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画教案教案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需要与实际的学习目标相匹配,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提前准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避免教学过快或过慢,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绘画教案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7篇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朝不同的方向大胆地点画小蝌蚪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学习水粉平涂的技能。

活动准备

1、自然角内提供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每组一盘黑色水粉颜料,两盘淡蓝色颜料及抹布,油画笔,图画纸。

3、幼儿操作材料“河里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春天来了,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小朋友,我们来用颜料画一条小河吧!

2.引导幼儿学习用油画笔平涂的方法。

教师边出示油画边说:这是油画笔。我们用它来蘸水粉颜料画小河。

教师示范,先用它在颜料里蘸一蘸,在盘子边上舔一舔,然后从左到右在纸上刷颜色。笔上颜料少了就再蘸一下。每蘸一下都要把多余的颜料舔掉,把纸上刷满颜色,刷完把它放在一边晾一下。

幼儿用水粉在图画纸上进行平涂练习,教师指导。

3.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边出示自然角的蝌蚪边提问:蓝蓝的小河水把许多小蝌蚪吸引来了,它们是什么颜色?长得什么样子?它们在水中是怎么游泳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和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里向各个方向游动。并用身体动作模仿小蝌蚪游水的样子。

4.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教师在晾干后的蓝色背景图画纸上示范并讲解:我们请小蝌蚪到河水里游戏吧!手指蘸黑色颜料点在画纸上,再轻轻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画成了。

5.教师发操作材料,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来画,在操作材料中间的'河水里画小蝌蚪,要画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画出朝着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励幼儿大胆细心地作画。

6.评价和欣赏作品。

教师边展示作品边说:小蝌蚪在河里游得真开心,它们长着圆圆的身体,细长的尾巴。它们是怎么游的?(幼儿用动作模仿)它们要去找妈妈了。小蝌蚪长大以后也能像青蛙妈妈一样能干,捉害虫,保护庄稼。

活动延伸

1、还可用棉签、油画棒画小蝌蚪。

2、美术角中继续用手指点画小花、小草,等等。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二、活动准备

1、镜子,各种脸型的图画纸。

2、蜡笔、纸盘、彩纸、浆糊等。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长是什么样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用镜子)如果没有镜子照,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提示幼儿可以用手摸的.方法)

2、师:我们可以现在试一试,请你们闭上眼睛用自己的小手慢慢地从额头往下抚摸自己的面部,按顺序说出自己的脸上都有什么,再仔细看看它们之间什么和什么靠近、什么和什么分开。

3、带领幼儿到镜子前观察自己。

(1)你看到自己了吗?喜欢你自己的长相吗?

(2)你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3)脸上有什么?在脸上什么位置?是什么样子的?

(二)让幼儿面对镜子做一做各种表情。

1、师:你的两只眼睛完全一样吗?能让他变得不一样吗?怎么做?

2、师幼共同讨论:开心的时候和不高兴的时候眼睛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嘴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三)画自己的五官。

1、师:老师这里有好多脸型的图画纸,请你在纸盘上面添上自己五官。

(1)提醒幼儿画五官的时候看看他们的位置有没有放对。

(2)鼓励幼儿将不同的嘴型画下来。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欣赏画好的作品,并给与评价。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用手印画。

2、增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棉签每人一根,红颜料一组一份,幼儿活动用书,“一串红”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出示图片一串红)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

二、观察一串红的花和叶子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一串红长得什么样子?看完了,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提问:一串红的花象什么?一串红的叶子象什么?一串串的小红花长在什么地方?

三、讲解、示范

1、老师今天带来了棉签和颜料,用它们来画一串红。

2、一串红的花红红的`,很漂亮,长在茎上,就象小朋友排队一样,排得很整齐的。(边示范边讲解)

3、谁也想来试一下画一串红的(让幼儿示范)

四、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1、棉签要放在盘子里,花要画在茎上

2、有几根茎就画几串

3、一边画一边说说美丽的一串红。

五、活动评价

1、(展出幼儿的作品)小朋友画了许多的一串红,真漂亮,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棵一串红,为什么?

2、我们把一串红送到小兔家去吧,让小兔家变得更漂亮。

小百科:一串红,又称爆仗红、象牙红,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带白的颜色。

2、学习双色相间点画紫藤花。

3、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及成功感。

活动准备:

绘画纸、白紫两色颜料(稍干些)、抹布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紫藤花。

把幼儿带至紫藤架下,幼儿自由欣赏紫藤花,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说自己的见解。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紫藤花。

二、图形刺??

教师示范双色相间点画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点紫颜色,接着再蘸一点白颜色,然后在图画纸上花柄的两边点画紫藤花,一点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创造

1、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尝试双色点画。

2、点画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带有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点画结束,及时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四、作品赏评

把幼儿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身体同构的方式学习画螺旋线和折线,以表现小动物的动态。

2、迁移观察经验以及对电脑课件的感知,学会画螺旋线和折线的方法。

3、体会用身体、手指、画笔“跳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

⑴课件(蜜蜂和螃蟹的动态及其留下的痕迹)

⑵电脑

⑶电视

2、学具:

⑴画纸四张(蜜蜂、螃蟹、花园)

⑵油画棒若干

3、幼儿经验:

⑴提前给蜜蜂、螃蟹涂色

⑵知道蜜蜂、螃蟹是怎样行动的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逐个出示范画

“昨天我们给小蜜蜂、小螃蟹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它们很高兴,今天呀,他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我们欢迎它们。”

出示flash课件首页中的静止画面

彩色动物图片的呈现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也为后面的活动做了铺垫。

提前给蜜蜂和螃蟹涂色,增加对这两种动物的熟悉度,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师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两种动物活动时的样子。

“小蜜蜂是怎么飞来的?小螃蟹又是怎么爬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用身体动作表现蜜蜂和螃蟹的`行动方式,更好的感受用身体“跳舞”的乐趣。

三、学画螺旋线和折线

1、“看到我们这么多可爱的小蜜蜂、小螃蟹,它们也忍不住想跳舞了,你们看!”

2、师边念儿歌边放第一段flash,让幼儿看出它们行动的轨迹(螺旋线和折线)

“刚才它们是怎么跳舞的呀?”

3、出示第二段flash,肯定幼儿的观察与讲述。

“我们一起来用手指跟蜜蜂、螃蟹跳跳舞。”

出示第一段flash(无行动轨迹)

运用蜜蜂以螺旋线为行动轨迹从左向右飞行;螃蟹以折线为行动轨迹从左向右爬行。

出示第二段flash(有行动轨迹)

在幼儿讲述后出示有蜜蜂飞行后、螃蟹爬行后留下的黑色轨迹。

无轨迹线条的flash,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有轨迹线条的flash,不但能肯定幼儿讲述的内容,而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出示有轨迹的flash,肯定了孩子的猜测,增添学习画线条的积极性。

呈现本活动的新授知识,让幼儿自主的发现蜜蜂和螃蟹隐形的行动轨迹和用身体同构的方式学习画螺旋线和折线,重点完成目标1。

迁移观察经验以及对电脑课件的感知,学会绘画螺旋线和折线的方法。重点完成了目标2。

手指的模仿画可以帮助幼儿预设绘画的内容,为后面用笔在纸上绘画做铺垫。

四、幼儿分小组绘画,教师指导(循环播放flash)

出示幼儿涂色的小动物画纸,引导幼儿画出弹簧线和折线

“你们昨天涂色的小动物都在花园附近,等着跳弹簧舞和折线舞去花园玩游戏呢。”

循环播放无行动轨迹的flash

flash的播放,可以提醒幼儿蜜蜂和螃蟹的跳舞方式,给幼儿减轻绘画负担。

幼儿通过“帮助动物跳舞去花园”为主题,有情景的练习画弹簧线和折线。

五、欣赏作品

“小蜜蜂是怎样跳舞的?小螃蟹呢?”

共同学习同伴绘画弹簧线和折线的方法。

作品的呈现、语言的讲述,帮助幼儿回忆、总结弹簧线和折线的画法。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提供薯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薯条的基本特征,能大胆地画出薯条的长条状,并选取幼儿自己喜欢的纸片进行画面装饰。

2、大胆,自由表现薯条,薯条的形状长短、粗细、分开、粘合均可;背景的装饰也同样提倡让幼儿自由装饰。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ppt

2、彩色纸、白色纸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彩色蜡笔、抹布、粗细勾线笔若干

3、轻音乐cd、实物薯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问看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2、出示香喷喷的薯条(ppt图一)这是什么呀?它能用干什么呢?(吃的)

3、教师启发引导老师今天给宝宝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薯条,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了解薯条,观察花形状的不同,并进行想象观察

1、播放ppt咦?宝宝们,老师刚刚给你们看了哪些形状的薯条呀?(长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等)

2、实物薯条,认识薯条

教师薯条是什么样子的呢?长长的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薯条的袋子是什么?它看起都有哪些形状呢?

3、继续观察各种形态的薯条(ppt3、4图)

教师这些袋子里的薯条看起像什么?(虫子、棒棒糖、蚯蚓、气球等

4、教师点拨总结

教师原薯条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真有趣。

三、教师示范作画“幼儿园的花园”

1、出示操作材料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引导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教师你们想试试做画“香喷喷的薯条”吗?老师这里准备了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我们和它们一起玩画“香喷喷的薯条”的游戏好不好?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2、现场演示用彩色纸做画任意不同形状的薯条

教师出示一张白色纸,先用彩色纸做薯条袋子,再用勾线笔画薯条(教师动作显得夸张,好玩,让孩子体验“玩”色中形成各种形态的薯条)

四、幼儿涂鸦作画薯条

1、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

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薯条想画什么形状就画什么形状,你们试一试,看看谁画的薯条形状最有趣。

2、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在画“香喷喷的薯条”大胆作画。

教师我们卷上袖子开始画薯条喽!

五、互动评价

1、随机发现幼儿有创意的作品,进行点评。

教师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薯条,这个薯条的形状像什么呢?

2、自由评论

教师你喜欢哪个薯条?为什么呀?

3、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你们画的薯条都画的很好,张老师好像闻到了薯条的香味,真香呀?薯条的形状想怎么变就怎么变,你们以后再画出更有趣的薯条好吗?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能保持作品的整洁和美观。

3、学习用绘画、拓印等方式表现袜子上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橡皮印章、抹布、袜子、《小脚》的律动音乐等。

2、幼儿经验准备:有过装饰物品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引出活动。

指导语: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小朋友的脚上都穿上了袜子……

2、幼儿欣赏袜子。

(1)引导幼儿观察并谈论自己和同伴的袜子(幼儿所穿袜子为黑白两种颜色)。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带来的花袜子,说说自己喜欢哪双袜子?为什么?

(3)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观察活动的材料,介绍材料的操作方式。

4、幼儿自由分组,装饰袜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装饰。

5、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说课

一、选材。

该活动选自团结版教材小班下学期的美术欣赏活动。因为袜子是孩子很熟悉的生活物品,充满了丰富的艺术美感,又易于孩子观察、体验、创作和欣赏,所以非常适合小班幼儿。但考虑到现在是小班新生入园刚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才刚刚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稳定了情绪,所以根据孩子的这一情况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将活动设计成游戏性、趣味性、操作性较强的绘画(玩色)活动,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袜子色彩和花纹的美,通过大胆的尝试初步学习表现美的方法和技能,例如拓印、绘画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也正好符合了《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

二、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后,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在情感目标上,就是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难点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花袜子的色彩和花纹的美,尝试使用工具进行装饰。

三、活动的准备。

活动中的材料是生活中简单易见、便于使用的。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参与活动的难度,我选择的是孩子喜爱和熟悉的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四、活动组织。

活动组织简单的概括为“激发兴趣——引导观察——鼓励创作——相互欣赏”四个部分。

1、以音乐营造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小脚》的律动和今天的活动主题很贴切。幼儿在熟悉的音乐中消除了面对陌生人的紧张和不适,激发了兴趣。

2、教师因势利导,用游戏的口吻进行教学。在活动中,注意给幼儿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3、通过教师示范、幼儿示范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和尝试新的绘画技能,特别强调了互助的要求。

4、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创作的乐趣。

5、老师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适时的加以指导。例如操作时的卫生要求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都蕴藏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6、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创设花袜子要跳舞的情景,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自评、互评、观课老师的.点评来交流“谁的花袜子最漂亮?”“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这个环节又利用了情景游戏法,头尾呼应,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

优点

1、教师充分考虑了活动过程的游戏性、情景性,又加入了适合小班幼儿绘画特点的新的绘画技能的学习和尝试。同时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大胆尝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在活动中教师既能关注全体,又能照顾到个别的幼儿。对于幼儿的表现能进行积极的反馈,对于幼儿的问题能及时进行鼓励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不足

1、教师还需要提高随机教育的技能。善于发现和抓住幼儿的“智慧火花”,把握教育契机。

2、示范的环节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多尝试、多探索。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进行指导。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7篇相关文章:

绘画羊教案5篇

绘画的教案5篇

美术绘画教案通用5篇

绘画羊教案推荐6篇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8篇

秋天的树绘画教案6篇

幼儿大班绘画课教案5篇

绘画教案6篇

绘画羊教案通用5篇

绘画羊教案精选5篇

小班绘画教案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