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写心得体会的习惯,我们才能让语言表达有更显著的提升,在对事情做出分析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亲子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1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性格安静喜好读书。仍记得十岁生日那年,妈妈递于我一套沉甸甸的《十万个为什么》时欢呼雀跃的场景。“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话是张元济先生说的。是的,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工作至今,对于阅读我从未间断。
只是,当我也有了孩子,看着他一日日长大,会说话会识字会思考了,开始意识到:该让孩子读读书了。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活儿,因对书籍的选择是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喜好而来,为此也煞费了一番心思。前几年,考虑到孩子还小,识字量又不大,于是,《小黄和小兰》、《毛毛虫的故事》、《小狗便便》……一本接着一本的绘本读物塞满了书柜。
儿子,今天我们一起读这本《再见,小兔子》。
好的,妈妈。
儿子个性平和温顺,我说什么总是好的。
开始朗读。读到那只猎狗想捉住从“兔子工厂”出逃的兔子时,儿子神情凝重似为主人公捏了把汗;读到大灰兔为了掩饰自己啥都不懂对小棕兔犟嘴时,儿子开心得捧腹大笑。
一个个夜晚就这样悄悄流逝。亲子共读,边读边感受,净化了成人心灵;边读边感受,又带给孩子无边的想象。
等儿子再大了些,他有了自己的选择。近来喜欢读那些风靡校园的小说。而对儿童文学,我个人一向比较头疼。倒不是刻意想让人觉得自己高深才不屑碰它们,而是不习惯也不喜欢看这类清浅的如同一览无遗的溪流般的书籍。有时会跳出这样的念头:那些所谓儿童文学作家,那也算作家吗?情节简单,文字平凡,和拉家常无异,稍微来点儿超出想象的事件就成了那个噱头。自然,这类书还是吸引了太多太多的孩子。
吃罢晚饭,小家伙儿很谄媚地说:妈妈,今天给我读这本吧?说着一扬手中的书:《皮卡——仰望天空的猫》。
给儿子读了段“皮卡全家和鸽子的故事”,好安静,好认真。
虽说手中的书并不十分合我的意,但面对着可爱的孩子,逐字逐句地缓缓地读,这种带有角色表演的过程,我还是蛮享受的。至少,那一刻人的心灵变得沉静又柔软,这可是儿童文学的魅力?
儿子,下周咱们共同阅读《小王子》。这本风靡全球的童话书。
?小王子》固然是深刻了点儿,比《皮卡》来的难消化,不过多多少少总会受到些启发。不管是孩子还是我,或是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
我们可以初步感受下外国人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作家的不同,大量的倒装句,还有句式强烈的跳跃性。圣·埃克苏佩里是法国人,他有两个身份,其一是飞行员(好浪漫的工作),再就是作家。这本译成中文的《小王子》才不过3、4万字,销量却仅次于《圣经》,得有多少人受其影响呢?
当然,主要还是感受小王子的童真,用孩子的思维去关注世界。有人说阅读此书,就像给心灵去了一层角质,这比喻不可谓不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美好,从中受到熏陶是最最重要的。
读书,是心灵的旅行。
孩子,让我们每天都在路上。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2
科学家也能创作出文学作品吗?当然可以,法布尔的着作《昆虫记》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科学家只会摆弄着显微镜,注视着下面的世界,文学家只能整天挥舞着笔杆子。直到我接触到了一个词:“边缘性人才”后,我才明白,有些人不光是杰出的理科生,也是出类拔萃的文科生。比如爱因斯坦,他不但是物理学家,也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而法布尔的这部《昆虫记》,大概也是一本“边缘性书籍”吧!
昆虫记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细腻文笔流畅,真是让人感觉到是一部散文。虽然是散文,但昆虫记处处都流露出科学的知识,把人以前错误一扫而光,使你不禁感叹:“哦,原来如此!”
法布尔有时真是一个“老顽童”。看,他把圣甲虫描述的多有趣:“咦?这只唯恐来的太晚,碎步向粪堆赶来的是什么虫呢?它那长腿像是由装在肚子里的一个机械所推动,生硬而笨拙的向前移动;红棕色的触角像扇子似的张开,表明它担心强烈的贪欲不能满足而惴惴不安。它来了,它挤倒一些捷足先登者,来到了大餐桌前。这浑身黝黑、粗大异常的家伙,便是大名鼎鼎的圣甲虫,现在它跟它的同胞们入席排排坐了。它用巨大的前足,一抱一抱地对粪球做最后的加工,或者给粪球再加上一层粪,然后走到一旁,平静的享受劳动成果”。好像昆虫也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真像个活生生的小人儿。
圣甲早和法布尔似乎是有缘。当“美味蛋糕”从山坡上滚下的时候,圣甲虫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向上爬,不管斜度有多大。而法布尔为得到一片地,奋斗了四十年,尽管自己多么穷困潦倒。看,多么相似呀!昆虫记差不多就是法布尔的自传,他就是那些昆虫,和大自然在做勇敢的斗争。
?昆虫记》是一本科学着作和文学经典,看过了之后,你一定会感慨:“这个世界真奇妙!”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3
我是一位初为人父的家长,在一直以来的家庭教育中,算是缺席太久吧!在工作进入了一个清闲状态时,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位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于是我带着我的孩子开始了亲子阅读。我非常庆幸自己有了这样的觉悟,也有了这样带领着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行动,在近来的亲子阅读中,我有了非常多不一样的感受与心得:
一、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在近来的亲子阅读过程中,我带着孩子读了许多的书这一点还是次要的一点了。因为在与孩子进行阅读的互动中,我这个做爸爸的重新获得了“爸爸”这个称号,也重新博得了我家宝贝的喜欢。当我家宝贝告诉我“爸爸,你也长得很帅”时,我知道我已经真正走进了我家宝贝的心里了。从我家宝贝出生到现在,一直以来我都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我家老婆照顾孩子关心孩子,我家宝贝甚至看见都说“害怕”。虽然我不觉得自己长得很丑,但也不觉得自己长得很帅,当孩子看见我害怕时,我想他是发自内心的害怕见到我吧!而现在孩子说出我很帅这一点让我明白,我家宝贝已经接受我这个爸爸了。这样说起来像是我是他的后爹似的,但事实上我与他的亲子关系之前就是如此陌生,好在现在终于通过亲子阅读改善过来了。
二、从孩子身上学到了一些
在亲子阅读这个互动中,我不觉得我家宝贝的收获是最大的,反而觉得我这个做爸爸的才是收益最多的那个人。一方面,我得到了我家孩子的肯定与喜欢,另一方面,我也从这个流着我的血脉的孩子身上重新认识了进入社会之后我丢掉了的那部分自己。可以说,是我的孩子帮我找回了初心吧!孩子总是单纯善良的,在与他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社会上打拼的这些年,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善良,变成了一个对人冷漠的家伙,而我的孩子重新教会了我,人还是要善良,要有一颗好心,而不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带着恶意。
三、陪孩子读了许多好知识
亲子阅读,阅读人,也阅读知识。除了和我家孩子重新建立了联系之外,我和孩子也阅读了许多书籍、电影和音乐等。我家宝宝喜欢看书,也喜欢看电影和听音乐,这些我长大之后才有的爱好,因为他们这代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他在几岁的时候就萌发了兴趣。我带着他阅读了许多,了解了许多的知识,开阔了我们彼此的眼界。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4
虚荣心是成功的绊脚石
记得小时候,母亲很疼爱我,她总是喜欢问,妈妈以后老了,你会怎么做呢?我总是会说:长大以后挣钱给父母买大房子,孝敬父母之类的话。说的志向远大,不太符合实际,套用现在的网络用语,就是说一些高、大、上的话让母亲高兴。在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父母都一样,感觉听孩子说大话很高兴,认为孩子有理想。即使是现在,孩子在学校,老师问孩子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职业,有孩子说当宇航员,有的说做著名演员。可是你知道吗?做一名宇航员,首先要成为一名天体物理科学专家,还要成为一名飞行器专家,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其中付岀的辛苦,不是常人所能想像。孩子说岀这样高、大、上的理想,在全班同学面前可能会很有面子。可在我看来这只是满足自己和父母的虚荣心而以,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因才施教,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什么样的资料在网上找不到呢?孩子家长是否深思熟虑,做过正确的引导吗?难道这不是一个应该正硧思考的问题吗?
做一个快乐并且懂得感恩的人
我对孩子的亲子教育过程中,始终教育孩子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公平、平等、这样的环境中做一个诚实、守信,有智慧的人。如何教育好孩子,只是单纯的squo;望子成龙squo;或squo;望女成凤squo;,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生存的意义,无论身体健康、残疾、众生都是平等的,不应有丝毫的歧视。西藏的修行人常说: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是否能看到明天早晨升起的太阳,不是我今天所能决定的事情,一切只有随缘。我们是否还在为自己不能决定的事情而烦恼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家长有能力,过多干涉孩子的自由。从小养成没有主见的性格,遇事只知骑墙观望、随风而倒,这是做父母希望看到的结果吗?谁不希望自已的孩子长大有岀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什么样的人成功机会多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信鬼神的人会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亲人的鼎力支持,好友的大力协助,加上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走上成功的道路。相信鬼神的人会说,有亲朋好友的帮助,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众生在默默帮助你。佛经上说,人生在世,即使再好的人也有三个敌人,既使再坏的人也有三个朋友。懂得感恩的人,心里充满善念,知足长乐,容易得到善缘的帮助。不知道感恩的人,认为别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自己的任何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毎天都是恶心对人,只想不劳而获。这样的人即使成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所谓squo;德不配位,必有灾殃squo;。如果不信可以看看新闻,这样的例子在当今社会实在是太多了。
佛教是教育而不仅仅是宗教
佛教在中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了,最初由印度传入中国。国人对佛教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超度亡灵,这一层面上,最近十几年佛教开始在中国快速发展。
很多学者、教授、知名人士都提倡儿童读经,在国内外建立了一批读经班。主要是让孩子学习佛教经论,同时兼顾一些squo;四书squo;《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经典。
有些教授将儿童读经的教材,划分为四个级别:最高级的是squo;四书squo;,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二级是《诗经》《易经》《老子》《庄子》等;第三级是唐诗、宋词、元曲等古文;第四级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童蒙典籍。读诵古代传统经典,对孩子的身心非常有益。
例如:《大学》有20xx字左右,讲了squo;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squo;的道理,它既是修身之法,也是治国之道,孙中山对其评价极高,称为squo;中国独有之宝贝squo;。
?中庸》有4000字左右,squo;中squo;是做人做事不偏激、公正平和,squo;庸squo;是永恒不变之意,《中庸》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令自己有能力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老子》有5000字左右,是一本智谋奇书。此书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例如,相传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就是运用《老子》的思想进行科学研究,并获得了诺贝尔奖。事实证明,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卓尔不群。
?论语》约15000字,其中充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如何洞察人生、了悟人生。很多大学生学习《论语》后,整个身心有极大的变化。如《论语》第一篇中说:squo;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squo;意思就是,做人首先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squo;道squo;就出现了。恭敬父母师长、爱护志同道合者,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我们一生中若能以这样的理念来定位,会得到非常大的利益。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现在的很多书对人生没有什么引导,从中读不到人类智慧的结晶。只能读到戾气和对物质的贪婪。有些父母觉得给孩子留财产,让他(她)上大学,对孩子非常好。但如果孩子只懂科技文化知识,即使非常聪明、很有能力,却特别狡猾、心肠恶毒、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长大之后,对社会不会有实在的利益。前段时间的复旦投毒案,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校园暴力事件,都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很多孩子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写写算算、唱唱跳跳、游戏玩乐上面。而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生存技能的教育,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角度看,对国家长远发展也没有任何益处。虽然掌握一些演算写作、琴棋书画等特长,据说能增强孩子的竞争能力,但究竟而言,对孩子未来的前途会有多大帮助,真的很难说。实际是子怨亲累,劳民伤财。
中华民族是几千年历经大小无数战乱,文化传承没有断裂的极少数国家之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再不推广佛学、国学,祖先留下的文化宝藏将很难继续传承。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也需要全体中国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才行啊。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5
暑假里,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由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卡尔洛·科洛迪创作的《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个名叫皮诺曹的木偶孩子,经历波折,经过考验,最后成为一个勇敢孩子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皮诺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双面人。首先,他是一个自私、爱撒谎、贪玩的坏孩子。他竟然把爸爸用自己仅有的一件冬衣换来的识字课本,换成戏票进了木偶戏院。他在仙女面前连说三次谎话,使自己的鼻子长得在屋子里转不了身。他不听劝告结交坏朋友,逃学、打架到玩儿国,最后落得个把自己变成驴子的下场。同时他又是一个天真、善良、有正义感的好孩子。为了能让爸爸变成一位体面的先生,他竟然相信一夜之间种下金币,就能发财的鬼话。每当他做错事后都感到很自责,为自己辜负了疼爱他的爸爸和耐心帮助他的小仙女而内疚。他还冒着被警察抓地危险救助根本就不是自己打伤的同学。最后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带着爸爸从鲨鱼腹中逃出,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劳动让爸爸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让自己从木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孩。
我爱看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情节生动、曲折,人物有趣,更因为它使我认识到,世界上不但有外表仁慈,内心善良的人,还有许多披着羊皮的狼,只有学会了如何分辨真与假,是与非,才能幸福地走完人生。书中的独眼猫和拐脚狐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骗取皮诺曹表演完后的钱,使他受了不少苦,但皮诺曹勇敢克服困难,摆脱困境,最后与他们断交。皮诺曹的木匠爸爸和蓝发仙女都是善良的.人,在他遇险时,会伸出援助之手,原谅皮诺曹闯下的祸,指引他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回想生活中的往事,我也有过像皮诺曹一样经不住诱惑总是贪玩,不听话的经历,每次做错了事也都像他一样后悔过。可是今天,我却从书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成长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只要我们能知错就改,知恩图报,坚定信念,就一定会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6
自从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以来,给我们做家长的和孩子搭起了相互沟通的一个良好的平台。
说句实在话,身为家长,平时总是借着“工作忙”“家务多”等借口来敷衍孩子,只要求孩子自己好好读书,并没有觉得自己应该起个模范带头作用,自从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以来,我的观点彻底改变了。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长就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只要自己一有时间就读书、看报,慢慢地,孩子就在潜移默化中被你感染,自然而然就知道读书了。
因此,奉劝所有忙于工作的家长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哪怕是十几分钟也好,跟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让孩子融入到一个喜欢读书,好读书的环境里。不要推辞说没有时间,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是会有的”。如果你尝试一次和孩子共读的机会,你就会希望有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它会成为家庭的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集体活动,成为一家人良好的读书习惯,你会受益匪浅的。
在亲子共读时间里,家长和孩子会成为朋友,会一起感受书中的喜怒哀乐,会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在这一时间里,孩子会畅所欲言,他会谈故事的内容,会谈读完这个故事的感受,会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慢慢地他会谈到故事以外的事情,会谈同学、朋友这时,你在他眼里不再是不可一世的爸爸,也不再是爱唠唠叨叨的妈妈,他不会再掩饰什么,隐藏什么,他会毫无顾忌的向你敞开心扉,谈他所有认为该谈的事情,高兴地、伤心地、骄傲的、
沮丧的在这一时间里,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隔阂,可以向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家长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零距离的感受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
我认为亲子共读活动,是维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条纽带,能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能够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亲子共读活动,能让孩子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增长丰富知识。让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爱书的环境,让他们快乐读书,快乐成长。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7
与儿子开始读《三国演义》源于一次和安老师闲聊,她说六年级的孩子读《三国演义》有助于初中语文课堂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于是乎,回来就和儿子搬出来束之高阁已久的大部头《三国演义》,起初儿子不太爱读,厚厚的一本书,拿起来都觉得沉,加之里面人物错综复杂,理出头绪确实很难,儿子读了几次之后,就扔一边去了,我们也放弃了。
进入寒假,学校举行亲子共读、书香家庭活动,我们就又开始了行动。
先以情动人——妈妈在上学时,就坚持读完了《红楼梦》,看了好几遍,但《三国演义》却没坚持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妈妈的心愿吧!
在我的劝说下,儿子又拿起书来。
为了避免出现反复,我又咨询了朋友,确定先从有意思的章节开始入手,比如“草船借箭”,比如“三顾茅庐”……当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从这本沉甸甸的书上摘出来时,儿子似乎慢慢产生了追根溯源的兴趣。
加上爸爸的引导——爸爸对其中的人物、情节还是比较熟的。读到不懂的地方,爸爸稍加讲解,人物关系搞不清的地方,爸爸帮忙顺顺,好多了。
就这样,一点一滴、积少成多,大部头的《三国演义》也看完了十九回,速度和理解水平也提高了许多。
真的感谢学校提出的亲子共读、书香家庭活动,给我们提供了热爱阅读、自觉阅读的平台。现在,我们三口人一起阅读一起讨论,读书已经成了习惯,成了家庭的日常活动。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努力、坚持,再努力、再坚持,需要慢慢引导、劝说,再引导、再劝说。当一切水到渠成之时,就是收获的季节!
亲子的心得体会篇8
在这次亲子共读中我和孩子选取的书是《海洋与天文》。在平时孩子就喜欢问为什么。由于我的知识量有限,很多问题我都答上来。他喜欢问很多有关海洋的问题喜欢问我为什么海是蓝色的?为什么小鱼总是睁着眼睛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鱼吗?这些问题总是我为难,于是我就针对他的爱好给他选取了一本有关海洋问题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和孩子读书的同时我也想了很多方法,期望能够到达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和孩子读书更多采取问答的形式。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更好的提高了孩子读书的兴趣,以娱乐的形式进行反而使他的印象更加深。有时候家里其他人考他问题他也能够很好地把问题表述出来,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孩子的表达潜力为他以后写作文打下了基础使他更好的运用词语句,有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使他的自信心建立起来,更善于在人前展示自己。
在这次的亲子共读中使我得到很多体会。我们真的就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方式,认为孩子就应鞭策着敲打着才能更好的成长,其实不然我们更多就应是给孩子尊重和支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世界,明白孩子需要什么,与他进行心灵的交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使他独立的思考问题,我们在旁给予支持和推荐,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朋友关系。
亲子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