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详细准备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教案是教师展示个人教学风格和特点的重要途径,体现教师的个性魅力,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池塘里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池塘里的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意识强烈,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诉说的习惯却较差,缺乏集体意识。《小青蛙听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和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最后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静心聆听别人表达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
2、理解词语: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
3、愿意大声地在集体中发言。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倾听音乐,感受安静的氛围。(多媒体播放音乐)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幼儿自由回答。(睡觉、吃饭、看书等)过渡:听故事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引出主题《小青蛙听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课件)1、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他们是怎么听故事的?
2、教师手动演示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二遍欣赏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是怎么听故事的?
3、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的词、句。(根据需要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1)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夜晚是什么样的呀?(静悄悄)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儿)小鱼儿他们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小青蛙是怎样听故事的?(呱呱呱地又蹦又跳)请个别幼儿表演。
理解词语:安安静静。集体体验安安静静的感觉。
(2)月亮怎么样了?(它生气了)为什么会生气?后来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坐在荷叶上一声也不吭)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一声不吭。
三、游戏"传话"。
1、现在小青蛙可好了,不管听谁说话都很认真,我们也来学一学小青蛙。听人家说话时也要用眼睛看着人家,不插嘴、听清楚每一句话,这样才能知道很多的事情,把事情做的更好。今天,我们来做个传话游戏,做这个游戏时你们一定要听仔细、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才能做游戏。
2、讲解方法,一组幼儿上来示范。(幼儿传话内容从简单的较熟悉的词开始。)3、幼儿游戏。
4、简单评价游戏情况。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把幼儿能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作为本课的重点。活动一开始,我边敲击铃鼓边有表情的说:"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一只小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这一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为什么这样静悄悄?""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孩子了解对话的基础上,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小青蛙的对话。比如运用了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形式。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池塘里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中快乐的小青蛙。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主题相关的经验。
2、多媒体课件、歌曲录音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过程:
一、进入小池塘,伴随着乐曲,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春天到啦,池塘里的水变暖和了,游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是谁呀?
二、听赏与感受歌曲旋律、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并随节奏表达,小青蛙在唱什么呀?
咕呱呱呱,小青蛙们好像在做什么?说什么话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迁移已有的认知经验,跟着乐曲有节奏地说唱,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三、欣赏音乐课件快乐的小青蛙,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快乐情绪
小青蛙真快乐啊,它们的歌唱得真好听,舞蹈跳得真快乐,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四、音乐游戏好朋友,愉快地唱唱跳跳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
池塘里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学习将相等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若干。(六只青蛙、六只白鹅、七只鸭子、七只乌龟、八条小鱼、九只虾子。)
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9页,笔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组: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
【活动准备】
1、集体活动。
(1)看数字拍手
师:小朋友,今天数字宝宝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小手最能干,能把看到的数字用拍手来表示出来。小朋友想和数字宝宝来玩这个游戏吗?
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真能干!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有一只傻小熊也出来春游,它来到池塘边,看见池塘里有许多小动物在玩,想数一数有哪些小动物?可是怎么也数不清,现在,它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它数数池塘里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几只?小朋友愿意帮这个忙吗?
(2)目测数群。
教师出示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引导:图上有什么?有多少动物?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先看哪边?有几个?接着再数……
幼回答
师和幼儿一起检验。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把一样多的小动物排在一起,谁愿意来试一试?
(3)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上来给实物卡片排队,启发幼儿想一想,一样多的应该怎样排?知道将数量相同的卡片上下摆放。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排卡片的?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鸭子和乌龟放在一起?……
集体进行小结:青蛙和白鹅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数量都是7……
2、操作活动。
给圆点找朋友,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队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上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池塘里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切分音符,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谱、ppt。
【活动过程】
一、小青蛙导入。
1、幼儿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入场。(ppt呈现池塘场景)
师:小青蛙们看,这是哪里啊?
2、师:池塘里的小青蛙玩得很开心,还唱起了歌。请你仔细听听,小青蛙唱了些什么?
二、理解歌曲。
(一)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歌曲。
2、提问:小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咕呱)
3、师:对了,小青蛙是用“咕呱”的声音唱歌的!它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二)难点“节奏”。
1、出示“咕呱呱呱”叫声部分的节奏,教师示范唱节奏。
2、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小青蛙的(屈老师)叫声。
难点:叫声不同;节奏不同;节奏中的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
3、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一唱吧。(唱准节奏)
(三)歌词理解。
1、小青蛙在池塘里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们再来听听歌曲里怎么唱的?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3、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一起唱一唱。
重点:理解、记忆歌词。
难点: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范唱比较。
三、完整演唱。
1、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池塘里的小青蛙》。
完整演唱第一遍。
2、“你觉得哪里有些难?”或者“这里是怎样唱的?”进一步解决歌唱中的难点:切分音符。
完整演唱第二遍。(唱准切分音符)
3、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得这么开心,它的歌声应该也是怎样的?(开心、快乐)
我们用开心的声音唱出池塘里小青蛙的'快乐。
完整演唱第三遍。(愉快的声音演唱)
4、我们也来学小青蛙,一起唱唱小青蛙的歌。(视时间而定)
完整演唱第四遍。(加动作演唱)
5、小结: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帮助庄稼消灭了害虫,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池塘里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来到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小池塘的明丽。
教学准备:
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接题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插图。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
2.板书:小池塘,你觉得小池塘美吗?
3.指导读题。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4.春天来了,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想去小池塘边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姐姐吹了一口气
水波
一只气球
鲜红
芦苇
睫毛
倒映
白鹅
珍珠
(2)你觉得小池塘最美的地方是哪儿?选一句读给大家听。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段。
(2)多媒体显示小池塘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的画面。
(3)小池塘像什么?哪儿像?读读课文,想想画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给大家听一听。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的”等词。教师通过适时巧妙的评点,如:“多么温柔的春风姑娘”,“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迹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的温柔,池水的清亮,芦苇的细长,感受小池塘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体显示:白天和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
(1)教师配乐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观看画面。
(2)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见什么?晚上呢?
(3)你觉得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吗?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装点得格外漂亮。让我们拿起书,把小池塘的美景看个够吧!
四、画画说说,积累内化
1.小池塘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来画一画。
2.根据图画指导背诵。向好伙伴介绍你的画。
3.小池塘还会映出些什么?在图上添一添。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说一说。
五、识写结合,学习生字。
1.读本课生字,认识3个偏旁。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组内讨论。
3.教师指导“气”的最后一笔要有弹性;“女”字旁要长而窄,第三笔改为提;“鱼”字旁最后一笔也改为提。
池塘里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等途径,感知“夏天池塘里发生的有趣事情”。
2、启发幼儿通过对动物的形象、动作及声音的组合联想和想象,用教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出夏天池塘里的动物嬉水情景。
3、培养幼儿安静倾听能力和听音联想能力。
4、体验动物嬉水时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软件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自由观察欣赏“夏天的池塘”背景图,并相互交流。 以引导者身份引导幼儿欣赏背景图:这是什么季节的池塘?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入部分创设有形、有声、有色的动画情景,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主题。
2、通过听听、想想、看看等途径,启发幼儿讲述夏天池塘里动物嬉水情景。
1、看动画片段一:幼儿倾听声音(老鼠吱吱吱叫声,小河流水声)并进行联想。在联想基础上观看“小老鼠划荷花船”画面并讲述。
2、看动画片段二:先倾听声音(蛙鸣声、扑通扑通声),并对这组声音进行联想,在联想基础上观看“小青蛙跳水”画面并进行讲述。
3、看动画片段三:倾听声音(大象叫声、喷水声、小猪叫声……),并对这组声音进行联想,观看画面并进行讲述。 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幼儿想象:刚才你们听到哪些声音?你们猜猜它们会在池塘里干什么?在幼儿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出示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完整讲述画面内容。
4、通过让幼儿反复倾听声音,再对声音进行想象,这样可以给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幼儿的思维。
5、在倾听—想象—讨论的基础上再展示事实情景,可使作品内容变得易感知、易体会。
6、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完整讲述池塘里有趣事情。 幼儿自由结伴讲述夏天池塘里发生的有趣事情。 教师提供讲述思路并通过暗示、插话等方式,帮助幼儿完整连贯讲述。 轻松的音乐配上动画情景,能帮助幼儿完整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7、幼儿分角色边表演边讲述。 幼儿听音乐,分角色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这些小动物,到夏天的池塘里去嬉水吧。 幼儿通过表演作品内容可以体验动物的情感。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池塘里的教案篇7
一、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1、课前的沟通交流
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一定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模仿一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吗?请小朋友模仿一种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节奏走进我们的音乐乐园!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夏天
师:对,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气温很高,不过可以吃到甜甜的大西瓜和美味的冰淇淋啊,今天老师要邀请大家去夏天的池塘走一走,看一看,那儿的景色可美啦!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已经来到了池塘边上了,深深的闻一下,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了吗?
2、出示多媒体展示池塘画面
师:让我们闻着荷花的香气,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倾听优美的歌曲吧!
(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
3、欣赏后提问
师:你从这首歌中听到了什么?
生:夏天来了、夏天来了
4、启发学生根据歌词设计律动
师:看着这么美的景色,听着这么好听的歌曲,我真想变成一棵柳树,对着池塘梳洗我的长发,你们呢?你们有没有好的想法把池塘装扮得更美丽?
生:我想变成……
5、全体听歌表演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闻着荷花的香气》,并请“岸边”的小朋友表演柳树,“池塘”里的小朋友表演荷花,“蜻蜓”、“蝴蝶”绕着荷花飞舞。小朋友,跟着旋律翩翩起舞吧!(师生共同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二、听辨高低音《青蛙合唱》
1、导语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呀,引来了池塘里的两只青蛙。它们正要唱歌给我们听呢!谁能模仿他们唱歌的声音呀?
师:小青蛙和大青蛙的歌声有什么不一样呢?(小青蛙的歌声清脆嘹亮,大青蛙的歌声低沉浑厚。)
2、欣赏《青蛙合唱》
师:现在老师播放一首曲子,小朋友们仔细听,你们能从中分辨出小青蛙和大青蛙不同的歌声吗?你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3、再次欣赏,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出高低音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但有个要求:听到小青蛙的歌声就站起来,是大青蛙的歌声就蹲下去。(老师用钢琴弹奏)
最后一句再仔细听一下,是谁在唱歌?(两只青蛙一起唱)
师:听了这首钢琴曲,你能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生:夏夜音乐会、青蛙音乐会、青蛙合唱……
4、动作表演
师:取得都不错,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青蛙合唱》,这首乐曲表现了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愉快唱歌的情景。
师:下面我们用动作表演大青蛙和小青蛙唱歌时的样子。
(老师引导学生用“站着跳”表现小青蛙;“蹲着跳”表现大青蛙)
三、学唱《爱唱什么歌》
1、 导语
师:夏天的池塘真是一个热闹的舞台,有许多歌声嘹亮的歌唱家在这里一展歌喉,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青蛙、蜜蜂、知了、蛐蛐儿……
师:他们最喜欢唱的是什么歌呀,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
2、提问
师:你听到的是谁的歌声?
生:青蛙、蜜蜂
师:它们是怎么唱歌的?它唱的是什么歌?
生:青蛙是“呱呱呱”地唱歌的,它爱唱的是清清的小河;蜜蜂是“嗡嗡嗡”地唱的,它爱唱的是甜甜的花朵。
3、先读歌词,解决生字
师:你们愿意和青蛙、蜜蜂一起歌唱美丽的夏天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爱唱什么歌》(出示歌名)
4、听唱法学唱歌曲
5、师生接龙唱巩固
6、师:我们请青蛙、蜜蜂当老师,轻声跟着它们唱好吗?
7、用“呱呱呱”“嗡嗡嗡”的衬词伴唱,独唱的小朋友带上头饰。
四、创编歌词
1、导语
师(指着独唱的孩子):青蛙和蜜蜂唱得真棒!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歌曲里面都唱出来了,夏天的歌唱家还有很多,他们都爱唱一些什么歌呢?
2、创编
每小组选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创编一段歌词。唱一唱
3、小朋友,你们爱唱歌吗?爱唱什么歌呀?
4、欣赏视频音乐《爱唱什么歌》
五、欣赏音乐童话剧《青蛙睡了》
1、导语
师:同学们,夏天的池塘美吗?在美丽的池塘边上呀,每天都发生着一些小故事,今天呀,叶老师带来了我所在学校小朋友们表演的一个音乐童话剧《青蛙睡了》,想不想看?
2、欣赏音乐剧
3、结束语
师:小青蛙呀可能干啦,他不仅歌唱的好,还是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我们小朋友们一定要爱护小青蛙,爱护小动物们,让夏天变得更美丽!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在池塘边跟小动物们度过了欢乐的时光,歌唱了美丽的夏天,让我们挥挥手,和夏天的池塘说再见吧!
(师生在音乐声中挥手再见)
池塘里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