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更有能力分析和评价不同的观点,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因为写作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完成,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有的贴春联、有的办年货、有的逛花市……,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
每年都是姐姐贴春联,今年我自告奋勇来帮忙。妈妈从市场买来春联。在贴春联前先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把门擦干净。我准备好双面胶和胶水,打开春联,春联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我家的上联是:四季平安四季春,下联是:一家和睦一家福,横批:千祥雲集。我首先把双面胶贴在春联的背面。然后贴好了,接着把贴在春联的双面胶撕下来,最后拿起一张椅子站在上面把春联小心翼翼地贴在墙上,再用手从上往下贴。
看着自己亲手贴的红红的春联,还有大大的福字,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幸福快乐,生活更加美好!
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篇2
过大年啰!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全家和亲戚们一同会老家,除了和奶奶唠唠家常,最主要是帮奶奶贴春联。
奶奶家共有11个门,由于门太多,奶奶老了,经不住贴春联上上下下爬高,所以我们都来帮奶奶贴春联。我们决定采用效率高,又简单的“分工合作法”来贴;我们分为:老爸负责把需要贴春联的墙壁打扫干净;妈妈和二娘把写好的春联剪裁一下;我和璐璐负责把裁好的春联送给贴春联的大伯和二伯,再把地上被老爸撕下来的旧春联扫干净;由大哥和二哥往墙上刷浆糊;二奶奶呢!她老人家也就乐呵呵的给我们大家煮羊肉汤了。
分工完毕,大家立刻忙碌起来,刷浆糊的刷浆糊,贴春联的贴春联,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热闹非凡。只见刷浆糊的二哥个子高,是一位一米八的帅小伙,一抬手就可以刷了,轻松的很,而大哥就不一样了,有的时候还得踩板凳,但也忙得不亦乐乎,高兴着呢;我和璐璐更是连蹦带跳的,送春联比妈妈和二娘裁得还快,像两头活泼的小鹿被放回森林,异常兴奋,虽然两手都被春联染成了红色,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老爸的活可是个苦差使,由于爷爷去世得早,家中只有奶奶一个人住,所以楼上楼下都落满了灰尘,老爸一扫,灰尘就纷扬起来,害得老爸又是打喷嚏又是咳嗽,唉!是个好汉就得挑重活呀!
终于,经过我们得不懈努力,春联全都贴好了,被贴上春联得奶奶家如同穿上了新衣服,立刻多了一份过年的气氛,再加上奶奶家院子里的菜地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积雪,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全家人喝着暖暖的羊肉汤,看着自己贴的春联,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只用了不到20分钟就贴完了这么多个门的春联呢?答案就是团结的力量。如果其中两三个人不干,也许不会影响大局;如果一半以上的人不配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生活中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大家团结协作,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篇3
新年的脚步声渐渐走近,新年老人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除夕那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家家户户伴随着欢笑声与朝阳,我们家也忙得不可开交。下午,妈妈和爸爸买回了春联,很庄重地取来剪刀、双面胶等物品。我马上拿起春联,兴致勃勃地大显身手去了。
我展开對聯并在其背面贴上一层双面胶,再将双面胶上的那层纸轻轻地掀起。我来了个除旧迎新,把旧的春联用手撕下来,可那旧的春联就像个淘气的孩子,跟我对着干,紧紧地贴住墙,就是撕不下来。要不就用水攻呢?这个主意不错,我为我的好主意沾沾自喜。于是,我提来了一桶水,用抹布把旧的春联抹湿,再用刷子将它弄下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新的问题出现了,究竟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呢?该贴哪边呢?我拿着春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该如何下手为妙。直到把上联、下联和横批一一完好地粘贴到门边的墙上为止。我们就这么忙了一下午,这会儿总算大功告成。红彤彤的對聯映在我们的脸上,邻居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忍不住轻轻念了出来,下联是:“龙启吉祥云蒸霞蔚。”上联是:“花开富贵人寿年丰。”横批是:“龙腾瑞气。”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写的那首诗-——《元日》,这虽是常见的春联,但表达不都正是“兴旺”吗?
家家各有各的韵味,也各有各的希望,我们家的春联独一无二。这一天不禁让我知道贴春联时要庄重,也让我知道了春联虽不代表什么意义,但它却是一种人对愿望的美好寄托。
热闹的除夕夜,焰火映红了人们的张张笑脸,它带着幸福,带着欢乐,带着吉祥,向新的一年迈进,它展现着我们的祖国将会更繁荣富强!
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篇4
春节前一次学写毛笔字临回家时,老师送给妈妈一副春联:“笔走龙蛇资雅韵,诗题福寿贺新春。”回到家,大家都对这对春联赞不绝口。我看着春联,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我照着老师的样子也来写一副春联吧!
那天,爸爸妈妈上街买年货去了。他们后脚刚夸出门,我就飞快的拿出笔、墨、纸、砚,又裁好了红纸。行动正式开始。我找出春联,放在桌上,提起笔,看看那些刚劲雄健的字,我又不敢下笔了。不过,我想起老师说过临帖前先要认帖。我就仔细的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手指也不由自主的比划着。
我就要临写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个“笔”字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几笔下去便“身子长腿短”。我皱紧了眉头。“不行,看来得‘另起炉灶’了。”这张纸就当草稿吧。我干脆把这个字练了很多遍,觉得满意了才接着练下去。“韵”字是14个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了,我老是掌握不了大小。最后,我还把难字挑了出来单独练习。完全没有老师的气概。
这下应该胸有成“字”了,我端正姿势,深吸一口气,写下了第一笔。我越写越顺:横、竖、撇、捺、勾、挑……笔笔到位,一气呵成。我用力的把字吹干,放在老师的字的旁边。哈,几乎可以乱真!我把老师的字藏起来,妈妈咋么会发现这是张“盗版”字呢?
中午,妈妈把春联贴在了门口。我指着字,大声说:“这是我写的'!”妈妈的眼睛睁得老大,笑容渐渐溢上脸……
这个春节,我的这幅“盗版”春联迎送着客来客往,带给我们别样的快乐和幸福。
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篇5
春节一到,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与倒“福”,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今天,我了解到了春节贴春联与倒“福”的由来,增长了不少知识。
对联还有一个俗名叫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传统春联总是写在红纸上,寓意红火平安,现在的春联已演变成烫金字体,外圈装饰精美,绘有各种图案。一般的春联分为上联、下联与横批,上联与下联尾字一般带有谐音,读起来朗朗上口。常见的春联有: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等等。
春节除了贴春联,还要在门上贴“福”字,贴“福”可是有讲究的,一般贴“福”字要倒贴,读起来就是“福倒”,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现在人们还保留着贴春联和贴倒“福”的传统文化,但是却在不断地演变当中。改变的是文化,不变的是传承。
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篇6
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春联,一样望去大街小巷焕然一新,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今年,我家也换上了喜庆的春联!
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年画市场,开始选春联,这里的对联可真多呀!
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带金边的,有红纸黑字的,有长的,有短的,有宽的,有窄的……我和妈妈都不知道要选什么好。突然一幅娇小而不失大气的春联吸引了我的眼球:“鸿运高照万事顺,金鸡唱晓幸福年”,横批是:“纳福迎吉”。对联内容的寓意很好,非常符合我们一家对新的一年期盼;字体呈金色,落落大方,苍劲有力。嗯!就选这个吧!
回到家中,我和爸爸张罗着贴春联。爸爸个子高,负责贴,我手脚利索,负责打下手兼指挥。呦!爸爸还是个贴春联的高手呀!轻轻松松贴好了上联,但是下联却出现了麻烦,由于这幅春联的体积较小,想要做到对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于是,我就站在远处,估摸着距离,指挥着:“爸,高点,再高一点点”,“高了高了,低一点点……”唉?平时脾气急躁的爸爸竟然这么配合我,听我指挥,一点怨言也没有,还夸我指挥有方。
开始贴横批了,横批一般要贴过门头,难度大一些,而且我们家的春联都是贴在柱子上,但横梁又离地面很远,难上加难,于是爸爸便搬来了救兵----铁质折叠四角梯。爸爸爬上梯子,我有些不放心,于是一边扶着梯子,一边指挥——在我们父女俩的默契配合下,横批终于贴好了,一幅春联被贴得规规矩矩、妥妥贴贴的。
过春节贴春联的作文推荐6篇相关文章:
★ 春节购物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