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教案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时间分配的巧妙安排有助于学生专注于不同的教学活动,减少分心和失焦,在编写教案时,教师会综合考虑学科要求、学生年龄和教学目标,以确保教案的适切性,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循环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循环教案8篇

水循环教案篇1

一、对教材的认识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赛跑情境,让学生计算冠军的速度,引出“循环小数”,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理解数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意义。但教材举例单一,不利于学生通过对数据比较、分类,自主构建循环小数的概念。因此,我对教材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五组数据,让学生计算赛跑比赛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其中三名运动员的速度的是有限小数,另三名运动员速度是循环小数,包括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法、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循环讲,直到学生能整齐地和我一起讲才停止。我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故事简单直白,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我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400赛跑情景,让学生分组计算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我将分如下几步完成:

(1)初算,产生疑惑

我有意安排一、三、五组同学计算能除得尽的除法,二、四、六组同学计算商是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除法。六个学习小组进行计算比赛,比一经哪些组算得又对又快。当我观察到一、三、五组的同学基本完成时,我向二、四、六组的同学发问:“为什么你们还没有算完,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会向我诉苦这些题怎么除也除不完。

(2)再算,明确问题

我将这个问题推给全班学生,我让一、三、五组的学生也来算一算,让大家都体验到400÷75、400÷96、400÷74这三道题余数重复出现,商中一部分数字也总是重复出现。当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些商的特点。

(3)分类,引出概念

让学生将六道题的除法竖式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商的特点,并小组讨论如何分类。学生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将这三题分成一类,另三题分成一类;第二种将商是有限小数的`三题分成一类,商是纯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商是混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共三类。当学生说出第二种分类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后两类也有共同的特点,可以归为一类。因此,这六个数其实可以分为两类。这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称它为有限小数。另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我们称它为无限小数。然后我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无限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循环小数的主要特征。我随机用课件出示循环小数的概念,揭示课题。这里我还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还有些小数它们也是无限小数,但是小数部分不循环,不是循环小数,这种数我们以后会遇到。像这些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循环的,我们书写时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4)阅读、总结

在学生认识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划出来并读一读。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本课进行小结。

3、巩固新知,实践运用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出了五道判断题,让学生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异议和疑问,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对循环小数还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提出:“循环小数是否还有其他记法?除到哪一步就可以判断商是循环小数?”等问题时,我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并随机将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将其设计成课外探究作业。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提出这些问题。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下一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诱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点然智慧的火花。

水循环教案篇2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水循环教案篇3

[从容说课]一、教学内容分析

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规律,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围绕“水的运动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编排,第一部分“相互联系的水体”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水圈中的各种水体类型,并指出淡水的储量不足及其巨大作用,然后以“读图思考”的开式,说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从而阐明了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系着的,是运动变化的。第二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水循环的类型、过程,主要环节,发生的领域及其意义;二是以“活动”的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维教学

1、了解水圈构成和特点,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并可起用水循环知识分析常见人类活动与水资源关系。

2、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简图,学会用图说明问题,通过水循环三种类型的比较,感受地球各圈层,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性

3、通过学习淡水的有关知识,树立水资源优患意识,树立科学资源观通过水循环知识学习,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地理意义

二、数学思路设计

1、长歌引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

2、"相互联系的水体"该部课标虽未做要求,但它是水循环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水圈构成图",找出我们平常用到的淡水类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代。

3、根据"相互联系的水体"来说明水循环过程,并注重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绘图、回到课前问题"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并引出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流不尽?"导入水循的意义,并据此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可以施加影响?水循环持续不断更新?

4、学习延伸设计:收集家乡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水循环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板书:循环)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333…)

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在第2小题:78.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3.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 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1. 555…和7.14545…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识。

学生自学后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 333…的循环节是3;7 14545…的循环节是45。(板书)

5.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商是小数,商是循环小数,而且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

教师从而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如0. 9375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如0. 2142857是无限小数。(板书)

师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五.作业:

1.熟记概念。

2. 练习八4、5、6、7、9第题。

六、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400÷75=5.333… 5. 333…的循环节是3 7 14545…的循环节是45。 有限小数0.9375 无限小数0.2142857

水循环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

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2、1.23O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

p304、5

水循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

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教学过程

序言: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非常重要,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在水的循环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引入第1节)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看一组漫画(多媒体展示),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

(二).实验探究及分析:

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

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

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

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2.提出问题: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实验(请学生上来):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从上下表皮上冒出了气泡,且下表皮冒出的气泡多

结论:水以气体形式从叶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这就是蒸腾作用。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3.提出问题: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

(3)画图

总结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评价,对一些学生的实验失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叶表皮、气孔的结构。

4.气孔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叶表皮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气孔的结构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侧细胞壁容易伸长,引起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于是气孔就开放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了。

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蒸腾量的大小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

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用一个flash动画演示

讲述: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

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问题引入:“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让学生现场体会一: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在手上涂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

意义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让学生现场体会二:(分发给每位学生半杯橙汁和吸管)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

意义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

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

意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flash动画)

总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如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五).爱护植被,绿化家园

1.请同学上台扮演主持人,播报昨日“新闻”:

xxxx年,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5%下降为10%,长期的滥砍乱伐,毁坏了大片的生态≮.1mi.net≯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变浑、河床升高是造成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2.算算账: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教授德斯先生对一棵树算了两笔账:“一颗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价值来计算,其价值却多得多。据粗略估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 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 500美元的蛋白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 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 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 250美元。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是165 000美元了。

3.保护自然遗产

人类从森林古猿发展而来,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但到20世纪中叶,全球森林减至40亿公顷,至1980年仅有20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时的1/80。生态学家认为,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遗产,20世纪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这一宝贵资源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森林破坏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他生态灾难。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通过以上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教学反思

课后学生反应,整个上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而是同学们在“做”,不会开小差,思想很集中,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一改以往的“被动听课”为“积极主动的过程参与”,亲身经历的事情很难忘,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很牢。

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思维。记得让学生喝饮料感受吸力时,有个学生说:“吹,也能把饮料吹到嘴巴里”。我当时感觉该生瞎扯,然后对他说:“那请你吹给我们看看”。学生说杯子里的不行,要密封的剩下半盒的。课后我按照他的说法做了一下,果然如此。吸,是减少口腔里的空气压力;吹,是增加饮料盒里的压力,都是造成压力差。所以,老师虽然年龄大,知道的、经历的不一定就多,师生间的学习是相互的。

1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自然界的水循环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活动2【活动】水圈的构成”

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河流→湖泊;而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湖泊→河流。这就是河流与湖泊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湖泊对河流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洪水期,沿河湖泊及水库会起削减洪峰的作用(案例:洞庭湖对长江水的调蓄作用)。

活动3【活动】(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阅读教材图3.37《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水循环发生在哪些水体之间?

(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哪些?(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3)水循环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环节?

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归纳主要环节: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水-地表、地下径流汇入大海。

2.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水是由不同形式组成的,并认识其相互的关联性以及水的循环过程和意义。

(2)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重点难点:水循环的过程

教学过程: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和不断运动变化的自然界一样,大自然的水也是处于运动更新的状态之中。这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多媒体展示课题名称:“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在探讨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自然界的水体是怎么组成的。大家知道水的存在有三种形式:气态、液态、固态。那么大家想想地球上这三种形式存在的水有那些水体呢?”

多媒体展示板书内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学生思考半分钟,同时提示看多媒体展示的图3.1“水圈的构成”

“对照图,我们看到不同的水体分成了不同的板块,并且他们所占的水体总量是不一样的,其中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而最小的水体是生物水,仅占0.0001%。,但是他们之间却是有着联系的。大自然是个统一体,不同的水体之间依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之间的交换,下面我问一个问题,上述两种水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答:“生物水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变成大气水,大气水通过降雨形成河水、冰川水、土壤水、湖泊水、地下水,这些水体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比如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都可以变成海洋水。”

“答的很对,这些水体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他们不仅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他们在能量、质量、数量上都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注意我说的两个词:质量和数量”

学生答:“河水少了土壤水也可能变少,海水可能会变多……”

学生答:“河水污染了,土壤水也会被污染,海水也是……”

“嗯,没错,自然界的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在物质上和能量上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条河流被污染可以造成一片土地被污染,同样可以造成海水的污染。大气水被污染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我们所说的酸雨的形成就是大气水被污染的结果。同时呢,我们也应该放眼全世界,比如一条河流如果流经多个国家,处于上游的国家如果污染了河水,下游的国家就会遭殃。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赖以生存并能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在全球水储量中仅占了1.7%左右!并且目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都是相当严重的,水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地球上的水应该由我们共同来珍惜和保护。”

多媒体展示: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联系刚才我说的,大家思考“读图思考”这里的两个问题。”

学生自主讨论2分钟

提问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回答1:大气水、冰川、生物水、地下水

提问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回答2:湖泊水的蓄积和排泄起到水体之间的缓冲作用。当湖泊水位较低,河流水补给给湖泊;当湖泊水位较高,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引申思考:对于第二道题,大家想想看我果哪些湖泊和河流有这种补给关系?(例:洞庭湖、洪泽湖……)

“以上的内容充分说明,自然界的`水体由很多部分组成,但是他们都处于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过程,他们是相互联系的。”

“刚才说了,自然界的水处于不断的运动循环的状态之中,但是宏观上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呢?这就是下面要介绍的水循环的过程并了解它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板书内容:“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观看这个flash动画,大家在看的过程中注意看这种运动被分成了几个部分,各自有何特点?”

多媒体展示海上内循环flash动画

多媒体展示陆地内循环flash动画

多媒体展示海陆间循环flash动画

学生答:“分成了四个部分,三种循环。”

老师分别结合动画讲解: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我们看到的这三种循环,他们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同时在进行着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了,比如海陆间循环停止了会出现什么状况?”

学生思考,结合“活动”的两道题目。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的课堂活动。

解题、总结

这堂课的设计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演示了课堂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融入到教学当中。同时,探究性的教学很好的启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新形式新思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5篇《《水循环》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水循环教案篇7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能够 主动的发言,善于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

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为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流程:

一、活动引入,体验”循环”

1、学生列队踏步,踏步口令有什么特点?(板书:121121… 无限 有限 )

2.找规律,猜图形。(板书: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3、师: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用一个词来说明?也就是“循环”出现。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循环现象了吗?(举例说说)

二、新知探究

不断重复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在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课件出示例题:王鹏赛跑图

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

(1)学生描述场景信息,根据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400÷75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通过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

②这道题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而余数重复不断的出现25)

③如果我们不断地除下去,它的商是多少?比如第5位是多少?第20位商是多少?第100位商是多少?(不管是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商就会重复出现3。)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为:400÷75=5.333……

问题:省略号表示什么?让学生说出“…”表示的含义。不写行吗?

2、出示例9: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28÷18= 78.6÷11=

(1)先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相同点?(这两题的相同点是总也除不尽。)

这两道题的不同点是什么?(前一道题商中是一个数字“5”不断重复出现,而后一道题,商中二个数字”6 3”在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2)请大家写出几个循环小数。

(3)根据循环小数意义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1.5222…… 0.1929292

5.314123…… 8.41616……

讨论;为什么0.1929292和5.3141523……不是循环小数?

你认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循环小数要注意那些问题?

4、自主学习,学会记法。

师:循环小数除了这种一般记法之外,还有一种简便记法。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书中28页下面的《你知道吗》。把你认为有关的重要内容圈画出来,时间3分钟。

(1)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2)什么是循环节?

(3)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 (4)怎样读循环小数?

学生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5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计算下面两题:

15÷16 1.5÷7

(2)讨论:这两题的商小数部分的位数有什么不同?(15÷16能除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1.5÷7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3)教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另一种情况: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不断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地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出现的。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教师举15÷16=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教师举1.5÷7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学生举例,强调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

(4) 练习: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哪些题的商是有限小数,哪些题的商是无限小数。

10÷9 1.332÷74 23÷3.3

三、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对吗?

(1)一个数中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 )

(2) 8.3232是循环小数。( )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4)0.54848……保留两位小数是0.54。()

2、下面的循环小数,请用简便记法写出来。

3.28585…… ( ) 0.02929…… ( )

13.06969…… ( ) 23.2323…… ( )

3、练习书法,小明把“我们在阳光学校健康成长”这句话依次反复写,第100个字应写什么字?

四、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

循环小数有趣又奇妙,更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4、效果检测

学生在学习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能独立判断出循环小数,也能弄清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但对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还有些模糊。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水循环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口算

0.8times;0.5= 4times;0.25= 1.6+0.38=

0.15divide;0.5= 1-0.75= 0.48+0.03=

(二)计算

21divide;3= 15divide;3= 12divide;3= 10divide;3=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7

例7 10divide;3

1.列竖式计算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

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

所以10divide;3=3.33……

(二)教学例 8

例8 计算58.6divide;11

1.学生独立计算

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

所以58.6divide;11=5.32727……

3.观察比较 10divide;3=3.33…… 58.6divide;11=5.32727……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小数部分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

4.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教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

5.简便写法

3.33……可以写作 ;

5.32727……可以写作

6.练习

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起来

1.5353…… 0.19292…… 8.4666……

(三)教学例9

例9 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130divide;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

2.集体订正

重点强调: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

3.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

28divide;18 2.29divide;1.1 153divide;7.2

(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

1.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3divide;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2.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三、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5.7divide;9 14.2divide;11 5divide;8 10divide;7

(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 0.0183838……

0.4444…… 7.275275……

四、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9.4divide;6 38.2divide;2.7 204divide;6.6 6.64divide;3.3

(二)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水循环教案8篇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新年教案8篇

幼儿假期安全教案8篇

幼儿汉字《水》教案8篇

艺术领域音乐教案8篇

高中化学教案8篇

中班音乐小蜜蜂教案8篇

中班语言雪花教案8篇

小班颜色分类教案8篇

主题班队会教案8篇

上学歌大班教案8篇

水循环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