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中,我们能够与历史对话,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每篇作文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带我们走向自我发现,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关汤圆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汤圆作文篇1
我打小儿就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汤圆。在各种馅儿中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芝麻馅儿的。
汤圆、汤圆,它长的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汤圆是圆溜溜的,鸽子蛋大小,全身裹了一层白色的糯米,就像一个体型较胖的公主穿了一身雪做的裙子,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总是称它为“雪球姑娘”。它揉起来软软的,但太用力的话,在里头睡觉的芝麻先生就会“爆”出来了,所以得轻点才行,可不能打搅芝麻先生,他的脾气可暴了,我之前就打搅了他,他就给我颜色瞧了,“啪”的一声全贴在我的脸上,怎么着都弄不下来。
上次,我跟奶奶正在聊天,我随口说了一句:“我想吃汤圆”。没料到,第二天放学回家,她就真做了不少的汤圆。于是,我就问她:“你在干什么呢?嗯?做汤圆,今天有谁来吗?”奶奶笑了笑说:“今天没有客人来,而且啊,你忘了是谁说要吃汤圆的啊。”我恍然大悟,心想:奶奶怎么会记得我说过的话,并且连我自己都记不太清。其实当时我内心是不想吃汤圆的,但是这是奶奶的一片心意啊,只能吃喽。奶奶见我好像很不乐意的样子,就问:“是不是不想吃啊?没事,奶奶给你去烧你喜欢吃的青椒炒肉。”“不!不用!我就吃这个吧。”奶奶听了就赶忙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我拿起勺子,盛起一个“雪球姑娘”,放入口中,一咬,“芝麻先生”就“爆”了出来,他伴随着滚烫滚烫的“火气”,那“雪球姑娘”呢,软软的,十分粘稠,于是“雪球姑娘”就感化了“芝麻先生”,使他变得甜甜的,滑滑的。
奶奶见我吃得欢,就开心的笑了,我见奶奶笑了,我也笑了。
我忽然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这样的好奶奶。
有关汤圆作文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最喜欢元宵节,虽然不清楚它的来源,但在我的家乡,这一天就要做汤圆、吃汤圆。今天是元宵节,我正在做梦,一声呼唤把我惊醒,我睡眼朦胧地看见一个身影立在我的床前,“奶奶什么事呀?”奶奶有点儿生气地说:“昨天你不是说,要我教你做汤圆吗?怎么现在起不来了?”我一听,马上笑嘻嘻地说:“我的好奶奶,我这就起来。”说完,一个鲤鱼跃龙门我就起来了。
“好了,奶奶,我们第一步做什么呢?”我歪着脑袋看着奶奶好奇地问,奶奶笑着说:“第一步呀,先把材料准备好。”然后我把做汤圆要用的红糖、芝麻、汤圆粉、水、菜板、菜刀……摆放餐桌上。开始做汤圆了,奶奶教我用汤圆粉堆成一座“小山”,用手挖一个洞,倒入差不多的水,开始和粉。开始揉粉的时候很稀,因为水倒多了,所以我又加点粉,慢慢地揉了好一会儿,汤圆粉揉好了。接着做馅料。这个简单,就是把红糖、芝麻和在一起,我偷吃了一点,味道真不错。
把揉好的粉揪一小块下来,揉一揉,压扁做成小碗状,将馅料放进去,捏住,再揉圆,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出炉啦。我和奶奶一起动手,速度快极了,汤圆包好后,奶奶烧开一锅水,把汤圆一个个的下进去,再用小火慢慢的煮了一会,直到白胖的汤圆全都浮到水面上就捞进碗里。
奶奶做的汤圆香甜不腻,含在嘴里吞下去,感觉心都是甜的,我一口气吃了六个呢!可我做的汤圆呢,就差多了,有的还开了膛,馅料都跑了出来,一“怒”之下,我把它们都用油煎成了糖饼,这是我做的,当然是由我来消灭啦,其实也挺好吃的。
有关汤圆作文篇3
今天我起得特别早,因为我要学包汤圆,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汤圆。
我先拿出汤圆粉,把汤圆粉倒进小盆里,再放一些热水,把汤圆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汤圆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着在汤圆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掌上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放进窝里,再包起来。我因为把馅放得太多,馅都露出来了,我再轻轻地把馅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补上。妈妈说:"你真粗心,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馅会流出来,太少的话就没味道。"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汤圆做出来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来。又开始包第二个汤圆。这次有经验了,我把汤圆面团搓成一个圆形,再按个窝,把芝麻,花生和糖放进窝里,这次放的馅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我用均匀的力把汤圆粘好搓圆。这个汤圆比上一个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块汤圆面团做起来。真是熟能生巧,反复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汤圆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进烧沸的锅里煮。妈妈说:"汤圆浮上水面来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汤圆并不是一件小事,认真做才能做得成功。过了几分钟后,汤圆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两碗给爸爸妈妈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感到特别有滋味!
有关汤圆作文篇4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有关汤圆作文篇5
元宵佳节到,家家闹元宵,吃汤圆团团圆,提着灯笼到处跑。对了!今天就是元宵节!元宵吃汤圆,所以,自然就要包汤圆了!
“哦!我的作业提前做完了!”我重重地吁了一口气,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连忙兴奋地跑到厨房里,迫不急待的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
走进厨房,只见妈妈全副武装,两手白白地,沾满了面粉,案板上还放着面团,正忙碌着呢!面团在妈妈手里不停地来回翻动着,不一会儿,一个个汤圆活灵活现。汤圆顺服的听从着指挥,颇有些大将的风度呢!
“看来包汤圆也不是很难吗!”看到妈妈那熟练的动作,我的手痒痒了,也想试试包汤圆的滋味 。
于是,我顺手拿起面团,班门弄斧——假充内行地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
我捏一小团用糯米做成的面团,轻轻地搓成圆形,搓完以后,上面干巴巴的,我像妈妈一样沾了点水在上面。然后又用大拇指从中间扎在一个洞,再把馅儿放进去,把边抳起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搓。我开始把汤圆放在手心里,边用力搓边压,结果用力过了,馅儿好像灾民逃难似的,一手都是;又因为压太大力了,把面团的水份全吸光了。
”我还降服不了一个小小的面团?”我不服气地狠狠地挥了挥手中的“不成样儿”的汤圆。
站在一旁的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傻瓜,做汤圆也要讲究方法的。”妈妈边说边拿过我手中的面团示范起来:“搓的时候不能太用力,轻轻地搓,手臂要自然放松。”
“原来做汤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当然了!不仅仅是做汤圆,无论做什么事,都得讲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事做好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又一次地拿起了面团……
晚上,吃着自己做的汤圆,我感觉格外好吃……
有关汤圆作文篇6
北方寒冷的风,呼呼的吹过彤红的灯笼,引得那红光一阵摇曳,竟也带出许些暖意。每到这个时候,我心系的一定是那在沸水中与水泡起舞的小团子。
无论何时,除家中老辈外,搓汤圆对我们这群小辈来说,永远都是一项技术活儿。因此大人们也是一般不会让我们上厨台的。但这次托学校的福,以综合作业为借口,竟上了台。别看那小团子软软的,甜甜的,但捏在手上,可是一点都不乖巧!第一次做,糯米揉成的白团窝在手掌中,我小心翼翼的伺6候着,她却还是十分不给面子粘在五指上。我知道又糟蹋了一份粮食,在小弟不懂事的哄笑中红了脸。阿婆见此,笑着说:你可别笑你姐儿,这是小糯团喜欢她呢!有福气!
吸取第一次的教训,小白团总算不喜欢我了,如我所愿成一盘状。最正宗的汤圆馅本应是黑芝麻的,但这里也是红枣之乡啊!因此我们的馅都是掺了很多酒枣泥的,甜而不腻。还是年少,不顾阿婆的劝阻,偷偷地沾了很多馅料吃。我本就嗜甜,这馅料最合我胃口,因此没有忍住。小小的白瓷勺在碗里轻刷下一点枣料,撂到小白团中央,小心翼翼地把四周皮挑起来,在手心揉啊揉,彻底揉成一个令人怜爱的小汤圆,就成了。那一刻,我哐啷站起来,甚至不小心把凳子带倒,欢呼道:成了!成了!家中长辈也一一无奈摇头,忍笑着看我那得意样儿。
照先前的纲领,又捏了十几个,一个个扔进锅里,看着他们互相闹脾气似的碰来碰去,我傻傻一笑。舀出锅,撒点料。
小汤圆窝在勺子上,一咬,那是真的甜,真的好吃。
但是那年的甜味似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淡了那能瞬间让人打起精神的味道,也似乎再也找不着了
有关汤圆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