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先进事迹参考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事迹材料是非常考验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强调格式正确,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的先进事迹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的先进事迹参考7篇

中国的先进事迹篇1

朱彦夫回乡之前,很多村民以为他已经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没想到在1956年却把这位“烈士”给等回来了,尽管回来的已经是一个“缺胳膊少腿”的战士,村民们仍旧激动万分。但在当时,村里依旧贫困落后,大家也没有对归来的朱彦夫有着太大的期望。

但这恰恰是朱彦夫所想要改变的,他生长在这里,深知贫困的滋味不好受,上天既然重新给了他希望,他绝不会放弃,他回来就是想带领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过上好日子。

回乡后朱彦夫先是“闭关”了一段时间,既是为了继续磨练自己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在琢磨如何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张家泉村历来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祖辈们都没办成的事,要摘掉这帽子谈何容易。

朱彦夫在疗养院期间因为时间充裕,看书弥补了一些文化知识,他苦思冥想很久终于悟出一个道理:要扶贫,先扶智。他想到了让乡亲们看书、学习。书从哪里来?他决定用自己的退伍抚恤金采购;看书的地点呢?他与家人商量后,将老母亲的房间腾出来用做村里的图书室,消息一传开,乡亲们踊跃前来,一时门庭若市,但乡亲们大多数不识字,朱彦夫只得陪在旁边帮大家一篇篇文章讲解,一天下来常常口干舌燥。时间长了,朱彦夫想,既然乡亲们学习都要指望他来讲解,何不顺势而为,在村里办夜校?

村干部们对于这个大胆的想法很支持,很快在山上为他腾出一间仓库,用石头垒了板凳桌子,再装上黑板,张家泉村的夜校正式开学。而朱彦夫理所当然就是村民们的老师了。但“朱老师”这个新角色可一点也不容易,上课时他用残臂抱着粉笔格外吃力,讲课久了双腿就麻木了,好几次下课迈不开腿直接摔倒在讲台上;不仅如此,由于夜校离家有2里地,朱彦夫下课天都黑了,因为看不清山路而摔倒那更是家常便饭……为了帮村民在精神上脱贫,朱彦夫吃尽苦头,打破牙齿和血吞。在他担任教师那两年里,从未因为个人原因缺课,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村民们不少都学会了写信和看书,还培养出了几个会计,村里的文化水平真的提高了。

后来,村里的老支书请辞,谁来当下一任村支书?村民们纷纷推举“朱老师”,人心所向的朱彦夫就这样当上了村里的书记,这一干就是25年。

接过村支书的担子,朱彦夫这位重残军人一开始还有点犹豫,但村民们已经认定他是村里的领头人了,他咬咬牙,告诉自己要么不干,要么就要真的到一线跟大家一起劳动。从那之后,朱彦夫每天早早就穿好假肢,戴上墨镜和一条擦汗毛巾,深入到田间地头督促生产,不时还会挨家挨户询问民情,把村里的现状全部掌握在脑海里,晚上回到家了仍不休息,还在为村子的未来出谋划策。

张家泉村的路不是上山就是下坡,为了考察村里的每个角落,朱彦夫这位村支书摔的跟头比之前更多了,工作中不时“洋相百出”,跟村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有过亲密接触,但朱彦夫对此格外乐观,总结出自己的四种走路方法: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

中国的先进事迹篇2

转眼间五四青年节就已经到来了,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们要深深的牢记五四青年节的存在意义。即使过去103年,五四精神依然长存于我们的心中。纪念五四精神,不仅是牢记百年前为祖国奋战的勇士们,也是为了激励自己,牢记当年先辈们心中的强国梦、与那不依不饶的英勇气概;将当年民族危难之间所爆发的冲天气节与愤怒,传承于现代青年人的身上。

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精神的同时,国家也选拔出一批具有优秀才干、高尚品德的青年人,为他们授予五四奖章这一年轻人最期望得到的奖项;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优秀事迹,来不断令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为新世纪时代下成长的年轻一代,我们一定要在最青春的岁月中,勇敢的绽放出自己的个人风采;不断锤炼自身意志,积极苦练个人本领,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展现出我们当代青年人的青春之光,弘扬壮烈而峥嵘的五四精神。

我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奋斗终身。所以在新时代新社会的这一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五四奖章优秀获得者的事迹,不断学习,改善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承担起属于自身的使命,奋发有为,以不畏艰难险阻,大无畏的精神去面对我们今后的路途。

中国的先进事迹篇3

(一)学习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党的亲切关怀和书记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夫妻最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和过去对比,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把对党的感恩之情铭记在心,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李国秀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颂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等心里话,一针一线地绣在鲜红的十字绣上,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党、对书记最真实的感激之心和无比感恩之情。

(二)学习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勤奋励志,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张顺东6岁时被电击伤,由于家庭贫穷没钱医治,右手、双脚相继截肢,妻子李国秀天生缺少双手,两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和一双脚,但是,贫困的现状并没有压倒他们,日益加重的家庭负担也没有压倒他们,教育子女读书和赡养父母的重担更没有压倒他们,反而是更加坚定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我们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精神上不残,我们还有脑还有手,去想去做。”张顺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到的。李国秀靠双脚在地里劳作,靠双脚绣花写字,为这个贫困的家庭撑起了半边天。张顺东凭借一只手,学会熟练驾驶农用三轮车,帮助村民运输物资,实现了自我价值。20多年来,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勤奋励志,崇德向善,用残缺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他们赡养孝敬老人,教育培养出了一双儿女,生活幸福和睦,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养儿育女,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三)学习张顺东、李国秀夫妻自强自立,艰苦创业追逐幸福梦的拼搏精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相依为命,不等不靠、不找不要,在战贫斗困中奋发、奋斗和奋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毅力,超越身体的极限,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无脚踏出脱贫路,无手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的!”这就是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在追逐幸福梦中坚持逆风飞翔,完美地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个著名论断。

中国的先进事迹篇4

102年前,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序幕,也为穿越世纪风云的青春史诗写下序篇。五四运动开启的“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九十年后已经汇成波澜壮阔的滚滚洪流,注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使之发扬光大,没有任何力量和困难可以阻挡它前进的步伐。2021年的今天是五四运动102周年纪念日,而这一年,又将是我们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抚今追昔,在历史的崭新阶段,中国人民将更高地举起思想解放和进步的旗帜,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奔向更加宏伟的目标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而且还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同时也是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端,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青年运动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先进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奋斗,建立了卓越功勋。

五四运动的精神乘着这春风的浪潮随之涌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亲眼目睹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社会一步一步走向了现代化发展建设的新时代。亲身感受到了党对我们青年的关怀、重视与栽培。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所有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运动的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爱国的思想应该时时记在心中,发扬“五四”精神,与时俱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抢抓机遇,应对挑战。

中国的先进事迹篇5

为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红色文化学习与国防教育意义,交通局公路管理所党支部9 月27 上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30余人到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聆听革命故事,坚定理想信念,开展“第二十个国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讲解员的引导解说下,分别参观了战争馆、运动馆、友谊馆,英雄馆。战争馆展示了黄继光、杨根思等可歌可泣战斗英雄的珍贵文物,运动馆展示了全国上下全方位支援志愿军前线作战的英雄事迹,友谊馆展示了志愿军在作战结束后支援朝鲜经济建设的过程。全景画馆展示了《清川江畔围歼战》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部队在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中的场景。每个馆里的照片背后都有血与火的故事,每件实物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家不时驻足参观、研讨注解文字,踏寻历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随着短暂的70分钟参观,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又一次实践,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深化丰富,全体党员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业务技能,为建设新时代“四好农村路”,打造新型美丽乡村示范路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的先进事迹篇6

北京时间__年__月1日晚,年近32周岁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半决赛他跑出了9秒83——新的亚洲纪录。

作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这一夜,他“苏神”的绰号被更多人知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炳添的人生,远比比赛还要精彩。

“飞人”

“9秒98”、“9秒83”,东京奥运会像一场梦——“飞人”苏炳添终于圆梦东京。

半决赛起跑前,他摆出了“拿捏”的手势,几秒后,他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赛后,他说自己只是想进步一点点。看似“凡尔赛”,但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速0.08秒的背后,是多年的漫长磨炼。

常年的训练比赛,带给他一身伤病,苏炳添原本计划在2017年退役,却因心中不熄的短跑之火重返赛场。

2018年两次跑出9秒91的苏炳添,在次年多哈世锦赛后,便遭遇了18个月的伤病困扰,腰伤新愈,又添肩伤。这个永远追求速度的身体,跑得过对手,却跑不过伤病。

奥运会因疫情延期一年,他曾因此长达13个月没有比赛。种种困难之下,身为“超龄”老将,他仍笑着说“我真的还可以再跑。”

强大的意志力支撑他一步步靠近奥运梦想,最终,苏炳添站上了奥运决赛的起跑线。

“苏教授”

赛场下的苏炳添,本科与硕士均就读于暨南大学,还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学生们叫他“苏教授”。

个人的实践是他宝贵的教学素材。2018年4月,苏炳添被正式聘任为暨大副教授,他还曾利用国家队休整时间回校,教学生们热身与短跑的技术。或许下一次“苏教授”回到学校,可以给学生们讲讲站在奥运男子百米决赛赛场的心得体会。

今年,他带的第一拨硕士研究生已毕业,而“苏教授”自己仍未停下求学步伐。他还有一个身份——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

苏炳添在深圳大运中心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甚至还在写自己的博士论文。这件事登上过微博热搜,引得无数网友讨论。

苏炳添曾说,完全退役之后,他将会在暨大任教,“比起做教练,我更喜欢当一名老师。”

“添添”

很多次采访中,苏炳添都会提到“青梅竹马”的妻子林艳芳,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是羡煞旁人。

谈及2002年初中军训时的初见,林艳芳曾回忆说,笑容灿烂的苏炳添是最引人注意的那个。在那个纯真的年代,苏炳添也像其他男孩一样,会用玩闹、传小纸条等招数来吸引“女神学霸”的注意。

2017年10月10日,他们走进婚礼殿堂,结束了15年的爱情长跑。而后,他们迎来儿子小天天的降生。婚后的生活就像结婚纪念日一样,十全十美。

苏炳添平时称妻子为“芳姐”,对方则叫他“添添”,作为外人,很难把这个称呼和奥运赛场上那个追风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林艳芳曾说:“他无论去哪儿都会跟我汇报,十几年一直都这样。”

苏炳添自认是一个不懂浪漫的人,但他会记得两人的每一个纪念日,几乎每一条微博都会和妻子互动。如果这不是浪漫,那什么才是浪漫?

苏炳添曾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道:“不要活在纪录里,要为破纪录而活。”这句话就像他的人生写照。被称为“神”的他,迷人的不只是他在赛道奔跑的身影,还有,永远追求更好的自己的样子。

中国的先进事迹篇7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教育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平在小学及以下。

20xx年到20xx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平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平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中国的先进事迹参考7篇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7篇

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参考8篇

感动中国人物2023人物事迹推荐7篇

十大中国感动人物事迹2023推荐7篇

劳动中国梦的心得体会7篇

托起中国梦的心得体会7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参考5篇

创新中国的心得体会7篇

中国优秀教师及事迹7篇

90后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推荐7篇

中国的先进事迹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