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24节气教案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一份充实的教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24节气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24节气教案6篇

小班24节气教案篇1

活动目标

01让孩子了解大雪节气的特点。

02在做手工中加深对节气的认识。

活动准备

雪花剪纸图样、儿童剪刀、大雪图片

活动过程

01图片导入:展示雪花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师: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

师: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学习的一个冬天里面的节气,叫大雪,在大雪这天,天气会变得很冷,会出现降雪、霜冻、雾霾等天气。

02雪花剪纸师:天气这么冷,圣诞节马上到了,老师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助,手工来装扮一下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来把今天学习的大雪花做成剪纸窗花,贴在教室里。发放物品,提示小朋友不要剪到手指。

活动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大雪节气的特点,还做了剪纸,真的是特别优秀呢,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手工,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的灵活哦。

小班24节气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小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小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2、一起学习几个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3、户外实践:到户外帮助树木保暖。

4、室内实践:串山楂活动。

活动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习惯的幼儿家庭,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腊肉,并带来幼儿园观察腊肉的变化。

小班24节气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

雨水的流动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活动,研究雨水流动的规律,知道雨水的流动会挟带泥沙,森林和草地能够减少雨水对泥沙的携带。

2、让学生初步学会模拟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想象推理能力。

三、实验器材:

1、每实验组中号烧杯两个,用于模拟实验1分别装有:从空中揭发的“雨水”,从“水塘”中取来的雨水。

2、用石子、泥土、沙混合堆成的两座“小山”,其中一个上面覆盖杂草。

3、有关雨水流动、水土流失的录像、投影等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千条线,万条线,

摸不着,看得见,

落到水里就不见。

2、谈话:雨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当许多雨点落到地面后,就汇成了雨水。你观察过雨水的流动吗?雨水的流动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研究雨水流动的规律。

(1)、提问:雨水究竟是怎样流动的?联系实际生活,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讨论、汇报

地面上的许多雨水流到哪儿去了?

(出示投影1 下水道)

农村的雨水又是怎样流动的?

(3)、观看录相、直观感知

(4)、师生:不同地方的雨水流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雨水总是往低处流,如果有东西阻拦雨水呢?往没有阻拦的地方流,所以雨水流动的路线常常是弯弯曲曲的。容易积聚在什么地方?容易在低洼的地方积聚下来,形成水坑和水溏,再大一些就形成了湖泊,我们看上去发亮的地方往往是积水的低洼处。

(3)、出示投影2

讲述:在有着崇山峻岭的山区,下起了很大的雨,那么多的雨水是怎样流动的?你能结合雨水流动的规律说说大自然中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吗?(雨水流向低洼平坦处,自然就形成了弯弯曲曲的河流和湖泊)。

2、认识雨水流动会带走泥沙

(1)、提问:空中的雨水和地面的雨水一样吗?

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做的试验,他把试验的结果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出示投影3

一号杯里的水是从空中接到的雨水,二号杯里的水是雨后从水塘中取来的雨水,三号杯是一小时以后雨水的情况。)

(2)、模拟试验:

提问:今天并没有下雨,我们要做这个试验可以吗?(进行模拟试验)

①试验操作:首先请1号试验员准备人工降雨,2号试验员先接一些空中的雨水,再倒一些地面上的雨水。

②、学生讨论、汇报

比较一下,两杯雨水有什么不同?2号杯中的泥沙是从哪来的?

③、猜测:积聚在水塘里的泥沙是从哪来的?

④、:积聚在水塘里的泥沙是从雨水的流动中带来的。

(3)、流动的雨水是怎样带走泥沙的?

①、提问:如果任由雨水流动带走泥沙,那想象一下,最终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河床会越积越高,造成‘地上河’)。举例:黄河(出示投影4)。那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减少雨水携带的泥沙。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我们一起来做这样一个对比试验。

②、介绍:用泥土和沙混合堆成的两座小山,其中一座小山上覆盖了一些杂草,我们将对其进行模拟的“人工降雨”,也就是对两座大小和坡度相同的小山用同样的方法浇同样多的雨水,进行

“模拟实验”。

③、猜想:可能会看到什么不同的现象?请小组讨论。

④、分组试验,讨论汇报。

⑤、观看录相,推广验证。

⑥、探究原因:教师出示一副草皮,揭示为什么泥沙流失的少 因为草根仿佛一张,紧紧扒住了周围的泥沙,使泥沙不容易流失。

⑦、师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没有覆盖杂草的“小山”,泥沙被“雨水”带走的比较多,而覆盖杂草的“小山”,泥沙流失的比较少,由此也可以知道,植树植草有减少雨水携带泥沙的作用。

3、指导学生认识“人们是怎样利用雨水的”。

(1)、出示投影5:水库一般都建在河流的什么位置?水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人们一般在河流的上游修建拦河坝、水库,形成蓄水的人工湖。可以拦蓄洪水,调节河水流量,改变自然水资源的分配,对防洪、发电、灌溉、航运都起一定的作用。)

出示投影6:连接着河流的湖泊有什么作用?

(连接河流的`湖泊,也起着与水库类似的作用,它可以控制河流的水流量,河流干枯时,可由湖泊里的水补给;河流水量大时,湖泊可起蓄水作用,减小或避免洪水的爆发,而且可以旅游)

(2)、出示投影7:这里的风景美丽吗?谁来简单描述一下。河流两岸的树林、草地有什么作用?

可以减少雨水携带的泥沙,使河水更加清澈,保护周围的土地,防止洪水的爆发

如果没有树林、草地,这里的环境将会怎样?(泥沙就容易被河水冲走,在中下游的河流中聚集多了,河床上上升,蓄水量大大减少,容易引起水灾,周围的肥沃土地将被冲刷走,造成农业减产)。

4、环保教育:出示投影7

这是什么现象?(前不久发生的沙尘暴现象)由什么引起的?(主要是北方大面积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绿地造成的)。如果大面积植树植草,还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吗?我们应该怎样做?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保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植草活动,共同维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三)雨水是怎样流动的?积聚在水塘里的泥沙是从哪来的?怎样才能减少流动的雨水带走泥沙?

板书设计:

雨 水 的 流 动

特点:

1、雨水总是往低处流,形成小溪、河流、

水塘和湖泊

2、带走泥沙

利用:在上游建水库,防洪、发电、灌溉、养殖、

供水、旅游

环境保护:大量植树、植草,防止泥沙流失 《雨水的流动》

小班24节气教案篇4

设计背景

冬天刚刚来临,才下了第一场雪,幼儿对玩雪的兴趣极为浓厚,在外出活动时,孩子都要踩着雪走路,特别开心,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本次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幼儿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3、进一步培养幼儿欣赏、跟读常规,会划指。

4、初步感知儿歌内容,认读目的字:雪花、冬天、是。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幼儿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初步感知儿歌内容,认读目的字:雪花、冬天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学图、儿歌、识字游戏、歌曲。

2、雪人、麦苗图、冬眠动物图、害虫图。

3、欣赏、跟读常规字条,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雪花、是。游戏:小雪花的旅行字条,小红花划指棒。

4、小雪花图幼儿人手一片,“雪花、冬天、是”字卡幼儿人手一份贴在小雪花上。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1、一年有几个季节啊?依次出示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是什么样的?冬天里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你喜欢冬天吗?

二、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冬天的画,小朋友想不想看,出示课件1冬天图,引导幼儿观察图。

1、图上都有谁在一闪一闪的?

2、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引出最喜欢小雪人)

三、认读目的字“雪花、冬天、是”

1、师:老师把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雪人请到了教师(出示小雪人),请小朋友和小雪人打个招呼。

2、小雪人的口袋里有很多宝贝,老师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摸一摸有什么宝贝,分别请幼儿摸出字卡“雪花、冬天、是”

3、教师示范发音后,幼儿开火车练习发音。

4、出示课件2识字游戏,巩固目的字的.认识。

四、常规练习

1、字宝宝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出示欣赏常规字条后,出示课件3小雪花儿歌,幼儿欣赏儿歌。

2、字宝宝还藏在我们的大范例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跟读常规字条,幼儿跟读儿歌。

3、请一名幼儿出来划指。

4、请幼儿用小红花划指棒在大范例中找字。

师:你想玩我的小红花划指棒吗?

五、游戏:小雪花的旅行

1、出示麦苗图,图上贴有字宝宝“雪花”,播放歌曲《小雪花》,幼儿人手一片雪花,雪花上贴有目的字,歌曲结束时全体幼儿蹲下,教师说:“小麦苗到了冬天很冷,小雪花盖在麦苗身上就像一条厚厚的棉被”。教师请拿“雪花”字宝宝的小朋友把小雪花贴在麦苗图上。

2、出示冬眠动物图,图上贴有字宝宝“冬天”,游戏同上,教师说“冬天到了,青蛙、刺猬、蜗牛、乌龟要冬眠了,可是它们还不知道,我们让小雪花告诉它们,冬天到了,赶快睡觉吧!”请拿“冬天”字宝宝的小朋友把小雪花贴上去。

3、出示害虫图,图上贴有字宝宝“是”游戏同上,教师说:“空气中有很多病毒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还有很多害虫给大自然带来破坏,小雪花让我们一起来消灭它们吧。请拿“是”字宝宝的小朋友把小雪花贴上去。

六、结束部分

师:“小雪花我们继续去旅行吧”!教师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探索雪花与动植物的关系。

附:小雪花

是谁?

敲着窗户沙沙沙

是我,是我

我是小雪花

我从天空轻轻飞下来

告诉你们

冬天来到了

教学反思

?小雪花》是全语言整合第一册第21课内容,现在是冬天的季节,在这个时候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更能有效的使小班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

我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放在了最前面进行,在幼儿短时记忆的时间里先进行目的字的教学,这样安排教学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整个教学活动我都用生动的情景紧密的连结起来,使幼儿始终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活动,活动一、一年有几个季节?冬天是什么样的?活动二、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冬天的画,观察教学图。活动三、图上你最喜欢什么呀?老师把小雪人请到了教室,它的口袋里有很多宝贝,引出目的字。活动四、我们和字宝宝做个游戏吧,进行识字游戏活动。活动五、字宝宝变成了好听的儿歌,进行欣赏、跟读儿歌的活动。活动六、我们带着小雪花一起去旅行吧!

活动中我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及美丽的图片,以引发幼儿的注意力,直观的小雪人、小雪花更是幼儿所喜欢,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在划指时我特意制作了小红花划指棒,让幼儿的小手指跟着小红花一起走,所有的教具都起到了有效的教学作用。

小班24节气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意境美,会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样子。

2、会用纸团沾白颜料,在空中、房屋窗户上、地上、手心印雪花。

3、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集体作画的愉悦。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雪花”音乐磁带、卡座、天空底版、房屋模型、手掌卡纸、颜料、纸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启发幼儿感知雪花飘落的地方。

冬天到了,小雪花飘呀飘,飘到了哪里?雪花是怎样飘的`.?

二、丰富歌词及动作。

小雪花飘呀飘,飘在空中像朵花。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飘在空中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窗上变窗花。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飘在窗上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手里不见了。小雪花不见了,摇摇手。

三、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优美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鼓励幼儿自由表现。

宝宝们做得真棒,我们一起跟着好听的“小雪花”音乐来跳舞吧!

四、教师示范盖印雪花。

五、幼儿听着“小雪花”的音乐,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作。

六、在音乐声中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宝宝们看,天空变白了,房子变白了,窗户变白了,这个冬天真漂亮!

小班24节气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听儿歌,理解其大意,愿意跟读儿歌。

2、通过学习儿歌“夏至来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通过观察、体验,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小兔子和小熊手偶、冬天和夏天环境和人们穿衣的照片若干、儿歌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手偶表演

小熊:“小伙伴,你等等我,今天的天气可真热,我都跑不动了”。

小兔子:“哎呀,小熊你快点吧!去晚了,我们就赶不上了”?

小熊:“不行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吧!你还是告诉我,我们这是要干什么去呀”?

小兔子:“今天我要带你去参加启明幼儿园的夏至节活动”。

小熊:“夏至节”?

小兔子:“对呀!今天是夏至节!小熊,你知道什么是夏至节吗”?

小熊:“嗯——不知道,什么是夏至节啊?小兔子,你能给我讲讲吗?”

小兔子:好吧!“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节气,夏至这一天是6月21日,一年中它的白天最长,夜晚是最短的一天,在这一天,有个说法叫“冬至饺子夏至面”就是告诉我们夏至这一天都要吃面。

而且进入夏至以后天气就会变得特别的炎热,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暑哦。在夏至节的时候啊,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观赏莲花和放荷花灯。

小熊:“哦,这下我明白了,原来夏至这一天会有这么多的变化,还可以做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真是有意思”。

小兔子:“小熊,那我们赶快走吧。”

2、教师提问:

①、小朋友们刚才是谁和谁在说话?

②、他们在说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知道夏至节的日期和习俗以及天气的变化)。

3、教师出示照片,小朋友请观察一下,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幼儿:……

4、教师总结夏至特点,介绍给幼儿。(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夏至要吃面;天气开始变热;夏至可以观莲花、放荷灯)

5、学习儿歌《夏至到》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知了,知了叫,夏至,夏至到大树撑绿伞,我带凉草帽,太阳老公公,看着咪咪笑。

①、教师朗读儿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②、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儿歌含义,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③、幼儿学习儿歌。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夏至游戏,体现夏至节气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小班24节气教案6篇相关文章:

花儿朵朵小班教案6篇

小班艺术糖果教案6篇

小班吹气球教案6篇

小班小鱼儿教案6篇

小班语言过河教案6篇

小班数学感知数量6教案6篇

小班美术糖果教案6篇

小班小狗狗教案6篇

骑小车小班教案6篇

冬至节气活动方案7篇

小班24节气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