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重要文本,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经验,所谓心得体会可以把实践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去陵园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去陵园心得体会篇1
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广州,我带着一份激动的心情用心灵去贴近先烈们伟大的灵魂,感受心灵的洗涤与革命的精神。
走进陵园我们先后参观了白求恩大夫陵墓和、柯棣华大夫陵墓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纪念馆”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烈士纪念亭等。
看到先烈当时奋战的壁画和简介,仿佛还还能看到他们英勇奋战的身影,看到你们坚信革命成功的眼神,听到你们嘹亮的口号与号角。心中不禁热情澎湃。
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白求恩,他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同样中国的人民也为了他建造出来了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纪念馆,进到纪念馆里面后迎面是一个走光的世界地图!左手边就是白求恩纪念堂了,走到纪念馆里面后看到很多他的很多资料,还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迹,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工具,让我看到了他生前是在什么样的艰苦的情况下对中国人进行医治,太伟大了,他受到中国人民无比的崇敬。
还看到了很多伟人的纪念像,比如先烈马本斋,他和他母亲做出的事迹真让我们佩服!它所带领的军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然弃官还乡务农。他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战士。
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烈士多的数不胜数,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当一次次的纸醉金迷之后,有何曾感恩过给我们铸造如此优越环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铭记给我们优越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先烈们!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审计事业美好的明天,储备学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为祖国描绘更加光彩夺目的蓝图。
去陵园心得体会篇2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活力,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林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哈尔滨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去陵园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现在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忘不了在纪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话语,忘不了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想我永远会将宣誓的话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己,改变成一个全新的自我,立志成人。蓦然回首,想想没来到这里之前的自己,是那么的堕落于沉沦,酒吧、迪厅唤不回,亲人朋友那样的劝说、教导,我始终无动于衷,甚至和父母、亲人争吵、打闹。想到这里,内心无比的惭愧与内疚,我想我留给父母心里的伤痛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了,现在,我只有在西点阳光学校里努力的磨练自己,完成好各项训练科目,改掉身上一些不良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要学习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品质,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不要有懒惰的思想,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做什么都要做好,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更加努力,不要灰心丧气,只要肯努力,就能到达成功的阶梯,我们要像革命先烈那样努力,锲而不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去陵园心得体会篇4
今天,公园巷小学组织高年级全体同学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扫墓。
走进陵园,路旁笔直的青松威严耸立,树下的鲜花开得格外美丽,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拾级而上。到了最顶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百刻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九个大字,表达了人民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
走近纪念碑,两名少先队员代表我们学校,双手捧着花圈,恭恭敬敬地把它献在纪念碑前。这时,哀声奏响,祭奠烈士仪式开始。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我们向烈士默哀三分钟。三分钟是短暂的,可是我心潮起伏,想到了许多,眼前浮现出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无数位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事业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博斗:多少位像董存瑞叔叔那样的解放军勇托炸药包、多少位像黄继光叔叔那样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看着胸前的红领巾,这正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幸福生活也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啊!
默哀结束,我们又围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走了一圈,观看了一帖帖碑文,那些故事既催人泪下,又振奋人心。我想他们不愧为民族英雄,人民的功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灵将和他们开创的事业永存人间,永载史册。
去陵园心得体会篇5
一路上雾气绵绵,朦朦胧胧。春雨纷纷,洒洒落落……大树抽出的芽儿嫩绿嫩绿的,有的树已经开出了红的花,有的开出了白的花,朵朵娇艳,镶嵌在春天这幅图画中,成了点睛之笔。路上的行人撑着各种各样的雨伞:红的、白的、黄的……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大足烈士墓,可忘了带伞。
一下车,“大足区烈士陵园”这几个标题映入眼帘,再加上宽大、宏伟的门牌坊,看起来就更加神圣。牌坊左右两边的石壁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壁画。牌坊后面是烈士陵园的简介,周围还刻着许多逼真的花朵来当陪衬。往前走,是上楼的扶梯,扶梯上刻着壁画和诗句,比如“霜业不奈间,旧逞当车臂”“风竹报平安”“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并未多了解,只是看了一眼后就和妹妹继续往前走了。
来到顶台后,几棵松树屹立在墓碑两旁,好似一个个士兵守护着烈士们的英灵,又好似代表着烈士们不屈不挠,坚守岗位的精神。爸爸指着眼前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讲道:“这里是以前剿匪而牺牲了的烈士们,听说以前你奶奶家旁边还住扎了一个部队呢!”爸爸拉着我来到了一个个革命烈士的墓碑旁,第一位是吴香廷,他在1950年在大足县剿匪牺牲;第二位是秦占芳,也在1950年剿匪牺牲;第三位是邹廷六,在1967年邛崃因公牺牲;还有两个墓碑上贴着烈士们生前的照片,在最后一排还有27位无名烈士碑。边听爸爸介绍,边参观烈士们的墓碑,我心中好像有一种情愫正在由然而生,已经忘却了我是在细雨中,眼泪在眼眶中徘徊。
我们来到正前方,石壁上刻着烈士们的剿匪活动和剿匪经过。当猖獗的匪徒终于被革命军人消灭,石壁上军人们获得胜利时的喜悦表情,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军人们把得来的粮食分给乡亲们的温柔表情,也都刻画得有模有样,让人身临其境。
这时我的头发上已经聚集了许多雨珠……我拿出自己做的'小白菊放在了纪念碑下,并深深地行了个礼,怀着感恩的心情离开了。当我再次走到楼梯,再看扶手上那几句诗,终于明白了,这些诗句都是革命烈士们精神和品质的写照。
上车后,我虽已淋成了“落汤鸡”,但对于我来说,今日之行,有着深刻而特殊的意义……
去陵园心得体会篇6
八一建军节到了,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节日。我们和徐老师一起来到了北海舰队某部。迎接我们的军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彪悍严肃,反而很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又不失严谨求实,严守纪律的军人风范。
进了大院,唯一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干净整洁”,绿化也非常好。道路上十分的干净,可能因为刚下完雨,小草、树叶都绿的出油了,再加上被修剪的非常美观的树木,在道路的两旁就如站着整齐的军姿的军人在欢迎我们一样。
我们先是来到了部队的餐厅。里面一样是延续了外面的“干净整洁”,凳子都推到了桌子里面,在桌子的中央放着豆腐乳,老干妈这些下饭的东西,但也是有数的,每桌三瓶。厨房里的色系是银色的,炊事人员将那些厨具、柜子擦的发亮。厨具什么的摆放的井井有条。之后我们又参观了会议室,宿舍。
会议室除了干净整洁,有许多奖状和奖杯外,最瞩目的就属墙壁上的一幅幅字画,让部队更增添了不少文学气息和中国风。
原来还沉浸在“我军训和学农的时候内务整理的真不错”的自我感觉良好中,但看过他们的内务才知道什么叫做金字塔的塔基和塔尖。叠的被子就像是用刀子修出来的豆腐块,床单和被子就如刚刚下完堆起来的雪一般。
参观了这一圈,聆听了队长的介绍和讲述,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军人们身上一丝不苟的习惯,严于律己的品质。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尽管会有危险,却依然与最亲爱的亲人分开,依旧还是来到了部队。
洪水、爆炸、地震……这些危及人类的灾难永远都是军人们冲在最前线。所以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最伟大的人!这样的人,怎能不值得我们尊重、敬佩呢?
去陵园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