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通用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一定要突出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展现其与众不同之处,事迹材料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能够激励人们追求梦想和奋斗目标,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通用6篇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1

一个政治家的责任在于洞察国际风云,高瞻远瞩、力挽狂澜、兴国安邦、百业俱兴;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在于发明创造,科技成果的不断问世,推动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在于掌握先进的医疗技能,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手到病除,妙少回春,使人民健康幸福。因此说:我们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

朋友,当你在与死神短兵相接的搏杀中,看到患者那信任的眼神,对生存的渴望,患者家属祈求的语言,你是否感受到责任的重大?

当你听到人工胰岛素的问世,介入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你是否感受到祖国的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当你感受到医疗卫生逐渐市场化,专家门诊遍布大街小巷。老百姓对名医的信赖,对庸医的斥责,你是否感觉到在激烈的竞争中岌岌可危?

凤城市中心医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在相对的历史阶段中,这里拥有着全市一流的技术力量,一流的医疗设施,高尚的医德医风,在全市人民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塑造了一座丰碑,这是我们每个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应为之骄傲和自豪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年轻的朋友们,我们选择了这个神圣的职业。无怨无悔,中心医院选择了我们,负于重托。炎黄子孙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奋斗,作为中心医院新一代的新主人。我们要为中心医院的振兴尽职尽责。

在传染科的每一天,我都感受到医务人员生命的价值----病人身体的强壮,心灵的康宁,笑容的灿烂。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树信誉,在竞争中求发展,

早会上彭京霞主任慷慨陈辞:院兴我荣,院衰我亡。当前我市医疗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的成绩。传染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优化就医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把患者认不人可,高不高兴在为制定措施,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则。要把服务工作做灵活,做到患者完全满意为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星期二是科室的学习日,一个个疑难问题在热烈的讨论中烟消云散。科里经验最丰富的主治医师张向阳教会我们及时、准确、规范的书写病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端正服务态度,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微笑;赵成福主治医师不但同情病人,提供亲友式服务,而且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卢丽红护士长告诉我们:病人到医院的时候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如果能帮助他一把,可能会记一辈子,而这个帮助有时候不需要很多,一个微笑,一句话可能就足够。在护理员辞职的日子里,一为患者家属却悄悄告诉我:你们科护理员真能干,象收拾自己家一样。我自己看这位护理员打扮的人,竟然是我们科的赵书萍护士长,在她的精神感召下,科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甚至患者都积极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我真正理解了患者赠送锦旗中赫然书写的八个大字:关爱病人,温暖如家。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奉献,依然用温馨的微笑恪守着那个神圣的誓言,缔造着人间爱的真谛。

你是否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白衣天使的责任,年轻的朋友们,你是否能感受到没有硝烟的战场是何等的惨烈,你是否能感受到成功的欣慰是什么? 我们要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2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居马泰被冰河拦住了回诊所的路,他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居马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牧民称之为“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过得话,我们看一下,抓紧时间,过不去!冰太软!绕过山从那边走吧!阿革兰。高烧不退的小阿革兰,一直哭闹不止,居马泰想尽办法,逗小家伙开心,8个月大的小阿革兰很快就跟他熟悉起来。阿革兰的笑容让48岁的居马泰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居马泰满心愧疚。他的大女儿高哈尔说:我爸一般都说: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吗能干什么呢?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居马泰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马泰就又要出发了。他必须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因为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顾,居马泰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他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马泰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他双手根本没办法抓住溜索。居马泰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他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阿革兰!居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小心点!邻近傍晚小阿革兰体温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严重了。居马泰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惫。居马泰却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他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须做事。居马泰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险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无数的悬崖和冰川。居马泰在这条路上往返20年,熟悉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居马泰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承担起最危险的用自己的身体为阿革兰和妈妈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终于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居马泰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他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居马泰带着孩子终于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他是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魔鬼路”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居马泰救治过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居马泰:北京冷吗?居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继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仔细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居马泰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他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心他,担心别人对路途不熟悉是吗?到底有多危险?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别危险。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他(们)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希望当医生吗?她也希望当医生。

有请居马泰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很多活死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居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该向他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绽开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向居马泰致敬!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3

储昭云,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榆树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超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昭云同志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发奋,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刻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昭云同志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一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理解治疗呢,他自我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十分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1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简单愉快的节日。

2000年5月9日,那是昭云医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和妻子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储转香丈夫打来电话:“喂,储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险,此刻已经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吧。”从语气中显然能听出很焦急,新妻听说病人十分危险,便对他说:“叫病人到医院去吧,以免引来麻烦”。可此时的他那里听得进去,立即起床直奔卫生室,当时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透过仔细检查,立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即时抢救,病人有随时死亡的危险,但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无氧气,但他一点没有慌乱,立即一边有条不紊的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想起卫生室到公路还有一公里的小路,万一救护车不能透过那该怎样办呢。夜静悄悄的,此时卫生室只有他们三人,患者丈夫吓得不知所措。此时昭云医生显得十分冷静,向卫生室邻居借来板车,拉起病人就跑。抢救病人,时刻就是性命,他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一向将患者拉到公路交叉路口,可还不见救护车到来。他心想不能拉着病人就此停下,病人早一点得到有效救治,性命就

多一份期望,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又过去了。最后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最后得救了。

爱心是昭云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达五万余元,可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金友旺年过六旬,妻子早年过世,2007年其老母亲和39岁的儿子相继离开人世。同年八月,九岁的孙子头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脑瘤,需要省级医院手术治疗。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时金友旺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支付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孙子活着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没办法他只好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处乞讨。昭云医生得知此状况,当晚和村民汪仁国一齐赶往县医院看望患儿金勋杨,当场捐赠人民币一千二百元,并安慰金友旺不好急,大家一齐想办法共度难关。第二天昭云医生便和汪仁国立即复印求救告示,四处张贴,向社会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

短短数日就收到社会各方捐款两万余元,帮忙小勋杨顺利的完成了前期肿瘤摘除手术。之后透过媒体的力量,小勋杨被一家大医院免费做了后期手术。因此昭云医生还免除了金友旺家多年来数百元的欠款。

记得前年三月的一个中午,村民汪光软,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昭云医生透过仔细检查思考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患者在既无亲人又无钱的状况下,昭云医生透过多方联系,县医院最后同意为患者免费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昭云医生多次前去探望并送去营养品。患者出院后,并免费为其做好后期相关治疗。

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昭云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用心支持医改工作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昭云同志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用心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由于过度疲劳,2009年9月昭云医生经县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疗,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嘱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带病回到村卫生室坚守岗位,有时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我给自我扎针挂水,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怎样劝说他就是不听,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缓解。

今年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一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昭云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我的岗位上,用心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坚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昭云同志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昭云同志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就应引昭云同志为自豪,以昭云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4

古语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凡人皆知小儿疾病诊疗不易,戏称儿科为“哑科”。小孩子都是父母心头肉,任何一点不舒服都会引起孩子哭闹,长辈的骄纵,父母的疼爱伴随着孩子们的哭声,所有承载给儿科医生身上都是压力。小孩子身体适应性低,体质敏感娇弱,容易生病,所以医院里儿科门诊一直人满为患;所以,做儿科医生要付出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心,还需要强健的体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说起中医院儿科医生朱培林,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为很多人所称道。有很多家长小时候吃着朱医生中药长大的,如今自己的孩子生病了还是找他看。他作为一名中医儿科门诊医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门诊病人,遇到有季节性流行病时,门诊量更大。孩子们来看病了,只要挂了号就必须看完,有时候一个上午坐诊下来,连喝茶的功夫都没有,即使这样他也能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无论孩子有多闹,他都不厌其烦。给小孩子看病不同于大人,没有明晰的说明,更多的.需要医生多询问细观察。儿科门诊有一个奇怪现象,医生一搭脉,家长就不说话,总觉得医生摸摸听听就能知道原因了,这时候就需要医生耐心地问诊了,可是这一问不要紧,家里来的人少还好,一问一答之间思路也很明晰,就怕家里来的人5多,医生一问,家长抢着答,单选题立马变成多选题。还有的家长更奇怪,怕医生用药重了,刻意将病情说轻点,有的家长怕医生不重视,又刻意说重点,这时候就要考验医生的诊断水平了。朱医生总是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望闻问切,给予准确的辩证施治,他开的中药一般被家长称作为“香茶”。

对滥用抗生素副作用的担忧也让家属带孩子看病的同时依从性很差。有时候孩子的病看过了,药也拿来了,朱医生也交代清楚了:中药如何服,配合的西药如何吃。结果家属还是问个不停:中药苦不苦?西药有没有副作用?喂不下去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人应接不暇。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家药喂不下去,将孩子带到医院喂。生病总得有个过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作为家长一旦遇到孩子生病了,就会有些不理性,总希望可以药到病除。经常有的孩子回家才吃一两次药,家长就打电话询问朱医生,烧为什么还没退完?咳嗽为什么还不停?这样的电话几乎每天都接到,可无论白天晚上,他都是耐心给予解答。他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为人父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有过硬的医术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一次,有位家长半夜里打电话给他,说发现孩子用药后面色通红,一直睡觉不醒。在电话里看不到患儿情况,他让家长立即将孩子带到医院,亲自查体再加上仔细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家长给孩子一天药量当成一次喂进去了。虚惊之后家长也很不好竟思,毕竟大半夜里还惊动医生。他却安慰家长,能理解家长的心情。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看病还要面对一些医学之外的问题。曾经在门诊亲眼见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子生病了,家里来了父母还有老人,朱医生在看病问诊的时候就听那小夫妻抱怨带孩子的老人,一定是给孩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衣服也穿少了。眼看着两代人在为孩子生病引发的争吵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了。小小的诊室里孩子的哭声,家长的吵架声,沸腾着至少有80分贝的噪音,再加上一些孩子排泄物的气味,让人不堪忍受。没想到他倒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一边看病一边劝架。既要安抚老人委曲,还要指导年轻父母负起责任。真是打心底里佩服他,换作旁人估计吵就被吵晕了,还谈什么看病!

?20xx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1.46位。医患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儿科医生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而朱医生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奉献精神,更是无私的境界。正所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5

xx、男、40岁、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现任xx医院副院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是xx中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勤于学习,医术日精。xx年本科五年毕业,当其他同学都选择留在大城市时,他毅然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xx。那时,xx中医院骨科是空白,

1999年5月-20xx年5月在xx中医学院一附院骨科进修1年。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在进修期间能汲取最大量的知识,他每天晚上骑车十多里地到xx医院复位室学习骨折脱位的手法闭合复位,一个夜班之后,早晨再骑车去中医学院一附院上白班,虽然很辛苦,但每晚十多例骨折整复的学习机会,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从头到脚人体每一处骨折的整复手法一一记在心里。学习结束回到本院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运用小夹板治疗四肢闭合骨折,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术后功能恢复好。并逐渐总结出一套治疗治疗骨科常见病的综合疗法。该法包括推拿、牵引、烤电、小针刀、中药外敷内服,为我县许多多年的腰椎病、颈椎病、膝关节患者解除了痛苦,在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誉。为了全方位运用各种手段为患者治疗,又师从于我国骨科前辈王家鼎教授一年半,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骨科深造半年,使他的骨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技术大幅提高,逐渐成长为xx县一名优秀的骨科医师,中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联合xx第二医院骨科为中医院带出了一批骨科技术人员,使骨科成为中医院重点学科,开展四肢创伤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完成xx县第一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0xx年该科被确立为xx中医骨伤科专科重点建设科室。深入科研,敢于创新。

他在诊疗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创造,在继承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自己摸索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刘氏指针疗法。指针疗法在我国流传已久,但近三十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现代化诊断、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临床治疗越来越单纯依赖药物与手术,学术界对于一些传统治疗方法逐渐边缘化。这样,患者就诊费用越来越高,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事件越来越多。同时还有些患者恐惧手术、穿刺等各种有创治疗,使一些临床大夫束手无策。颈椎病、腰椎病、急性腰扭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部位软组织损伤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几乎占骨科门诊量的80%,其中绝大部分都具备非手术治疗指征,但治疗起来病程长,保守治疗需要多元化的治疗手段。针灸与推拿手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其疗效已被广泛认可。然而一些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和儿童)素来惧针,不敢接受针灸治疗。他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治疗各种疾病多配合指针疗法,有些单纯使用指针,均取得满意疗效。为进一步系统、规范的研究指针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规范,20xx年申请科研课题"针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规范",20xx年xx省中医药管理局批为指导性科研计划项目。在他的主持下,课题组成员客服了条件与经验的不足,使课题研究按期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发表相关论文三篇。经专家组鉴定,认定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具有同领域领先水平,xx年6月,获省科技厅颁发的科技成果证书。他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归纳,撰写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勤修医德、无私奉献自xx年8月起担任xx副院长,一贯以身作则、高度负责、任劳任怨、敢于承担责任。坚持每个工作日出门诊,手术、查房等临床工作不放松。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6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持“对病人负责、对工作热忱”的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日常工作中,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询问病人病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做病人的贴心人。为了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做更详细的检查,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一例外。在b超室的候诊大厅里,通常是同事们都下班了,可他的诊室却灯火通明,室外还有不少患者在候诊。

业务上,他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勤学善思,勇于创新。2013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四维产科超声检查项目,重点筛查胎儿先天畸形,有效地降低了畸形新生儿的出生,深得准爸准妈的信赖,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项目在滁州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全市每年有近一半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都经他之手。他不仅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而且很善于总结经验及成果,在2014年及2015年的滁州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学术年会上分别作了题为《四维产科超声检查体会》、《产科危急症超声检查思路》的学术报告,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在滁州地区超声学科的影响力。

对于新开展的上肢血管、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造瘘术超声检查和肿瘤科picc置管术后病人超声血管评估,由于目前科室只有他一人做这项检查,为了不耽误这些危重患者的及时诊治,他经常牺牲自己个人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通过与这些患者的接触,并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领域他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并及时向院领导和相关科室作了汇报和沟通,获得院领导的充分认可。他提出:“这些病人都是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保护他们的血管就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一个人只有两只胳膊,这边的血管坏了,可以用那边,如果那边也坏了,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等病人的胳膊肿了疼了再来处理,而是应该在置管前、造瘘前就充分做好血管的评估,选择条件较好的血管,这样就能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做到未雨绸缪,就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将来有条件,我们有了自己的超声介入诊室,可以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和置管,那么就能有效避免误穿、反复穿刺的发生,这都是很好的技术”。

作为一名青年超声医师,他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向老师和前辈们学习。他认为:“要做好一名超声医师,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多向临床的老师请教,和临床多沟通。临床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临床困惑的,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例如,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正是由于临床存在极大的困扰,中医院也曾出现过这样凶险的案例,现有的资料不多,为此他做了很多工作,反复大样本对照观察,总结了一套可行的诊断方法,给临床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还有一次在给一位高龄孕妇(孕36周)检查时,发现羊水过少、脐动脉s/d异常升高,舒张期血流消失。根据他的超声检查经验,胎儿存在严重的宫内缺氧,随时都有发生宫内窘迫的危险,他立即联系了主治医生,说明了病情并告知家属,主治医生随即上报医务科,请予剖宫产手术。第二天,孕妇的婆婆亲自来到诊室,当面告知母子平安并表示感谢。

没有追求与理想,人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人就会缺失人生航线的坐标。在工作中,他始终能做到勤奋肯干、开拓创新、得失不计,他的目标就是要当好临床的左右手和患者的小旗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医院发展尽一份力。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通用6篇相关文章:

2024年先进党员事迹通用6篇

2024医生个人总结6篇

2024医生个人总结精选6篇

2024医生个人年度总结最新6篇

2024最美医生事迹6篇

2024年驾驶员工作个人总结通用6篇

2024年人事个人总结工作总结通用6篇

收费站2024年个人总结通用6篇

急诊科2024年个人工作总结通用6篇

教师2024年个人工作总结通用6篇

2024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