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材料,人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启示和智慧,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价值观,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的事件,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保安工作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保安工作事迹篇1
国立影,迁安市妇幼保健院90后儿童保健科护士,她平时积极参加医院各项志愿服务活动。3月6日,接医院通知:需要去传染病医院支援你能去吗?有顾虑吗?我能去,我单身我没有各种负担,父母有哥嫂照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就是战斗“集结号”。2020年3月7日开始,进入防控疫情“守卫战”,国立影是抗疫一线团队中的一员。
在这里,她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第一次”,尤其是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感触颇深:一开始说一点也不怕那是假的,但是到后来发现也不是那么可怕,我们防护措施很到位,又有着专业的护理经验,最主要是在这的目的就是一心想着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就啥都不怕了。
3月8日她被分到了传染病医院病区,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她很快熟悉了病房环境和工作流程,并再次接受了全流程的培训。开始工作,她主要负责床单元的整理,测量生命体征,病房消毒,医疗垃圾消毒,抽血,取样肛拭子、咽拭子及输液治疗并跟患者一起做八段锦。随后,由于工作需要又被调到急诊科,主要负责更换消毒液,各个科室的消毒工作,物品管理和预检分诊,接送患者等工作。凭借扎实的业务基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国立影已经和这里的患者成了好朋友。
记得一次护士例行查房,小女孩看见一群身穿防护服,像“钢铁怪兽”一样的人走进病房,惊恐万分,吓得拿被子捂住自己。国立影急忙上前,温柔的说:“别怕,有姐姐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她经常会忙完工作,抽空来看望下小女孩儿,悉心照料,小女孩慢慢的也适应了环境。
她很平凡,很普通,没有丰功伟绩的荣誉,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有的是对护理事业的执着。她愿意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用忠诚、担当、仁爱和奉献让青春闪光,让生命盈绽,守护人民健康是她矢志不渝的信念。
张静静(1987年-2020年4月6日),女,汉族,出生于山东菏泽,毕业于济宁医学院2005级护理学专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山东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2020年4月5日早上7时,因突发心脏骤停,医院随后全力组织抢救,4月6日晚因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4月27日上午在济南火化。
在我们生活逐步趋于稳定的时候,她走了!”张静静去世已经八个多月了,丈夫韩文涛每每想起援鄂归来后去世的她,内心都犹如被巨石撞击般沉闷的疼。但是,他还是要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当好“顶梁柱”。
他在国外工作期间,女儿一直被他妻子和岳父照看。妻子去世后,向来以女儿为荣的'岳父岳母始终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韩文涛把女儿暂时托付给了他们,希望老人看到孩子能好受些。
女儿一直不知道妈妈的离去。孩子经常会问大人“妈妈去哪了”,大人们都统一了口径“妈妈去执行任务了”,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感觉出这个回答背后有问题,但又无法找到答案。大人们希望女儿在表妹、表弟的陪伴下,每天快乐会多一些。
韩文涛工作日按时上下班,最难受的时候是回到家里,家里的每个细节都有妻子的影子,他希望能把这个房子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存好,留更多的回忆给孩子,也给自己。每周五晚上,韩文涛一般会乘车去岳父岳母家,利用周末陪着女儿。
张静静出生于1987年阴历9月,是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1月26日凌晨两点半,她随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完成援鄂任务后于3月21日随队离鄂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4月4日下午5点隔离期满,医疗队原计划5日上午返家。5日早上,回家的汽车已经在门口等候,张静静却被发现在酒店房间突发心脏骤停。最终,经医院全力救治无效,于4月6日18时58分逝世。
保安工作事迹篇2
刘xx,现年50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20xx年参加保安工作,现任xx镇xx村教育片区保安队长和中心小学保安员。在从事保安工作中政治思想过硬,爱岗敬业,工作努力,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够带领保安队员积极进取,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一、政治思想硬,业务技能强
作为安全保卫人员,该同志不仅坚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政治素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而且还要注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努力做到政治上放心业务上过硬,工作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巡防巡查、重点保护。较好的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敬岗爱业、无私奉献
由于保卫工作的特殊性,该同志上班与下班、上班与休息、都能做到以校为家,敬岗爱业、无私奉献,为学校、为师生安全讲大局、讲工作、讲风格、讲奉献。由于该同志的尽职尽责,学校安全工作呈现良好的局面。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好评。
三、具体工作体现
1、学校是兴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基地,从身着保安服,参加校园保安的那一刻起,该同志就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校园安保的职责,思想上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工作有动力和方向。
2、作为保安公司的派驻学校的保安人员,虽然远离保安公司单位,但该同志时刻牢记保安公司赋予自己的责任,牢固树立起为校园安保服务的意识在完成保安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并与学校签订了责任书,努力做到了公司领导放心,学校领到满意,校园秩序稳定。
3、认真完成安保任务、落实具体工作
(1)该同志工作时能自觉遵守纪律,做到不迟到不脱岗,上岗时着装严整,举止文明、自觉树立保安人员的良好形象。
(2)由于我们单位临近镇政府,是中心校,社区集中,招收的学生面比较复杂,(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相对较好)这些情况都为校园的保安工作增加了工作量,接送车辆的人员的增加,学校学生容量增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相应而来。为解决这些涉及校园安保工作的问题,该同志严把学校校门的出入关,违规的人员和车辆决不放入。发现有违规的黑校车或超员私家车,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学校,采取措施,为校园门外接送车辆规定停车区域和接送线路,在校园门口设立警戒区域和隔离彩带。
(3)该同志坚持写工作日志和出入人员及校园巡逻工作的登记。同时在学校放假后,能积极配合校内教职工每天留校值班,开展巡逻和防范工作。
(4)该同志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其他工作。
保安工作事迹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2024年3月下旬,新冠疫情突袭唐山大地时,青年女大学生杨安宁在封城封路、小区封闭管控的第一时间,就主动报名参加了丰南区阳光家园社区的抗疫志愿者活动,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抗疫志愿者活动增添了感人的色彩。
勇挑重担敢担当,搭建社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网络。
杨安宁报名参加抗疫志愿者活动之时,正值小区封闭管控初始阶段,百事待兴,没有头绪,任务重、时间紧,急需有热情、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社区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让她担任阳光家园小区生活物资保供站站长,将搭建社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网络的重任交给了她。面对这一重任,她深知责任重大,确保这条供给线的畅通,事关小区稳定大局、抗疫成败。临危受命,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以超常的工作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查资料、摸底数,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仅用一天时间,就搭建起以社区保供站为原点、以楼栋为支撑、以楼门为基础的居民小区生活物资保障网络。协助社区领导在阳光家园小区的22栋居民楼,设置保供楼长22个、保供楼门长50个,为封闭在小区内的约700余户,1400多位居民提供了生活物资保障。并为确保渠道畅通,她主持建立了居民保供服务组和特殊群体一对一保供服务组,完备了保供工作体系,保供站成立仅一天时间,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网络就正式运转,把各类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及时送到了居民手中。
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为居民排忧解难。
在阳光家园小区保供网络建立初期,有9个楼栋没能确定楼长。杨安宁通过走访,及时对这9个楼栋的居民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确定了重点楼长人选。在此基础上,杨安宁身先士卒,不畏风险,穿上隔离服,带领其他志愿者登门入户做工作。每到一户,她都耐心细致地做宣传、搞动员。由于小区居民楼没有电梯,全靠两条腿上下楼,又穿着隔离服,时间一长,她和其他志愿者们都又累又乏,身体明显吃不消,但为了尽快保障保供网络全面开通,保证生活物资及时送到居民手中,她和志愿者互相鼓励,咬牙坚持。居民被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纷纷配合,顺利确定了楼长,解决了这个难点问题。
不计个人得失,为抗疫贡献聪明才智。
为将小区居民生活物资的保供工作做到位,她不计个人得失,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保供站的规范管理工作中。为确保保供站规范运行,她着手制定了居民生活物资保供站工作职责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逐级压实站长、楼长、楼门长的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的岗位责任,使保供站工作很快步入了正轨。作为站长,杨安宁还主动承担了保供站每天居民生活物资订购统计、分发、汇总上报等大量具体工作。每日5300余元的订购额,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只需半个多小时便分发到居民手中。她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肯定,也获得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每天起早贪晚的工作,虽然异常忙碌,甚至加班加点,但她却乐在其中,无怨无悔。她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的抗疫志愿者之花别样红。
保安工作事迹篇4
李思雨,共产党员,皖江工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初心与担当使她走上志愿防疫的道路
疫情期间,每一篇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每一个确诊病例增加的数字都像大石头一样砸在青年大学生李思雨的心上。看到年迈的老人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想到自己正值青春年华。她说:“我们90后在非典时是被重点保护的对象,现在也该挑起大梁,保护大家了。身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要有冲锋在前的勇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她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成为其中的一员,结识了一群有爱而又温暖的人。她被分配在了利华小区卡点值守,在2月12日开启了自己的防疫志愿服务之路。
一个多月的志愿防疫中,她碰到“乍暖还寒”的雨雪,遇到“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暖阳。一顶帐篷,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装满医用酒精的喷壶,体温枪和记录本,这就是她志愿服务的场所。特别醒目的是帐篷上方飘着的党旗和团旗。
在这个卡点,有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大家凝聚成一支队伍,每天认真做好进出人员的登记和体温的测量,对不戴口罩外出的人进行劝返等。
防疫志愿服务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做好的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发现做志愿者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做好的。有时候,还会遇到误解,遇到困难。根据县委统一部署,限制小区住户随意出行,没有疫情的小区,每户两天一次只能一人外出。志愿者值守卡点的.工作,离不开每位住户的配合,但也不乏有不理解的人,有的老年人在家里呆久了,耐不住性子,总想出去走一走甚至有的和工作人员对峙,吵起来。
她向有经验的志愿者学习,耐心地解释、劝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慢慢地住户们也能理解和接受了。每次路过卡点,还会对他们说声“辛苦了”,她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很多,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也越来越灵活和有条不紊。
防疫期间,几乎每天都有领导来督察,了解防疫情况,关心防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自我防护情况;隔几天,就能收到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来的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她感受到了领导和社会对志愿者的关心和爱护。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感到骄傲!看着疫情在逐渐变好,她体会到了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去努力的磅礴力量,更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保安工作事迹篇5
身处山东省莱芜市万福小区的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二班的任志强,在居家隔离44天之后,主动请缨社区防控志愿者工作,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
他每天在社区道路检查点执勤,参与交通管制,认真排查核实来往人员和车辆信息。他说“这个寒假对在武汉上大学的我来说,是别样的假期,刚刚开始享受假期的轻松与自由,却因武汉肺炎爆发不得不居家隔离,担心自己是否被感染,每天需监控身体健康状态,承受来自外界的猜测与疏远。但作为共青团员,在这个特殊时期应该站出来,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肝胆相照系前线,我愿请战阻疫情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大村社区的防疫队伍里有一道年轻的身影,她就是传媒学院18级播音四班的杨欣茹。作为一名武汉返乡大学生,回到家后自觉进行隔离一个月后,她主动递交了疫情防控请战书。她说“在隔离期的时候,无法像我爸爸一样参加防疫工作,我的爸爸是一名党员。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虽无法像医护人员那样站在疫情的最前线,但我可以为防疫贡献青春力量!”
佟永斌同志是曙光中学安全副校长,负责学校的疫情防控、校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对于他来说,忙碌是记录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头脑,每天密切关注上级防控工作组内的及时信息,认真研读,根据上级精神与工作引领,迅速部署本校疫情防控工作,在规定时间内统计收集信息并及时上报。无论是日常的报告工作,还是深夜的紧急排查,他都能响应及时,落实到位。
二、一丝不苟,细致工作,为全校师生保驾护航
他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督促全体师生居家测量体温,企业微信打卡,统计师生健康状况,汇总信息。到校后,在校门口护学岗开展迎校活动,监督护学岗,观察学生状态,保护学生安全。对入校的每一名教职工、学生进行入校园后的扫码、消毒、测量体温、签字、佩戴口罩等工作的指导。在教学楼大厅,利用led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告知大家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每天带领防疫工作组分时段对各个班级、各个办公区域进行日常的晨、午、晚检工作检查,仔细统计各班级的学生人数,及时进行上报。他还亲自带领教职工清扫卫生,及时消杀,定时开窗通风,保障学校校园环境安全。
在校园防疫的路上,他舍小家为大家,两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保安工作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