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有效实施能为学生的知识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蓝色的画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蓝色的画教案篇1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学习目标:
1、 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蓝色的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懂得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2、初读课文,体味课文内容。
3、培育孩子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学时重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懂得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学时难点
培育孩子准确、流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窗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粉红色、绿色、棕色)
2、那么,谁见过蓝色的树叶呢?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让我们从
课文中找到谜底。老师板课本课题:《蓝树叶》。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生字词
1、让孩子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不要读一读,假如读得不准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课本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单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懂得的词意,使用工具课本查一查,瞧瞧诠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形
活动3【测试】检查自学情况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孩子读一读:(指名读,开仗车读)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禁绝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孩子发现问题,培育听的能力)
2)瞧投影,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禁不住、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好、脸红
3)自己锻练读
4)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准确。
5)说说你怎么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吞:高低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随意写成撇,教学时应注重提醒孩子。
盒:这是一个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的“合”与“盒”字同音,下边是一个皿字底。
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右边是个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孩子随意将“目”写成“日”,可沟通孩子想一想,“眉”的下边为什么是“目”。
活动4【活动】再读体会文章内容
1)自由读,标出天然段序号,随后打手势告知教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准确、流畅,进行评测。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赵丽与林园园是同桌同窗,赵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窗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好的笔借给她,找各种砌词,最后赵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瞧到后,觉得很难为情,禁不住脸红了。)
活动5【练习】巩固识字
1、小组为单位配合锻练:
1)请你们小组配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锻练朗读课文,做到准确、流畅。
2)小组之间互相出试题考查,合作学习小组长留下进行监控。
打个比方:
瞧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小组之间进行角逐,并沟通孩子从不一样方面进行评测,展示学习成果。
活动6【练习】指导写字
1)让孩子打开中文课本瞧课后的第二题,考察大部分数生字的占格情形。
2)让孩子说说眉、借、由的占格情形。
3)在课本中锻练描写。
4)进行展示,进行嘉赞,指出需要改良的地方。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抄写难字、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2.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 体味课文内容,经过课文中林园园并不生疏到自己没有帮忙同窗而觉得羞愧这件事,使孩子理解同学之间要助人为乐,互相帮忙。
2、体味人物的说话、心理,体味人物的特点。
3、进行朗读练习,培育孩子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评论(0) 学时重点
1、体味课文内容。
2、体味人物的说话、心理,并培育孩子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评论(0) 学时难点
体味人物的说话、心理,并培育孩子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
1、同窗们,假如给你一片树叶,请你为它涂上颜色,你会涂什么颜色,为什么?
(绿色、粉红色、绿色……凭证树叶在不一样时候的颜色不一样而定。)
2、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赵丽画了一片蓝树叶这是为什么呢。
3、齐读课题《蓝树叶》并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1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课文首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赵丽与林园园是同桌同窗,赵丽要画绿树叶
2 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窗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好的笔借给她,找各种砌词,最后赵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瞧到后,觉得很难为情,禁不住脸红了。)
活动3【活动】朗读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虑:
赵丽是怎么样向林圆圆借绿铅笔的?
2、指名说一说:
(第一次赵丽小声问林圆圆可不可以借绿铅笔用一下,林圆圆说自己还没有画完;第二次赵丽等她画完向她借,她忧虑赵丽把她的笔尖弄断;第3次林圆圆三令五申嘱咐赵丽要注重这注重那,赵丽再二三令五申注解会小心,只画树叶与小草;第四次林圆圆皱着眉嫌赵丽画得太多,这一次,赵丽没有再接林圆圆的铅笔。)
3、整个借笔过程,课文是抓住了人物的说话与神志来写具体的。自由读,找出描写人物的说话与神志的语句,并用不一样的符号画出来,体味体味。
4、凭证所画内容,锻练有语气的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赵丽的话应读的比较温与,是耐下心来尽可能按照林圆圆的意思办,努力不给林圆圆添太多麻烦,她一心想画一片摩登的绿树叶,故而在林圆圆显示出不愿借的情形下,赵丽努力宠信、忍耐;林圆圆不愿帮忙不要人,当赵丽向她借时,她是吞吞吐吐,想办法拖时候或找不要的砌词,直面同窗,她欠好意思不借,但心里又舍不得,既而小气的`她就嘱咐这嘱咐那。读她的话,应读出那种不甘心、小气、抉剔的语气。)
3)小组锻练分角色有语气、有神色的朗读。
4)全班局限内有语气朗读。
5)评一评谁的语气好,为什么?
5、当林圆圆瞧到赵丽本上的蓝树叶时,禁不住脸红了。此时她会怎么样想?
悔怨自己的小气。
从来都没见过蓝树叶,赵丽把树叶画成蓝色,也是迫不得已。这全是自己造成的。
假如因为树叶是蓝色的回响赵丽的成绩,那自己真是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赵丽是我的同桌,目前同桌有艰难,我却推三阻四,真是不应该。
假如哪天我忘带彩笔,赵丽也这样瞧待我,我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活动4【导入】联系实际说一说
1、先让孩子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遴派代表进行汇报,连系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
小结:生活中难免会碰着近似的事,同窗之间应该互有关心,互相帮忙,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蓝树叶的可惜。
活动5【练习】练习感情朗读
1 自由读。
2、以小组为单位锻练
3、进行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读,最后评测。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句。
蓝色的画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点击课件看图填写:
( )的银杏树叶 ( )的桑树叶 ( )的枫树叶
2、今天我们读的故事中,就有不同颜色的树叶点击出示,填出“绿色的树叶”“蓝色的树叶”。这种树叶是谁画的呢?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清楚生字的读音,画出新的词语。
2、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正音,指名领读。
3、分组读,边读边看实物识字:铅笔盒子课桌美术,做动作识字:吞吞吐吐、皱眉头。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教。
5、比较形近字:术、木、注、住削、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反馈:刚才看到的绿树叶和蓝树叶是谁画的,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
2、找到课文中林园园和李丽画树叶的句子,读一读。
(1)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2)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3、绿树叶这么惹人爱,为什么李丽不画?林园园怎么会脸红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研究吧。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由、术、吐、注、课、铅”
2、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4、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得工整、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自制绿叶卡片中的生字、词。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他。
3、谁画了蓝树叶?为什么林园园的脸红了呢?学生反馈,教师引领:那就让我们去看看,李丽向林园园借铅笔的经过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第2、3、4自然段。用笔画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1)指导第一次对话。
①课件出示:
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②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从这些词语里面你看出了林园园是怎么想的?
(2)第二次对话。
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
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齐读第一自然段。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3)课件出示。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
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她借绿铅笔的话也是有条件的。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从这个“皱着眉头”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3、理解第5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指名朗读。
(1)你仿佛看到了李丽一边画着蓝树叶,一边脸上有了怎样的表情?
(2)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3)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笔、桌、景、拿。
蓝色的画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学习疑问句,陈述句。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做人道理。
情意目标:
从故事中体会同学相处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积累词汇;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思路:本文是个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小故事,通过故事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让孩子读故事,讲故事,在朗读明白道理,感悟语言文字。
四课前准备:挂图、自制课件:电子卡片、练习。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授课时间:*39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呢?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用生动的词语表达。
火红的枫叶;嫩绿的柳叶;金黄的梧桐叶
电子图片出示“蓝色的树叶”,这是?质疑,引入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
1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字典和课文注音解决。想一想自己提出的.问题。
2巩固生字词语。用电子卡片检查;
3闯词语迷宫。迷宫一:我会读;迷宫二:变生字魔术
4说说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指导阅读,明辨道理,训练基本功。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读相关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继续读故事,引导:林园园为什么不借给李丽铅笔?是李丽说话没有礼貌吗?读一读李丽的话,评价一下她。
3继续分角色读课文,体会林园园和李丽的心理活动。读完思考:李丽为什么不接林园园的铅笔?
4如果你是林园园和李丽的同学,想对林园园说什么?
5同桌对读课文,说说自己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办?
四总结;巩固生字词语,认读卡片。
五作业:一星级:认读生字词语;
二星级:替林园园画一幅画送给李丽,表达自己的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快速认读生字,并组词。
二基本功训练。
1练习说疑问句和带“吧”的陈述句。
2辨字组词。
术( ) 注( ) 吐 ( )
木( ) 住( ) 土( )
3学写生字。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字型,在田字格中写。
“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
三练习写字。
蓝色的树叶
板书设计:
互相帮助
互相关心
蓝色的画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说:
互相协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身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协助他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同学看到林园园的缺乏,又要让同学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小朋友。
学习目标:
1、 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局部,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方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实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同学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考虑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同学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身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协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同学受到思想。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小朋友?(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同学帮老师找缺乏),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蓝色的画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é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呀?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名字是《蓝树叶》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三、写字指导。
1、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2、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二、朗读感悟
1、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蓝色的画教案篇7
教材说明:
本课讲了一件发生在美术课上的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树叶时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找出各种理由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绿铅笔借给她,后来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出一片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课文内容真实、生动,贴近儿童生活,有着较强的生活气息。
设计理念: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把绿铅笔借给同学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另外,前后图文结合,组织学生对三次对话进行分析,让学生走进语言,积累语言。加深语言的感悟。让学生走进故事中,对具体的事例进行沟通和交流。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对话中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让学生自主体会。
教学难点: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三次对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课件演示一片片树叶。
2.师生对话:同学们,你曾经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
3.出示蓝色树叶,你脑子里会有什么疑问?
4.围绕蓝色的树叶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主读课文,借助拼音自读生字,画出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词语:出示课件:美术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
桌子盒子皱着眉头注意削铅笔
(2)书写指导:认真观察田字格的生字,看清笔画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用小手在书桌上写一遍。
(4)书写生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话。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并写一个字和书上的'字进行比较。“由”、“术”。写后交流。看看哪儿写得好?哪儿需要修改。学生再写一个。要把字写规范。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5个小朋友读课文,并对听的小朋友提出要求。
4.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5.看课文插图刮风,主人公在干什么?找一找他们的对话,划出来读一读。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词语:美术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
桌子盒子皱着眉头注意削铅笔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自悟,体会李丽和林园园对话的语气。
2.思考:
(1)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原因:一是因为老师要求画树,画树叶要用绿铅笔;二是因为李丽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2)李丽借到绿铅笔了吗?请你自己细心地读课文,找出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把绿铅笔借给同学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的语言。
(3)交流:指名朗读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
a讨论第一次对话。
李丽是怎么借绿铅笔?林园园是怎么回答的?(李丽小声说,林园园吞吞吐吐地回答。随机理解“吞吞吐吐”,并指导朗读她们两人的不同语气。)
看看第一幅图,出示课件。你喜欢谁说话的样子?此时的林园园画完了画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评价。(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是那么绿,真惹人爱。此时的林园园完全可以把笔借给李丽画树叶,林园园这样做很小气、自私。李丽说话非常有礼貌。)
b表演第二次对话: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表演得最传神。指名表演朗读。指名学生分角色表情朗读。做一做“趴”的动作给老师看。
c交流第三次对话:出示第三次说话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模仿李丽和林园园对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做一做。用读的方式体会人物的内心。
(4)朗读感悟,挖掘人物的内心想法。提高要求:你能把李丽和林园园说话时的语气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习。
把三次对话齐读,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重点体会林园园的话。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练习。学生自由发言,相机评论。告诉林园园用实际行动为同学解决困难,热情地帮助同学,才是受欢迎的小朋友。
(5)李丽为什么没接林园园绿铅笔呢?林园园看见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看看第二幅图,学生结合书上的语言文字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3.小组讨论:从林园园的脸红,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林园园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一定会改正的。
三、感悟全文,拓展延伸
学完了课文,你怎么用实际行动为同学解决困难,热情地帮助同学呢?举例说一说。启发学生说话时,要让学生反思学习生活的言行,克服自私,把优秀的思想品质融合在学习活动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蓝色的画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2、尝试进行角色表演。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配乐《夜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展示几朵花,与蓝色小花对比,引导幼儿观察,导入故事。
二、完整讲述蓝色小花故事。
(一)教师一边展示ppt图片,一边讲述故事。
(二)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故事里有谁?老星星说了什么?蓝色小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三)引导幼儿简单复述图片内容。
(四)提问:你们喜欢这朵蓝色的小花吗?为什么?
(五)教师小结:蓝色小花很善良、有爱心、帮助了老星星、还很勤劳,我们也要像蓝色小花一样帮助别人。
三、情景表演
(一)教师和幼儿互动表演角色。
(二)幼儿分两组表演角色。
延伸活动
(一)回到家把《蓝色小花》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二)把《蓝色小花》的故事图片、教具投放在语言区域里,让幼儿看图讲述故事和表演用。
教学反思:
1、 过渡过于生硬。当幼儿的回答不符合我预期答案时,抓住小部分幼儿的答案继续深问。如:在“老星星开心吗?”这个问题中,幼儿的回答是开心,只有一个幼儿小声的回答不开心。而我只是追着正确的答案继续问“我听到xx说老星星不开心,那老星星为什么不开心呢?”。可以改为“老星星为什么开心?”跟着他们的答案继续让他们自己发现矛盾。
2、每一个过程都应有总结。我在问完问题之后只是简单的过渡,如“大家都说了很多原因,我觉得都有道理,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于幼??的各种回答,我并没有加以总结,因此在最后重复该问题时幼儿的反应仍是各种各样,可见之前的提问是无效的。
小百科:花,是一种用来欣赏的植物,具有繁殖功能的变态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蓝色的画教案8篇相关文章:
★ 舞会教案8篇
★ 队列教案8篇
★ 《落日》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