过分的喧哗吵闹,只有艺术的气息散发着,弥漫着,充盈着。这儿是艺术的摇篮,是昆曲的发源地!
穿过小桥,来到古戏台,一阵优美婉转的琴声响起,随后是哪圆滑细腻的唱腔,一首《好一朵茉莉花》以昆曲的形式演绎水乡特色,吴侬软语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沉醉其中。一身胜雪的白衣,透着淡淡的粉红,没有丝毫的点缀,这便是台上那位扮演“杜丽娘”的水乡姑娘了。这也是昆曲的特色:没有华丽的渲染,透露着江南的气息。这使我不得不更加佩服昆曲的创始人顾坚了。
千灯,是否有一千盏灯?是的,当我们走进灯博物馆,果不其然,一盏盏古老的灯具在经历千百年的沉埋,依然不失光彩,有民国的,有唐朝的,有古埃及的……这些灯具历经百朝更换,依然完好无损地陈列在展柜。其中令我最好奇的是一盏由四根木架支起的灯具,据导游说明,这几乎是与大禹治水同年,是最古老的灯具之一。这一千盏灯饰是殷小林夫妇用生命换来的呀!灯——代表了光明,代表了力量,以及对千灯人民美好的祝愿!
沿着青石板街来到顾炎武先生的故居,只见那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顾炎武先生生前的名言,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名字,名言永远刻在世人心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老先生的一生几乎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当走进他的住宅,似乎屋内的书香千百年来都没有退去。当走到他的墓碑,一股壮士情怀便油然而生,有惋惜,有悲痛,有哀悼,有无奈……
千灯,充满着历史文化的一座古城。若你厌倦了城市的繁华和喧闹,不妨到这静谧的小镇,感受古文化的魅力与气息,感受风中送来的清,香,纯。
本文抓住“历史文化名镇”这个特点有条不紊地展开对千灯古镇的描写,因为作者用心去观察和感受了,所以能准确而清晰地传递出对千灯的热爱赞美之情。
江南曲心得体会篇3
生在江南,感受江南之美,体会江南情怀。
难忘的是江南的街巷。小时候去过附近的古镇,喜欢那里蜿蜒的小巷,喜欢那里的故事,喜欢那里的人。江南古镇的小路上挂满了青石板。清晨的露水储存在板子下时,踩在上面的声音随着溅起的水花流进心里。路很长,但也很窄,周围都是老房子。春节期间,贴在微湿木门上的对联和年画散发出奇特的木质花朵。屋顶上堆着黑色的瓦片,微微弯曲的身躯诉说着他们所经历的沧桑。就像我爸妈说的,老房子里全是故事,悲伤,快乐,愤怒,像饱经风霜的老人,凝望着这个世界。江南人安逸,北方人的豪爽对应着南方人的细腻。老人坐在门口,看着儿孙打架,女人拿着盆去河边洗衣服,一切都很和谐。但更让我疑惑的是,白墙瓦后的闺房里,是否真的有温婉如玉的绣花女子。现在我长大了,但似乎看不到这样的景色。推土机的轰鸣声推倒了老房子,废墟中瓦片哀鸣。难忘,难忘的江南大街。
难忘的是江南的雨,这是一个隐藏在雨中的场景。雨季,下了几个星期的毛毛雨才慢慢离开。我记得第一次去西湖是在冬天结束的时候,寒意还没有消退。游到一半,天空飘着小雨。随风而来,望着西湖,一种“在细雨中独立”的感觉来了
难忘的是江南的花。小桥旁边的树总是开着各种各样的花,花的味道总是留在田家的土壤上。江南空气芬芳,有许多与江南相配的花,水是荷花。真水红不适合繁华的地方,牡丹牡丹牡丹的世界,更适合江南这个古典小镇。荷花是水炼出来的,靠的是平藻,淡雅高傲。瑶池的荷花像荷花一样吸引着女人,乘船“涉水芙蓉”的女人和荷花成为水乡的一道亮丽风景。说到岸上的花,我更喜欢茉莉花。纯白的颜色可能不明显,但花香在花季萦绕全镇。花香弥漫江南,连水也有花的气息。但是今天的花不再是自由生长的,而是作为盆栽植物,成为钢筋混凝土中的陪衬。难忘,难忘江南花。
望着江南,我爱上了这个地方,永远忘不了江南。
江南曲心得体会篇4
生于江南,感受得到江南的美,更领悟得到江南的情。
难忘的是江南的街巷。小时候曾到附近的古镇里玩过,喜欢那里曲折的小巷,那里的故事,那里的人。江南古镇的小路上,铺着青石板,当清晨的露珠蓄满板下时,踩上去的声音伴着溅起的水花“扑腾扑腾”地流进心里。路很长,却也很窄,周边都是老宅子。春节时贴着的对联,年画,附在微微潮湿的木门上,散发出奇特的木香。屋顶上黛色的瓦片堆积着,微弯的身躯诉说着他们所经历的的沧桑岁月。听父辈人说过,老宅子都是有故事的,悲伤的,欢乐的,愤怒的,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凝望着世间百态。江南的人是安适的,与北方人的豪迈相对应的是南方人的细致。老人坐在门口,看着子孙们打闹,妇人端着盆到河边浣衣,一切都是和谐的。但更令我遐想的,是那白墙黛瓦后的深闺中是否真有温婉如玉的女子在绣着花。现在长大了,却似乎已看不到了如此的景色,推土机的轰鸣推倒了年寿已尽的宅子,一块块瓦片在废墟中悲鸣。难忘啊,难忘那江南的街。
难忘的是江南的雨,江南是隐默在雨中的景。在雨季,都是细雨飘渺了几个星期才徐徐离去。记得初去西湖正是冬末,寒气还未褪去,游览到了一半,天空飘扬起了小雨。随风而来,望着西湖,一股“独立濛濛细雨中”的感受扑面而来。古代文人留下多少写雨的名句,道尽了这细丝的愁。美景全都氤氲在了这水雾之中。渐渐,雾散了去,环境似乎再无以前那般湿润清新了。难忘啊,难忘那江南的雨。
难忘的是江南的花。小桥流水边的树上总是绽放着各种花,田家泥土上也总是遗留了花的气息,江南的空气是香的,与江南所配的花有很多,水中的便是莲。真真切切的水红色不适合开在繁华之地,那是牡丹芍药的天下,反而是更适合这江南的古典小城。莲从水中脱俗而出,与萍藻相依,素雅又显傲气。端合在瑶池的莲吸引了如莲一般的女子,“涉水采芙蓉”乘舟的女子和莲在水乡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若是说岸上的花,我更偏爱茉莉,纯洁素白的色彩或许并不明显,但那香气在花季却是萦绕了整个小城。花香充满了江南,甚至水中都有着花之灵气。可如今的花却再也不是自由生长,只是被人当做盆栽,在钢筋水泥中成为了陪衬物。难忘啊,难忘那江南的花。
遥望江南,便爱上了这地方,难忘江南。
江南曲心得体会篇5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乌镇——江南名镇。那里如画的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我们参观了东门景区,西门主要看夜景。进入景区后,一片绿色的竹林映入我们的眼帘,每一根竹子都挺拔挺立,宛如一名士兵。竹林里有一座木板做的小桥,弯弯曲曲,像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龙。清水从桥下流过。看着它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小路走了一会儿,我乘船来到渡口。我刚上船时,船微微摇晃。撑船的老人告诉我们,那是一艘遮阳篷船。遮阳篷船的形状非常类似于楼梯。当船慢慢向前移动时,船尾的水像祖母厚厚的皱纹一样泛起波纹。河的左边是一排排茂密的柳树,看起来像一个绿色的屏障。右边是古宅,都是明清建筑。都是由水面上很多石柱支撑,屋顶铺着蓝灰色的石砖,看起来像鱼鳞。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房屋和绿树。它像碧玉和水龙,盘旋在乌镇。
景区最难忘的是钱币纪念馆,里面有很多国家的钱币和纪念币。我穿梭在人群中,看着不同的硬币和纸币。我由衷的佩服那些发明创造硬币的人,长大后真的很想去看看这些国家。最后我走的时候,我妈给我买了一套纪念币。我很开心。
抱着我心爱的'纪念币,我们继续前往矛盾故居,在那里我了解了这个文学大奖的由来和童年。看着矛盾的老人家铜像,心中升起一种敬佩。
时光飞逝,离开乌镇,依然沉浸在“小桥流水”的美景中。
江南曲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