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可以培养我们对作品的敏感度和洞察力,看完一部有意义的影片后,写好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深刻地铭记电影的精神,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好少年观后感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少年观后感篇1
买的最早的9点场,看完有点恍惚,不清楚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它很真实,又有点生硬。真实在于它对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观的呈现,生硬在于电影片头片尾求生欲极强的“和谐导语”,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台词。《少年的你》最终还是妥协了,我相信原来的版本会更加灰暗,更加令人心疼。陈念问小北:你可以保护我吗?同样的问题问自己,我们其实根本没能力保护这样一部电影,戏中从头至尾呈现的无力感也带到了戏外。我们没办法改变校园欺凌现象仍然存在的现实,甚至没办法完整看到一部讲述这个题材的电影。易烊千玺很好,他为小北赋予了一种在成熟与稚嫩间徘徊的'少年感,而这正是这一角色最重要的特质。小北在成长,陈念在成长,易烊千玺在成长,曾国祥的创作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只要成长,就还有希望,不是吗?
这个题材,做成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影片在影像上非常有特点,大量的特写镜头、跟拍、手持,以及碎片式剪辑,营造出强烈的恐慌与不安感。这种情绪,其实就是角色在片中的情绪,它以影像的方式,最直接延伸给观众。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表现都很不错,起码,他们都经住了大银幕特写的考验,而且,又都有各自的变化。导演其实很多小野心,比如可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校园空间和调度的。“只有你赢,我才不算输”,很伤感,也很中二。
好少年观后感篇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首歌?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去了……”
没错,这首歌歌颂的就是少年抗日英雄一一王二小。
王二小是一个拥有苦命的少年。少年王二小的父母都是死在饥荒之中,这一切都是因为日本人的入侵,所以痛恨日本人的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
王二小在儿童团做出过巨大的贡献,送过鸡毛信,给八路军站岗放哨等突出贡献,真是一位少年英雄啊!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王二小为八路军引诱敌人上钩而牺牲的那一幕: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路了,抓了放牛的王二小为他们带路。王二小为了保护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包围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的上了刺刀,挑死了王二小。王二小就这样被敌人无情的杀戮了。
王二小死时露出了安详的笑。这安详的笑,来自于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几千位父老乡亲的平安。他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高贵的、崇高的。
我不知道是自己穿越了时空,走进了王二小的时代,领略王二小的那种精神。还是王二小的精神躺进了我的血脉里,但此刻一种敬仰,一种感恩,一种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精神在我心里扎根!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中的四月四,又到了清明节。让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缅怀先烈,纪中华英魂。
我们虽不能像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沙场。但我们青少年能做到的是发奋读书,完善自我。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未来祖国的荣光靠我们!
好少年观后感篇3
?少年的你》是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的电影,陈念(周冬雨饰)性格内向,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头。同班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念也被一点点卷入其中…在她最孤独的时刻,一个叫小北(易烊千玺饰)的少年闯入了她的世界…
电影宣传初期我是被林俊杰唱的主题曲《我们很好》吸引,开头的旋律非常的沉重,到后来曲曲折折的上映。其实校园暴力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真正走进电影院看的时候,是蛮沉重的。陈念的同班同学因为受不了一直被校园暴力加上高三压力大自杀了,陈念变成了大家欺负的对象。陈念救了小混混小北,从此小北答应保护陈念,每天上下学默默的跟在陈念的后面,形成了扭曲的正常生活。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初中高中是校园暴力的高发期,而到了大学这种现象却没有了。我的'朋友说这时候的孩子在叛逆在搭建自己的世界观,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不能体会被人的痛苦,只是觉得好玩。电影里欺负陈念的魏莱,最后的认知是自己玩过头了,求陈念不要报警,一直说着让陈念很奔溃的话,陈念才一把推了魏莱,而魏莱掉下了楼梯死了。悲剧的造成父母是有责任的,陈念的妈妈一直在跑路躲避还债。小北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小北妈妈为了可以嫁人不要小北了。魏莱的爸爸因为魏莱没有考上要复读1年没有和魏莱说话。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一个幸福健康的生长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都需要家人的爱和灌输健康的世界观,才能活泼积极向上。
好少年观后感篇4
今天我看了《孝少年》,里面有三、五岁的孩子,虽然他们一顿饭没吃饱,衣食无忧,买不起想要的衣服、玩具,但是在家人生病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做了正确的选择。
“孝”字上有“孝”字旁,下有“老”字旁,代表老人,代表孩子,告诉我们小孩要孝顺父母,古人发明这个字,不仅讲道理,还立规矩。
徐沁烨是其中一个孝顺的孩子,她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她的一句话让我觉得她很乐观:从前的快乐是有吃的,有玩的,此刻的快乐是,还好,妈妈还在我身边。
又有两个孝顺的孩子,他们的名字叫:林章羽和何秀巡,林章羽是姐姐,何秀巡是弟弟,他们的父亲在外地工作,他们一起照看风烛残年的外婆。
她们每天起床,采茶,中午摘玉米,弟弟就对她们说:“看,看飞机。”正当妹妹抬起头来的时候,弟弟从妹妹的筐里拿了一些玉米放进自己的筐里,上坡的时候,妹妹在后面,她总是说:“慢点!”说着便从弟弟筐里拿了一些玉米扔进自己的筐里。
看过《孝少年》,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也懂得了要孝敬长辈。
好少年观后感篇5
我校四年级被四川电视台有幸抽中去观看、学习美德少年。
在入场之前,老师们已经给我们讲过室内观看要求。但是,我们还是禁不住里面精美器材的诱惑,不断的'感叹:“哇哦—”
终于到了观看的时间了。我们每人都尽量保持安静,让自己微笑的面对镜头。第一位美德少年登场了,她叫伍昕,她是一位拾金不昧的美德少年。他家境贫穷,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家里有五口人,分别是她的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和她。也就在一个平淡的上学的早晨,她在学校对面发现了一个黑口袋,里面装着两万元现金。伍昕发现后,毫不犹豫的把钱交给了老师。那两万元其实已经能满足伍昕一家一年的生活费,可她的心还为着别人着想。
接着,第二位美德少年登场了,他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他告诉我们需要时刻信任对方。
不一会儿,六位美德少年都介绍完了,由成都市教育局的领导们为他们颁发了“美德少年”称号奖状。之后,还进行了“美德少年”讲解班的开启仪式。
在此,我想发出倡议:
1、让我们寻找身边的“美德少年”
2、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德少年”。
时刻以帮助别人为目标,不为了受到任何表扬而去做。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加油!
好少年观后感篇6
最近电影《少年的你》上映,获得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朋友圈几乎每天都有人晒自己观影的感想,于是带着满满的期待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口碑很好的国产电影。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一开始便是主角陈念带着孩子们读英语:“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曾经的乐园”读来带着淡淡的忧伤,为影片奠定了悲伤的基调。主角陈念是一名积极上进的高中生,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进入了复读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更不幸的是,在同学胡小蝶因无法忍受校园欺凌而自杀后,她遭受着来自魏莱等同学的校园欺凌。警察介入调查却无功而返,苦于缺乏证据,魏莱继续着无休止的欺凌。
一次机缘巧合,她因打电话报警帮助被打的小混混刘北山,两人从此结缘。面临着学业生活双重压力的陈念无奈地向小北求助:“你能保护我吗?”“我什么都不能给你。”在成人世界寻找不到帮助的陈念意外地在小混混刘北山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小北的保护让陈念感受到了难得的宁静。小北一句“我一直在你身后”,引得无数人感动落泪。
转眼到了高考前夕魏莱担心陈念报警而影响她高考,找到陈念道歉,在两人的争执中,陈念失手将魏莱推下台阶,魏莱头部着地而死亡。在绝望之时小北再次站出来为陈念顶罪。刘北山伪造了犯罪证据,为陈念顶下了杀人的罪名。这一切却被郑警官发现,他试图劝说两人交代真相。然而一心帮助陈念的小北却继续着他的表演,最终小北还是为陈念顶罪入狱了。
在监狱里,郑警官带着陈念看望刘北山,两人见面,先是开心地笑了,不久却又黯然落泪。镜头一转,陈念和小北同坐在了去监狱的车上。最终陈念还是交代了事实。影片结尾回到开头,陈念作为老师教学生们读英语。放学后,陈念护送着一个学生回家,小北依然跟在陈念身后。
看完电影,我还沉浸在故事的伤感之中。陈念,小北双双进入监狱固然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而在这场悲剧后面,我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冷漠。无助的小北无数次想要抵抗,无数次地挣扎,也无数次因成人世界的冷漠而放弃。证据的缺乏是校园欺凌的可怕之处,却不是大人们袖手旁观的理由。正如影片结尾所说“校园欺凌始于校园,却又不止于校园。”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显然在影片中来得迟了一些。郑警官的无奈,班主任的淡漠,母亲的失职,同学的冷酷……都是将胡小蝶和陈念推向深渊的无形的手。让我们感动的是小混混刘北山却以自己的方式为陈念带来了温暖。这也值得我们反思,面对校园霸凌,社会是不是做的太少了。
“我一直在你身后”是小北对陈念深情的守护,也正是在日渐泛滥的校园欺凌问题中,家长、学校、社会应当尽到的责任。无论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都需要一个“在他/她身后的人”,分担心事,安慰他/她,鼓励他/她。“反面人物”小北在影片中展示了正义的一面,为小北带来了温暖,表面善良的成人世界并没有给与陈念应有的关心,而表面冷酷的小混混刘北山却给了陈念无微不至的关心。强烈的对比之下,影片用这样的叙述方式展现了小北的善良和对陈念的真情,格外让人感动。
当然,我相信在社会的关注之下,这样的悲剧将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好少年观后感篇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在“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仪式中”,我彻底领悟了什么是孝。
在“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活动中”,有这么一位女生,让我记忆犹新。她叫李佳,眉山人,她的妈妈患上了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可是上天就要捉弄人,让李佳的妈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骨髓,当李佳得知自己和妈妈又非常相似的骨髓时,她毫不犹豫地决定为妈妈捐出自己的骨髓。但医生告诉她,她和妈妈体重相差较大,还不能移植。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增肥计划,并向自己身边胖一点的同学请教,一向不吃肥肉的她为了妈妈开始大口大口地吞咽它们。她的妈妈害怕拖累她爸爸,用放弃治疗的方法强迫李佳的爸爸,和她离婚,并且一直瞒着李佳。但是李佳最后还是找到离婚证书,并且将他们放到抽屉的最下层,她说:“爸爸和妈妈虽然离了婚,但爸爸依然照顾着妈妈,从来没有想要离开过这个家,他们只是名义上的离婚,但不是真正的`离婚。”她很希望爸爸和妈妈能和好,当她重新穿上她妈妈给她买的裙子时,看着略微有一点绷紧的裙子,她说她一点也不后悔。
通过李佳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孝”。“孝”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个人品德的一种体现,我们应该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学会独自面对困难,不能在什么方面都依赖于长辈。他们终有一天会离开人世,我们应该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多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原来我还为了一些小事就和父母发起冲突。现在我要努力学习,等学有所成之后,来报答他们,赡养他们,让他们过上无忧无虑、内心满足的生活。
白岩松说过,“孝”是一个小孩儿背着一个老人,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证明“孝”的意义。
好少年观后感篇8
冲着电影好评如潮,热度不减,我也趁着闲暇时间来打卡。易烊千玺之前给我的印象是偶像派流量明星,追《长安十二时辰》时,一直被雷佳音圈粉,千玺饰演的李必不苟言笑,忠心耿耿,但人物塑造方面并不出挑。只是这次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一个不一样的演员,成功塑造了张小北这个角色。
观看这部影片时,我虽然没有落泪,但整个人一直是压抑,愤怒和无奈的。这部影片视角对准校园欺凌。主人公陈念作为受害者,她在默默逃避与忍耐,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走出这个伤心的地方,张小北则是一个小混混,但他也是个心存善念的善念。一句:我保护世界,你保护我,他便应允了陈念的请求,彼此呵护与救赎。
陈念失手杀了施暴者魏莱,张小北意图为她顶罪,希望她能离开这里继续求学。如果电影在这里戛然而止,那么,他会被判入狱几十年,难道她会心安理得的过下去吗?当然不可能,她可能一辈子活在愧疚之中,陈念的一生也会被毁掉。还好,最后执着的警察说服了陈念,两个人一起承担了事件的'后果,他们以后的人生可以活在阳光下了。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关注孩子情感情绪的变化?我们是否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而非只是看重成绩?做人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引导和教育。面对校园欺凌,告诉孩子们不姑息,不容忍,坚决说不。
如今,有关防治欺凌和暴力的法律文件相继出台,虽有了法律保障,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关注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好少年观后感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