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热的作文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拓宽我们的思维空间,作文是一种思考和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汉服热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汉服热的作文5篇

汉服热的作文篇1

一个理科大学生,要做汉服,在我爸爸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我却偏偏要做给他看

爸爸是个作家,他多次对我说,现在的青年,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信仰,忘记了自己的文化根源,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所遭受过的苦难。爸爸甚至说,如果我们的文化不去继承,传统不去复兴,那么我们何谈文明古国。我虽然常常和爸爸唱对台戏,但是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和他有共同的话题的。当然我得有自己的行动,得有自己的实践,加上妈妈年轻时候是个业余裁缝,所以,大学刚刚毕业,我就动了想做汉服的念头。

做汉服,说说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为了做汉服,我看了一些关于汉服的书籍。古书上说:“中国自古的衣冠上国,有章服之美称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华夏就是这么来的。”鉴于此,我对于做汉服更加信心满满。因为我觉得,做汉服不是我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可以把它和文化的振兴相联系的。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常常走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着个性的西服,唱着洋文的歌曲,可是,我却总是莫名的惆怅。我不禁问自己,我还是一个中国人吗?我还是中国的青年吗?我不得不到历史书中寻找答案。我才慢慢看清,是啊,是那些褐色头发,蓝色眼睛的家伙,如狼似虎,带着坚船利炮,用蛮横和粗暴烧了我们的圆明园,毁了我们的家园,夺了我们的珍宝,抢了我们的殿堂。后来,我们虽然知道了民主,可是,我们却忘了纲常伦理,我们有了不少西方歌曲,却忘记了角徵宫商,我们能够建造高楼大厦,却很少去看看烈士墓碑。我们西装革履,却没有了我们自己的衣裳。在哪里,我的礼仪之邦,在何处,我的汉家服饰。中国的龙舟节竟然被韩国申请去了,这是怎样的哀痛和悲伤。霓裳羽衣曲曼妙地弹奏,我心里的汉服油然而生。因为我知道,在中国,有一群人正在为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而奔波,在为了汉文化的发扬光大而求索。

说干就干,我买来了机器,买来了有关书籍,花草,鸟雀,凡是汉上需要的图案,我都买了。我和几个有志于此的好伙伴一起探讨做汉服的心得体会。她们有的是我大学的同学,有的是我本县的好友,有的是因为汉服才认识的朋友。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我做的汉服有模有样,花色、品种、式样也越来越多,而且订单慢慢多起来了。妈妈看着我的汉服,喜在心里,爸爸总是夸我无师自通。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做汉服是有美术基础的。早在读初中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绘画,本来是想学习艺术类绘画专业的,但是,因为老爸的多次反对,才没有走这条路,而是学习的物理专业。其实,改行的以前有,现在有,未来也有的是。朱逢博据说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可是,她的歌却唱得那么好听。我虽然不敢指望有那么大的期望值,但是,我相信,只有用心做了,只要是付出努力的东西,将是人生中最美的青春。

终于,在我学习做汉服的第八个月,江西一家电视台专门采访了我们几个做汉服的年轻人,那一天,特别是播放视频的那一天,我们开心极了。

我们的汉服,我们的信心所在。

汉服热的作文篇2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拥有其独特的魅力。而近日,凭着遵循古代礼仪,上课生活都穿汉服迅速走红的同寝室女生引发了众人的热议。这究竟是一场无端的走红炒作还是汉文化的再度复兴,其后所蕴含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就事件本身而言,选择穿着怎样的服饰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便无外乎是个人的选择,为何这样的选择能够成为女大学生走红的缘由,我想,这并不只是一个巧合,类比于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的迅速蹿红,虽走红的表象看似不同,但其本质上都反映出了相同的问题,那便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仍对汉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抱有一份执着的热忱。且,在快节奏生活之中欣赏到一抹与现代生活不同的异样风景,是合乎大众审美价值的。然而,这些漫天的热议当然不是仅仅将视线停留在是否合乎审美这样简单的层面。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士高度赞扬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认为女大学生们是传承汉文化的有力实践者;而对立之处的人们却大肆谩骂,认为是一场恶意的炒作营销。在两派截然不同的声音之中,我们又该如何判定此事,我想,这便需要剥开其炙热的外表,察其本心。

中华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有着汉字、诗词等杰出代表,也有汉服饰,汉饮食等丰富内核。因此,汉文化的传承抑或复兴并不只是穿汉服成群出行,成为一道宣传风景那么简单。细细想来,效仿古人穿着汉服不该是复古运动,而该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求新运动。复古是文化的守旧,而复兴是文明的求新;复古是懒惰的袭用,而复兴是批判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所传递给我们的精髓应该是“重神轻形”,从这个层面上说,延续传统,学习古礼,需要的是诚意而不只是形式,文化可以多元化,汉服全然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元,但是若将此演化成一场汉服“秀”那便是“崇形弃神”,其所复兴的也只是被历史淘汰的文化鬼魅,再无意义可言了。

汉文化的火焰想要愈燃愈旺,需要我们为之添薪加柴,其依靠的方式途径多样却并不简单。我们不应把个人的选择上升至文化高度但应该以此为由,开始了解、热爱、发扬我们的汉文化,让篝火燃尽文化的糟粕,让其余热所照亮的,是我们心中的复兴之火!

汉服热的作文篇3

宽袖交领,半臂襦裙,我以汉服为知己,纵一生徜徉于汉风古韵中。

壹邂逅

在一个烟雨濛濛的四月,下江南。我踏过这块石阶,就撞入这冥冥之中牵引我的衣袂,这是个博物馆,灯光黯了下来,繁复的暗纹在静谧中显现出来,素雅的襟袖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跨越千年,仍摄人心魄。我隔着厚玻璃痴痴地望着,仿佛在那一瞬间,一个声音指引着我回到它身边,指示栏上写了两个字汉服。

贰霓裳

好像有那么一瞬间,回到了过去,我身着曲裾,泛舟于吴侬软语编织的梦里。溪水推揉着渔舟悠然向前,秀丽的石桥缱缱立在那里。是了,这不是梦,这在乌镇。白墙黛瓦,轻歌摇橹,细碎的阳光密密地漾在水上。梦回,泛舟西湖,古朴的衣衫牵动一池荷暗香浮动,亭亭立在船头,湖中的柳条也似遇到故人,摇枝拂叶。颔首,低眉,似在画中游。

叁墨琴

着一袭襦裙,把墨香嗅。梅兰竹菊拂袖隐,琴棋书画启朱逢。在书房静坐,沏一杯苦茗,看茶叶翻腾,茶香盈满心扉之时,执笔,看墨汁浸润久旱的白毫。一点,点染宣纸上一抹风韵;一撇,撇尽浮躁与急切;一捺,书写知己的情思。茶香里,它告诉我,慢下来,让身心在墨汁里氤氲,让一切浮华功名皆隐退而去。与它交心,一切喧闹散去,只剩一帘明月清泉环于墨香。

手握琴弓,手按琴弦,音箱里就奏出一曲古谱。交领上的绣花隔着琴杆轻轻地笑。它是沉醉了,我心想着,二胡的音色宽厚而又明亮,似一轮承天寺的月,把月光交织在如画的琴音里。琴弦不经意沾了荷香,循着香味我触到了,千年文化的衣角,我听到了,透着水汽的胡音,我找到了,一与之订,轻易不移的知己。

肆絮语

它说我应该褪去繁复的衣衫,脱去一身浮华与功利,我心悦它,它心悦我,故而交心。

月色盈满汉家袍,执笔题写愿君尝。一念知己惟此知,交领襦裙半生装。

汉服热的作文篇4

“民族服饰”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五十五种民族服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想起维吾尔族少女的绮丽衣裙,想起藏族独特的藏袍,想起回族标志性的白帽,想起苗族华丽的银饰。

可是,汉族的服饰呢?这个占中华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还多的名字的服饰呢?

有人说,旗袍。

我承认,这种将女性柔美曼妙身姿展示得一览无遗的服饰很美。但是结合了满族与西方服饰特点的旗袍,绝不足以代表汉民族。诞生不过一百年的旗袍身上,承受不起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气度!

有人说,西装什么的就好。

对,我不只一次看到过在民族大联欢中,少数民族的同胞们穿着民族服饰欢声笑语,而汉族代表却突兀地穿着西装站在那里。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平常穿着一样,和美利坚、英格兰一样。

汉服呢?汉服哪去了?剃发易服三百年,汉族的子孙们当真把你忘了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汉服是一首绝美的诗。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无论哪一种,都好。而现在,汉服男儿的潇洒俊朗,汉服女儿的巧笑盼兮,难道都只能去历史书中找了么?

我艳羡地看着从汉服演化而去的和服、韩服在各地登台亮相。从平安奈良到江户镰仓,和服改变了很多:浴袍、振袖、十二单衣……和服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即使是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在今天仍可以再大街小巷看见和服的影子。和服是日本的代表。

我更痛心地看到在我们国内,为汉服复兴而努力的人只有少数的同胞。甚至在他们宣传时,还遭到了无数的反对与冷眼。有被媒体说成作秀与无聊的,有被人认为是拍戏的,更有人把汉服当成和服或韩服的。

当今天的我们把在民族聚会上穿上西装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谁还记得在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穿过那样飘逸而大气的服装?

我的心在哭泣,为汉服,为汉族,更为了那同时被丢弃的阿萨民族记忆与文化。

世有中国,却已无华夏!

汉服热的作文篇5

汉服是一种民族服饰,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素来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

小时候,看见电视剧里头戴凤冠,身穿霞帔的王昭君携着琵琶,罗裳轻盈,笑靥明丽,一身如烈火般的汉服占据了我的视线。电视剧里的王昭君头插一根镂空的金簪,点缀着点点珠饰垂下,手腕带着绯红的珠链;我看见王熙凤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身上穿着缕金穿花大红炮,我被这种服饰深深吸引了。但是,当时年少,并不知原来那就是汉服。

上了初中,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汉服,那是一套白绿色的襦裙。当我穿上的时候,仿佛自己穿越到了那万千繁华的唐朝: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一群穿着汉服的唐朝人士,少女们头上带着晶莹剔透的簪子,腰上带着高雅脱俗的禁步,有说有笑地在长安街上走着,就像诗人杜甫写的《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终于,我鼓起勇气穿着汉服和妈妈一起出门,妈妈欣喜万分。艳阳高照,我和妈妈并肩走在花园里,收到了不少不解与不屑的眼神,甚至耳边还有一些人窃窃私语,我似乎成了人群中的异类。这时,我难过,伤心,甚至有点难堪。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小女孩,她眨巴着亮晶晶的双眼对她妈妈说道:“姐姐的那套衣服好美呀,我也想要。”那位阿姨也跟我搭话并向我打听这件衣服。我一一进行详细地介绍,现如今也有不少汉元素的服装,更显日常的服饰。就这样我们有说有笑地结伴玩了一天。

随着兴趣的加深,我对汉服的了解愈发深入。汉服主要分为:裙裾,襦裙,袄裙等,它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以飘逸洒脱之感。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而汉服最典型的为深衣,孔子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

汉服是一首绝美的诗。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都谱写着华夏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而现在,汉服男儿的潇洒俊朗,汉服女儿的巧笑盼兮,难道都只能去历史书中寻找了吗?

汉服蕴藏着如此多的历史文化结晶,可为汉服复兴而努力的人只有少数的同胞,甚至在他们宣传汉服时,还遭到了无数的冷眼,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心痛呢?

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更不愿我华夏衣冠就此消失,我希望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骄傲。

汉服热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

描写同桌的作文300作文推荐5篇

描写中秋的作文300字作文5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5篇

忆故乡的作文高中作文5篇

描写中秋的作文300字作文参考5篇

成长作文600字作文优质5篇

忆春节作文600字作文优秀5篇

作文写中华传统的作文最新5篇

成长作文600字作文最新5篇

与音乐为友作文600字作文通用5篇

汉服热的作文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5141