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得体会的写作,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心得想要具有感染力,我们在动笔写之前就一定要认真梳理我们学习的过程,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机长》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篇1
知道什么是奇迹吗?四川8633就是奇迹!全中国,全世界不可思议的事件!
10月1日,我和飞飞一起去看了国庆档的其中之一的影片一一《中国机长》,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中国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过,而这部《中国机长》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佳作。它表现了中国机长在灾难面前奋战到底,勇敢应对,永不放弃的精神!进场时,我和飞飞脸上贴着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感觉特别自豪!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中国机长》改编自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真实经历,真实展现了中国民航精神。《中国机长》被称之为“世界级民航史奇迹”,危急关头,张涵予饰演的机长拼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机长因风挡裂被吸出窗外,瞬间心跳加快。乘客们也纷纷陷入恐慌当中。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演员饰演的空姐及机组人员,则负责帮助乘客稳定情绪。
在观看中,座舱施压、温度骤降、大风、缺氧等惊心动魄的场面,不禁让人心跳加速,屏住呼吸,咬紧牙关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而机组人员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确保了飞机上119名乘客平安落地。看完电影不禁大呼“机长万岁”,也不禁伸出了大拇指!为机长点赞!虽然期间遇到强风、低温、恶劣天气等多重考验,但最终成功降落,真是奇迹呀!
震撼、激动、刺激,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四川8633、机长、空姐、机组人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篇2
接连看了国庆三巨头的点映,也就是《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和《中国机长》,因此三篇影评算是欠下了,立字为据。
时间已经过了凌晨,意味着明天就是国庆了,是可以开始订票了,如果你纠结不知道看哪个先的话,我首推《中国机长》,同时我相信它会成为国庆档笑到最后的赢家。
若我预测准确的话,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口碑为王的时代(《哪吒》就是最好的例子),大明星只能保障起始的基本票房不差,影响不了大势,那怕你是战狼,你是吴京都不行(另外两部电影都有吴京参演)。所以这次,我希望《中国机长》能辅助验证这个推论,这当然是个好事,意味着市场风向标变了,制片人可以少花点钱在明星身上,更多地投入在选角、剧本打磨和特效上面。
?中国机长》是非常典型的商业片,请来了像angelbaby、李现、朱亚文、关晓彤等一线流量明星跑龙套,而《中国机长》的成功就在于,没有让这些话题明星带跑舆论,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电影本身过硬,观众完全沉浸在电影故事本身,对那些流量明星自然是没有兴趣了。
?中国机长》看得“很爽”,第一得益于它真实,由20__年川航3u8633事故改编而成,无论是重庆和成都机场的取景,值机登机流程,机组服务,甚至是乘客百态,简直太真实了,就好像我们也是乘客一员,搭乘同一航班,所以我们非常容易就被剧情带进去,有身临其境一样的感同身受。
第二就是刘导的功力深厚,不愧是拍出《无间道》、《重庆森林》的那个男人,宝刀未老,未来仍可期。电影整体节奏非常快,从风挡玻璃破裂的一刻起,观众的心就一直被提在嗓子眼,刘导在混乱场面营造,人物冲突把握,现场音效制造,观众情绪调动都非常细腻到位,就跟看灾难电影一样紧张刺激,提心挠肺的,仅从这一观影体验来看,本片都是数一数二高水准的,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集中度的观影体验了。
对大部分观众来说,看得很爽,其实就够了,但对于影评人来说,对综合评价一个电影来说,坦白讲《中国机长》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是一部没有灵魂的电影。
首先在故事上,基本没有引申拓展,这么说吧,就像是一个视频版的百科词条,逐字逐句中规中矩的演出来,非常原生态的平铺叙事手法,直白的、纯粹的、简单的让大家感受一下文字所不具备的惊心动魄。(对比观影推荐《萨利机长》,不仅还原事件本事,还做了很多深层次的探讨)
其次人物刻画严重不够,主要是指张涵予饰演的刘长健,也就是“中国机长”其人,张涵予几乎用一个表情就演完了整部电影,全程板着一张正义凛然的严肃脸。电影结束了,我们印象里就只剩下了中国机长很牛,在万米高空完成了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高难度操作,但我们对于他为什么能这么牛,他是怎样的人,怎样的过往,怎样的心路历程造就了这样牛的他,不知道,作为影片的灵魂人物,这个角色塑造还是蛮失败的,相反袁泉饰演的毕男乘务长就要立体得多,演技在线。
以上,综合来说,《中国机长》是一部能看得很过瘾的电影,但从整体性和艺术性来看,完成度还是差了一点。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篇3
?中国机长》这部影片改编自2018年5月14日发生的中国川航紧急迫降的真实事件。
据悉事发时,川航3u8633航班正由重庆飞往拉萨。机型为空客a319,机龄6.8年,飞行次数达1859次,已超过约87%的中国民航客运机。
却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突发意外:驾驶舱右边座位的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舱内瞬间失压,甚至一度将副驾驶吸出机外,所幸有安全带护住了他。但飞机内部失压、气温骤降至零下40多摄氏度、驾驶舱仪器多数失灵,情况十分危急!
机长刘传健却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手动做出正确应急操作,于当日上午7时42分成功迫降到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飞机上两百多条生命。
现实中的机长刘传健凭借惊人的毅力,把看似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毁灭将至变成了涅盘重生。川航备降的不易程度,堪称“世界级”。而飞机上的全部人员得以保全,从确认备降到安全着陆只用了27分钟。这一切与机组人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密不可分。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
书记在接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时指出:“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就是要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就是一面旗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在平凡的本职工作中,要日积月累学本领。当今社会,每天都有许多新科技、新事物、新理论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只有在工作中多流汗,才能跟紧时代步伐,及时应对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使我们的工作取得好成绩,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
学习英雄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积极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为人民真情服务。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篇4
“在万里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隐藏着坚守和执着。”——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
?中国机长》(thecaptain)是由刘伟强执导,于勇敢编剧,李锦文监制,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领衔主演,张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的剧情片。此片根据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的奇迹。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古时候人们对于飞翔的期待。飞上天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梦想,如今人们再也不用借着鸟儿翱翔蓝天,飞机的出现让人们梦想成真。虽然飞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因为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飞行依然是一项挑战,稳定中的意外总会不期而遇。
机长,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称呼。每一架飞机上都会有一个机长,我们乘坐飞机时都会听到机长的名字。可是,对于他们的了解,我们仅仅止步于称呼。虽然之前的《冲上云霄》让观众们了解到了航空飞行员,可是谈情说爱的戏份让机长和乘务员的工作变得寡淡。这部电视剧让我们看到了机长的帅气和乘务员的优雅美丽,却没让我们看到他们背后的坚守和执着。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机长,一机之长,他所担负的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呼,更是生命的守护。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亦或因为奇遇有幸获得了超能力,或是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脑。可是,今天我相信说的英雄是机长,一个用坚守和执着拯救生命的机长。
20__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还好安全带将他拴在了机内。“冷风如利刃,凛凛狂风折”,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这就是英雄,他不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风利刃艰难险,定护生命备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守护了119条生命。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机长》为了还原这个真实的故事,剧组不仅1:1造了一个模拟飞机,还辗转重庆江北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拉萨贡嘎机场实地拍摄,记录机场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态。为了拍摄副驾驶被狂风吸出舱外的情景,拍摄现场使用了6个巨大的鼓风机,风力大概八级,吹得演员差点飞起来,而饰演副驾驶的欧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肤过敏。《中国机长》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那些商业片该具有的元素:紧张点、爆点、泪点,它一个不少,甚至丰富。可是“文以载道,歌以咏志”,除了影片应有的外壳,《中国机长》还将一种精神、一种坚守的内核展现给了观众,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初衷,还原真实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中国机长”的魅力。
“用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111分钟的电影,119条鲜活的生命,是中国民航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是对规章的敬畏和执着、更是对责任的敬畏和执着!这就是中国机长,这就是中国坚守!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篇5
有无数《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拍成了电影,被一直传颂,这个国庆我们又迎来了这样一部根据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
它的原型人物,就是那位曾感动中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
他只是千千万万个英雄中的一个,却值得亿万个个我们去铭记。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专业和沉着。
在万米高空,飞机副驾驶一侧的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飞机剧烈颠簸,客舱释压,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员半个身子直接被甩出窗外的极端险情下,刘传健历时34分钟用36个精准无误的动作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
我们应该铭记属于中国普通人的奇迹。
刘传健的一系列处置和操作,创造了世界民航的奇迹,就连外媒《每日邮报》都称赞称赞他“不可思议”。
我们更应该铭记那份永远熠熠生辉的“中国精神”。
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所说的:“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机长是一架飞机的灵魂,机长队伍是中国民航生产力的主力军之一。通过观看《中国机长》,我明白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肩上佩戴四条杠不是那么简单,需要素质、本领、使命浑然一体,视旅客生命安全为职责。作为南航的飞行学员,我们是幸福的,公司为培养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篇6
电影《中国机长》为“中国骄傲三部曲”第二部,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一番话“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这是对我们平凡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无形的动力,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期望!民航的各个岗位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章和铁一般的纪律。例如我们围界鸟情巡查,一个民航行业最平凡普通的岗位,日月星辰的巡逻在机场巡场道上,保障着机场飞行区的安全和每架航班的安全出行。作为一名围界鸟情巡查员,确保围界鸟情巡查安全,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落实民航安全隐患零容忍”这是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的最高要求,也是对所有行业的最高要求。我们在机场巡场道上日夜穿梭,为了杜绝安全隐患,我们时刻牢记规章制度,严守“三条红线”,牢记真情服务,每天交接班,叮嘱围界巡查安全责任;交接车辆,保证车辆安全正常运行。为了巡逻时不出差错,每次围界巡查时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保证围界安全零差错!
通过学习总书记对英雄机组讲话,我们要检讨,要避免因对工作流程熟悉所产生的懈怠,避免为安全埋下隐患。随时绷紧空防安全这根弦,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隐患扼杀在萌芽期,随时检查车辆,确保巡视工作安全运行。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认真严肃总结发现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和学习,时刻牢记安全这一重要责任。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篇7
今年国庆档电影的三驾大马车:《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已经同时上映了,而且他们的预售票房都是过亿的,截止发稿,三大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突破10亿,《中国机长》票房7.9亿,《攀登者》只有4.5亿,由此可见,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这些年,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和激情。
既然是献礼国庆70周年的主旋律大片,自然会加入“煽情”、“爱国”等主旋律桥段,这些肯定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小编有幸看了《中国机长》的点映,谈一下自己的观后感。
大家都知道,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理飞机事故并将飞机安全备降成都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在整个世界的航空史上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事件的原型机长刘长健凭借自身过硬专业知识,在34分钟的时间就将飞机安全着陆,飞机上的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奇迹生还,刘长健也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
电影整体上基本还原了真实的事件,当然也有改编的地方,比如原型事件中飞机是没有穿越电闪雷鸣的云层的,还有飞机的驾驶舱仪表等损坏是比较严重的,而电影里并没有体现出来,至于机长、乘务员、乘客等人物的刻画也是经过艺术加工,所有的改编都是为了使电影更加的商业化。
电影剧情就是事件的原型,大家都很清楚了,所有只要安安心心跟着机长在电影院经历一次惊心动魄的高空遇险就可以了。
电影整体还是比较合格的,评分在7分左右,高颜值的机组人员占了很多分哦!而且相信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些帅锅美女去捧场的,当然也有人说了,国庆节的三部大片我都要刷!
男神团里有不乏稳重内敛的张涵予,正气凛然的杜江,加上痞帅的欧豪,甚至暑期大火的李现也在电影中客串了频繁紧锁双眉的管制员,演技还是不错的!
女神团有带队的袁泉,她在电影里的沉着冷静和临危不乱给我们很深的印象,乘务员有张天爱、李沁、张雅玫、杨祺如,她们的空姐装扮确实是整部影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还有杨颖的戏份,虽然出场不多,但依然非常惊艳!
不过,电影中最加分的要数正能量满满的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原型人物刘长健在看完电影也说拍的非常好,张涵予的表演也非常到位,看过整个事件人物采访纪录之后,我们对机长只有深深的敬佩,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背后,是一百多个家庭,无论是谁经历一次这样的惊险之旅,都会难忘终生吧!
电影优点很明显,但是缺点也一样显露无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角色刻画不够深入
除了两个机长一个副驾,还有袁泉的乘务长戏份多一点之外,其他演员的几乎没什么戏份,但是对于剧情的发展、飞机的成功备降都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的,几个主角加上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加上还有要结婚的乘务员,虽然丰富了剧情,但也只是蜻蜓点水,那些一闪而过的乘客镜头就显得非常勉强了,只是如果没有这些,电影在剧情方面似乎就更加的单薄了!
细节bug,硬伤很多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杜江作为机长在自动巡航的空档应该是可以休息的,但也不至于跑到乘客的位置上撩妹吧?
李沁昏迷之后,为什么乘客都视而不见?反而袁泉呼叫几声就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就算这些都可以理解,为什么结尾又是包成粽子担架出去的呢?
电影改编成穿越云层当然是非常合理的,这样也很好的体现了机长的机智和意志力,但是导演,您是不是小看了飞机在近万米高空几百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那么大的冰雹砸到机舱里的威力,毕竟,就算在欧豪头上砸几个洞我也不奇怪啊!
袁泉演技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故发生后的冷静以及临危不乱都是非常好的正面教材,但是强行加上的内心戏是怎么回事呢?我一脸懵逼!
所有的乘客都毫发无损,但是伤的最重的欧豪不用医治直接跑去跟张天爱谈情说爱,顶个大包下机的时候医护人员只是问了一下就不管了?他完全被乘客忽视,最后乘客还嚷嚷要见机长,然而乘客好像都立马认出来张涵予就是机长,他脸上写了我是机长吗?杜江不也是机长吗?这里确实有点强行煽情的意味。
机长回家之后,只抱了妻子和女儿,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无动于衷的坐在原地,然后一起说了欢迎机长回家,本来航空爱好者将这个信息散播出去,大家一起为机长和8633加油还是蛮感人的,机长回家了应该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但这哪是欢迎机长回家的气氛呢?本该煽情的地方,却完全少了煽情该有的气氛!
强行加入的一些镜头令人突??
原型事件是34分钟成功备降,也就是风挡玻璃碎裂到飞机安全着陆的时间,所以整个电影的高潮也只在于机长是怎么应对事故和机组人员的配合,加上乘务人员的协调和乘客的一系列表现,这个时间应该半小时内!
划归到电影里面,我们看到了机长顽强的意志力,甚至脱离危险的欧豪副驾还是电影唯一的笑点,杜江也做到了完美的配合,乘务长和乘务员也做到了专业内应有的素质,但是其他演员的戏份,总给人多余的错觉!
比如,杜江一开始撩的姑娘,给过很多个镜头,有些镜头也许是刻意的,但是有些镜头真的太多余了,还有机长的部分,在那种紧急关头,女儿过生日的念头应该一闪而过才对,更多的去刻画机长处理事故解决问题会不会更好呢?
飞机着陆滑行的时候,关晓彤的特写镜头也是非常之多,表情可谓过于浮夸,甚至大荧幕黑屏后,大家都准备散场,结果来个一年后聚餐的剧情,所谓高潮处不怎么高潮,该结束的地方反而如此的拖沓!
导演刘伟强可是执导过《无间道系列》的大牌,难道我该怪编剧吗?
最后,整体来说,作为献礼国庆70周年的电影,《中国机长》已经合格,只要把电影的原型事件还原就已经成功了,虽然惊喜不多,但是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大部分观众还是被高度紧张的气氛给代入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飞机每次划过大荧幕的轰鸣声!
《中国机长》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